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质点运动学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 实际物体的运动是较复杂的,一般可分为平动、转动
和形变. 所谓平动是指物体整体位置的移动,物体作平动时,物体中任意两点之间连线的
方向保持不变. 为了使讨论的问题简化,本章暂不涉及转动和形变,仅研究一个形状和大
小可以不计但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的运动,这样的物体称为质点(particle). 质点是物理
学中引入的一个理想模型. 平动可以归结为质点的运动.
对于质点的运动,通常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是单纯地描写质点在空间的运动情
况,即说明它的运动特征,如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轨道等,这部分内容称为质点
运动学. 其次是讨论质点运动产生的原因和控制运动的方法,即说明运动的因果规律,如
牛顿运动定律等,这部分内容称为质点动力学.
本章介绍质点运动学,即讨论质点运动的定量描述问题. 由于在力学理论中普遍采用
了矢量和微积分学等数学方法,为此,本章首先简单介绍矢量及矢量微商的有关知识.
1.1 矢 量
1.1.1 矢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1.矢量的定义
有一些物理量除有大小外,还有方向性. 我们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满足平行四
边形加法法则的量为矢量(vector). 例如,“力”、“位移”、“加速度”等都是矢量.
2.矢量的表示方法
一个矢量可以用一个具有一定长度、一端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 如图1-1 所示,线段长度
表示相应单位下矢量的大小,箭头所指方向即矢量的方向. 矢量在书写时可以用符号A
??
表示,
在印刷品中则一律用黑斜体字母表示,如A. 矢量的大小(数值)称为矢量的模,表示为A
或A.
3.矢量的相等 负矢量
两个矢量只有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时,这两个矢量才相等,如图1-2(a)中A=B. 如
果两个矢量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则称它们互为正负矢量,如图1-2(b)中A= -B或B= -A.
(a) (b)
图1-1 矢量的表示 图1-2 矢量的相等和负矢量
4.单位矢量
如果矢量的模等于1,则该矢量称为单位矢量(unit vector),用符号0 A 表示,即
A= AA0 (1-1)
1.1.2 矢量的加法与减法
一般来说,矢量运算时任一个矢量都可以平移. 如矢量A、B(其夹角为θ)相加,可
通过平移使两个矢量的起点重合,再以二矢量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从两个矢量的起点出
发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就是它们之和C(与A 的夹角为α),如图1-3(a)所示. 但
有时简化为三角形加法更为简便,这就是通过平移使B 的起点与A 的箭头端重合,再从A
的起点连到B 的箭头端的矢量C 就是A、B 之和,如图1-3(b)所示, 即C=A+B=B+A.
(a) (b)
图1-3 矢量的加法
由图1-3 可知,矢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同时
C= A2+B2+2ABcosθ (1-2)
arctan sin
cos
B
A B
θ
α
θ
=
+
(1-3)
如果是多个矢量相加,连续运用三角形加法就很容易推广为多边形加法. 如图1-4 所
示,矢量A1、A2、A3、A4、A5 相加,其和为
5
1
i
i= Σ A .
由矢量加法的法则和负矢量的定义,易得矢量减法运算方法
C=A?B=A+?B
如图1-5 所示,矢量A 减矢量B,可通过平移使两个矢量的起点重合,从矢量B 的末
端指向矢量A 的末端的矢量C 就是A、B 的矢量差.
图1-4 多个矢量相加 图1-5 矢量的减法
1.1.3 矢量的乘法
矢量因具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所以矢量乘法不像标量(无方向的量)那样简单,
根据需要,我们定义三种乘法.
1.数乘
一个标量与一个矢量相乘称为数乘,其乘积仍为矢量,如
αA=B
B=αA
且当a0 时,则B 与A 同向;当aπ2 时,乘积为负值;当θ = π 2 时,乘积为零. 其
中,Bcosθ 称为矢量B 在矢量A 方向上的投影,Acosθ 称为矢量A 在矢量B 方向上的投影.
显然,点乘满足交换律,即
A?B=B?A (1-5)
在定义了矢量的点乘以后,当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作直线位移s 时,恒力所做的
“功”W 就可以简洁地表示为F 与s 的点乘,即
W=F?s
3.叉乘(矢量积)
两个矢量A、B的叉乘积A×B,定义为一个新矢量C,称为A与B的矢积(scalar product).
其大小定义为
C= |A×B|=ABsinθ (1-6)
式中,θ 为矢量A 与B 之间的夹角,0≤θ ≤π.
矢积A×B的方向规定为既垂直于A,也垂直于B,即垂直于A、B 所在的平面,如
图1-6 所示,其指向可由右手规则(right-hand convention)确定:伸开右手,使除大拇指
以外的其余四指从A 沿小于180o 方向转向B(转角θ 即矢量A 与B 之间的夹角,0≤θ ≤π ),
竖起大拇指,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矢积A×B的方向.
由上面定义可知,叉乘不满足交换律,而是
A×B= ?B×A (1-7)
引入叉乘后,“力矩”就可以简洁地表示为矢径r(由某一给定点O 指到力F 的作用点
的矢量)与作用力F 的叉乘积,如图1-7 所示. 用M 表示力矩,则
M=r×F
M 的方向垂直于r、F 所在的平面并满足右手法则,M 的大小为
M = rF sinθ = Fd
即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这正是读者所熟悉的. 也许不好理解的是:“力矩”本来
是表示一个物体受力后绕某一点旋转趋势的一个物理量,为什么这个量会与旋转平面垂
直呢?我们说这是人为规定的. 有了这个规定,只要知道了M 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右
手法则就可以知道这个力矩是使物体绕哪个点、在哪个旋转面内、向哪个方向转. 这
样就省略了很多叙述,非常方便. 而更主要的是:这样规定的矢量,根据实践证明,
它参与矢量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否则这样规定的矢量就是毫无
意义的了.
图1-6 矢量的叉乘 图1-7 力矩的矢量表示
1.1.4 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
以上我们对矢量的定义和运算都没有涉及坐标系,这意味着矢量及其运算是与坐标系
无关的. 作为一个矢量,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满足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与
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例如给定的两个分力,在这个坐标系中运算,相加后得出为10N,则
在另一坐标系中运算结果也必为10N. 正是矢量与坐标系的无关性,为我们引入矢量的坐标
解析表示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用的正交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球坐标系、柱坐标系、极
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等,其中最直观的是直角坐标系. 我们以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解析
表示为例来说明矢量的各种解析运算.
1.矢量的解析表示
矢量合成的逆运算就是分解,多个矢量合成后的矢
量是唯一的,但一个矢量却可以有无数种分解的方法.
如果事先确定了正交分解的方向,矢量的分解却又是唯
一的. 如图1-8 所示,矢量A 在直角坐标系Oxyz 中的分
解为Ax、Ay、Az,即
x A=A +Ay+Az (1-8)
我们规定沿x、y、z 三个坐标轴正向的三个单位矢量分别为i、j、k,称为直角坐标系
的三个基矢. 于是式(1-8)可写为
A= Axi+Ayj+Azk (1-9)
式中,Ax、Ay、Az 分别称为矢量A 在x、y、z 轴上的投影,它们是标量. A 的模与其投影的
关系为
2 2 2
A= Ax +Ay+Az (1-10)
A 的方向可以用它与坐标轴夹角的余弦表示,即
???
= ???
= ??
(1-11)
2.矢量加法的解析表示
矢量A、B 之和也可用解析法表示,因为
x y z
x y z
A A A
B B B
= + +
= + +
A i j k
B i j k
于是
A+B= Ax+Bxi+Ay+Byj+Az+Bzk (1-12)
3.矢量点乘的解析表示
矢量A 与B 点乘的解析表示为
AiB=Axi+Ayj+AzkiBxi+Byj+Bzk
根据点乘的定义及单位矢量的定义有
1
0
? = ? = ? =
? = ? = ? =
i i j j k k
i j j k k i
因此
A?B= AxBx+AyBy+AzBz (1-13)
4.矢量叉乘的解析表示
矢量A 与B 叉乘的解析表示为
A×B=Axi+Ayj+Azk×Bxi+Byj+Bzk
根据叉乘的定义及单位矢量的定义有
× = × = × = 0
× = ? × =
× = ? × =
× = ? × =
i i j j k k
i j j i k
j k k j i
k i i k j
因此
A×B= AyBz ? AzByi+AzBx ? AxBzj+AxBy ? AyBxk (1-14)
1.1.5 矢量的导数
在力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某个力学量(如位移、速度等)对时间的导数. 我们
用A 来表示某个矢量,它是时间的连续函数,一般表示为At . 当t 变化时,矢量A 的大
小和方向都将改变. 设A 的起点O 不动,此时A 的箭头一端在空间扫过的轨迹如图1-9 中曲
线所示. 当t 变为t+Δt 时,矢量A 的增量为ΔA,有
? ΔA=At+ Δt?At
当Δt→0 时,如果ΔAΔt 的极限存在,即得矢量A 的一阶导数
0
lim d
Δt→ t dt
Δ
=
Δ
A A (1-15)
由于直角坐标系的单位矢量不随时间改变,因此在直角坐标系中,
矢量A 的导数表示为
d d d d
d d d d
x y z A t A t A t
t t t t
A= i+ j+ k (1-16)
即,在直角坐标系中,矢量A 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其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投影
大小随时间的变化. 注意,这仅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成立的,原因就是直角坐标系的基矢不
随时间变化. 根据函数导数的定义,显然有
d[ ] d d
d d d
t t t t
t t t
A +B =A +B (1-17)
d[ ] d d
d d d
t t t t t t
t t t
α
α A = A +α A (1-18)
d[ ] d d
d d d
t t t t t t
t t t
i = i + i
A B A B A B (1-19)
d[ ] d d
d d d
t t t t t t
t t t
A ×B =A ×B +A ×B (1-20)
1.2 质点运动的描述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在物质的各种运动形态中,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就
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这种运动形式称为机械运动. 研究机械运动,首先要有描述运
动的物理量. 本节我们将引入参考系、质点、位矢、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物理量,并研
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1.2.1 参考系 坐标系
1.参考系
纵观宇宙,大到星球、星系,小到原子、粒子以及充满宇宙的电磁辐射,都是处于永
不停止的运动中.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静止只是相对的、短暂的.
而运动是绝对的、长久的,这就是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例如,地面上的树木、房屋等相对
于地面是静止的,但它们都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可见,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物
体的机械运动是指它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一个物体的位置总是相对于某一物体或某一物
体系来确定,那么这一物体或物体系就作为描述物体位置的基准,称为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内,自车顶落下一滴水滴,车厢内的观察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