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全彩版)

書城自編碼: 27826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李永康 高彦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222468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7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76.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朝帝王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明史随笔)
《 明朝帝王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明史随笔) 》

售價:HK$ 69.6
SaaS产品实践方法论:从0到N构建SaaS产品
《 SaaS产品实践方法论:从0到N构建SaaS产品 》

售價:HK$ 94.8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
《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 》

售價:HK$ 201.6
中唐秘史:高力士墓志解读
《 中唐秘史:高力士墓志解读 》

售價:HK$ 117.6
秦简中英读本
《 秦简中英读本 》

售價:HK$ 213.6
烟花女子——19世纪法国性苦难与卖淫史(物象社会译丛)
《 烟花女子——19世纪法国性苦难与卖淫史(物象社会译丛) 》

售價:HK$ 114.0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售價:HK$ 352.8
智能无人集群——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力量
《 智能无人集群——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力量 》

售價:HK$ 165.6

 

編輯推薦:
《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一书详细讲述了北京孔庙与国子监的历史文化,从建筑引出一个个历史故事,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插图,使更多人愿意和看懂这本图文并茂的专著,借以弘扬我国灿烂辉煌的国学文化。该书在旧版的基础上,经作者查阅大量资料,修订了其中的纰漏,补充了大量文字和图片内容,使本书内容更加完善,奉献给对北京孔庙国子监文化历史、对国学文化有兴趣的读者。
內容簡介:
《孔庙和国子监史话》一书,扼要地介绍了我国悠久历史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从古代辟雍太学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的历史传承体系。本书从介绍国子监和孔庙景点切入,运用丰富的典籍史料和相关资料,翔实记述了北京国子监的历史渊源及沿革;国子监官学体系的建立及其发展;国子监管理体制的沿革;国子监的政事、财务、人事管理的详情以及教学教育过程;国子监与地方儒学的关系;国子监的招生和毕业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对史上曾担任过国子监主官,如读者耳熟能详的刘墉、纪晓岚、翁同龢、王懿荣等学界、政界精英和国子监教育的国际交往与贡献亦做了扼要的阐述。国子监中心建筑的建造纪实;国子监建筑和装饰的人文意义;国子监衰亡的历史原因简析等等,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书的下卷是孔庙部分,除了与上述有关内容之外,还重点介绍了庙的历史渊源和孔庙的由来,元、明、清三代对北京孔庙的修建和升级历史,孔庙建筑的礼制规范,进士题名碑的由来和存失,孔庙的古迹遗存,孔庙释奠礼的历史渊源和礼制规范,孔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此书写作的目的还在于摒弃和排除在国子监历史介绍上的各类传说、戏说、胡说和诸多的以讹传讹,力求全面、准确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求得它曾在中国教育史、文明史上辉煌并发挥过极为重要作用的原生态,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上国子监曾建设首善之区的传统影响至今影响着现代的都市文明。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避免晦涩的古语和专业术语,希冀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读懂这本书。
關於作者:
李永康,就职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研究部,馆员,孔庙国子监研究专家,著有《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合著)等。

高彦,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原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孔庙国子监研究专家,著有《图说中国古代科举》及《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合著)等。
目錄
上篇北京国子监史话
第一章 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探源2
第一节 太宗始建国子学 世祖划定庙学基 003
第二节 洪武皇帝建南雍 永乐北京立太学 014
第三节 历代清帝改扩建 乾隆盛世终始成 023

第二章 古韵经纶国子监25
第一节 集贤门制等级严025
第二节 太学门额话渊源 027
第三节 琉璃牌坊掌故琐谈 028
第四节 礼制辟雍溯源探秘 031
第五节 建筑牌匾画龙点睛 043
第六节 三纲五典彝伦堂 051
第七节 辛未重荣复苏槐 055
第八节 两厅六堂奋镞砺 056

第三章 华亭碑影国子监63
第一节 国子监的碑与亭 063
第二节 珍贵完整的乾隆石经 070
第三节 石碑的造型和规制 073

第四章 源自国子监后院的佳话76
敬一亭和东西厢 076

第五章 官本位下的国子监 84
第一节 兼管监事大臣 085
第二节 祭酒与司业 088
第三节 国子监的博士和助教 108
第四节 国子监的学正、学录 113
第五节 国子监的行政官员 114

第六章 皇帝们亲自给国子监立规矩120
第一节 国子监监规是强化儒家思想教育的制度保证 126
第二节 国子监监规是培训封建官吏的制度规范 127
第三节 国子监的学规是为科举选官服务的制度 129

第七章 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子监生132
第一节 国子监贡监生的来源 135
第二节 国子监生的肄业与生活 139
第三节 做官诱惑下的监生百态 153

第八章 与国子监密切联系的中央官学157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教育体系八旗官学 158
第二节 国子监数学专科学校算学 168
第三节 国子监的留学生 172

第九章 国子监生肄业期满以后做什么174
第一节 监生的拨历与考职 174
第二节 极佳的荫监生仕途 177
第三节 南学优秀生留监深造直接为官 180
第四节 监生参加科举考试而得官 180

第十章 国子监(太学)历史沿革概述189

下篇北京孔庙史话

第一章 从庙说起218
第二章 从老师到学圣:孔子的生平与学行222
第三章 从家庙到圣庙:孔庙的由来228
第四章 北京孔庙三朝建234
第五章 孔庙处处皆文物 253
第一节 下马碑 253
第二节 元代风格的孔庙大门 25
4第三节 元代孔子封号碑 254
第四节 元明清进士题名碑的由来与存失 255
第五节 触奸古柏 259
第六节 燎屋 260
第七节 孔庙古井砚水湖 261
第八节 乾隆清代石鼓 262
第九节 万世师表匾 266

第六章 孔庙建筑有说法 268
第一节 孔庙的门堂之制 268
第二节 孔庙的殿堂之制 270
第三节 孔庙建筑的平立面 271

第七章 孔子历代谥号和配享 274
第一节 孔子的历代谥号 274
第二节 四配、十二哲 276

第八章 释奠礼渊源283
第九章 释奠礼的沿革和程序289
第十章 清代的临雍释奠 295
第十一章 立碑孔庙彰显国家一统303
第十二章 北京孔庙的历史作用307
第一节 孔庙历史作用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307
第二节 孔庙历史作用之二 庙学合一 308
第三节 孔庙的历史作用之三 维系儒学价值 311

附录一 韩国、越南、日本的孔庙管窥313
韩国的孔庙 313越南的孔庙 314
日本的孔庙 316

附录二 《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
大事记31
8参考书目 328
后 记 337
作者的话 335
內容試閱
第六章 孔庙建筑有说法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但对孔庙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制、布局以及平立面的文化意义研究还很少,仅仅停留在大成殿等级之高堪比故宫太和殿等诸如此类的简单赞美上,对孔庙建筑群中深厚的建筑礼制文化底蕴的研究仍显不足,在这一章节里,我们试图对此作一简单阐发,希冀获得有识同仁的斧正,不枉此引玉之功。1孔庙的门堂之制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古代宫廷建筑的形制最初表现为对建筑和布局的规定,同时也被看做是国家的一种基本制度。宋代著名学者聂崇义所作的《三礼图集注》中就有关于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王宫五门及王与后六寝之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记载,就是从礼制的意义上解释了这些制度性的问题。随着建筑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成熟的建筑模式相对固定了下来,对于诸侯、大夫、士子的房屋形式也就有了相互区别的规定,形成了详细完整的建筑礼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规制。明、清两代对这种建筑模式的规定之详细和严格,几乎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孔庙中形制不同的各类建筑,首先就是礼制规范的结果。在我们游览和观赏孔庙建筑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我们是从何时集中注意力开始关注游览内容的呢?答案一定是共同的,那就是在看到并经过国子监街口成贤街牌楼的时候。这个过程从经过牌楼开始,进入孔庙先师门,迈过气度非凡的大成门,进入庄严隆重的大成殿,出来转而再过墙门(掖门),进入崇圣门,步上台阶,再迈进崇圣祠结束。这个简单的过程凸显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那就是进入殿堂之前,一定要先经过一定形式的门,才能步入某一个殿堂,这就是传统建筑中门与堂的分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看来极为简单的问题,经过礼在理论上的解释后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制度性问题。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了门的这个建筑形式,就产生了贵贱等级,内外之分,上下之别,宾主相异的礼的精神了。古典文献《五礼通考》中描述了门的等级差别,内容十分庞杂,我们仅摘录一小段:大夫士之门惟外门内门而已,诸侯则三,天子则五,庠序则惟一门。乡饮酒射礼主人迎宾于门外,入门即三揖至阶是矣。 这里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主人的地位并不高,仅是一位士大夫。因为客人从外门而入,三次揖礼就可到达台阶之上的房屋内门了。那些诸侯或者天子的门就不是这样简单了,起码要过三、五道门。至于那些学校(庠序)为何只有一门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公益事业不分内外。回过头来观察北京孔庙:先师门是这偌大的孔庙的外门。当我们看到孔庙先师门的时候,心里马上就会意识到,这里有着悠久的孔庙人文建筑和丰富的历史内容。先师门在这里则起到了孔庙的代表作用、标识作用。同样的道理,大成门就是大成殿的外表和标识,崇圣门就是崇圣祠的代表形式。西边的国子监也这样具象着礼的内涵: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外表,太学门是彝伦堂的外表,清乾隆新建的琉璃牌楼(牌楼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门)则是新建辟雍的外表。整个国子监和孔庙建筑群的代表形式则是矗立在国子监街口的成贤街牌楼。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诸多的殿堂没有一个是孤单的单座建筑的,有一个(组)殿堂,必然就有一个门与之相伴。门的设立和使用,使得建筑自身和所在的院落就有了空间上的内外之分,等级上的上下之别。门就这样巧妙地成为表现建筑内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在占地近50,000平方米的国子监孔庙建筑群的平面上,各种等级的门制把形形色色的古代建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如同一本厚厚的历史书籍被划分为相互连贯的章节,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其中那些形制各异,规制不等的集贤门、储才门、广居门持敬门、太学门、大成门、崇圣门、先师门崇圣门则成为了每一个故事的标题。2孔庙的殿堂之制北京明、清的皇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元大都是一个新建的都城,是一个以皇宫为中心的城市,因而为明、清的皇宫设计打下了一个完整的基础。明代皇宫设计成功的地方主要是令皇宫和整个城市取得呼应,产生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结合。不论那一个朝代的皇宫都不如北京城这样,二者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成为了一体,整个城市是以宫城为主而组织起来的。与皇帝治理朝政有着密切关系的孔庙和国子监虽然位于皇城外的东北方向,但其中诸多的建筑元素却保持着与之相呼应的关系。首先是规制等级上保持着与皇宫的呼应关系。国子监的辟雍专为清高宗乾隆临雍视学所建,不仅辟雍的建造是乾隆皇帝的钦点,而且是只为皇帝临雍所用的专属建筑(平时关紧大门不得入内)。其建筑形制独特之最大特点不在于坐落国子监的中轴和中心,而在于水面与建筑合为一体的巧妙运用,更不是等级的最高(仅为重檐七踩斗栱);孔庙内的大成殿规制更是巧妙地处理了尊崇至圣先师孔子和维护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之间的关系,很值得讨论一下。敬奉孔子的大成殿经过光绪、宣统两朝皇帝的改建,从外形规制上颇具皇家宫殿之风格。座北朝南,位于中轴线上,四周有殿堂的辅助建筑掖房和廊庑。为了构成高大和壮丽的殿堂,沿用了自周文王以来建筑向高空发展筑台的做法 ,构造了一个高高的单层台基,以此作为大成殿的基座。松柏古树映衬之下,整个大成殿显示出圣殿巍峨之势。台基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各出陛,东阶为主阶,西阶为宾阶,正南方向的石阶御路嵌有螭陛,以示皇帝专用。整体的大成殿面阔九间、五门(正中开门)、五进(大殿南北进深),庑殿屋面四坡五脊,重檐双昂七踩斗拱。乍看合于九五之尊之制,气势恢宏。因此博得诸多赞誉,称之为与太和殿相同规制的圣殿。殊不知这是大成殿装饰艺术的巧妙之处。紫禁城太和殿是皇宫最高等级的建筑,那个体量巨大的庑殿顶建筑所采用的各个建筑装饰元素都显现了最高的等级规制。十一间面阔、三层台基、正南三出陛、重檐檐之下十一踩斗拱的太和殿与大成殿相比较,很容易看出它们之间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这正是与皇宫建设紧密相呼应的做法。圣人尊崇之所虽然可以有九尊五门五进之制,可以造高台重檐庑顶之作,但必须严守礼制规范,即是在建筑上也不允许有任何僭越行为。中国传统建筑规制等级的元素主要是指台基(台明)的高度、大额枋之上的斗拱攒数、和玺彩画的位置和内容、建筑的面阔开间、屋面的形制与瓦色,等等,孔庙大成殿固然显示了圣贤之所的尊崇地位和建筑形象,但毕竟不是等级最高的宫殿,这完全是北京城内的皇宫规制所决定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