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38.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7.7
《
耕读史
》
售價:HK$
112.7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4.2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9.7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4.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3.9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教学实践所总结出的18篇电磁理论系列札记,加上1篇思考和1篇札记教学,共计20篇。全书内容涵盖广泛,从静电场自作用能、广义电磁惯性到电磁对称,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到最后提升为电磁理论之美。书中突出了电磁理论的思想、概念、方法和工程应用。札记代表作者和广大电磁工作者一种平等、推心置腹的交流,坦诚地表白作者遇到的难点、疑点,并对电磁理论的发展提出基本看法;札记又是作者向广大青年教师坦露的学习体会与教训,其中答问录更是直言心声,互动交底。
|
目錄:
|
札记一 静电场的自作用能
0 引言 1
1 静电场的自作用能 2
1.1 均匀电荷分布立方体的静电总自作用能 3
1.2 体积为V的任意形状电荷系统的静电总自作用能 4
2 场计算法和源计算法 5
2.1 场求解法 5
2.2 源计算法 6
3 结语 8
答问录 8
推荐人物 10
附录 12
参考文献 16
札记二 时谐场和复数场的对应研究
0 引言 17
1 时谐场一次量的复数场表示 18
1.1 实部表示准则 18
1.2 微积分准则 18
1.3 本构算子准则 18
2 时谐场的二次量与复数场表示 19
3 三个主要定理 21
3.1 能量Poynting定理 21
3.2 无耗单口系统的Foster定理 22
3.3 Lorentz互易定理 22
4 结语 23
答问录 23
推荐人物 25
参考文献 27
札记三 静电场与恒定电流场的转化与统一
0 引言 28
1 两种场的转化和统一 29
2 Poynting矢量 佯谬 31
3 结语 32
答问录 33
推荐人物 36
参考文献 37
札记四 电荷多极子和电流多极子
0 引言 38
1 的广义Taylor展开 38
2 电荷多极子 39
3 多极子的矩阵表示 42
4 电流多极子 43
5 相对论中四维电流多极子 46
6 结语 46
答问录 46
推荐人物 50
参考文献 51
札记五 电磁波极化及其应用
0 引言 52
1 椭圆极化波 52
2 极化转换和矩阵表示 58
3 极化的工程应用 61
4 结语 62
答问录 62
推荐人物 64
参考文献 64
札记六 电荷守恒和电流守恒
0 引言 65
1 电荷守恒 66
2 电流守恒 68
3 电流——电荷守恒 69
4 应用实例 69
5 结语 70
答问录 71
推荐人物 75
附录 77
参考文献 78
札记七 电磁互易对称性和无耗对称性
0 引言 79
1 Lorentz互易对称性 80
2 厄密(Hermite)无耗对称性 82
3 网络型Foster定理,广义惯性 85
4 电磁互易对称性和无耗对称性 86
5 结语 88
答问录 88
推荐人物 92
参考文献 94
札记八 电磁对称和对称算子
0 引言 95
1 二次型对称 95
2 一次型对称 100
3 辛内积和电磁辛正交 101
4 结语 102
答问录 102
推荐人物 104
参考文献 106
札记九 平面镜像法与有源保角变换
0 引言 107
1 平面介质镜像统一模型 108
2 导体圆柱的有源保角变换 110
3 复杂导体的有源保角变换 114
3.1 带裂缝圆柱问题 114
3.2 双板之间的线电荷 115
4 结语 117
答问录 118
推荐人物 123
参考文献 124
札记十 论电磁损耗
0 引言 125
1 三个定理 126
2 损耗评价 128
3 损耗系统特性 132
4 电磁损耗带来的困难 133
5 结语 133
答问录 134
推荐人物 141
参考文献 142
札记十一 电磁理论中的复参量和复定理
0 引言 143
1 复频率 144
2 复相角 144
3 复频率电磁定理 147
4 带任意负载的无耗传输线 151
5 结语 153
答问录 154
推荐人物 157
参考文献 159
札记十二 复算子▽▽与二维静场
0 引言 160
1 复算子▽▽ 161
2 复算子积分定理 162
3 复偏导数 164
4 二维静电场的复算子形式 165
5 二维稳流磁场的复算子形式 167
6 结语 168
答问录 168
参考文献 172
札记十三 电磁波多层媒质传播的[C]网络新理论
0 引言 173
1 基本模型 173
2 特殊角度 176
3 电磁波传播[C]网络 177
4 工程实例 181
5 能量守恒 182
6 结语 184
答问录 184
推荐人物 191
参考文献 191
札记十四 电磁理论中的矩阵变换
0 引言 192
1 二维坐标转动和向极坐标的矩阵变换 193
2 三维坐标矩阵变换 195
3 算子 矩阵变换 199
4 纵向场向横向场的矩阵变换 201
5 结语 203
答问录 203
推荐人物 207
参考文献 207
札记十五 电磁辐射的最小方向性挑战
0 引言 208
1 Maxwell体系不存在各向同性解 208
2 最小方向性天线 211
3 最小方向性阵列 213
4 结语 216
答问录 216
推荐人物 221
附录A y方向偶极子参量和电场 222
附录B 二维8元图的相位 224
参考文献 225
札记十六 Fermat原理之谜
0 引言 226
1 自然规律的表述形式 227
2 极小值还是极大值 228
3 相速 还是群速 230
4 能量E和作用量S 232
5 物理量还是空间 234
6 电磁最小作用量原理 234
7 结语 235
答问录 236
推荐人物 245
参考文献 246
札记十七 论电磁惯性
0 引言 247
1 电磁惯性 249
2 静电惯性 250
3 Green函数与静电惯性 252
4 任何天线元都无法构成理想子波源 253
5 结语 253
答问录 254
推荐人物 257
参考文献 257
札记十八 电磁理论之美
0 引言 258
1 电磁理论的简单美 259
2 电磁理论的对称美 260
3 电磁理论的转化美 261
3.1 电和磁的相互转化 262
3.2 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的相互转化 262
4 电磁理论的统一美 262
5 美的两重性 263
6 结语 264
答问录 264
推荐人物 267
参考文献 268
札记十九 关于电磁理论的若干思考
0 引言 269
1 对称性和不对称性 270
2 无耗和有耗 273
3 四维Minkovski空间和 289
4 静场和交变场 294
5 学科发展的生命在于创新 296
6 结语 299
参考文献 300
札记二十 札记教学
1 基础在“货” 302
2 关键用“心” 304
3 贵在创“新” 306
4 方法在“悟” 310
5 目标是“道” 311
|
內容試閱:
|
回顾我所写的书,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创作,如1985年版《计算微波》就属此种。1982年留美归来,我特别想把大洋彼岸的新鲜空气——微波与现代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结合介绍过来,从而使国内在此领域更上高楼,于是全力以赴,写成此书。另一类则是偶有所发,而后则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形成著作,本书当属此例。
2008年偶见有文献讨论静电场电荷系统的能量问题,认为应该包括两部分,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和电荷系的固有能。很清楚,这里所述及的固有能即静电场的自作用能。实际上早在70年前,即1940年秋,著名美国物理学家Feynman就注意到电磁理论的主要问题是电子自作用能无限大的困难,这一困难是由于把电子描述成点粒子而造成的。Feynman自己提出一个假定:电子不能对自己产生作用。经过艰苦的思考,以及和他的导师Wheeler反复讨论,终于写成了《超距作用的经典理论——作为物体阻尼抵制的吸收体反作用》,并以两人联名发表于1945年的《现代物理评论》上。由此,我采用了极限数学方法证明了静电场的自作用能始终为零。通俗地说,正如“用力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件事!”遂成一文并投寄《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承蒙编辑的大胆支持,不仅同意发表,而且从2008年开始我就成为该刊的“专栏作家”,到2011年历时3年,其间共发表札记18篇。因为说些真话,所以有些地方均已越过界限,甚至达到“胡言乱语”。当然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这也使我能彻底“摘下面具”,提出自己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与疑点,坐下来与读者平等而推心置腹地讨论。应该承认,这正是当前国内不可多得的学术民主环境,它的产生与编辑们宽大的胸怀、高超的眼光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写出各篇的问答录,再加上1篇思考和1篇札记教学,计20篇,这就是本书的形成过程。特别指出,札记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从静电场自作用能、广义电磁惯性到电磁对称。其中,既有提出问题的Fermat原理之谜,又有深入讨论数学方法的电荷多极子和电流多极子,最后还有提炼总结的电磁理论之美。本书突出了电磁理论的思想、概念、方法和工程应用。坦率地说,完成一本书后作者最关心的是是否有读者?是否有价值?但是,静下心来反思,这将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作者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二是当前的环境和氛围。如此看来,这个问题还不能用短期的眼光去考察。回顾从1980年以来30多年的实际情景,十分令人深思:1980年吴万春教授和我完成《微波网络及其应用》,正好遇到文革后1978年拨乱反正,压抑多年的广大青年(有的已应该算做中年)学生,个个摩拳擦掌,对于学习的饥渴性无与伦比。不仅反映在学校教学,而且作为我本人还收到大量要求参加学习和回答问题的信件,特别是当年77班和78班学生的学习动力,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到1988年翻译美国陈惠青名著《电磁波理论——无坐标法》时,情况已有很大不同。我经常说中国的环境大致是10年一个变化。当时学术已成为次要兴趣,加之此书曲高和寡,其情况与《微波网络及其应用》(1980)和《计算微波》(1985)已不能同日而语。再到2006年出版《简明微波》,这时社会上的经济规则已相当直白。只要做一件事必然有人会问:能否赚钱?赚多少钱?因此,尽管这本书对于宽广的专业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因为不能与赚钱直接挂钩,于是也只能隅于一角。根据这一思路推断,显然不能对这本札记的期望值过高,它至多是一件文化商品,正如著名电视主持人白岩松所发现的一个规则——一本《新华字典》的售价在任何时期都与1斤猪肉的价格极为接近。我所能期望的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学术和文化终将又成为人们追踪的热点。特别指出,优秀的青年学者陈曦为本书作出很多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