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

書城自編碼: 36299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澎湃新闻网 编,刘永钢、李智刚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657681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HK$ 113.5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HK$ 105.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HK$ 38.4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HK$ 93.6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HK$ 816.0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售價:HK$ 123.6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售價:HK$ 1557.6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售價:HK$ 15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42.5
《 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 第二卷(全二册)(一部重要的党史著作) 》
+

HK$ 31.3
《 新征程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1 》
+

HK$ 110.0
《 大国战略:世界是如何被统治的 》
+

HK$ 64.8
《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
+

HK$ 72.5
《 攻坚克难补短板: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
+

HK$ 73.8
《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
編輯推薦: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这部讲述普通人在党的诞生地寻找初心的《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是一部耗时三年才得以面世的以平凡而真实的日记形式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是献给党百年华诞的礼物。
(2)澎湃新闻“一大会址”采访日记,点击量早早过亿,业已成为红色主题报道“知名IP”。 其中,不乏高屋建瓴的观点输出,也有反映朴素情怀的群像特写;既记录重大节日的时代光彩,也呈现疫情特殊时期的默默坚守。从平凡中窥见非凡,是讲好主旋律故事的生动案例。
(3)记录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文物等,记录参观者在一大会址的所思所悟,选取中共一大相关革命史料,《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用精彩鲜活的真实故事,用打动人心的真实感情,用平实、鲜活、直观的新闻语言,从普通人的视角记录红色情怀,讲好“新时代,新作为,新气象”里的初心故事。
內容簡介:
《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讲述普通人在党的诞生地寻找初心的故事
我心澎湃,初心永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澎湃新闻网、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推出《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一书。该书以日记体为体裁,记载2017年以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所见所闻,以彰显中共一大会址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所具有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价值。
为落实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时发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讲话精神,澎湃新闻网迅速成立“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自2017年11月8日起,每天派记者驻守一大会址纪念馆,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发生在此寻找初心的故事。三年来,澎湃新闻记录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向这里,通过纪念馆的展陈了解历史,感悟初心。其中,有89岁的李建民老人,曾是周恩来警卫员,参观时数度落泪;有快递员打听到这里是一大会址,就特别想来;有想学习中国共产党年轻代表爱国情怀的拉美加勒比政党干部考察团;有拄着拐杖、视力模糊也要集体前来参观的35名残疾人……还有千里奔赴于此的中青年参观者,也有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步履蹒跚的残障人士,甚至还有已经会讲解的保安、不为人知的文物保护修复师、坚持多年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甚至海外朋友来到这里,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这些台前幕后的故事,是对革命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感染无数读者。
作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的《我心澎湃——中共一大会址采访日记》,精选采访日记百余篇,约32万字、200幅图片。全书文笔流畅,感情充沛,可读性强,接地气,有强烈的现场感,给人以满满的正能量。
關於作者:
澎湃新闻网编,刘永钢、李智刚主编。澎湃新闻网为全国媒体融合转型的标杆,互联网原创新媒体,是我党在互联网上重要的舆论阵地,在国内外有相当的传播力、影响力。刘永钢、李智刚系澎湃新闻网主要负责人。
目錄
序 石库门的红色记忆
2017年11月8日 兴业路76号,人们涌向这里感悟初心
2017年11月9日 青年:了解民族未来方向,定要知其过往
2017年11月11日 10月之后无“淡季”,每15分钟就有一场讲解
2017年11月12日 重温入党誓词热情高,68位村民专程前来
2017年11月16日 白铜群雕“定格”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刻
2017年11月17日 71岁老教授忆入党: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2017年11月18日 中共一大有7次会议,创意展还原历史场景
2017年11月22日 浮雕《起点》长8米,以共产党纲领为背景
2017年11月23日 展览《伟大开端》迎第100万名参观者
2017年11月29日 纪念馆内书店门庭若市,十九大书籍热销
2017年12月1日 尾厅播放短片《追梦》,讲述建党以来历程
2017年12月2日 6幅浮雕展现伟大历史征程
2017年12月3日 多媒体设备互动性强,吸引老中青三代人
2017年12月6日 拉美加勒比政党干部考察团参观一大会址
2017年12月7日 参观队伍排到了街角,大客流催生驻点导游
2017年12月8日 上海33名民警列队进馆,重温入党誓词
2017年12月15日 20多位老干部前来瞻仰,年龄者已百岁
2017年12月17日 纪念馆里的父与女:传承历史,不忘初心
2017年12月19日 烈士衣冠冢中藏《共产党宣言》
2017年12月23日 老党员夫妇退休后做起志愿者
2017年12月24日 17岁的他们为一大会址纪念馆义务讲解
2017年12月26日 “绿军装” 接力讲解18年,他们来自上海武警总队
2017年12月29日 上海航天人:我们的航天梦一定能够实现
2018年1月2日 这台打字机曾为两位伟人“服役”
2018年1月3日 不让雨水渗进墙体,他们爬上屋顶平台
2018年1月5日 中国学者回忆带外国学者参观,“他们很感慨”
2018年1月6日 熟背五千字,高中生4轮闯关成志愿讲解员
2018年1月7日 把一大会址作为大家共同的目的地
2018年1月27日 三名小学女生联手画了幅董必武的瓜皮帽
2018年2月6日 12岁女生瞻仰“缅怀墙”,想起一篇课文
2018年2月8日 89岁老人数度落泪,他曾是周恩来警卫员
2018年2月16日 很多家庭新年站选在了这里
2018年2月17日 与《天问》第23号
2018年2月25日 7个月宝宝的红色站
2018年3月3日 她用“仿制”的办法保护革命文物
2018年3月5日 《周恩来在上海》展览开幕,展期一个半月
2018年3月11日 苏州情侣来这里为设计党史馆找灵感
2018年3月18日 两岁女孩听到国歌就安静下来并主动敬礼
2018年3月20日 84岁老党员:越艰苦,越要靠双手奋斗
2018年4月7日 25岁外地青年让老父亲满足心愿
2018年4月8日 35位残疾人集体参观:国家强大了很自豪
2018年4月22日 两百多名少先队员重走“一大”路
2018年5月5日 致敬马克思:说说《共产党宣言》那些事
2018年5月8日 少数民族参观者:穿民族服装彰显大团结
2018年5月9日 站岗大半年,这位保安大哥已是半个讲解员
2018年5月12日 会址纪念馆亮相品博会,带来不少文创萌物
2018年5月15日 安徽500余名高中师生一起感受历史
2018年5月18日 28名少先队员现场手绘“党的诞生地”
2018年5月24日 纪念馆有一个照片盒,记录了无数参观瞬间
2018年6月6日 争议人物“上墙”,参观者为尊重历史点赞
2018年6月15日 迎观展高峰,定时讲解时间从2次增至6次
2018年6月20日 128件史料讲述马克思主义如何点亮中国
2018年6月27日 高温日接待万名参观者,纪念馆推新举措
2018年6月29日 党的生日临近,参观者从全国各地涌来
2018年7月1日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立首批领誓人队伍
2018年7月24日 相识60年,3位老友相约瞻仰一大会址
2018年7月25日 女生激动地指着杨子荣照片:“这是我偶像”
2018年8月1日 27名退伍军人脱下军装,“军魂”不变
2018年8月10日 探访馆内书店,这两类书每月热销两三千本
2018年8月24日 学生族络绎不绝,红色题材漫画畅销
2018年8月25日 47岁老党员成今年第100万位参观者
2018年8月28日 你想不到,文物展柜下方藏着湿度计
2018年9月1日 大客流成日常,他们的服务“润物细无声”
2018年9月24日 耄耋老人中秋感言:那个年代是她的一辈子
2018年9月30日 不开放的二楼什么样?这本手绘笔记本上有
2018年10月9日 他乘坐代步车全程无障碍参观
2018年10月18日 歌剧《晨钟》馆内上演:吹响心中嘹亮号角
2018年10月31日 这条路不长,却承载了无数坚定的脚步
2018年11月1日 153万人次涌向这里,寻找初心
这一年 上海掀起红色风尚,改革再出发
2018年11月27日 语音导览讲解器正在测试,快下月亮相
2018年12月11日 生活在国外,他们渴望了解中国历史
2019年1月4日 老人曾是特种兵,坐28小时火车来瞻仰
2019年2月5日 “妈妈,我也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2019年3月5日 快递员:打听知道这是一大会址,就特想来
2019年3月6日 讲解员是如何炼成的?他们各有心得
2019年3月26日 制片人来寻找灵感,想做爱国主义影视作品
2019年5月17日 86岁老兵坐轮椅来参观,为党奉献很自豪
2019年5月28日 退休编辑自制红色主题电子相册迎“七一”
2019年6月26日 20年纪念馆“守夜人”将要退休
2019年7月1日 “老中青”三代共产党人在这里讲述初心
2019年7月5日 今天有夜展!妈妈们下班后带着孩子来参观
2019年8月27日 讲解员给暑托班的孩子讲党课:激动又欣慰
2019年9月17日 她在纪念馆工作4年:保洁没想象那么简单
2019年9月20日 这场展览筹备一年多,有难得一见的藏品
2019年10月1日 新晋“00后”讲解员在这里讲党的故事
2019年10月9日 看过国庆阅兵,他们在此体会到历史责任感
这一年 人们涌向兴业路76号,汲取奋进的力量
2020年1月10日 每当天亮时分,国旗就会在这里准时升起
2020年1月15日 参观者去年留言3万多条,他们写了什么
2020年3月13日 重新开放首日,教师夫妇获赠珍藏版手绘明信片
2020年4月13日 纪念馆首次网络直播,超50万人次观看
2020年4月24日 母亲推着轮椅带儿子参观,不错过一块展板
2020年5月26日 24岁小伙参观后明白了奶奶说的一句话
2020年6月9日 第三次来参观,他和朋友用手语热烈交流
2020年6月19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发生了什么,答案在这里
2020年6月23日 这个展览,纪念党的发起组成立100周年
2020年7月1日 七一,他们在兴业路76号重温入党誓词
2020年7月14日 四名小讲解员录视频,童言稚语中满是认真
2020年7月23日 6个遗址22道题,寻找党诞生的故事
2020年7月31日 再次带团参观前,他来这里看看有什么变化
2020年8月11日 高温天,52岁的他在没空调位置当保安
2020年8月25日 带着三道题目,15名八九岁孩子前来游学
2020年9月8日 来上海出差的后一天,他们来这里参观
这一年 三年间,320余万人涌向这里,感悟初心坚定前行
2020年11月17日 今日起闭馆修缮,馆外游客流连不舍
一大会址采访日记感言
后记
內容試閱
序:石库门的红色记忆
李智刚(澎湃新闻网常务副总编辑)
黄浦江畔,波涛拍岸。滔滔江水,奔涌东流。
西望,万国建筑群独具风情;东眺,陆家嘴高楼鳞次栉比。文化如水,见证荣耀与变迁,也浸润出城市的鲜明底色。城市之于文化,是容器,它装载了历史过往与精神记忆。文化之于城市,是灵魂,它镌刻出时代品格与独特色彩。
红色,是上海靓丽的底色。1921年7月,身着长衫、中山装、西装的10多位有志之士,怀着对共产主义的憧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法租界的一幢石库门民居,轻轻叩响门环。在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他们交流信仰、碰撞思想,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如今,这幢石库门民居,已成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一次次踏访的中共一大会址,时代的风云在此浓缩。
岁月流转,初心如磐。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此后,人们持续将目光聚焦于兴业路76号。2017年11月1日,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人数突破4200人,这比平时工作日增加了40%左右。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来到这里,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
2017年11月8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专题报道,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官方数据显示,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153万人次来到这里,纪念馆单日接待量屡创新高,突破1万人次,远远超过设计承载量。这也是建馆60余年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截至2020年10月,来瞻仰的参观者已超过320万人次。红色文化成为这座城市醒目的文化现象。
近三年来,澎湃新闻以笔尖记录情怀,用镜头见证发展,一篇篇新闻力作搭准时代脉搏,找准思想共识点、情感共鸣点,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渠道上,通过全景视频、H5、海报、快闪视频、直播等表达形式,形成媒体传播矩阵,将“一大会址”日记打造为沪上知名IP品牌。
居高声自远。澎湃新闻精选百余篇佳作集纳出版,记录时代鲜活的感悟,以及真实的思考。其中,不乏高屋建瓴的观点输出,也有反映朴素情怀的群像特写;既记录重大节日的时代光彩,也呈现疫情特殊时期的默默坚守。百余篇报道,精心提炼个体故事的个性元素,从平凡中窥见非凡,为讲好主旋律故事提供了生动案例。
黄浦江水,长流不息。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在“万物皆媒”的舆论场里有一席之地,更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多年后,再来回望我们身处的时代,本书的百余篇作品,无疑是新时代红色精神的生动注脚。
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