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編輯推薦:
王松所著的《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集群企业创新是一种开放式创新,也是一种网络式创新,是社会网络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的融合。在理论融合的基础上,对集群创新网络内涵进行了描述,并分析总结了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将其归纳为网络合作度与网络开放度,创造性地将集群创新网络内外部的影响要素放到了一个研究框架中进行分析。此外,主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当中的演化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视角,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形成的产业集群,其创新网络必须是动态变化的,因为与其相关联的技术与市场环境是变化的,集群创新网络必须适应环境并随之变化。研究其作用机制必须搞清楚其阶段性特征。因此本书引入了环境不确定性变量来衡量外部技术与市场环境,以及观察这些变量对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
內容簡介:
在技术经济和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企业 日益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同时,企业技 术创新早已从内部的、独立的线性创新模式转向开放 的、网络的非线性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的产业集群为 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温床,基于集群的网络式创 新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范式。
王松所著的《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信息化 环境下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首先对相关的理 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后采取了两种方法对集 群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一是根据集群面临的外部市 场与技术环境不确定度选取多个区域产业集群,在集 群企业中抽取一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第二种方法是 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
《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不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网络 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适合集群创新方面的研究人 员参考、阅读。
關於作者:
王松,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媒体传播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媒介商业模式创新、传播产业分析等。先后在英国University of Sussex、Coventry University和央视-索福瑞等机构学习工作多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参与多家知名企业管理顾问咨询项目,发表和出版论文、著作、教材等成果几十余篇(部)。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创新的网络化范式
1.1.2 企业的集群化发展
1.1.3 集群创新网络的动态变化性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理论评述
2.1 产业集群与创新理论
2.1.1 早期产业集群理论
2.1.2 新产业集群理论
2.1.3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2.1.4 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研究
2.1.5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产生机理
2.2 集群创新网络理论
2.2.1 集群网络化创新范式的形成机理
2.2.2 集群创新网络概念与构建机理
2.2.3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要素
2.2.4 集群创新网络的多样化
2.3 技术演化与创新网络演化理论
2.3.1 技术的动态发展与网络演化
2.3.2 环境不确定性与网络式创新范式的缺陷
2.3.3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
2.4 文献评述及其与本书的逻辑联系
第3章 集群创新网络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和假设
3.1 主要变量与概念模型
3.1.1 研究的主要变量
3.1.2 概念模型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的建立
第4章 集群企业问卷与案例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调查的方法
4.1.2 问卷质量控制方法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解释变量一: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
4.2.2 解释变量二:集群创新网络开放度
4.2.3 被解释变量:集群增长绩效
4.2.4 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
4.3 案例研究设计
第5章 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环境不确定性与绩效分析
5.1 集群的选择与状况介绍
5.1.1 集群的选择
5.1.2 宁波塑料产业集群介绍
5.1.3 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介绍
5.1.4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介绍
5.1.5 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介绍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5.3.1 集群1 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5.3.2 集群2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5.3.3 集群3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5.3.4 集群4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5.4 研究结果
5.4.1 集群1:宁波塑胶产业集群
5.4.2 集群2:杭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4.3 集群3:合肥汽车产业集群
5.4.4 集群4:永康五金产业集群
5.5 集群之间的比较分析
5.6 假设检验与分析
5.6.1 假设检验
5.6.2 结果分析
第6章 集群创新网络的案例分析:演化视角
6.1 宁波塑胶产业集群:宁波利时与宁波和富
6.1.1 初始阶段1991~1995年
6.1.2 成长阶段11995~2002年
6.1.3 成长阶段22003~2008年
6.1.4 成熟阶段2009年至今
6.1.5 本节小结
6.2 杭州信息产业集群:银江电子
6.2.1 初创阶段2002~2006年:电子市场、松散网络与模仿式创新
6.2.2 成长阶段2007~2012年:从集成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跨网络创新模式
6.2.3 本节小结
6.3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江淮汽车
6.3.1 形成阶段2000年以前从以内生型为主导到技术引进
6.3.2 成长阶段:围绕核心企业网络合作与集成式创新2000—2008年
6.3.3 不确定环境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跨集群创新2008年至今
6.3.4 本节小结
6.4 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星月集团
6.4.1 发生和成长期1993—2000年:网络内的分工合作与机会主义
6.4.2 发展中期2000—2006年:浪潮经济、知识积累与合作研发
6.4.3 发展瓶颈期2007年至今:集群网络锁定与星月集团的挑战
6.4.4 本节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7.3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7.3.1 研究的创新性
7.3.2 研究的局限性
7.4 研究的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