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售價:HK$
82.5

《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
售價:HK$
118.8

《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售價:HK$
107.8

《
疗愈经济2
》
售價:HK$
53.9

《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售價:HK$
75.9

《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售價:HK$
96.8

《
苍生渡(共2册)
》
售價:HK$
76.8

《
万千心理·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原著第三版)
》
售價:HK$
138.6
|
編輯推薦: |
回归历史语境,理解古人观念,探寻古人心中的天下 ·以古人视角还原历史逻辑,以中国视角叙述中国历史 ·从史料出发,发掘古今“天下”“中国”与“王朝”之概念演变
|
內容簡介: |
本书试图采用“顺时而观”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天下”“天下秩序”“国号”“天下之号”“中国”“王朝”“皇朝”“边”“边疆”等重要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近代以来习惯于从“后见之明”的视角,基于西方历史和近现代概念来理解和叙述中国古代史,但由于两者无论是在历史进程,还是在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无法契合,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书 终认为,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下的“中国历史”,未来应当以中国为本位,深入思考“中国历史”的叙述方式,这应当是当前时代中国和世界的需要。
|
關於作者: |
成一农,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城市史以及中国传统舆图的研究。曾主持 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重大项目各1项,现主持 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年度重大招标项目1项。出版《“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及修订版)和《中国地图学史》等学术专著10余部,《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等多部译著 ;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120余篇。2020年获得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成果奖(论文著作三等奖)。
|
目錄:
|
序言 谁的“中国”,谁的“天下”?/001
第一章 王朝时期“天下”的范围/027
引言/029
一 正史、地理总志反映的“天下”/034
二 “天下图”所反映的广义和狭义的“天下”/050
小结/055
第二章 王朝时期的“天下秩序”/061
引言/063
一 “天下图”中的“天下秩序”/066
二 职贡图所反映的王朝时期的“天下秩序”/086
三 王朝时期“ ”观念中的“天下秩序”/092
小结/110
第三章 王朝时期的“大一统”/113
引言/115
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120
二 宋元明清时期的“大一统”思想/126
三 “大一统”的地理范围/146
小 结/151
第四章 王朝时期的“中国”/153
引言/155
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中国”/169
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82
三 隋唐时期的“中国”/193
四 五代、北宋时期的“中国”/203
五 南宋和金时期的“中国”/225
六 元时期的“中国”/235
七 明时期的“中国”/243
八 清时期的“中国”/261
小结/272
结论 “王朝”和“中国”的转型/285
附录 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简评/293
参考文献/3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