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面向云计算的按需服务软件工程》编著者文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需求语义描述与服务语义封装技术;涉众驱动的软件需求语义获取方法;需求语义互操作性展开与服务聚合生产方法;需求语义驱动的服务资源主动定制方法;按需服务工程实证与应用。受众对象为高校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专注于服务计算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
|
內容簡介: |
《面向云计算的按需服务软件工程》编著者文斌。
互联网已逐渐演变成目前计算的基础设施,服务作为承载和放大计算基础设施能力的软件生产方式成就云计算资源共享能力。软件即服务,我们正在走向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时代。快速发展的服务计算,作为云计算基础之一和网络化时代的企业软件生产技术,已部分解决服务的表示、注册和组装,但对计算的最终目的——
按需服务还远未能解决。《面向云计算的按需服务软件工程》将云计算、服务计算、软件需求工程三者有机结合在按需服务之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映最新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全书主要内容从面向服务软件的需求描述——需求语义出发,首先研究网上涉众群体参与的软件需求语义获取方法;接着阐述需求语义互操作性展开与服务聚合生产方法,提出需求驱动的按需服务聚合的软件生产途径;同时针对服务聚合中服务资源相对缺失和供应结构单一、服务请求者只能被动选择服务资源的实际问题,聚焦服务资源主动供应关键技术;最后是按需服务软件工程实证与应用。本书特点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研究服务软件生产,积极探索按需服务关键方法和技术,紧密结合原型和实际案例展开研究,为软件从业人员提供面向云计算的按需服务软件工程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本书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相关课程的教学,同时面向专注于服务计算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及参考。
|
目錄:
|
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贡献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问题及关联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面向服务的需求工程
1.5.2 网络化软件需求获取技术
1.5.3 互操作性能力度量与连接本体
1.5.4 服务资源定制
1.6 本书的组织结构
第2章 需求语义描述与服务语义封装技术
2.1 需求语义及相关研究
2.1.1 需求语义
2.1.2 语义描述方法
2.1.3 需求语义描述模型
2.2 服务的需求语义描述技术
2.2.1 面向服务的软件生产
2.2.2 服务的需求建模方法
2.2.3 服务需求语义元描述
2.3 服务语义封装与注册技术
2.3.1 服务的描述语义扩展
2.3.2 服务语义注册
2.4 基于需求语义的服务工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涉众驱动的软件需求语义获取方法
3.1 自然演化的大众分类
3.2 分布式涉众需求语义协作获取与验证
3.2.1 面向服务的需求语义模型
3.2.2 涉众驱动的需求语义分布式协作获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需求语义互操作性展开与服务聚合生产方法
4.1 网络化软件的语义互操作性
4.1.1 语义互操作性描述
4.1.2 语义互操作性度量
4.1.3 语义互操作性匹配
4.1.4 语义互操作性管理
4.2 互操作展开的信息载体——连接本体
4.3 互操作性聚类
4.3.1 基于语义互操作性的服务替换
4.3.2 RSO制导的服务聚类
4.4 从连接本体到连接开放数据
4.4.1 发布结构化数据
4.4.2 应用连接开放数据
4.5 本章小结
5.1 服务资源定制
5.1.1 服务资源供应
5.1.2 现有服务资源供应的主要问题
5.1.3 服务资源个性化主动定制的研究动机
5.2 服务资源定制模型
5.3 服务资源的个性化主动定制生产
5.3.1 需求语义驱动的服务资源定制体系结构
5.3.2 基于ATOM协议的服务资源定制设计
5.3.3 与其他相关研究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按需服务工程实证与应用
6.1 实验原型的设计
6.2 分析与评估
6.3 基于QR二维码和数据聚合的海南农产品追溯服务应用
6.3.1 农产品追溯服务
6.3.2 QR二维码与数据聚合
6.3.3 面向服务的农产品追溯服务系统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书的主要工作
7.2 本书的主要贡献
7.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