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7.3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12.7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12.7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9.7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90.9
|
編輯推薦: |
孟续铎编著的《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主要针对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的形成原因展开了相关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经济学模型、系统论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经验上阐释了劳动者产生“过劳”问题的成因,主要由7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描述研究的整体框架和研究过程。第2章文献述评,对中外有关过度劳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第3章过度劳动成因的一般原理——经济学视角的分析。第4章过度劳动成因的中国经验——“输入—输出”模型。第5章过度劳动成因的实证检验。第6章对中国规制过度劳动问题的建议。第7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內容簡介: |
过度劳动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给劳 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孟续铎编著的《劳 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主 要针对“过劳”问题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同时对“ 过劳”的社会现状、内涵界定、研究发展、价值判断 和规制建议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劳动者过 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综合运用 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经济学模型、系统论和实证研 究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经验上阐释了劳动者过度劳 动的成因,构建出研究过劳成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范 式,并最终计量出过劳成因中各因素的影响效应。
|
目錄:
|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快速发展的中国与劳动者“过劳”现实
1.1.2 科学发展观与适度劳动观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2.1 过度劳动和“过劳”
1.2.2 劳动者
1.2.3 雇主
1.2.4 劳动时间
1.2.5 劳动强度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方法
1.4.2 比较分析方法
1.4.3 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
1.4.4 系统论分析方法
1.4.5 实证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性
1.6.1 尝试厘清国内学术界各种“过劳’’概念
1.6.2 通过定量分析提炼国内“过劳”研究的特征
1.6.3 构建研究过度劳动成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范式
1.6.4 计量过度劳动成因中各因素的影响效应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过度劳动问题研究述评
2.1.1 研究起源:资本主义初期的过度劳动问题
2.1.2 日本的“过劳”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2.1.3 其他国外文献的述评
2.2 中国“过劳”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2.2.1 文献统计方法
2.2.2 中国“过劳”研究的发端
2.2.3 中国“过劳”研究的进程
2.2.4 中国“过劳”研究的文献特征
2.3 对中国“过劳”研究各主题的综述
2.3.1 “过劳”的概念
2.3.2 “过劳”的衡量标准
2.3.3 “过劳”的程度
2.3.4 “过劳”的后果
2.3.5 “过劳”的对策
2.3.6 “过劳”的国外经验
2.4 对中国“过劳”成因研究的综述
2.4.1 “过劳”的不同影响因素
2.4.2 “过劳”的演化机理
2.5 对中国“过劳”研究的评价
2.5.1 中国“过劳”研究的特点
2.5.2 目前研究的局限
2.6 本章小结
3 过度劳动成因的一般原理——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3.1 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前提假设
3.1.1 经济学分析方法
3.1.2 理性行为假设
3.1.3 非均衡假设
3.2 过度劳动发生的阶段假说——宏观经济学视角
3.2.1 各国劳动时间的现状与历史回顾
3.2.2 劳动时间演变规律的“Z”型假说
3.2.3 过度劳动发生的阶段特征——以日本为例
3.3 “非均衡”的过度劳动形成——微观经济学视角
3.3.1 雇主的支配地位
3.3.2 劳动需求模型的扩展:“人数-时间-强度”模型
3.3.3 准固定成本的存在
3.3.4 加班工资成本的抵消
3.3.5 产出水平下降的抵消
3.3.6 过度劳动的“非均衡”模型
3.4 “非均衡”过度劳动形成的市场失灵因素
3.4.1 劳动者的信息条件限制
3.4.2 交易障碍
3.4.3 外部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过度劳动成因的中国经验——“输入-输出”模型
4.1 模型的提出
4.1.1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借鉴
4.1.2 过度劳动成因的“输入-输出”模型概述
4.2 输入因素
4.2.1 经济环境——赶超发展与经济转型
4.2.2 社会环境——阶层差距与过度竞争
4.2.3 技术环境——网络技术下的工作形态
4.2.4 法制环境——不健全的劳动法制体系
4.2.5 意识环境——中国文化下的劳动态度
4.3 转换过程
4.3.1 研究思路
4.3.2 外推力
4.3.3 内促力
4.4 输出结果
4.5 反馈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过度劳动成因的实证检验
5.1 研究设计
5.1.1 调研目的
5.1.2 调研对象和过程
5.1.3 调研工具
5.1.4 数据分析方法
5.2 我国企业员工过度劳动的基本状况及特征
5.2.1 样本分布的基本情况
5.2.2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总体分析
5.2.3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工作特征分析
5.2.4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个体特征分析
5.3 我国企业员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3.2 计量分析方法
5.3.3 回归方程的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对中国规制过度劳动问题的建议
6.1 对“过劳”问题进行规制的原因
6.1.1 规范经济学的视角
6.1.2 过度劳动对劳动者的危害
6.1.3 过度劳动对企业的影响
6.1.4 过度劳动对社会总福利的损害
6.1.5 对过度劳动问题的价值观判断
6.2 规制“过劳”问题的预防性法律措施
6.2.1 完善劳动基准立法
6.2.2 修改工时和定额的有关规定
6.2.3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6.2.4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闲权
6.3 规制“过劳”问题的补救性法律措施
6.3.1 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过劳”的法律条款
6.3.2 优先考虑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保险
6.3.3 明确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
6.4 学术界对规制“过劳”问题应负的责任
6.4.1 提倡树立新的适度劳动观
6.4.2 成立研究“过劳”问题的学术组织
6.4.3 提高社会对“过劳”问题的重视程度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企业员工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劳动者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量表
附录三 调查样本的行业分类情况
附录四 调查样本的职业分类情况
附录五 全自变量多响应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