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初中历史新课改视域下的“问题教学”研探

書城自編碼: 39896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张昕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3655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2.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时尚箱包及配饰   [英]达拉-简·吉尔罗伊
《 时尚箱包及配饰 [英]达拉-简·吉尔罗伊 》

售價:HK$ 170.2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论世衡史丛书,当下历史学在研究什么?未来历史学的趋势是什么?)
《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论世衡史丛书,当下历史学在研究什么?未来历史学的趋势是什么?) 》

售價:HK$ 112.7
晋国600年(全四册)
《 晋国600年(全四册) 》

售價:HK$ 250.7
深中通道 穿越千年文明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 深中通道 穿越千年文明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

售價:HK$ 101.2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售價:HK$ 109.3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

售價:HK$ 90.9
简读中国史(全四册)
《 简读中国史(全四册) 》

售價:HK$ 282.4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3)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3) 》

售價:HK$ 34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9.6
《教师如何写论文:来自编辑的建议》
+

HK$ 63.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HK$ 55.2
《走向有魅力的读写课堂——核心素养视域下以读促写案例设计与指导》
+

HK$ 97.8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做人的故事》
+

HK$ 23.0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教学论探讨》
+

HK$ 64.4
《强基计划校考化学培训讲义(第2版)》
編輯推薦:
本书以最新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托,通过来自一线历史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问题教学”的形式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教学实例涵盖初中“部编版”6本教材,力图尽可能地展现“问题教学”的多元化特色,为中学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为“新课改下中学青年教师教研探索丛书”的第一本,以教yu部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托,通过来自一线历史教师的大量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深入探讨如何以教材单元为单位,把握教材结构,形成以问题创设为先导、以问题解决为教学过程的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模式。教学实例涵盖初中“部编版”6本教材,力图尽可能地展现“问题教学”的多元化特色,为中学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關於作者:
张昕,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初中历史教师、高级教师、重庆市九龙坡区学科带头人,吉林大学世界史硕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以及青年教师教研成长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总计29篇,多次获得重庆市市级论文大赛一等奖、重庆市基础教育著述成果评选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和参与多项市级、区级课题,著有《中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入门手册》一书。
目錄
第一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问题教学”
第一节 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
第二节 问题教学的思路缘起
第三节 问题教学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历史教材与“问题教学”
第一节 2022年修订版历史教材分析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问题教学”
第三节 “问题教学”对教材实践的反向推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七年级上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理解、重组与升华——“问题教学”在史前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问题教学”视阈下的早期国家
第四节 “问题教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问题教学”下的嬗变与重塑平衡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七年级下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问题教学”与“隋唐时代”
第三节 “问题教学”与“辽宋夏金元时代”
第四节 “问题教学”视阈下的“明清时期”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八年级上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问题教学”与近代中国的抗争
第三节 “问题教学”视阈下的“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四节 “问题教学”视阈下的抗日战争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八年级下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问题教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三节 问题建构之下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九年级上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问题教学”之下的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
第三节 古希腊与古罗马:围绕唯物史观的“问题教学”
第四节 “问题教学”与步入近代的欧洲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九年级下册部分
第一节 教材概况总论及本章实例说明
第二节 “问题教学”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问题教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本系列丛书的编写,无论是从抛出创意还是提笔耕耘,都来自一群普通的一线青年教师。他们与其他的青年教师并无二致,都是在三尺讲台与柴米油盐之间来回奔波的一群人,但在教师两点一线、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活之中选择做出改变。

教学研究水平,并不是评价一位教师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对其的不懈追求,却可以成为教师自我提升、自我悦纳、自我成就的路径之一。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也在呼唤着更加优秀的教师挑起国家教育变革与文化强国的重任。何为优秀的教师?也许标准良多,但在我看来,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拥有过人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掌握独门的科研能力,一定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拼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似乎已经成为本系列丛书作者们的日常追求。本系列丛书的诞生,既是全体作者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对学术梦想的追求,也是其立志献身于教育的诉求。

本书的写作背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在初中新课标中,首次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而为了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新课标又相应提出了“单元主题学习”“关键问题”“大概念教学”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整合教学内容的课程实施方案,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内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书选择以初中新课标所倡导的“关键问题”教学作为突破口,力图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现行初中历史部编版教材为载体,以“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课堂上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基准,打造一整套成体系、能落地的“问题教学”课程实施方案。
由此,从总体上看,本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是新课标下的“问题教学”。
这部分内容将从新课标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探讨“问题教学”能够对实践新课标做出的贡献。新课标所倡导的新历史教学,注定会向概念教学、单元教学的方向推进,而“问题教学”相对于这两者,具有更佳的实操性,因而能够成为新课标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历史教材与“问题教学”。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阐述现行的部编版历史教材与“问题教学”之间存在的契合点。伴随着不断修订,部编版历史教材逐渐呈现出课时容量丰富、单元结构紧凑、重大概念频现等特征。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也给一线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高效完成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问题教学”的实施,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达成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是“问题教学”课程实例。
作为本书的重点,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将会依据一线教学的实践,选择部编版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设计教学方案并且形成相对完善的“问题教学”课程实例。期待这些实际案例能够为读者提供教学和设计上的思路,并且对“问题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抛砖引玉的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虽然立足于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论成果,但编写内容侧重于实践层面,力图通过将新课标的要求、部编版教材的运用实践与“问题教学”的落地相结合,打造一本围绕“问题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课程实施工具书。本书的受众,倾向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尚在成长阶段的青年教师,期待能够为其专业成长和教研发展提供助力。

第八章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课程实例:九年级下册部分

第三节“问题教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还是从教材编排的知识体系来看,抑或是从中外历史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九年级下册的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涉及大量与中外历史结合相关的重大概念和基础知识点,因此也成为“问题教学”发挥优势的主战场。

就教材内容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出现在九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涉及教材第13课《罗斯福新政》、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课程设计上看,三课内容在逻辑上存在前后递进的关系。教材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详细阐述了经济危机对美国,进而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冲击。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而在资本主义经济无法通过自由放任来解决这一基本矛盾之后,一些国家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如第13课主要介绍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教材上没有涉及的英国改革。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本身就存在民主政体不健全的情况,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恶化,很容易引发政治上的危机,进而导致右翼势力的上台。在这一类型的国家中,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欧洲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最终将世界再次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第四单元呈现出波浪式递进的逻辑结构。关于经济危机的介绍虽然出现于教材第13课《罗斯福新政》,但在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大背景。正是由于这一时代大背景的存在,引发了罗斯福新政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建立起这样的课程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建构本单元的问题体系。

一、 “二战”主题的问题建构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本单元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但要构建简明扼要的问题体系以梳理其脉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 单元大问题的提出
首先,教材第13课与第14课、第14课与第15课之间都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问题建构上必须要体现出这种先后联系。其次,教材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涵盖了从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导致“二战”全面爆发,到西欧的沦亡,再到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二战”中期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再到最终“二战”的结束。对于如此丰富的内容,怎样设置问题才能加以全面覆盖呢?教师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怎样的活动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呢?

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最终将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大问题设置为“从酝酿、爆发到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这一问题非常宏观,完全凌驾于第四单元的具体课程之上,因此需要将单元大问题进行拆分,以便于更好地落实到教学中。

(二) 单元大问题的拆分
针对本单元中的三课内容,将单元大问题进行拆分,形成下列三个与教材课程设置相符合的次级问题。
次级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分别采取了哪些手段来度过经济危机?
次级问题二:“二战”爆发前后,法西斯国家有哪些侵略扩张的行径?
次级问题三:反法西斯国家通过怎样的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上述三个次级问题是从单元大问题中拆解而出的,依旧非常宏观,与教材中三课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依旧存在差距。因此需要将次级问题继续进行拆分,并最终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具体的课程小问题。

首先,次级问题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了教材第13课与第14课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次级问题一进一步拆分成以下两个课程小问题,即第13课的课程小问题“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以及第14课课程小问题“在经济危机的打击面前,法西斯国家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点?”。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无论在难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学生的基本学情相符。学生通过对上述两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够在教材中精准地探寻并归纳出相应的答案。
其次,次级问题二所涵盖的内容,包含了教材第14课与第15课的部分内容。就教材内容而言,第14课简要阐述了意大利、德国与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以及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德国兼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换言之,第14课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涉及法西斯国家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如果联系八年级上册的中国抗战史,在教材第14课所述阶段,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并且借助英法绥靖之机大肆扩张。在遥远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早已伴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而揭开了序幕。因此,将第14课的部分内容,与第15课第一子目中德国在“二战”之初的侵略扩张放在同一个次级问题之下,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当然,这样设置的次级问题对于尚在学习新课的初三学生而言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于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可将这一次级问题拆分为两个课程小问题,分别设置于第14课与第15课。第14课的课程小问题可以设置为“在‘二战’全面爆发前,为什么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能够屡次得逞?”,第15课的课程小问题则是“在‘二战’初期,导致反法西斯战争一度陷入危局的原因有哪些?”。上述两个问题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将历史结论直接设置于问题的题目之中,学生要做的不是寻找结论,而是逆向地通过从教材中寻找充足的证据去证明这些历史结论。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更加合理,也更加有操作性。同时,两个课程小问题之间具有延续性,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第14课与第15课之间的逻辑联系。

在设置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次级问题三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就可以缩小不少,使得解决这一问题的压力也随之减小了。在前两个次级问题的基础之上,第三个次级问题可以直接落地于第15课,并且变为更加具有指向性的课程小问题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