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3.7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14.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50.7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8.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9.8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82.9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1.2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HK$
113.9
|
內容簡介: |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书从市场、用户、设计师及工学等多个角度来阐述心理学的内容。从市场的角度,介绍了消费者心理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态度、决策及个性等。从用户使用角度,阐述了知觉、知觉过程、认知、用户的理解、用户的出错及产品的界面设计等内容。设计师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本书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
|
目錄:
|
目录
第1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1
1.1 设计心理学的界定 2
1.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
1.2.1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2.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3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4
1.3.1 设计心理学是培养优秀设计师的需要 5
1.3.2 设计心理学是产生“好的设计”的需要 5
1.3.3 设计心理学是“不断发展的设计”的需要 6
1.4 设计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7
1.4.1 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7
1.4.2 不同学派心理学的发展 8
1.4.3 设计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9
1.5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1
1.5.1 观察法 11
1.5.2 访谈法 13
1.5.3 问卷法 14
1.5.4 投射法 15
1.5.5 实验法 16
复习思考题 17
第2章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 18
2.1 消费需要与设计 19
2.1.1 需要的概念 19
2.1.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0
2.1.3 消费者需要的内容 21
2.1.4 产品设计与消费者需求分析 23
2.2 消费动机与设计 25
2.2.1 消费者动机 25
2.2.2 消费动机的特性 25
2.2.3 消费动机的类型 27
2.2.4 消费动机的阻力 28
2.3 消费者决策与消费购买行为 29
2.3.1 消费者决策的概念 29
2.3.2 消费者决策理论 30
2.3.3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分析 32
2.3.4 有利于购买行为产生的促销策略 34
2.4 市场细分下的心理分析与产品设计 37
2.4.1 市场细分 37
2.4.2 不同性别的消费心理与产品设计 38
2.4.3 不同年龄的消费心理与产品设计 41
复习思考题 45
第3章 用户心理与设计 46
3.1 感觉系统 47
3.1.1 感觉的概念 47
3.1.2 五种感觉系统 48
3.1.3 感觉与交互设计 52
3.2 知觉过程与设计 54
3.2.1 知觉的概念与理论 54
3.2.2 产品操作过程中的知觉与知觉特性 57
3.2.3 行动及行动类型 61
3.2.4 易用性产品设计 61
3.3 用户的认知与设计 62
3.3.1 注意 62
3.3.2 记忆 63
3.3.3 思维 64
3.3.4 产品界面设计 66
3.4 用户模型 70
3.4.1 有关用户的概念 71
3.4.2 用户的价值观与需求 72
3.4.3 设计调查 74
3.4.4 用户模型 77
3.5 用户的出错 79
3.5.1 三种概念模型 79
3.5.2 用户出错的类型 81
3.5.3 设计引起的用户出错 83
3.5.4 避免设计出错的设计原则 84
复习思考题 88
第4章 审美心理与设计 89
4.1 设计的审美心理 90
4.1.1 美的本质和特征 90
4.1.2 设计审美 91
4.1.3 设计审美的心理过程 93
4.2 产品设计中美的体现 95
4.2.1 产品的形式之美 95
4.2.2 产品的体验之美 98
4.2.3 产品的和谐之美 99
4.3 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 100
4.3.1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美 101
4.3.2 中国文化与产品设计 102
4.3.3 中西审美差异 104
4.4 设计师的审美与设计 106
4.4.1 设计师的个性与天赋 106
4.4.2 设计师的审美心理 107
4.4.3 设计师的认知与设计审美 108
4.4.4 个性满足设计审美 108
复习思考题 109
第5章 创造性思维与设计 110
5.1 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111
5.1.1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概念 111
5.1.2 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111
5.1.3 思维的基本形式 112
5.1.4 两类不同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及特点 114
5.2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模型 116
5.2.1 沃拉斯的“四阶段模型” 116
5.2.2 刘奎林的“潜意识推论” 117
5.2.3 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 118
5.2.4 何克抗的“创造性思维模型” 120
5.3 激发创意的方法 121
5.3.1 头脑风暴法 121
5.3.2 联想法 123
5.3.3 组合创新法 124
5.3.4 逆向异想法 126
5.3.5 5W2H法 126
5.4 创造性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 128
5.4.1 产品创新的类型 128
5.4.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设计 128
5.4.3 组合创造思维与产品创新设计 130
5.4.4 逆向性思维下的产品创新设计 132
5.4.5 创新思维下的绿色设计 133
5.4.6 创新思维下的情感化设计 134
复习思考题 136
第6章 设计与情感化 137
6.1 情感设计概述 138
6.1.1 什么是情感设计 138
6.1.2 情感设计的理解 139
6.2 产品造型与情感设计 140
6.2.1 产品造型的概念 140
6.2.2 造型与情感 140
6.2.3 情感体验的心理机制 142
6.2.4 造型要素的情感体验 143
6.3 材料与情感设计 147
6.3.1 材料的象征性意义 147
6.3.2 材料的自然情结 148
6.3.3 材料的情感体验 150
6.3.4 不同材料的心理特征 151
6.4 使用与情感设计 157
6.4.1 情感与可用性 157
6.4.2 情感化使用方式的三个阶段 158
6.4.3 情感化设计目标 158
6.4.4 情感设计实现的方法 161
复习思考题 164
第7章 设计与感性工学 165
7.1 感性工学的概述 166
7.1.1 感性工学概念 166
7.1.2 感性工学的发展 168
7.2 感性工学的基本内容 171
7.2.1 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 171
7.2.2 感性工学的基本方法 176
7.3 感性工学的应用 179
7.3.1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 179
7.3.2 实例——血液分析仪设计 180
复习思考题 184
第8章 设计案例 185
实例一 茶具设计 186
实例二 滚筒洗衣机设计 187
实例三 插座设计 188
实例四 品牌洗衣机传承设计 189
实例五 基于传统文化意蕴的音箱设计 190
实例六 清洁机仿生设计 191
实例七 便携数码摄像机设计 192
实例八 未来交通工具概念设计——“Gtaxi城市出租车” 193
参考文献 196
|
內容試閱:
|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的的稳步发展,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设计现在还处于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其研究方向也从对工业设计定义的理解走向了对设计理念的探讨和设计思想的形式。在此形势下,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其基础核心知识与理论随着设计人员的重视得到不断研究和提高。
在我国现阶段,设计心理学还处在基础发展阶段,其内容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面对不同的专业其具体内容往往差别比较大。在本书的编写中,我们努力使其内容全面,从而搭建起一个较完善的设计心理学体系。本书有以下特点:
● 范围涵盖广、内容全面。从市场、用户、设计师及工学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 示例丰富、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设计实例来分析说明,易于理解;
● 注重实用性。在保证理论系统性的同时,注重给设计师以实际的启迪;
● 注重示例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帮助设计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书综合了编者的教学体会,参阅了心理学、美学、工学等资料总结编写而成。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从市场的角度,介绍了消费者心理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决策及市场需求分析等(如第2章)。第二部分是从用户使用角度,在介绍感觉、知觉、注意、认知、思维等概念基础上,阐述了知觉过程、以用户为中心的心理模型、用户出错及产品的界面设计等理论体系(如第3章),这一部分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设计审美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第4章,第5章)。第四部分是情感化设计,在结合设计情感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情感化设计及方法(如第6章)。第五部分涉及心理学的延伸学科——感性工学(如第7章)。第六部分是综合的实例(如第8章),希望通过设计案例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第1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7章由田蕴编写,第6章、第8章由毛斌编写,第2章由王馥琴编写。全书由田蕴统稿。另外,感谢李月恩老师提供的感性工学的资料,同时也感谢仇道滨提供的资料。还有为本书所用图片或资料的来源的研究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适合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园林设计及广告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限于水平和时间关系,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3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