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胡适家事与情事(央视读书节目《子午书简》推荐!另类视角真实还原民国暖男胡适的情感世界,他是德先生、赛先生的旗手,更是捍卫旧道德旧式婚姻的性情中人)

書城自編碼: 265289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学者
作者: 朱文楚
國際書號(ISBN): 978730810185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429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HK$ 357.6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HK$ 153.6
花路
《 花路 》

售價:HK$ 105.6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HK$ 105.6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售價:HK$ 93.6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HK$ 93.6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HK$ 95.8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HK$ 8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0.8
《 《说不尽的外交》(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首部外事回忆录,坦承几十年外交风雨路,首次披露诸多重大外交事件内幕,讲述不一样的中国外交) 》
編輯推薦:
民国暖男、新文化偶像、自由男神、智慧学者、书生大使,胡适是“德先生”、“赛先生”的旗手,更是捍卫“旧道德”、“旧式婚姻”的性情中人。与气质狂狷的韦莲司是近半个世纪的灵魂伴侣,事业上相互鼓励、感情上互诉衷肠;与曹诚英在西湖之畔烟霞洞中看山看月,度过三个月的神仙生活;为女儿取名素斐,寄托对知己陈衡哲之不忘情……然而胡适从心底敬重妻子江冬秀,她的那个世界与自己的天地是平等的。张爱玲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私房阅读,另类视角,真实还原胡适的情感世界。
內容簡介:
胡适给儿辈取名,与他三位胞兄、诸宗兄弟截然不同,彻底舍弃宗族辈次排名传统,再一次体现他的反封建精神。胡适犹如硝烟中钻出来的勇士,斗情未酣,把反封建礼教的精神甚至渗透到他的家庭细胞中去了。
他婉约地给女儿取名“素斐”,寄托他对知己女友莎菲(陈衡哲)之不忘情。他给次子取名思杜,顾名思义,是怀念他的恩师杜威。胡适是教授,是演说家,是智慧学者,是“德先生”、“赛先生”的旗手,胡适也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
胡适从心底尊重他的妻子江冬秀,她的那个世界与自己的天地应该是照应的平等的。晚年,胡适对他的秘书胡颂平说:“我太太喜欢做些茶叶蛋、雪里蕻或者别的菜分送朋友,等于会作文章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人家看的心理一样。”
蔡元培领导北大兼容并包,陈独秀坐帐《新青年》大营,胡适驰骋教授课堂、演说讲坛和倡导白话文运动……这三位文化巨子风云际会,在20世纪初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那么自然地形成一个精英层次,被人们谑称“三个年轮兔子”。“兔子年轮”的建树已为历史所肯定,在中国现代文化进程中,留下了厚重的足印。
關於作者:
朱文楚,笔名蒋璐、匡垣、崇明等。生于1938年,杭州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后相继担任浙江人民出版社《东方》文学季刊编辑,《浙江民革报》主编、编委会副主任,《团结报》浙江记者站主任记者、副站长等。已出版《胡适家事与情事》(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军统兴衰实录:国民党将领的亲历回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民国人物风流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
目錄
第一章  明经胡氏,李唐皇家后裔
绩溪四胡, 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上庄胡适,  明经胡氏第42世裔孙
上庄村,   踏访胡适故居

第二章 父亲胡铁花
在大山中蓄雄势
不惑之年入仕途
治台抗倭殉国情
有头无头盖棺定

第三章 母亲冯顺弟
绩溪太子会, 敬崇三先生
上海大东门, 宦途产胡适
上庄主家政, 宽厚加忍耐
宅门哺爱子, 慈母也严师

第四章 胡适求学生涯
上庄,“司马光,范缜得了我心”
上海,换了四个学校,“适者生存”,取名胡适
海宁路,昏天黑地胡混,度过精神大转机
美国,两个大学三个专业。英语演说家。杜威门生
绮色佳?纽约,笔战“文学革命”

第五章 小脚夫人江冬秀
属虎村姑江冬秀, 旌德江村世家女
三十夜大月亮,  廿七岁老新郎
胡适大名垂宇宙, 小脚夫人亦随之
白字书信传真情, 专断持家真大气
两做月老误二家, 一部自传留人间

第六章  曹诚英,西湖婚外恋
“兔子年轮”中*年轻一只
伴娘,脉脉含情的眼波
神仙生活,烟霞洞中三个月
我爱你,刻骨的爱你
上庄村口,芳草孤坟

第七章  韦莲司,海外一世爱
韦莲司爱恋:差一点上床
韦莲司,胡适:感情升华
韦莲司祭奠:半世纪书信

第八章  莎菲,志同缱绻情
陈哲衡,响应“诗国革命”
莎菲,洛绮思的问题
素斐(莎菲),我忍了一年半才哭

第九章  两个儿子:一个寓美,一个自尽
无后主义,招牌挂不起来
家书絮叨,都是父亲的爱
撰文演说,老牛舐犊这般
古城诀别,月有阴晴圆缺

第十章  胡适,学者大使不辱使命
过河小卒,办成“桐油”“滇锡”两贷款
罗斯福:“胡适!战争已开始”
书生形态,无为而治
两地书:“看着天上的星,当然想念着你”

第十一章 胡适,拥有三十六顶博士帽
1927,结束“冒充博士”历史
1935,港大博士,演说惹来麻烦
二战,赢得廿七顶博士帽

第十二章 风水都被胡适一人占去了
胡适同胞命运多舛
胡适子侄夭折不少
胡适姻亲书香门第

第十三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之做礼拜”
胡适之的县邑乡里
胡适之营救共产党人
胡适之被郭沫若吻了一下
胡适之:《追悼志摩》
胡适之为齐白石编撰年谱
胡适之推荐王国维
王云五,胡适之的亦师亦友
**要拜访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十四章  告别京华,寂寞海外
行色仓皇别古城
夫妻相依当寓公
图书馆长冷板凳
两次台行鸣自由
大陆台岛剿幽灵

第十五章  像将军一样倒在沙场
遗嘱?南港?一个中国
“雷案”?住院?祝寿
吴健雄?最后一天?绝唱

尾 声
追念法德兄(代跋)
內容試閱
“我的朋友胡适之”
20世纪上半叶,“我的朋友胡适之”几乎成了众口一词的社会通用词语。一方面说明胡适交往之广——上至总统、主席、部长、议员,下到饭馆子老板、司厨乃至引车卖浆之徒,凡所交游,都可成为“我的朋友”;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位公众可以接受的好先生。罗斯福总统会忘掉时间和他谈天,而不顾秘书两次推门进来暗示“送客”。他“到他所喜好的馆子用餐,时常看到那遍手油腻的厨司,上菜以后,就匆匆地从厨房跑出,两手在围裙上大擦一阵,来和‘大使’握手,而适之先生和他谈笑风生,宛如留学生和一同打工的老朋友一般”(蒋彦士语)。
胡适与当权者谈世界大势、民生出路;与同道文士谈整理国故、玄学禅机;与大师傅内行地谈调酒技术,与剃头的、擦皮鞋的照样谈得纯真、坦率,绝无做作之态。胡适很自然地得来一个美誉:“我的朋友胡适之”。
为什么胡适之可以作“我的朋友”?除胡适本人的学识、人格魅力外,有一个过去人们忽视了的也许不太愿意提及的因素,就是唐德刚在《胡适杂记》中也只写了一句的,胡适是近代中国**没有枪杆子做后盾的思想家,他一辈子没有卷入过“害人”和“防人”的环境。
         
         胡适之做礼拜
沐浴“市长接待日”、“局长接待日”、“院长接待日”、“主任接待日”……春风春光的当代公众很难想象,在半个世纪前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岁月里,一个既不是长官又不是主任,但颇知统治阶层三昧的社会贤达胡适博士,到了礼拜天(星期日),竟然敞开他在京华米粮库胡同住宅的大门,不查“***”,不用介绍信,更不必投名片,也不需登记,只要你自信,跨进大门经过设有一对白色珍禽石雕的台阶,毫无阻拦地进入胡博士的客厅。胡适先生便一团蔼然可亲之气与你促膝而谈。“无论是谁,学生、共产青年、安福余孽、同乡客商、强盗乞丐都进得去,也都可满意归来。穷窘者,他肯解囊相助;狂狷者,他肯当面教训;求差者,他肯修书介绍;问学问者,他肯指导门径;无聊不自量者,他也能随口谈几句俗语。”(林语堂语)这天,胡适倒对他的老朋友(如顾颉刚、钱穆等)预先打招呼,“君务必他日来畅谈”,因为“今日胡适之做礼拜”——夫人江冬秀调侃道,也确实是,这是胡适热诚接待公众的日子。
1935年的一个礼拜天的上午,一位北大经济系出名的左派学生(“非常学生会”主席)走进米粮库胡同胡宅大门,他与同学们曾骂过胡适“你说我们是牛,你是狗,国民党的走狗”(胡适曾经说过劝学生们复课是“对牛弹琴”)。胡适毫不计较,和颜悦色和他大谈起“徽州朝奉”来。胡适说,徽州商人走遍全国,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的是炒米(或炒面粉),到一个地方,只要向“老板,要点水喝”,水是不要钱的。有水和炒米,便能充饥了。出门连伙食费也不用一文。胡适很赞赏这种精神。他说“徽州朝奉”是老板,在商界颇有地位。徽商势力是很大的,特别在南方,故有“无徽不成镇”之说。他又说到丁文江先生的逝世。丁先生自己说过他祖辈都没有活过50岁以上的,而1935年他50岁了,怕过不了这个关,所以就把遗嘱写好,寄存在一位友人处。果然,这一年,丁先生视察湘桂铁路,在衡阳因煤气中毒,不幸去世……胡适又说,吴晗报考北大预科,未被录取,因为数学考了0分,但他考清华本科却被录取了,(文科)本科不考数学。“北大考试制度太不合理了,像吴晗这样好的学生,北大不收是北大的一大损失!”
“我们像朋友一样,随便聊天。”胡适胸怀坦荡,并不去计较自己面对的是“左派”、“共产党积极分子”。
“对学潮应有一个历史的看法。”这位知名人士后来回忆胡适1947年“说学潮”的一段话,胡适说:“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政治不能满意时,同时没有合法、有力的机关可以使不满意得到有效的改革,这个事情总落到受教育的青年身上,也就是学生身上。汉、宋的太学生的谈政治。与瀛台*有关系的‘戊戌政变’,也与学生有关。当时学人上书引起革新运动。在国外,有巴黎大学。千余年来,凡有革新运动,总是有青年。1848年全欧(包括英国)的政治运动,亚洲方面有印度、朝鲜的独立运动,仍然有学生。现在学生对政治不满意,感觉生活压迫,推敲理论,见仁见智,至少承认有烦闷的理由,有不满的理由,没有客观环境,不能说几个几十个人,能号召几千个人的学校罢课游行,因为牵牛到水边容易,叫牛喝水就困难了。”对“牵牛、喝水”这个有名的比喻,那位“左派”学生解释说,学潮如没有客观原因,靠少数人是鼓动不起来的。胡适先生的政治立场是完全站在国民党一边的,但他说了一句公道话,而且对学潮始终采取宽容态度。
北大史学系毕业,后任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台湾大学教授的吴相湘,回忆1947年12月4日前去北平东厂胡同1号,拜谒北大校长胡适。吴在抗战时从军,在长沙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工作,曾在每一次会战结束后,根据各军战斗详报及缴获敌方文件等资料,编纂成史。由这一话题,胡适也畅谈他使美往事。案头日历正翻在12月4日,胡适立刻联想起10年前的今日正是他发表《中国对日抗战与北美独立战争》那篇(著名的)演讲的日子,他就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颗牙章,将章上“苦撑待变”四字钤于信纸上,当即写下一行:“这一牙章是范旭东(按:著名爱国实业家,永利制碱业开创人)先生自重庆请人刊刻后寄赠的,因为《说文》中没有‘撑’这个字,故刻工用‘掌’字代替了。我那篇英文演讲词经李惟果(按:蒋介石侍从室官员)翻译成中文,刊布国内各报刊。”这次登门造访,胡适赠吴相湘抗日战争期间美国记者发自中国内地的新闻报道文辑一册,又书刘禹锡诗条幅一张相赠,还留他吃晚饭。吴相湘说:“我见饭厅即是胡先生书房与卧室之间一小间,胡师母自卧房走出时,钢丝床一目了然。晚餐只一小砂锅汤菜,米饭一小碗,两个馒头。”
1958年4月,胡适到台北南港定居后,照样实行礼拜天下午接待日成例,敞开大门接受社会公众来访,真心诚意。
1959年10月23日,胡适收到一位叫袁瓞的卖芝麻饼的小贩来信,要求向他请教英美政治制度问题,说是“积在心中多年的话,一直没有向旁人提起过”。袁瓞是江苏人,在上海时曾读过高中,没有毕业。胡适读了信,随即复信,其中有云:“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单只这一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经胡适邀请,袁瓞来到南港“中研院”胡适寓所。一见面,袁瓞敬胡适十只芝麻饼。胡适当即吃了一只,不住地点头赞赏。接着开谈,谈得颇入巷,不觉谈到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
“我告诉你一件事体。”这位年近古稀的大学者轻声细语地说:“我小时候,*爱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很快乐的。后来,到了美国,进康奈尔大学,我喜欢游泳,可是那时鼻孔里长了个小瘤子,在水里呼吸很不方便。”
“啊,那可正不约而同!”烧饼袁郎立即说:“我鼻孔里也有一个瘤,恐怕割不掉,担心是鼻癌,如今台大医院新进一批钴60,可是太贵,我治不起……”
“不要紧的,能治好的,我来给您想办法。”胡适当即展纸持笔,致信台大医院院长高天成云:“这是我的好朋友,一切治疗费用由我负担。”
以后,胡适就同袁瓞做了朋友, 多次给他写信,帮助他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还多次接待他登门,赠送他书籍。
胡适待客之诚恳,还体现在与客谈天不使冷场。有些客人告辞出门后对秘书胡颂平说:“我早想告辞了,但先生的谈锋很健,我们竟没有机会脱身,实在耽误先生的时间了。”胡适知道后对秘书说:“这是我受了社会训练,总不叫客人坐着有间歇的时间。或说完了,不再说下去,等于叫客人走路,所以我总要想出话来。”有一次,一个下午先后来了几位客人,谈了一个多钟头。他们去后,胡颂平发现胡适书桌上留有一张小小的便纸条,用绿色圆珠笔写着两行字“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此公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前人对弥勒菩萨的写真。不知道胡适写给哪位客人看的。胡适对年轻人,特别对公众新闻的传播者,有老师兼父亲的严格与关爱。1960年12月26日,《公众报》女记者宣中文到南港胡宅。胡适取出这天的《公众报》,指着她采写梅贻琦重获健康的一条消息《细数浮生,久病初愈》,题目下内文写道:“……这逃避无踪的病中岁月,对梅部长(按:梅贻琦1958年至1961年间任台“教育部”部长),真是“燕莺过后雁飞去,细算浮生千万绪……”胡适用红笔在这行划了一条杠,说:“你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写?为什么要用这些套语?而你引的晏同叔词《玉楼春》,原词应是中这样的——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燕鸿过后莺归去’这一句是句断的。‘细算浮生千万绪’句是逗号,接着下面‘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你怎么可以把‘细算’这一句点断呢?”
胡适严肃中带着笑意说:“怎么样,该打?该打手心。”宣小姐把手翻转,递过去:“我认打。”胡适真的在她手心上轻轻拍了几下,听到宣中文说“我今天得到先生指点,以后决不随便引用套语”,笑了。
没有上门,若对胡适提出正当要求,也能获得满足。1961年春,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技士陈仲玉(后成为台湾考古学家)回到屏东老家结婚。按例“中研院”同仁成婚,都能得到胡适院长的一份贺礼:四百元的礼金,或有胡适署名的真丝喜幛一幅。王志维问陈仲玉选择哪一种。陈回答,前两样都可以免,唯求“胡院长的亲笔墨宝”。王面有难色,说胡院长一向慷慨,只是向他索字的人无以数计,他难以应付了。没几天,王秘书来了,送来一幅丝织喜幛,交还原来那个大信封和一张求墨宝的4开宣纸。陈有些失望。王秘书说,“你不要急,你要的东西在信封里哩。”陈从信封里掏出一张16K宣纸,上面就是他所求的胡适墨宝——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
三千年前的情歌,给仲玉先生的新房补壁。
               胡适
受泽者陈仲玉说,“新婚之日,不但厅堂正中有胡院长所赐的喜幛,更在新房上有三千年前的情歌(按:句系出自《诗经?齐风?著》)以添喜气。处处可见胡院长对小部属的关怀与厚爱。这就是一代大学者的风范。所以这一幅墨宝珍藏至今,也将成为传家之宝。”
 
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夫人亦随之
江冬秀与胡适的故事(主角应是江冬秀),是在他俩北京寓所、抗战逃难时江冬秀的上海寓所、绩溪上庄老家、流寓海外的美国纽约公寓,以及这对老伉俪晚年台北南港家里,先后一一展开的。先来说说胡适在北京的五处寓所。
——南池子缎库胡同8号。这是座很普通的四合院,离北京大学不远。胡适1917年9月,在家乡与母亲团聚后返北京,执教北大,工薪并不高,就租住在这里,当时与同乡高一涵合租。院子不大,进门有门房(供男佣住),中间为居室,两侧为厢房、客室、储藏室用,居室旁为耳房(供女佣住),厨房较小,厕所更狭。胡适在这里住了10个月,结婚后要把妻子接来,感到这里房间远不够用,就另觅他处。
——钟鼓寺14号(新中国成立之初称钟鼓寺胡同,后改称钟鼓胡同)。胡适1918年3月租下这座有九间正房总共17个房间的四合院。租之前给上庄母亲写信谈起,“出去寻房屋,寻了两处,一处约有17间,价钱太贵了……一处有房十间,都还新……明天再去问问看”。租下后给在上庄家中的江冬秀写信,告诉她新址,与江村在京闻人江朝宗公馆仅隔一巷,月租20银元,并付了定金,等待她的到来。钟鼓寺胡同为明清时皇宫勤杂人员所住,这里四合院虽然较大,但就层次来说,仍属普通。
——陟山门街6号。在景山大街,原系官僚政客的公馆,胡适向林觉民盘租居住,连室内的沙发等也一并顶了下来。房间宽敞,院子很大,有长廊,厨房里还有机井。
——米粮库4号。1930年6月,胡适由上海(辞去中国公学校长)回京,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后,就搬到这里居住。这是一幢小洋楼,房间比陟山门6号更宽大、更多,便于他接待众多朋友。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等挚友一度住在这里。该楼设施完善,有车库、锅炉间(供暖)、卫生间、浴室。院中绿树成荫。
——东厂胡同1号。1946年9月,胡适由美返国,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搬入座落在王府井大街北头的东厂胡同1号。这座大院落曾是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的住宅,共分四路院,每路院各有四进套院。抗战胜利后,该宅被划作北大文科研究所,胡适住的是黎氏居家院落的中间一座四合院。这座院子也是很大的,东院是个花园,内有亭台。正中是大门,进门后有三进房:头进是客厅、客房;二进为胡适家居所在,还有办公室和书房;三进是胡适藏书房,共有三间,满是书架。西院是厨房、佣人住处和车库。现在胡居已被拆除,原址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单位。原先胡适的那个四合院,可谓文人集萃之地,先后住过的有傅斯年、范文澜、吕叔湘、罗常培、季羡林等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郭沫若、梁思成也在那里办过公。
抗日战争开始后,胡适1937年9月奉命赴欧美,开展“国民外交”活动,1938年起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大使。江冬秀为避战祸,则迁居到上海。先住在侄女婿程治平家法租界天主堂街(现四川南路)50号,后租住麦琪路(现乌鲁木齐路)三德坊。后来小儿子胡思杜去美国读书了,一度为节省用费,曾与她儿子的一位同学高少爷同租住在姚主教路一套一室一厅的西式小公寓房,后因不习惯这位东北公子哥儿的浪漫生活,复搬回到侄女夫婿程冶平、胡惠平天主堂街家住。
1949年4月,胡适离走中国大陆去美国,江冬秀一度渡海峡居台北,暂住福州街20号胡适的学生兼同事傅斯年家。傅斯年时任台湾大学校长。不久,去泰国曼谷,与长子媳住在一起。1950年6月,飞美国纽约,与丈夫一起住81街104号5楼H号公寓,这里是胡适当年大使卸任留纽约做学术研究工作时的住所。夫妻终于在一起,过海外寂寞、清苦的流寓生活。
1958年4月,胡适回到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1月,迁入南港研究院内为他专门建造的新居,即“胡适南港故居”。这是一幢不大的平房建筑的小洋房,拥有卧室两间(胡适夫妇各一)、书房一间、客房一间、客厅兼餐厅一间,设备简约,符合胡适平淡的生活作风,但室内阳光照射不足,颇为阴暗。这是胡适夫妇生活*后一个港湾。现在连同胡适公园、胡适墓地等已辟为台北“胡适纪念公园”。
45年夫妻生活在动荡的岁月里,诚然是一个漫长的但也是有趣的、耐人寻味的人性磨合过程。
“见面礼”便是对“西湖烟霞洞事件”的反击。结婚泯灭不了胡适的本性。胡适,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新文化的名将,年方而立,风度翩翩,是一颗多情的种子。1923年,胡适与在杭州师范读书的同乡、当年婚礼上的伴娘曹诚英(时21岁),在西湖烟霞洞演出了一出荡气回肠的恋情活剧,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激情左右了的新月诗人徐志摩(保密神经松弛了)在北京讲出去了(实在熬不住了)。跟在胡适身边的侄儿思聪也一不小心露了口,这时的主妇江冬秀已经老练了,得知这个“飞来横祸”,她不号啕大哭,也不作河东狮吼,只见她操起一把菜刀,一手搂住只有两岁的小儿子思杜(1921年生),一手拖住大儿子祖望(1918年生),顷刻间将刀勒向自己的脖子,对胡适声泪俱下叫道:“你好!你好!你要那个狐狸精,要和我离婚!好!好!我先杀掉你两个儿子!再杀我自己!我们娘儿仨都死在你面前……”这可怖凌厉的场面把胡适镇住了。从此,既不敢开口提半个“离”字,也不敢同曹家妹子公开来往,安安心心地与冬秀琴瑟相调过日子。即使有时江冬秀发脾气,嗓门响了,要面子的胡适躲进卫生间,借漱口,故意把牙刷搁口杯,将声音弄得很响,以作“掩耳”。
其实胡适的脾气是**不过的,除了从母亲那继承来的“忍耐”之外,还大肚量地为他人着想,何况是自己的太太,“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结婚前1917年元旦,他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时,写《病中得冬秀书》一诗中就付出这样的诺言,所以婚后即使太太或发虎威、或作狮吼,他都忍受得了,而且衍生他的家庭哲学“三从四德(得)”。
“三从”者,一谓“太太出门要跟从”;二谓“太太命令要服从”;三谓“太太说错了要盲从”。
“四得”者,一曰“太太化妆要等得”;二曰“太太生日要记得”;三曰“太太打骂要忍得”;四曰“太太花钱要舍得”。
这都是他亲口讲的“笑谈”。所以胡适的怕老婆并非猥琐、可怜,而是富有情味、颇有乐趣的。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付诸行动——在世界范围内收集“怕老婆的故事”。胡适自己说过,在他赴美做大使任上,有位记者来采写了他,说他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火花),二是收藏荣誉学位(名誉博士),云云,其实“我真正的收藏,是全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这个没有人知道。这个很有用,的确可以说是我极丰富的收藏”。在收藏中,胡适还悟出了一点道理,准确与否?且听——
 
人类中间这一种怕老婆的低级种子,只能在民主国家繁殖,不会产生在极权国家的土壤上,或者还不会错吧?(《胡适之谈笑风生》)
 
在这个(怕老婆的故事)收集,我有一个发现,在全世界国家里,只有三个国家是没有怕老婆的故事,一是德国,一是日本,一是俄国……现在我们从这个收藏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反之,凡是没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独裁的或者极权的国家。(《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胡适收藏“怕老婆的故事”同时,还收藏“PTT”(“怕太太”)铜币。此举缘起一位朋友从巴黎寄给他十几枚法国钱币,币面铭有“PTT”字样,胡适一下联想起它的谐音“怕太太”,于是就发起成立“PTT”协会,会员证章就是一枚“PTT”钱币。胡适晚年还在热衷此事。1961年他的朋友李先生在巴黎收集到了十几枚“PTT”币,托叶先生带给在台北的胡适。胡适同时买了六七本意大利怕老婆的故事belphogor,连同“PTT”币交董显光转给华盛顿“PTT”俱乐部会长。他给他的秘书胡颂平还讲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怕老婆的故事。
江冬秀真是那么个“悍妇”吗?否,否,否也。笔者朋友程法德先生是留在大陆亲近胡适夫妇的**上庄胡家人,他眼中的“冬秀外婆”是,(抗战之初)“还不到50岁年纪,五短身材,体型发福,讲话一口京腔”,“穿着朴素,日常多是穿一袭合体的阳丹士林布旗袍,逢过年和喜庆的日子才换上素色的绸缎长袍,再是发髻上多戴一枝大红的绸花。她看上去总是很整洁,脸上常常带慈祥的笑容,又很讲究礼貌,雍容大方,有点贵妇人的气派”。旁人都爱议论的,是江冬秀那双小脚。她很听胡适的话,订婚后,胡适从美国来信,要她“放成天足”,“胡适之妇,不当畏旁人之言也”。冬秀的确按未婚夫的要求放足了,但没有“复天”,程先生眼中,“她的小脚只是肥了一点”,“当我搀扶她上下电车时,我很纳闷为何她的小脚上总是着一双有后跟底的很小号的皮鞋——穿那种皮鞋,鞋头要塞一些棉花才合脚。在那(20世纪)30年代,缠小脚的老太太还很普遍,流行的是穿平底绣花鞋。我有一次劝她去买绣花的小鞋子——
“我穿惯了皮鞋”。她微笑地说。我想,只有穿皮鞋才是她衣着上仅有的一点时髦。这是江冬秀这位大教授夫人的从头到脚的加饰。
手上呢?程先生回忆说,“冬秀外婆除了常年手上戴一只赤金的桶箍戒指外,别无珠宝首饰,这在当年上流社会夫人中很少见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