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发展新能源是一场革命,更是一场能源效率的革命和清洁能源的革命。面对新能源危机,我们要大胆“亮剑”,在发展中争取主动权。但是,发展新能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尚待破解,还有大量的技术难题等待攻关,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新能源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基础,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任皓编著的这本《新能源危机中的大国对策》从大众化读者的角度,旨在为广大读者揭开新能源神秘的面纱,披露国际上有关新能源研发过程的博弈,了解我国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本书的阅读,应能对国际能源争夺背后鲜为人知的新能源开发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新能源危机中的大国对策》是一本研究围绕新能源开发的大众化通俗读物。
|
關於作者: |
任皓,陕西勉县人,1960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从事企业信息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竞争情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论企业知识资源的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等1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主持并完成《企业的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发现》、《突发灾害下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和参编《组织的知识管理》、《小型炼油厂综合加工工艺进展》、《领导的批评艺术》、《石油金权一一国际石油贸易真相考证》等学术著作。先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等。
|
目錄:
|
第1章 新能源为何引起世界关注
侵袭全球的能源危机
新能源能否代替传统能源
中国能源的近忧与远虑
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掌握了世界
第2章 能源危机中的大国对策
欧洲国家如何应对新能源侵袭
美国也在发展新能源
新能源对日本经济举足轻重
发展新能源,我们应当走什么路?
第3章 经济影响新能源,更影响着世界
透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是什么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应运而生的低碳经济
欧盟的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
光伏——我国与欧盟的新一轮贸易战
全世界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
一个阴谋的诞生——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打击
美元的回流其实很简单——用专利和技术打败你
石油美元继续横行世界
第4章 新能源——让人欢喜让人忧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能源就清洁吗?
成本高昂的太阳能
技术低、难利用让企业对风能望而却步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生物能
未来粮食的格局将改变世界
日本大地震之后,世界核能何去何从
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的影响
第5章 博弈论无处不在——新能源中的道德博弈
新能源在发达国家的“细水长流”
发达国家的“超级实验室”
中国新能源的尴尬——尚未成熟就产能过剩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成就
中国能否复制美国页岩气的成功
第6章 是挑战更是机遇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步一个脚印
能源垄断须到头了
让无法再生的传统能源发挥出最大效用
实现资源良性可持续发展
治国之根本——需健全法律制度
国内媒体和民间力量是把双刃剑
国家存亡,国企站出来
1+12各能源的统筹兼顾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猛增,而中国的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输血”。在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还处在煤炭时代。2008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虽然晚了近百年,但还是成功地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国俱乐部里的“新生”力量。
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有专家预判,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此外,从2009年起,中国从一个煤炭净出口国居然转变成煤炭净进口国,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与第二名的日本相比,要超出他们近亿吨。除了石油和煤炭这两大能源净进口外,天然气也开始大量进口。很多人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核电,理由就是中国的石油必须依赖进口。但实际上更需依赖进口的必需品还不是石油,而是核战略物资——铀。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0年中国铀产量仅为827吨,而2011年中国铀消耗量却达到4400吨。在生产远远达不到需求的情况下,中国将不得不更加依赖铀进口。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预计在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2,但总的来说,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或许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1995年初,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制定的《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对我国在未来十五年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建设步伐。2000年8月,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又颁布了《2000一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对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市场开发的潜力、预期效益、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为了发展新能源,从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给予政策性扶持,重点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克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法律和政策障碍,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为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
《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可再生能源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成为指引我国未来十五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全部能源的15%,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在总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太阳能要达到200万千瓦,风能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要达到3亿立方米。2007年12月,我国发布《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劲头很大,但随着新能源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成本、技术、装备、人才、政策和相关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将会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新能源快速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新能源的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当前,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弱仍然是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排除常规能源外部环境成本不考虑,目前利用的新能源,除太阳能热水器外,绝大多数用来生产电力、热力,液体燃料产品的成本仍然比常规能源产品要高很多,这就使新能源失去了经济上的竞争优势,使其不具备完全自主商业化发展的能力。
尽管我国在建立新能源市场方面做了很多的准备,但由于利用新能源的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其产品自身的特点等原因,造成新能源还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比如电网应该如何接纳新能源电力的问题,石油企业和用户对用生物液体作为燃料存在着疑虑,建筑开发商还在阻挠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技术研发资金缺口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资金不足制约新能源研发的发展,如果要尽快降低成本,克服外部支撑条件的限制,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虽然我国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局面有所改变,但总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非常落后,在技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投入水平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新能源的核心技术都依赖于国外引进,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尚不具备竞争力,并且起步较晚、水平较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研究支撑平台,缺乏清晰的系统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长期的发展思路,对创新性、基础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一个连续、长期的研发投入计划,在研究开发方面的资金支持也明显不足。
产业体系尚未形成,配套能力不强。P11-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