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書城自編碼: 281363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美]罗伯特·E.戈定
國際書號(ISBN): 978701015764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92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92.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售價:HK$ 352.8
智能无人集群——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力量
《 智能无人集群——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力量 》

售價:HK$ 165.6
C++高性能编程
《 C++高性能编程 》

售價:HK$ 177.6
时刻人文·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 时刻人文·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

售價:HK$ 117.6
色铅笔基础技法综合教程 从入门到精通
《 色铅笔基础技法综合教程 从入门到精通 》

售價:HK$ 47.8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思库文丛·学术馆)
《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思库文丛·学术馆) 》

售價:HK$ 105.6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售價:HK$ 129.6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售價:HK$ 74.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00.0
《 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日本 》
+

HK$ 52.8
《 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 》
+

HK$ 82.5
《 亚洲冷战史研究 》
+

HK$ 102.0
《 政治结构分析 》
+

HK$ 107.3
《 李光耀观天下 》
編輯推薦: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在美国,是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和学生的必读书,中文版的出版对于中国比较政治学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政治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领域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在美国是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和学生的必读书。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进展,每一章都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政治学一个研究领域的基本历史、研究现状和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从该《手册》的内容可以看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方法论的自觉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理论上对西方中心论的突破,是当前国外比较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內容簡介: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通过批判性地回顾比较政治学家各专业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其内容丰富,涵盖了比较政治学各领域,如国家和国家的形成、政治制度及其变迁、政治不稳定与政治冲突、大众政治动员、处理政治需求、比较视野下的治理,也介绍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手册》在指出改学科仍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学者继续探索。
關於作者: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由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近50位比较政治学领域的专家合著而成,绝大多数撰稿人都是活跃在美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第一线的代表性学者。
译者唐士其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目錄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导论
一、理论和方法
二、国家、国家形成与政治同意
三、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四、政治动荡与政治冲突
五、大众政治动员
六、处理政治诉求
七、比较视野中的治理
八、前瞻
第二部分 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多重因果、环境约束与内生性
一、引言
二、观察对象与信息缺乏的问题:定性还是定量?
三、多重因果:几乎什么事都很重要
四、环境约束:几乎任何因素的作用都取决于其他所有因素的影响
五、内生性:几乎任何因素都是其他几乎所有因素的原因
六、结论:环境很重要,所以对其进行建模!
第三章 历史研究与比较政治学
一、因果分析方法
二、时间分析方法
三、使用历史数据
四、结论
第四章 案例研究:性质与目的
一、定义
二、案例研究的长项:案例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对比0
三、提出与检验假设0
四、内部与外部有效性
五、因果机制与因果效应
六、命题范围的深度与广度
七、案例的异质性与同质性
八、因果联系的强与弱
九、有效变动的多与少
十、可得数据的集中与分散
十一、结论
第五章 田野调查
一、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二、田野调查中的案例比较
三、自然和田野实验
四、不同方法的结合
五、田野调查面临的挑战
六、结论
第六章 比较政治科学可能吗?
一、引言
二、问题
三、数据类型
四、可能的误差
五、历史研究
六、结论
第七章 从案例研究到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策略
一、认识的不同形式
二、例证
三、离开样本
四、结论
第八章 集体行动理论
一、会影响集体行动可能性的结构变量
二、探索更具普遍性的人类行为理论
三、使结构变量与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相联系
四、结论
第三部分 国家和国家形成政治同意
第九章 战争、贸易和国家的形成
一、导论
二、国家形成的动力机制
三、差异与选择
四、国家形成与政体类型
五、现代的国家形成和国家失败
六、帝国的制度遗产
第十章 服从、同意和合法性
一、概念背景
二、神权合法性
三、契约合法性
四、结果主义的合法性
五、权威与支配
六、总结和评论
第十一章 民族认同
一、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定义问题
二、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解释
三、民族主义的类型及其政治影响
四、结论
第十二章 族群与族群冲突
一、概念
二、不同的研究传统
三、结论
第四部分 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第十三章 大众信仰与民主制度
一、导论
二、一致性理论
三、民主与威权人格
四、民主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五、公民文化研究的影响
六、对个人主义谬误的忽视
七、对生态谬误的误解
八、个人层面信仰之间的累积关系
九、有关大众民主化信仰的研究
十、大众信仰与制度
十一、结论
第十四章 什么导致了民主化?
一、过程研究:什么导致了发展与民主的相关性?
二、精英与公民策略互动的民主化模型
三、区分各不相同的民主化
四、结论
第十五章 民主化和公民文化
一、从文化到公民文化
二、积累知识面临的挑战
三、对关键变量重新界定
四、社会资本:研究公民文化的新路径?
五、结论
第十六章 独裁统治:不同的分析路径
一、导论
二、独裁者的行为
三、民主与独裁
四、结论
第五部分 政治不稳定与政治冲突
第十七章 反思革命:新托克维尔主义的视角
一、定义革命
二、现代化与革命
三、人口与革命
四、关键因素:国家的现代化
五、国家现代化在何时引发革命?
六、开放和封闭的结果
七、结论
第十八章 内战
一、什么是内战?为何研究内战?
二、宏观发现与争论
三、乡村维度
四、战争的发端与冲突的类型
五、未来的研究议程
第十九章 抗争政治与社会运动
一、抗争政治
二、抗争剧的剧情与剧目
三、社会运动
四、抗争的动力机制
五、机制与过程
六、抗争、运动与民主
七、抗争政治中的北方和南方
八、政治暴力与社会运动
九、抗争政治的未来
十、运动社会
十一、抗争政治的结果
十二、全球化与抗争政治
第二十章 全球抗议运动的机制
一、引言
二、宏观层次的机制
三、中观层次的机制
四、微观层次的机制
五、结论
第六部分 大众政治动员
第二十一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产生
一、问题:什么政党,哪种政党制度?
二、当前的理论研究
三、关于政党制度形成的理论:分析步骤
四、历史解释
第二十二章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概念
二、不同的政党制度
三、静态比较:政党体制中的策略选择
四、政党体制的历史变迁
五、结论
第二十三章 选民与政党
一、政党选民关系重组或解体
二、选民政策偏好的变化
三、政党选民关系的组织性变化
四、选举竞争、组织变化以及传统政党的表现
五、结论
第二十四章 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与选民
一、新兴民主国家的选民动员:挑战的强度
二、通过选民动员策略解释政党归属
三、纲领、个人能力或施惠:制度与结构的作用
四、从结构和制度到策略:政党竞争、结构变化和政治代表之间的联系
五、结论
第二十五章 政治中的裙带关系
一、定义
二、裙带关系研究的两次浪潮
三、裙带关系与诚信
四、受惠者:铁杆支持者还是摇摆不定的选民?
五、原因与后果
六、结论
第二十六章 政治行动主义: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政治参与的标准社会心理学模型
二、投票结果与规则的重要性
三、政党:成员不断减少的组织
四、社会资本、自发团体与社会信任
五、结果导向的行动主义的兴起
六、结论:未来的研究议程
第七部分 处理政治需求
第二十七章 政治偏好的聚集与代表
一、导论
二、社会选择分析的挑战
三、代议民主和偏好聚集的条件
四、偏好聚集与多重议题的一致性
五、作为偏好聚集的单维议题一致性
六、以选票反映偏好:偏好聚集与票决一致性
七、结论
第二十八章 选举体系
一、选举体系为何重要
二、对选举体系的研究
三、杜维吉尔议题的宏观层面
四、宏观问题
五、选举体系是政治科学的核心吗?
第二十九章 分权
一、导论
二、定义
三、分权与政府的决断性和坚定性
四、内阁:分权研究中缺失的一环
五、政体危机:该归咎于分权吗?
六、分权、代表性与回应制
七、结论
第三十章 比较司法政治
一、导论
二、司法独立的含义
三、对司法独立的解释
四、现实中的政治分裂
五、独立性的经验测量
六、结论
第三十一章 联邦制
一、定义联邦制
二、联邦制的影响:应对幻灭
三、联邦起源重探
四、结论
第三十二章 联盟理论和政府形成
一、联盟谈判、政府形成和代议民主
二、稳定的还是暂时的联盟?
三、政府类别
四、谈判理论与政府形成
五、对联盟形成和政府类别的解释
六、参政
七、结论
第八部分 比较视野下的治理
第三十三章 经济和投票比较研究
一、美国理性经济投票研究的理论遗产
二、美国理性经济投票研究的经验遗产
三、比较经济投票中的未解之谜
四、希望之地:多国比较研究?
五、经济投票:一种人为的测量结果吗?
六、调适回溯性模型
七、理性以及对经济投票的再思考
八、总结
第三十四章 环境约束下的政治预算周期
一、环境约束下的政治预算周期:理论与证据
二、数据、方法和结果
三、测量结果
四、结论:回应与执行
第三十五章 全球视野下的福利国家
一、基础性结构条件:工业化和经济开放程度
二、权力资源的视角
三、跨阶级联盟
四、国家中心的视角
五、结论
第三十六章 不良民主国家的不良表现
一、穷国以及其政策
二、解释民主与增长关系中的含混之处
三、政治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不同的民主表现
四、信任、民主化及历史的作用
五、信任及民主研究中的未解之谜
六、政治市场其他方面的不完善性:信息不完全
七、结论
第三十七章 回应与政府的存续
一、导论
二、选举与对政治家的回溯式控制
三、一些经验证据
四、回应论的局限
五、非选举的威胁:选民对政治家
六、结论
第三十八章 经济转型与比较政治
一、经济转型
二、中层理论与经济改革:政体类别
三、利益集团:好赢家、坏赢家,以及经济改革
四、治理、国家角色与经济改革
五、欧洲联盟
六、中层理论与因果联系的深度
七、结论和未来研究的领域

译后记
內容試閱
比较政治科学可能吗?
当我们无法控制可能原因的分配时,我们只能接受历史的安排。我们能够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某种信息是一件幸运的事。在不同情况下,运气也会不同。历史可能会非常慷慨,它可能确实随机化了不可观察的因素即背景特征,因此就有了自然实验。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历史数据的结构和我们例子中的一样;专制政体主要出现于穷国,而富国则多为民主政体。这意味着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内生性关联。我们假设这一联系是稳固的,即高收入是一个国家民主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所有专制国家都真的穷困不堪,而所有民主国家都真是富国,那我们就永远无法得知,到底是收入水平还是政治制度影响了经济增长率。或者我们假设,政治制度只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才能继续生存,那么它们就与经济增长率内生性相关,但对此我们无法识别。所以,内生性会增加识别的难度,而把制度、政策和事件视为内生的又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内生性是历史的原动力(Przeworski 2004b)。从某一初始状态起,在某些不变的条件(比如地理条件)下,财富、财富的分配和政治制度相互依赖、共同演化。由于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辩明这一过程,我们就肯定会观察到某种随机性。实际上,我们正是利用这一随机性来识别上述过程的特定模型。为此,我们需要观察同一背景条件下原因的不同取值。但此时我们就会遇上一个悖论。我们对模型的设定越好,考虑的内生链条越多,对因果结构的识别就越困难。正如马里斯卡和索科洛夫(Mariscal and Sokoloff 2000,198页)所说:当变量互相强化或互为因果时,要辨明什么是外生的、什么是内生的就会困难重重。
让我们再假设历史完全是路径依赖的。从某些初始条件出发,所有的变量都在唯一的路径上演化。这意味着,X、U和T共同变动,因此也就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单独识别T对Y的影响。关于这一重要问题,最令人气馁的例子就是班纳吉和迪弗洛(Banerjee and Duflo 2003)对不平等和增长:数据能说明什么?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不能。虽然人们进行了不计其数的尝试,但不平等和增长之间的联系似乎就是无法被厘清。当然,我们还是可以进行描述,我们可以说所有这些因素都发挥了作用,但我们无法区分出独立于X(和U)的T所发挥的作用。也许我们最多也就只能如此。不过我觉得,进行虚拟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如果拉美变得更平等一些,它的经济增长率会和美国一样吗?我们追求的也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就是我们的追求,而且仍会继续追求。
内生性带来的难题,是如何区分原因产生的效应与原因身处其中的背景条件产生的效应。民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是因为它们是民主国家,还是因为它们一般恰好处在无关政治制度,但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下?托克维尔(Toqqueville 19641856)认为,法国大革命只带来了很少的社会变动,那么,这是因为革命只带来了很少的社会结果,还是因为革命只会在拒绝社会变动的国家出现?费伦(Fearon 1991)认为,小样本不会改变推理的逻辑。
识别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不存在路径依赖,即同样的背景条件可能导致迥然相异的历史路径。注意路径依赖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个待定的历史事实。在印度,由于殖民力量不考虑当地的原始条件,所以随机地把不同的纳税制度分配到了背景条件相似的地区。据雅沙(Yashar 1997)的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哥斯达黎加和危地马拉政治制度的历史条件都基本相同,但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民主化时期,由于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政策,结果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文标题中提出的问题并非是为了修辞之用。显然,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意味着在进行推论和考察证据时要循合理的程序,如果科学仅仅是关于如何表达不同意见的一致观念,那么比较政治学当然可以成为一门科学。通过合理的程序,我们可以而且确实得到了可重复验证的结论。然而,为了识别因果效应,我们必须依靠一些不可验证的假设。用赫克曼(Heckman 2004,51页)的话说,就是没有假设,就没有因果推论。这是因为,即使我们可以分别观察到可能的原因不同取值时结果的边缘分布,我们也不可能通过某种构建观察它们的联合分布。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测量法可以校正所有可能的误差,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结论的稳健性如何。
那么,在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在我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尝试不同的假设,并且希望出现的结果不会彼此不同:佩尔森和塔贝里尼(Persson and Tabellini 2003)的研究就是这样的典范。如果结果相同,那么我们就知道,至少就不同的可能误差而言,我们的结论都是稳健的。如果结果不同,那我们就只好认输了。如果历史足够慷慨,在同样的背景条件下为我们生成了不同的原因因素,我们就能了解更多、更好。但历史也会狡黠地生成各种内生的原因因素,此时我们面临的就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