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仁爱

書城自編碼: 351908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翟博 主编,韩星分册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207256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1.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HK$ 105.6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HK$ 93.6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HK$ 106.8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HK$ 58.8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01.6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售價:HK$ 82.8
中国社会经济史
《 中国社会经济史 》

售價:HK$ 106.8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售價:HK$ 57.6

 

編輯推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由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主编、著名国学大家张岂之、楼宇烈先生作序推荐!由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一流的专家、作者团队领衔编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围绕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主题,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核心价值。
★在目前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性图书中,这套丛书有两个鲜明特色:其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论述比较全面。其二,这套丛书在编排设计上,将理论阐发、经典介绍、历史故事综合编排,具有可读性。
內容簡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围绕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主题,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核心价值,包括《仁爱: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民本: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诚信:中华文化的做人准则》《正义:中华文化的道德原则》《和合: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大同:中华文化的社会理想》六册。
本书以仁爱中心,从中华文明史中仁爱的理论发展、中华古典文献中对仁爱的传承、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关于仁爱的经典故事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仁爱乃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
關於作者:
翟博: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海内外多家报刊发表理论、文化、教育研究文章、新闻和文学作品,有50多篇作品在全国及有关方面组织在评选中获奖。撰写、主编、参编的书籍有《法门寺传奇》《教育均衡论》《中国家训经典》等50多部(本)。参与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育大国的崛起》一书的撰写、统稿,参与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9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2011年3月被国务院授予新闻出版事业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12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及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国学研究,先后参与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2005-2008)、《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2012-2016)等科研项目,先后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国学论衡》等。
目錄
目录

1 序一张岂之
5 序二楼宇烈
11 导言翟博

001 仁爱思想的渊源、发展和传承
002 一、仁字的基本含义
004 二、仁爱思想的渊源
008 三、仁爱思想的发展演变
030 四、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038 五、仁爱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当代意义
045 经典中的仁爱
046 一、《尚书》
047 二、《老子》
051 三、《论语》
055 四、《郭店楚简》
057 五、《墨子》
063 六、《孟子》
071 七、《庄子》
073 八、《管子》
075 九、《荀子》
079 十、《韩非子》
084 十一、《吕氏春秋》
087 十二、《孔子家语》
090 十三、《孝经》
093 十四、《礼记》
098 十五、《大戴礼记》
100 十六、《新书》
103 十七、《韩诗外传》
105 十八、《春秋繁露》
112 十九、《淮南子》
115 二十、《盐铁论》
118 二十一、《说苑》
120 二十二、《法言》
123 二十三、《文子》
125 二十四、《太平经》
126 二十五、《长短经》
127 二十六、《昌黎先生集》
130 二十七、《张载集》
134 二十八、《二程集》
139 二十九、《朱子语类》
144 三十、《传习录》
149 三十一、《呻吟语》
153 三十二、《颜元集》
158 三十三、《孟子字义疏证》
161 三十四、《庭训格言》
163 三十五、《论语注》
167 仁爱故事
168 一、大舜仁孝
170 二、汤祷桑林
171 三、网开三面
172 四、古公亶父仁爱惠民
173 五、虞芮争田
174 六、周文王恩及枯骨
175 七、甘棠遗爱
176 八、宰我不孝不仁
177 九、孔子马棚失火
177 十、孔子葬狗
178 十一、君子学道则爱人
179 十二、宓不齐仁爱百姓
179 十三、智者寿?仁者寿?
180 十四、子路行仁义
182 十五、子路行孝
183 十六、齐景公死马杀人
184 十七、晏婴以仁谏君
185 十八、仁德与守礼
186 十九、仁者无敌
187 二十、君子远庖厨
189 二十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89 二十二、秦穆公亡马
190 二十三、邾迁于绎
191 二十四、吴起爱兵如子
192 二十五、刘邦约法三章得天下
193 二十六、汉文帝宽厚仁爱
195 二十七、缇萦救父
197 二十八、汲黯放粮救民
198 二十九、文翁仁爱好教化
199 三十、曹冲救库吏
200 三十一、刘备携民渡江
201 三十二、杏林春暖
202 三十三、唐太宗论止盗
203 三十四、唐太宗仁爱士兵
203 三十五、程颐仁爱万物
204 三十六、苏轼焚券还屋
205 三十七、郑板桥做官爱民
206 三十八、仁义胡同
207 后记
內容試閱
序一
张岂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丛书经过几位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
深入学习、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现在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在具体落实上多下功夫。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着重研究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人文精神。《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看作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目前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性图书中,这套丛书有两个鲜明特色:
其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论述比较全面。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对于青少年和初学者而言,首先要把握精华,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套丛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展开论述,精准全面,把儒家的核心精神概括进去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其二,这套丛书在编排设计上,将理论阐发、经典介绍、历史故事综合编排,这样既符合青少年的学习认知规律,也避免枯燥生硬,具有可读性。
这套丛书的出版,开了一个好头,我相信一定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在这里,我也想借此机会对年轻的读者朋友提两点参考意见。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青年人而言,有必要循序渐进,以便逐步全面把握、深入理解。以先秦诸子为例,除儒家外,还有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号称百家之学,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有待于今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为青年人写的《经典常谈》,就包括诸子百家的哲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的史学,辞赋诗文的文学。可喜的是,这些内容,在这套丛书中可以略见一二。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提倡学思结合,知行结合。《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问思辨行,融贯为一个整体,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个人素质的培养锻炼中,落实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这样有助于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奉献给社会,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现代价值和意义。
我与这套丛书的主编翟博先生相识多年,他青年时代在西安求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现在担任中国教育报刊社的领导。多年来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切实的工作。他邀我为这套丛书写几句话,我乐于撰稿。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读者朋友们的欢迎,并期盼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大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普及和提高。



序二

楼宇烈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用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与大同进行总结,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人类普世性。
从今天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不可持续危机以及人类异化危机等来看,西方商业文化不具有普世价值,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观使人类与自然及人类自身产生了和谐,反而使人类具有了和谐与可持续的未来。
也因此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下性、道德性、社会主义性。天下性,在于思考问题的全局性。它不局限于从自身、自家思考问题,也不局限于从企业方面思考问题,甚或不局限于从国家方面思考问题,而是从人类、世界、众生、宇宙之广度思考问题,总之从宇宙至健之无比广大的秩序思考问题。现在西方文化主流思想是围绕资本利益的,至多在于为资本利益集团之联合体服务,至于占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民众的利益则只是敷衍,其工具性很强,这与中国故有之仁爱、民本思想格格不入。
道德性,在于将道德贯穿于文化的各类形式之中。政治之道德性表现为政治伦理化;法律之道德性在于法律要与正义相吻合;经济之道德性在黜奢崇俭、贵义贱利,还有不伤害三农;教育之道德性在于培养以德为主的德智体美劳兼备之才;军事之道德性在于出师有名,以防御为主,不首先侵略他国;等等。
社会主义性,在于民本仁爱大同;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于耕者有其田;在于以家庭为单位按照人口多寡分配的土地分配制度,虽此制度性质为私有制,但分配是平均的,是为民制恒产;同时,在家庭内部财产是共有的,这种共有制应该说具有社会主义性,将此家庭共有推扩至朝廷,则为天下为公。
古代政权在形式上表现为天下一姓,其实呢?能继位者只有一人,大多数人皆变为平民。与此同时,任贤为要,绝不以与皇室之近为由而被任为宰相、尚书等。而宰相与六部尚书等,常常来于乡野之家,尤其科举制推行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仁爱,是孔子讲的,其要义在人与人相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把我视同兄弟,我同样把你当作兄弟;君以礼待臣,臣子相应以忠侍奉君。当然以直报怨,也是相感之意。以孔子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现仁爱的根本方法,其通在人心。对具体做法而言则是以慈孝始,父慈子孝,父慈为当然之事,子孝也接近当然之事,但较之父慈为难,所以孝成为实现仁爱的基本途径。有孝心,推及兄弟姐妹则为悌,推及夫妻则为义,推及朋友则为信,推及君臣则为忠,于是乎五伦成为实现仁爱的基本方法。天下在五伦的相互感动下而为一家,建立在五伦基础上的制度,自然就是礼制。
民本,就是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本的途径,在于仁政与王道,具体言之:制民恒产,薄赋敛轻税收,量入为出,打击豪强势力,盐铁专卖,节制私人资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安,壮有所用,少有所怀,女有所归,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本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根本价值理念。
当然,民本也要求民德的提升,要求勤俭以得之,而非投机取巧以得,更不能依靠赌博贩毒取得财富,也不能靠污染环境发财,等等。今日财富若与道德分离,只讲GDP,不讲取之以义,那么会严重违背民本之价值。
诚信,是以至诚之心,不食言,言行一致,不口是心非,以最大努力践行人生之信条。它也包含西方之契约精神,但不尽相同。西方之契约在于形式上不违约,即使此契约是不合乎道德的、不公平的,甚至是武力强迫的,也应无条件地遵守,如西方列强曾经强加于我国的各类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即予以废除,此对人民之诚信也,对资本列强之违约也。
因此,诚信具有道德之内核,不仅仅在于言必行、行必果,唯义之所在,则言必行、行必果。
正义,从文字上考研其中的正,其乃会意字,表示前往某地,有远行之义。现在引申义为平正,不偏不斜;还有正心、正直、正确、恰当、公正、纠正等义。
义,繁体字为義。篆字与繁体字很相似,也属会意字,从羊(祭牲),从我(兵器),表示用兵器宰羊作祭品。義简化为义,原始义是指礼仪,后又改为礼义。所以义者,礼也。
若将正义合起来就是以不偏不斜的步伐坚定地沿着礼义之路前进。
在经史子集中,最早用正义一词的,大概是荀子。《荀子正名》说: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意思是说为功利去做叫事业,为道义去做叫德行。从这句话看正义的意思就是为道义而行,也就是以道义为奋斗的目标。在《荀子儒效》中还有: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里的正义是道德的意思,或者指以道德为行为标准之义。
正义确实有恰当行为的意思,或者有恰当的道德要求、有礼义的意思,所以对于道德要实事求是,以大众之普遍性为原则,不可陈义太高,陈义太高则弄虚作假,形同虚设,不但不能教化人,反而犯造假之错误。释家教化人以因果报应为律,告诫世人行善有好报,此以利导善也!儒家也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亦义利合一也。都是将行善之获善报、行恶之获恶报作为教化人的信条,陈义并不高,但较之但言义不言利效果显然要更大一些。
和合,是一种兼容兼顾,打成一片,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诸如天人合一心物一体体用一如等,都是和合思想的体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人相合相感,天即人,人即天;心外无物,物不离心;体用不二,体用不离,物物一太极,事事无碍。西方思想则注重分析,将心与物分离,对心之研究为宗教,对物之认识则为自然科学。而中国则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表现为极强的人文主义。体用相分,将道德与制度,义与利相分离,在西方看来,所谓法律、经济、政治等皆为理性工具,无情无义无心,法律即规则,是丛林背景下的博弈形成的。只有力量之大小,只在你死我活之争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根本不存有相互依赖、同舟共济的关系。而和合观,则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应是和谐的关系,其斗争性是在和谐性、统一性之下。因此,人类的斗争武器,其杀伤力不应超出人类的承受力,今日之核武器竞赛,已远远超出人类的承受力,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必然走向毁灭。和合价值之推扩就是在人类要实现大同的理想,人类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敬爱,以礼相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因此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普世意义。现将其中的十二字,分别由六位教授编写成六本书,即《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不仅对于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也极具现实意义。我衷心地希望这六本书在翟博同志的领衔下,能尽快出版,并对社会人心道德发挥巨大的影响。


一、仁字的基本含义
对仁最权威的解释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亲也。从人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作。?,古文仁,或从尸。这就是说,许慎认为仁字有三种写法:仁、忎、?。
关于仁,《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相人偶原是汉代俗语,偶(耦)有匹配合对之意,两人见面相揖为礼,彼此之间互致敬意与问候,表示相亲相敬,便是相人偶。就此而言,仁本义表达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相敬。
关于忎,段玉裁说:忎,从心,千,声也。当今很多学者从战国玺印文和郭店楚简的来解释忎,郭店竹简中七十多个仁都写作。字从身从心,表示心中想着自己,思考着自己,就是克己修己成己。如果说从人从二的仁字主要反映了人我关系的一面,那么,从身从心的字则更多反映了心身、内在的一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仁的完整内涵。孔子仁学正是从这一传统而来,包含了成己与爱人两方面内容。[1]
关于?字,有学者结合近些年来新出土的文字材料对此字进行了考辨,认为,?字也是由一个人形尸与二字构成。尸字是一个象形字,甲古文像人屈膝坐下之形。古人的坐相当于今天的跪坐。因此,仁和?构字的原则和要素是完全相同的,都是许慎所说的从人二,它们要表达的,都是亲也的同类意识。
在中国古代,仁的内涵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几乎统摄一切美好的德性,如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宽、信、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悌、刚、毅、贞、谅、质、正、义等,这些德性都与仁有关。《论语颜渊》载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而把仁和爱连成一个词在古代也很多,如《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
二、仁爱思想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仁的观念可能与东夷集团有关。如许慎《说文解字大部》中解释了夷,东方之人之后,又在《羌部》中指出: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夷是上古中国东方诸多部落的总称,那里的人民仁厚、淳朴,活得长寿,有君子、不死之国之说。《后汉书东夷列传》解释东夷的夷字时指出:《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柢即树木的根,树木有根才能生长,仁德对人来说就是生长的根,人有仁德才可健壮长寿,所以有夷俗仁,仁者寿之说。
仁德不但在观念上被逐步确立,还逐渐地被应用于政治实践。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周穆王的时候,徐偃王当国,行仁义,诸侯不朝于周而朝于徐者三十六国。这引起了周穆王的恐慌,于是联合南方的楚国,大举讨伐。偃王不忍使他的百姓受到战争的戕害,于是带着他们逃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
到了春秋战国,殷商后代的宋国还出了个宋襄公。殷商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基础的,宋襄公传承了东夷人的仁德文化,内修国政,仁义治国,国力有较大的提升,并以仁义为号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不过,他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不同,其他四霸皆因实力强大,能够召集各诸侯会盟而称霸。宋襄公只是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时宋襄公实践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自己也因伤重身亡。这不是宋襄公行仁义之过,而是到了这个时期王道衰微,霸道兴起,时势变化。但不管怎样,由以上可以看出,东夷仁德文化的传统是仁爱思想的一个渊源。
传说黄帝十分注重以仁德治国,据《云笈七签轩辕本纪》记载:黄帝修德义,天下大理。《韩诗外传》卷八也指出: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正是依靠以德治国的为政原则,黄帝受到了其他许多部落的依赖和拥护,许多部落纷纷前来归附黄帝部落,使黄帝部落的势力不断壮大,黄帝的声威也日益显赫。在当时部族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黄帝能够宽厚仁慈,以德服人,以情感人,尽量不用武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以战争消除战争。相传黄帝与九黎族首领蚩尤决战之前,曾企图用仁义去感化蚩尤,但蚩尤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决意要与黄帝一决雌雄。最后,黄帝决定用武力来回击蚩尤的挑战,于是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战。战争以黄帝取胜,蚩尤失败而告终。
尧舜作为圣王,仁观念在他们推行的禅让制中获得了很好的体现。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说: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古者虞舜笃事瞽叟,乃戴其孝;忠事帝尧,乃戴其臣。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尧舜爱亲尊贤,以天下为公,实行禅让制,是仁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淮南子修务训》说: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孔子家语五帝德》说,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能降。是说帝尧有如天的仁爱,如神的智慧;他虽然位高权重,却与百姓亲近,民众接近他,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他就像云彩一般绚丽;他富有而不骄纵,尊贵而不逸乐。舜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对弟弟十分友善。《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大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的实质,因此能遵照仁义的本心来为政,而不是为了行仁义的名号才这样做。后来儒家推崇的尧舜之道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仁心行仁政。《孟子离娄上》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论语泰伯》和《礼记》中多次记载了孔子对尧舜禹的追慕赞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追慕尧舜之道,倡导仁义道德。这都说明尧舜仁德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渊源。
殷商的开国之君商汤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圣王。他仁德宽厚,励精图治,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也深得其他诸侯国国君的爱戴与信任。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商汤对鸟兽都怀有仁爱之心,不让猎人把他们赶尽杀绝,是商汤仁爱的典型体现。贾谊说: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汉书贾谊传》)商汤的仁德声名远扬,使处于夏桀暴政之下的民众都愿意归顺商汤。后来,时机成熟,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叙了周人从后稷、公刘到古公亶父、公季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仁政传统,《尚书大传略说》记载:古公亶父继位后,以德治国,广施仁义,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到了文王,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国语周语下》说文王质文,故天胙之以天下。《大戴礼记少闲》说文王作物配天,制无用,行三明,亲亲尚贤,民明教,通于四海,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文王以德行、文略而使天下归心。
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文王在时,周公以孝顺和仁爱著称。文王去世后,周公辅佐武王伐纣,被封为鲁国的国君。武王英年早逝,成王即位,但是年纪太小。于是,周公便宜行事,代替成王行使天子的权力。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周公便还政于成王。周公治国以注重德治、明德慎罚为基本原则,谆谆告诫周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要周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1] 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