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认识论元批判

書城自編碼: 355575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德]阿多诺? 著,侯振武,黄亚明 ? 译,谢永康?校对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6592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7.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HK$ 59.8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HK$ 81.6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售價:HK$ 69.6
减压七处方
《 减压七处方 》

售價:HK$ 67.2
成为作家
《 成为作家 》

售價:HK$ 57.6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HK$ 81.6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HK$ 94.8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HK$ 86.4

 

內容簡介:
在本书中,阿多诺试图揭示胡塞尔现象学作为认识论所呈现的种种二律背反及其社会根源。为此,在导论中说明了批判方法及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态度后,阿多诺随后用四章内容展开论证。在*章对逻辑*主义的批判中,他指出这一立场切断了社会历史与认识有效性的联系,其实质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物化意识;在第二章种类和意向与第三章关于诸认识论概念的辩证法中,阿多诺集中于意向性理论及相关概念,并指出这一理论未能实现对认识过程的真正说明,不过是反映了物化社会的主客关系;在第四章本质和纯粹自我中,阿多诺指出纯粹自我观念并不能真正支撑起现象学体系,它的原型是异化的现实主体。本书从开始写作至完整出版历二十余载,见证了阿多诺转向马克思主义并走上社会批判理论之路的历程,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关系时不可绕开的重要文献。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阿多诺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主要著作有:《否定的辩证法》《启蒙辩证法》《美学理论》《*低限度的道德》《新音乐哲学》《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文学笔记》等。

译者介绍
侯振武,哲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2016年至201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暨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中心讲师。研究领域为社会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现代哲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译著两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錄
前言 1
导论 1
操作与对象 1
内在批判 3
中介第一者 4
数学化 6
方法概念 7
主体的提升 10
作为真实之物的持存之物(Bleibendes) 13
要素 15
回退 16
起源哲学和认识论 18
体系和罪责 21
认识论中的反对力量 21
体系的强制 23
关于二律背反学说 24
唯名论 25
 
动机和本体论趋势 27
虚假具体化和形式主义 29
新和旧 32
第一章 对逻辑绝对主义的批判 36
哲学、形而上学、科学 36
科学化的矛盾 37
论直觉概念 39
胡塞尔的科学主义 42
不情愿的辩证法 43
科学之在先被给予性 44
逻辑实在论 47
逻辑的自在 48
逻辑绝对主义的预设 50
本质和展开 52
计算器、逻辑学和机械学 53
逻辑学之物化 55
逻辑对象 57
实义表达和助义表达 58
逻辑规律和思维规律 60
逻辑绝对主义的困境 63
发生与有效性的关系 64
发生和心理学 65
思维和心理主义 66
关于矛盾律 67
关于同一律 69
偶然性 71
放弃经验物 73
现象学动机和本质学动机 74
第二章 种类和意向 79
自在命题和本质 79
体验和意义 81
对单一意义的批判 82
本质直观的起源 84
观念化的抽象 86
抽象和这个 89
含义分析的优先性 93
意向相关项的功能 96
意向相关项和理念(或形式) 97
两种还原之间的关系 98
意向相关项的混杂特征 99
本质和意识的实际组成 101
主体主义和本质学的二律背反 102
本质变更 103
作为虚构的本质 106
第三章 关于诸认识论概念的辩证法 110
作为认识论的现象学 110
实证主义和柏拉图主义 112
胡塞尔的被给予性概念 114
奠基 115
事实之物的本体论化 116
物作为被给予之物的模型 120
在自身中被中介的被给予性 122
被给予性的主体 124
纯粹直观的悖谬 127
作为充实的材料 129
感觉和感知 132
感知学说的二律背反 134
感觉和唯物主义 135
作为要素分析的认识论 136
形态 137
意向性和构造 139
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的登场 140
被遗忘的综合 141
对相关理论的批判 142
纯粹同一性和意向相关项的核心 143
客体化行为的优先性 146
作为线索的物 147
意向相关项的二律背反 149
批判的退场 152
敌视体系 153
胡塞尔向先验唯心主义的过渡 156
体系的脆弱性 159
第四章 本质和纯粹自我 164
胡塞尔及其后继者们 164
现象学的突破企图 167
取消自身 168
内在性特征和概念拜物教 170
态度 171
想象和身体 173
范畴直观 176
悖谬的顶峰 177
源自逻辑绝对主义 177
非感性因素的充实 178
觉知 180
客体主义的动机 182
论证的幻灭 183
作为反思哲学的现象学 184
废墟中的体系 185
被提升的要素和恢复的要素 186
自然博物标本室 190
抽象的安全理想 191
一时之物的永恒化 192
埃多斯本我的起源 194
意识、纯粹本质、时间 195
先验本我和事实性 197
自我的歧义性 198
唯我论 199
先验经验的疑难 201
唯心主义的终结 203
本书所引文献说明 207
术语索引 209
人名索引 219
译后记 222
內容試閱
前言
本书是从我在牛津期间(这是我移居国外最初的几年,即19341937年)所写的大量文稿中挑选出的,并作了修正;对于我来说,这部著作的影响超出了单纯的学院争论。原则上来说,关于认识论的可能性与真理的问题,应当在一个具体的模式中来探讨,同时密切联系材料,因此在面对一种方法时不放弃深入论证之责任。胡塞尔哲学是诱因,但不是目标。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十分完整地呈现这一哲学,并对之作所谓深入研究。我努力将所思所想围绕焦点组织起来,这也正适合那种不服从于体系观念的思维。由此所获得的是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具体研究,尽管如此,它们依然最为紧密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着,因此重合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本书的倾向是实质性的、哲学性的(sachlichphilosophisch);批判胡塞尔的目的在于,通过他的著作,批判他极为关注的那种进路;在他看来,相较于今天所表达的进路来说,那种进路在德国的哲学研究中更加适于作为基础。尽管如此,从与历史的传统对立的意义上来说,本书并非体系性的。由于它正是要挑战体系概念,因而它就试图在诸实质性问题当中掌握历史的核心:体系与历史之间的区分也属被批判之列。
然而,本书绝没有提出文献学的或解释学的要求,在这里不涉及二手文献。许多胡塞尔自己的文本,特别是《逻辑研究》(第2卷)中的文本错综交织,并且歧义丛生;如果我的解释偶有错误,那么我愿做为之辩护的最后一人。同时,我不能遵从纲领性的宣告(programmatischeDeklarationen),而是必须遵从我所认为的文本本身所表达出的意思。因而,我不会受制于胡塞尔所作的如下保证:纯粹现象学不是认识论,纯粹意识领域与意识内在性中的被给予之物的关联的概念(这是胡塞尔之前的批判主义所坚持的)无关。胡塞尔在哪一点上不同于那种批判主义,以及这种差异是否有约束力,都还需要讨论。
本书的分析仅限于胡塞尔自己已经发表的著作,并赋予真正现象学的文本以相对于后期文本的优先性,胡塞尔基于这些现象学著作来恢复本体论,而在后期文本中,胡塞尔现象学倒退为一种作了细微修改的新康德主义。由于在此期间对纯粹现象学的修正并非出于其开创者
之本意,而是为对象所迫,因而一旦讨论所需,我将自由地诉诸《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和《笛卡尔沉思》。所有前现象学时期的文本,特别是《算术哲学》就被排除在外了,同样被排除在外的还有胡塞尔的遗著。完备性绝不是我的目的。我更关注的是胡塞尔自己倾注了心血的分析,而不是其总体架构。
不过,我的意图绝不是单纯地批判细节。本书没有讨论单个的认识论问题,微观逻辑(mikrologisch)的操作应当令人信服地证明,那些问题是如何超出自身并最终超出其整个问题域的。本书的导论概括了引发这种运动的动机,而导论之后的四章将各自为我所提出的论点的说服力负责。
本书有三章已经发表在《哲学文库》上,第四章(Band3,Heft4)早在1938年就以论胡塞尔哲学为题单独发表了,之后,第一章和第二章(Band5,Heft2和Bnad6,Heft1/2)分别编辑出版于1953年。另外,最后一章较之以前的版本有重大改动。
1956年复活节于法兰克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