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1733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史
作者: 刘仓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14164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0.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售價:HK$ 124.2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售價:HK$ 101.2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售價:HK$ 79.4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HK$ 63.3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HK$ 446.2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編輯推薦:
本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不断坚定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不断巩固和加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系列,是作者近二十年来从事新中国文化理论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建设史研究、党的文化思想史研究的成果的结集。本书篇章都完成于2020年以前,皆于《当代中国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过。
书稿分为三个部分:当代中国文化史若干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研究。
關於作者:
刘仓,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著有《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文化建设思想探析》,合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錄
目 录
前 言( 1 )
当代中国文化史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1949—1978)( 3 )
邓小平对 1977 年恢复高考的特殊贡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历史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49)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探析(1949—2009)( 63)
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1949—2009)( 75)
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必然趋势( 89)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01)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四条经验(112)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探析(129)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153)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166)
陈云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81)
邓小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科学评价及其当代价值(194)
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207)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26)
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地位、实质及主要对策(24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研究

习近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61)
文化自觉与中华文明新形态(275)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90)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301)
论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多维理路(315)
论“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330)
2016—2018 年文化自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344)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363)

后记(380)
內容試閱
前 言
新中国 70 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是世界文明跨越发展的璀璨篇章。新中国 70 年经济文化成就,将永远地载入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史册。
新中国 70 年,中国文化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使劳动人民成为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主人。文化教育从剥削阶级的工具,转变为劳动人民争取自由的武器。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释放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力,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也不能制造;而如今,“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70 年砥砺奋进,70 年沧桑巨变,70 年河清海晏。历史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是通往光明的人间正道。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治理体系,创造了人类文明飞跃的神话。
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
初,文化事业基础十分薄弱。就公共文化设施来说,1949年,全国有图书馆 55个、文化馆站896 个、博物馆 21个。截至 2018年底,全国有公共图书馆 3176个,是 1949年的 57.7 倍,是1978 年的 2.6 倍;文化馆站44464个,是 1949 年的 49.6 倍,是 1978 年的9.7 倍;博物馆 4918 个,是1949 年的 234.2 倍,是 1978 年的 14.1 倍。A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约5.4 亿,80% 以上是文盲;截至2018年,中国人口近14 亿,约有13% 受到大专以上文化教育。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70 年来,中国文化事业从“一穷二白”,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变;人民群众从享受基本文化权利,向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文化需求转变;对外文化交流从“引进来”为主,向“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转变。旧中国“鸦片”“小脚”“辫子”的形象,被代之以“嫦娥”“女排”“蛟龙”。世界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先进和优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迈上大台阶。中国正在从文化资源大国迈向世界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正以高度文明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追求诗与远方,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走得远了、久了,也要回首走过的道
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持久最根本最深沉的自信。中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根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根据文化发展独特规律,新中国70年文化发展之路,大致经历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突出的矛盾问题,呈现相对独立的特征,作出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遗留诸多缺憾,为下一阶段文化改革创新发展埋下伏笔。
新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为文化理论创新提供实践经验;文化理论为文化道路提供行动指南,是文化成功实践的概括和提炼。文化道路拓展的历程,也是文化理论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文化理论生长的根脉和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许多方面都可以从毛泽东文化思想中找到来源。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理论硬核。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创立者。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颠覆党和人民政权,都把推倒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斗争。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卫国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党的领导包含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各方面。党的领导制度,决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根本文化制度,居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核心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把文化制度上升为国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性,增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力量,丰富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涵,明确了文化制度和文化体制的社会性质标准,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构建中国制度,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比翼双飞的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结果。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使命。
中国道路的成功,支撑中国理论的创新,彰显中国制度的成熟, 蕴含中国文明的复兴。伟大国家成功的背后,都有其文明的再造和兴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文明实现了对古代文明的传承和超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借鉴和扬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型中华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人类优秀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新型中华文明占据科学理论的制高点、价值观念的制高点、文明发展规律的制高点,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中华文明是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而融合发展的文明。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世界文明不可避免增添中华文明色彩。中华民族将为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华文化将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创造新辉煌。

总 序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尤其是学习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或简称“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从那时起,即有学者开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进行研究。1956 年 6 月, 黄炎培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应“及时收集和保存建国史料”,并“加以整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史研究逐渐引起党和国家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与开拓创新, 新中国史研究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最年轻的学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 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党中央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代中国研究所于 1990 年6月2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研究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收集和编辑国史资料、出版国史研究著作,是当代所的主要职责,也是当代所人的崇高使命。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 30 年来,撰写并经中央审定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和一至四卷,目前正在撰写五至七卷;编纂出版了每卷10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该书为集资料性、研究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大型编年史书。在此期间,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其主管的当代中国出版社, 还参与组织编辑出版了152 卷、210册、总计1亿字的大型史料性丛书——《当代中国》丛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为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受中央委托,当代中国研究所组织编写出版了《新中国 7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70 年》等新中国史基本著作和六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此外,为了普及国史知识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还编写出版了大众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上述图书均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树立了新中国史研究的学术标杆,成为全国干部群众学习新中国史的基础性教材。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为整个人类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新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遇到许多困难,也遭遇不少挫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新中国史上的曲折失误不放并夸大渲染,使一些领域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灾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而急剧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经 30 年不懈努力,当代中国研究所已经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一流学术水平、汇聚一流科研人才的国史研究基地。30 年来,当代所人始终以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为己任,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步,科学总结新中国每个历史阶段各方面建设的经验教训。
今年是当代中国研究所的“而立之年”,为进一步落实中央赋予当代中国研究所“存史、资政、育人、护国”的神圣职责,当代中国研究所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为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及国内外从事新中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入选本《文库》的标准为: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原则,书写和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文库》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成果,发挥经世致用、资政育人功能的高端权威学术平台。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空间广阔,任重道远。我们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意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唯物史观、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当代中国研究所作为党中央赋予职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直接领导的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科研机构,有责任努力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打造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所内全体人员的不懈奋斗,也需要所外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本《文库》就是这样一个服务于上述目标的开放的、持久的学术成果前沿阵地,我们期待所内外的学者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历史著作并列入本《文库》,在存史、资政、育人、护国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姜 辉
2020 年 5 月 22 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