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悉达多

書城自編碼: 369050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世界名著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513327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HK$ 47.8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HK$ 67.2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HK$ 106.8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HK$ 82.8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HK$ 141.6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HK$ 93.6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HK$ 8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8.5
《 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
+

HK$ 125.8
《 堂吉诃德(上下)(精装版) 》
+

HK$ 42.6
《 译文经典精装系列·老人与海 》
+

HK$ 29.6
《 少年维特的烦恼 世界名著典藏 》
+

HK$ 45.4
《 罗密欧与朱丽叶(精)(作家经典文库) 》
編輯推薦:
至圣先师孔子曾在《论语》中留下这样的文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当学习和思考遇到瓶颈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印度青年悉达多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为此,他烦恼多时,非常想找到解决之道。开始他跟随了苦修的沙门,后来又进入尘世经历了富贵和欢愉的洗礼,接着回到小河边迎来送往,后终于有所得。
《悉达多》一书中努力探寻真理、实现自我成长的悉达多是无数追求自我成长的人的化身。此书一经推出,就深受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是欧美大学生人手一册的成长之书。荣格、托马斯·曼、亨利·米勒、保罗·科埃略都对其赞不绝口。
內容簡介: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代表作。它并非是佛陀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人追寻自我、叩问生命意义的精神历程。主人公悉达多的经历,象征了人生的九个阶段:
作为婆罗门时,他追寻的是知识;作为沙门时,他追寻的是苦行;作为觉悟者时,他追寻的是自修;作为享乐者时,他追寻的是色欲;作为富人时,他追寻的是贪婪;作为底层人时,他面临的是危机;作为摆渡者时,他追寻的是倾听;作为父亲时,他追寻的是爱;作为觉悟者时,他质询的是超越。
黑塞说,人真正的职责,是找到自己的路。悉达多就是那些寻求自我之真理的人中的一个。
關於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作家,诗人,画家。1877年生于德国,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后一位骑士”。曾获歌德文学奖、冯塔纳文学奖。1946年由于“他那些富有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并为崇高的人道主义和高尚风格提供了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诗集《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等。
韩兆霆,毕业于复旦大学德文系,现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德语文学硕士。
目錄

婆罗门之子
沙门
乔达摩
觉醒
第二部
迦摩罗
尘世间
轮回
小河边
船夫
儿子

乔文达
《悉达多》文学大事记
內容試閱
译者序
黑塞其人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1877年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镇,1904年发表了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Peter Camenzind),以诗意流畅的语言和亲近自然的文风在德语文坛一举成名。
1911年,黑塞前往印度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旅行,这里是他祖父母曾经传教的地方。在此期间,他对印度佛学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次世界大战和妻子的离去给黑塞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更激发了他创作的新灵感。
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德米安》(Demian)以及《荒原狼》(Der Steppenwolf)等兼具社会批判和自我分析主题的名作,《悉达多》(Siddhartha)也是年过不惑的黑塞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完成的(发表于1922年)。黑塞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欧洲文坛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悉达多》的诞生
在《悉达多》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黑塞舒缓浪漫的笔触和平静淡然的叙述,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东方文化传统的探索和吸收,而全文的主旨同样回归到黑塞作品中为经典的心灵成长主题。
《悉达多》一书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共四章,后半部分共八章,两部分的情节是连续的。故事背景设置于古印度,小说的完整名称为《悉达多——一部印度文学》(Siddhartha,Eine indische Dichtung),文中关于人物姓名、称呼、地点以及宗教等方面的表述均透露出了古印度的气息。主人公是名为悉达多的婆罗门之子。
关于主人公的身份原型,一般认为是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他在小说中被拆分为“悉达多”和“乔达摩”两个角色,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佛陀的本名。小说的主人公便是青年求索时期的悉达多,而他在求道之路上也遇到了已成为佛陀的乔达摩。实际上,主人公悉达多更像是作者借用了佛陀的名字而创造出的、个性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
整部小说的情节便是围绕着悉达多数十年间的经历,讲述了他从少年到壮年再到中年,从闯荡到迷惘再到领悟,一路不断追求真理的故事。这部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也没有戏剧化的冲突,但是从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悉达多的成长故事也时常能够给人以启发。
《悉达多》的情节
故事开始于悉达多的家乡。在这座古印度的小镇上,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博学聪慧,被父亲和智者寄予厚望。但是他并不甘心于眼前的赞誉,始终渴望向着终极意义不断追寻。当几位苦行的沙门来到镇上时,悉达多向父亲庄重而坚决地表达成为沙门、离家修行的意愿,而他自幼的好友乔文达也愿追随他一同前往。
三年的沙门生涯却并没有让他满足,当他得到消息,听闻有一位已经开悟的世尊佛陀乔达摩时,便与乔文达一同前去谛听乔达摩的宣讲。乔文达很快皈依了乔达摩的教义,选择成为他的众信僧之一;悉达多尽管十分赞赏乔达摩的教义,却依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未尽的求索,独自一人又踏上了旅程。与乔达摩的对话让他陷入沉思,而觉醒之后,他认为自己应当以全新的方式走入世界、拥抱生活。
在一座华贵的林园中,悉达多遇到了美丽的名妓迦摩罗。悉达多想要拜她为师,向她学习爱情的艺术,尽管迦摩罗十分欣赏他,却仍要求他以诗歌和金钱来交换。为了赚钱,悉达多在迦摩罗的引荐下帮助富商迦摩施瓦弥打理生意,并凭借他的才学和智慧很快就积攒下一笔可观的财富。
时光流逝,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在世俗生活的诱惑中,悉达多落入了尘网,青年时的激情与渴求渐渐在内心中消失无踪,空虚的享乐和逐利让悉达多在痛苦和空虚的深渊里无法自拔。除了迦摩罗,再没有人能真正走入他的内心。一次噩梦之后,悉达多终于顿悟,在夜晚悄悄地抛下一切独自离开,他不知道迦摩罗此时已有了身孕。
悉达多来到一条小河边,痛苦地责怪着自己,唾弃自己悲惨而可耻的生活,想要跳河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在做出决定后的某个瞬间,他突然再次顿悟了生命的意义,筋疲力竭的他沉睡过去,等到醒来时,却发现乔文达坐在他身边。乔文达依然在追随着佛陀进行修行,旧日好友的出现激励了悉达多,让他重新焕发出了求索的活力,再次踏上追寻生命意义的旅途。
在小河边,悉达多遇到了曾经不求回报渡他过河的船夫维苏德瓦,于是请求与维苏德瓦一同生活,并在船夫的指引下,聆听川流不息的河水给他带来的教诲。
一天,听闻佛陀时日不多的消息而前往朝圣的迦摩罗带着儿子来到小河边,因为被毒蛇袭击来到渡口求助。悉达多见了迦摩罗后一面,并收留了他们年少的儿子。然而,小悉达多与他父亲并不亲近。悉达多几番试图用爱去感化他,始终以虔诚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可是永远只能得到叛逆的回应。
在一次矛盾冲突之后,小悉达多愤怒地离家出走了。悉达多一路寻找,来到了迦摩罗昔日的林园前,他回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想起自己人生中曾经走过的那些不可避免的弯路,再一次感到虚无,放弃了寻找儿子,回到了河边。
失去了儿子的悉达多心伤难愈,他倾听小河的声音,接受船夫的开导,终于在小河的流水声中,听到了他始终在追求的那一声“唵”,感受到万物的圆满与统一,放下了尘世的痛苦。故事的后,旅途中的乔文达路过悉达多的住处,两位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在潺潺的小河边,真诚而深刻地畅谈起来。
《悉达多》的影响
《悉达多》一书的国际知名度非常高,它很早就在各国广泛流行传播。中国也有众多译本。此书的译名并不完全统一,早年曾出现《席特哈尔塔》《悉达多求道记》以及《流浪者之歌》这几种译名,而近年来的再译、再版则比较统一地使用了《悉达多》这一个为直接的译名。
目前国内流行的中译本译者有苏念秋、徐进夫、张佩芬、杨武能、杨玉功、李迎春、姜乙等人。由于这部作品篇幅并不长,而且很受读者欢迎,因此译者众多,再译、再版也较多,较新的版本是201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姜乙译本,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也再版了张佩芬译本。该作品很早就在欧美国家流行并享有美誉,早期许多译者曾通过英文版本转译中文。本文的翻译也参阅了多个先前的中文译本。
早期中译本曾经使用过“流浪者之歌”这一题目,这个译名距离原文已经非常遥远,显然属于对全文思想加以总结和美化之后的意译。但是,这个早期中译本使用的书名,也是比较形象的。诞生之地远在欧洲的这本《悉达多》,就恰似一个身在陌生之地的流浪者,试图通过歌声—在这个比喻里也就是诗意—这一种超越语言的媒介,打动他乡的听众。
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在故事的开始是婆罗门之子,身份高贵的司祭接班人,可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宁可踏上艰苦的旅途,只为寻求终极的奥秘,寻求真正的自我。这样一个“流浪者”形象,在欧洲文学和德语文学中有非常深厚的传统。
悉达多不但是四处旅行的流浪者,更是热爱自然的漫游者、追寻真理的求索者、不断成长的思考者。小说着重描写了悉达多一路的磨炼和成长,讲述了他从蒙昧自负的少年到饱经沧桑的中年的人生经历,体裁上也很符合德语文学中的成长小说(也称教育小说)的追求。
悉达多的旅程是漫长的,他从家乡启程修行,为追寻佛陀前往圣地,在城市里结识了迦摩罗,并在一众世俗人的社会中堕落,后在小河边的船夫处归隐并终于得道。这一趟历经挫折和坎坷的少年求道之旅,不但是脚下的漫游之路,更是心灵的冥思之路。经过无数次的追问,悉达多终于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答案,而贯穿全文的“寻找”这一主题,在悉达多数十年的艰辛修炼后,也在故事的结尾迎来了结局。
黑塞的文字平静而优美,悉达多的故事动人而深刻。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启发和感悟。

韩兆霆
2021年10月

觉醒
功德圆满的佛陀回到那片林中,乔文达也留在了那里,悉达多离开时感觉到,他也将他过去的生活留在了他身后的林中,他告别了过去。他沉思着缓步前行,内心充满了这种感觉。他深深地思索着,好似潜入一潭深水一般,潜入这种感觉的深处,直到其缘由所在。因为在他看来,要认知缘由,必须通过思考,并且只有通过思考,感觉才能化为认知,感觉才不至于渐渐消失,而是变得真实,开始散发它内在的东西。
悉达多缓缓漫步,沉沉地思索着。他认定,他已不再是毛头小伙子,而是一个成人了。他认定,如同蛇褪去旧皮,那个他整个青年时期的夙愿,那个渴望寻得教义、谛听教义的夙愿,也已从他身上褪去,从他心中消逝。他求道之路上遇见的后一位老师,崇高的、大智的至圣佛陀,也无法将他留住。他必须离开佛陀,必须放弃佛陀的教义。
他沉思着,愈加放缓脚步,扪心自问:“你原本想从教义和老师那里学到的是什么?从那些教给你这么多东西的人那里,你无法学到的又是什么?”随后他意识到:“我原本想学的,是自我,是自我的意义和本质。我想要摆脱的、想要战胜的,就是自我。可我却无法战胜它,面对它我只能蒙骗自己,只能仓皇逃避。的确,世上没有别的东西像这自我一样,让我费尽心思、琢磨不透。正是这个谜一样的自我,让我有生命,让我有所独特、不同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然而我对于我自己、对于悉达多所了解的,却比对世上任何事情的了解都要少!”
沉思之中,他停步伫立,这个想法涌入脑海,而转瞬之间又有另一个想法猛然跃起,一个全新的想法:“我对自己什么都不了解,我始终对悉达多全然陌生和无知,这必然出于的缘由:我对自己怀揣恐惧,我一直在逃避自己!以前我追求阿特曼,我努力成为婆罗门,我甘愿击碎自我,割裂自我,只为了找到破碎的自我之中深不可测之处的精魂,找到阿特曼,找到生命,找到那神一般的终极之物。可在此过程中,我却迷失了自我。”
悉达多睁开双眼环视四周,一丝微笑浮上他的面容,从长梦中觉醒之感从他心中涌现,直至全身。随即他再次起步,走得飞快,像一个深知自己使命的成人一样。
“啊,”他长舒一口气,想道,“我不会再让悉达多离我远去了!我也不会再为了追求藏于废墟之后的奥秘,而扼杀和割裂自己了!我再不会去学《瑜伽吠陀》,也不学《阿达婆吠陀》,也不会学那些苦行僧,不会去学任何的教义。我只要向自己学习,我要以自己为师,我要认识自己,认识悉达多的奥秘。”
他环顾四周,好像次看到世界一样。世界美丽又五彩缤纷,世界独特又充满迷幻色彩!这里蔚蓝,这里澄黄,这里碧绿。苍穹流转,江河流淌,森林勃发,山岳耸立。一切都如此美丽,一切都充满奥秘和奇异魔幻。在这之中,悉达多,这位觉醒之人,在寻找通向自我之路。所有这些,这些澄黄蔚蓝,这些江河森林,这些东西次映入悉达多的眼帘。它们不再是摩罗[ 摩罗,又作“魔”,指妨碍修行者的妖魔。]的法术,不再是玛雅[ 玛雅,神话中的虚幻女神。]的面纱,也不再是为那些思想深邃、追求统一的婆罗门所轻视和鄙夷的表象世界中,偶然形成、没有意义的繁复纷杂的事物。蓝即蓝,河即河,如果那的神圣的存在也蕴含在这蓝中、这河中,在悉达多中,那么这一切,这是澄黄,这是蔚蓝,那是苍穹,那是森林,他是悉达多,就是这神圣存在的表现和感知。意义与本质不是隐藏在事物之后的,而是蕴含在它们之中的,在万物之中。
“我之前是多么麻痹和愚蠢啊!”他一边疾步前行,一边想道,“一个人读一篇文章,他若想要挖掘其含义,必然连其中的标注和字词都不能小视,不会称这些是假象、巧言和虚壳,而是要仔细研读,钻透它,热爱它,每个字都不能放过。可我呢,之前我想读世界之书,读我自身本质之书,可是我却为了一个阅读之前臆想出来的含义,轻视了基本的标注和字词。我把表象世界称为假象,我把眼中所见、口舌所言当作偶然,认为它们徒有虚壳。不,这些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已经觉醒,我真的觉醒了,今天我迎来了新生。”
悉达多思绪涌动,刹那间,不由得再次驻足停立,如同有一条巨蟒拦路于前。
刹那间,他突然想清楚了:他,真正的觉醒者、新生者,他必须完完全全地重新开启他的生活。早在这一天清晨他离开祇树给孤独园,离开世尊佛陀的精舍时,他就已经觉醒,已经走上了归于自我的道路。那时候的他觉得,对他来说,经过漫长的苦行岁月,回到家乡与父亲重聚,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现在,就在顷刻之间,在他猛然驻足如同巨蟒临于前的一刻,他又醒悟到另一番认识:“我不再是原来那个我了,我不再是苦行者,我不再是僧人,我也不再是婆罗门。要我回家到父亲那里去,我该做什么呢?学习?祭祀?禅定冥思?这些事都过去了,这些事与我不再相关了。”
悉达多立身不动。转瞬之间,一丝寒意掠过心头,他感到他的心脏像一只小鸟或一头小鹿那样在胸中战栗,因为他突然发现,他是多么孤独。这些年来,他其实始终无所归属,可他连这点都没有察觉到。现在他发现这一点了。一直以来,即使在遐远的神思之中,他都是他父亲的儿子,他都保留着婆罗门的身份和高贵的地位,他都被视为一位智者。如今他只是悉达多,一个觉醒了的人,仅此而已。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刹那间一阵寒意袭来,让他毛骨悚然。谁也没有他这样孤独。没有不属于贵族的贵族,没有不属于工匠的工匠,相同的人共成一派,分享着相同的生活,说着相同的语言;没有称不上是婆罗门的婆罗门离群索居;没有不甘愿沙门生活的苦行僧;甚至连林中与世隔绝的隐士也不是的、孤独的,他们也有归属,他们也属于某个家一般接纳他们的群体。乔文达成了佛陀的信徒,便多了千百个僧人兄弟,他们穿相同的衣服,有相同的信仰,讲相同的话语。而他,悉达多,他属于哪里呢?他和谁过着一样的生活呢?他和谁讲着一样的语言呢?
转瞬间,他周围的世界消逝而去,他独自伫立,像天空中的一颗孤星;转瞬间,他从凄冷与绝望中勃然而起,双拳紧握,比以往更加自我。他感到:这是觉醒前的后一丝畏惧,这是新生前的后一搏。随即他重新前行,大步流星、又快又急,再不往家的方向,再不往父亲的方向,再不往回而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