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編輯推薦: |
钱穆经典著作之一。
七百年理学发展史,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对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读者是一部很好的入门之作。
纯质纸印刷,布面精装,典雅庄重,阅读与收藏兼备。
|
內容簡介: |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达于全盛。随后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胡瑗、孙复开先河,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敦颐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至于王阳明将理学推向高峰;到顾炎武、王夫之及明末诸遗老在精神上的另辟蹊径。作者钱穆先生向我们展示,七百年理学,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理学家们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并对中国思想史产生极大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也曾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1990年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目錄:
|
序
例言
目次
一 宋学之兴起
二 胡瑗与孙復
三 徐积与石介
四 范仲淹
五 欧阳修
六 李觏
七 王安石
八 刘敞
九 司马光
一〇 苏轼、苏辙
一一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
一二 中期宋学
一三 周敦颐
一四 邵雍
一五 张载
一六 程颢
一七 程颐
一八 谢良佐、杨时、游酢、尹焞 附 张绎、王蘋
一九 吕大钧、大临
二〇 南渡宋学
二一 胡安国、胡寅、胡宏
二二 张栻
二三 朱熹
二四 陆九韶、九龄、九渊
二五 吕祖谦 附 吕公著、吕希哲、吕本中、吕大器
二六 陈亮
二七 叶适
二八 薛季宣、陈傅良、唐仲友
二九 黄榦
三〇 杨简
三一 金履祥、黄震、王应麟
三二 金、元诸儒
三三 李纯甫
三四 赵復、姚枢、许衡
三五 刘因
三六 吴澄
三七 初期明学
三八 吴与弼
三九 胡居仁、娄谅、陈献章
四〇 薛瑄
四一 中期明学
四二 王守仁
四三 湛若水
四四 罗钦顺
四五 王门诸流
四六 钱德洪、王畿
四七 王艮
四八 罗洪先、聂豹、邹守益、欧阳德、刘文敏
四九 王时槐
五〇 罗汝芳、赵贞吉
五一 晚期明学
五二 顾宪成、允成
五三 高攀龙
五四 孙慎行、钱一本
五五 刘宗周
五六 明末诸遗老
|
內容試閱:
|
犹忆幼年入小学,无锡顾子重先生授国文。一日薄暮,先生举酒微酌,诸学童环集案头。余最稚,方十二岁。先生忽抚余顶,告诸童曰:“此儿文气浩畅,将来可学韩文公,汝辈弗及也。”诸童竞问:“韩文公何如人?”顾先生曰:“韩文公,唐代人,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鼻祖。”余懵无知,然自是时忆韩文公其人。越两载,入中学,遂窥韩文,旁及柳、欧诸家,因是而得见姚惜抱《古文辞类纂》及曾涤生《经史百家杂钞》。民国元年,余十八岁,以家贫辍学,亦为乡里小学师。既失师友,孤陋自负,以为天下学术,无逾乎姚、曾二氏也。同校秦君仲立,年近五十,亦嗜姚、曾书,与余为忘年交。一日,忽问余:“吾乡浦二田先生,有《古文眉诠》,亦巨著,顾治古文者独称姚、曾,不及浦。同是选钞古文,其高下得失何在?”余请问,秦君曰:“我固不知,故举以问君耳。”嗣是遂知留心于文章分类选纂之义法。因念非读诸家全集,终不足以窥姚、曾取舍之标的,遂决意先读唐宋八家。韩、柳方毕,继及欧、王。读《临川集》论议诸卷,大好之,而凡余所喜,姚、曾选录皆弗及。遂悟姚、曾古文义法,并非学术止境。韩文公所谓“因文见道”者,其道别有在。于是转治晦翁、阳明。因其文,渐入其说,遂看《传习录》《近思录》及黄、全两《学案》。又因是上溯,治《五经》,治先秦诸子,遂又下迨清儒之考订训诂。宋明之语录,清代之考据,为姚、曾古文者率加鄙薄;余初亦鄙薄之,久乃深好之。所读书益多,遂知治史学。顾余自念,数十年孤陋穷饿,于古今学术略有所窥,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矩矱,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虽数十年光阴浪掷,已如白驹之过隙,而幼年童真,犹往来于我心,知天良之未泯。自问薄有一得,莫匪宋明儒之所赐。顾三十以后,虽亦粗有撰述,终于宋明理学,未敢轻有所论著。偶及者,惟民国十七年写《国学概论》,十九年写《王守仁》一小册,两书而已。平居于两《学案》最所潜心,而常念所见未切,所悟未深,轻率妄谈,不仅获罪于前儒,亦且贻害于当代。故虽私奉以为潜修之准绳,而未敢形之笔墨,为著作之题材也。民国三十三年春,在成都华西坝,患胃溃疡甚剧,楼居数月,足不履平地,时时偃卧楼廊,读《朱子语类》一百三十卷,未敢遗忽一字,历春至夏始竟。自觉于宋明理学,又薄有长进。是年夏,避暑灌县灵岩山,向寺僧借《指月录》,山居两月,竟体细玩,于是遂通禅学;因之于宋明儒所论,续有窥悟。病中半岁,尽屏人事,心气平澹,聪明凝聚,自幸晚年,重获新知。民国三十七年冬,在江南大学,滨居太湖,注《庄子》,感触时变,益多会心。去岁写《中国思想史》,今年续成此书。此皆十年来大病大乱中所得。虽自问智虑短浅,修养工疏,而寝馈宋明理学,前后已逾三十载。聊示学者以门径,虽或诠释未当,衡评失理,当可见谅于古人,见谅于来者。一九五二年十月,创始属草,越年,书既竟,因拉杂述其所感以为序。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日钱穆识于九龙新亚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