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中国人正在遭遇“亚健康”的威胁。《中国城市健康白皮书》数据也显示,76%的城市白领都是处于代谢紊乱、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只有2.5%。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见亚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及进行亚健康教育和防治的重要性。由于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壮大,对亚健康的干预早已迫在眉睫,本书则是一部采用立体化健身处方来帮助人们了解亚健康危机,掌握亚健康的基本防治原则、调控方法和促进亚健康人群身心健康的专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独辟蹊径,自成风格,以独特新颖的构思,立体和全方位的创新视角,全面诠释和介绍了倍受广大亚健康易患人群青睐的现代运动、营养、心理、保健等多维和个性化的健身处方,解析了影响体质和健康的因素、健康状况的控制、亚健康的标准及检测方法、不同年龄和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特征及主要调控方法、制定健康膳食处方的安全措施及与亚健康相关的微量元素等。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较大地满足广大亚健康易患人群个性化的健身需求。
本书主要阐述了不同人群的健康保健要点和亚健康易患人群运动、营养及心理处方指南。重点介绍了不同年龄亚健康人群和不同亚健康症状的运动干预处方与营养干预处方;健康危机、单纯性肥胖或单纯性消瘦的的运动干预处方与营养干预处方;进食异常的综合调控处方;不同亚健康状态重点食物的选择处方及保健营养补品与天然“食物补品”的选择处方;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不同亚健康症状的心理治疗和综合调适处方及避免健身锻炼风险的可行性方案等。
本书既是广大亚健康人群(含上班族)健身的指导性手册,又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健身教练等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及任课教师的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员及大中专学生的参考用书,对医疗保健工作者、营养工作者、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刘胜,男,1968年生,湖北武汉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主要承担学校体育理论、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等体育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曾先后荣获教育部体育新苗奖教师奖、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任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教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社会体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体育理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健身健美运动协会副会长等。
王丽君,女,1970年生,西安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副校长,中国健美协会竞赛委员会委员,IFBB国际级健美裁判,教育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专项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资格健身教练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健身教练,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理事。
张先松,男,1951年生,江汉大学三级教授、武汉市优秀专家和两次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健身健美运动》主编。出版专著、教材38部,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5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15项,获全国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培养的队员获得过省市和全国金牌150余枚。
|
目錄:
|
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的标准及判定方法(1)
第一节理想体质与健康的标淮及判定方法(1)
一、健康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二、理想体质的标准
三、影响体质和健康的因素
四、健康状况的控制
第二节亚健康的标准及检测方法(15)
一、亚健康的来历及其概念
二、亚健康的成因、症状及其分类
三、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四、亚健康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的亚健康特征(26)
一、儿童亚健康特征
二、青少年亚健康特征
三、中青年亚健康特征
四、中老年亚健康特征
五、孕妇亚健康特征
第二章亚健康人群的运动与营养干预处方(34)
第一节不同年龄亚健康人群的运动干预处方(34)
一、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差的运动干预处方
二、儿童青少年肌力差的运动干预处方
三、儿童青少年肥胖倾向的运动干预处方
四、青壮年身体透支人群的运动干预处方
五、中年人预防早衰的运动干预处方
六、老年人预防衰老的运动干预处方
第二节不同亚健康症状人群的运动干预处方(52)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康复运动处方
二、写字间职业病的康复运动处方
三、用脑过度者的运动干预处方
四、焦虑症的运动干预处方
五、更年期综合征的运动干预处方
六、更年期综合征的个性化运动处方、
七、脂肪肝倾向的运动干预处方
第三节不同精神状态人群的营养干预处方(77)
一、遇事易激动,难以控制情绪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二、遇事易自责,焦虑不安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三、脾气暴躁,爱发火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四、怕交际、爱独处、孤僻胆小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五、爱唠叨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七、心情苦闷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八、情绪低落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九、容易疲劳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十、神经衰弱的人的营养干预方案
第四节肥胖儿童少年的营养干预处方(81)
一、促进儿童减肥的营养干预处方
二、少年儿童早期肥胖的预防处方
三、肥胖儿童的膳食营养处方
四、小儿肥胖症的简易预防处方
第五节成人肥胖者的营养干预处方(87)
一、每周减轻一磅体脂的运动营养处方
二、单纯性肥胖的运动营养处方
三、肥胖者的瘦身食疗小处方
四、个性化食物减肥小验方
五、个性化饮料减肥小验方
六、成年人减肥案例
七、饮食减肥的十个技巧
八、美国推崇的十大减肥法
第六节身体过瘦者的营养干预处方(103)
一、一般消瘦者的饮食调配处方
二、消瘦的预防处方
三、消瘦者的增肥处方
四、消瘦者的进补处方
五、使人增胖的小处方(验方)
六、单纯性消瘦者增肥食疗小处方
第七节进食异常的综合调控处方(113)
一、关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二、关于进食功能障碍
三、神经性厌食的膳食营养处方
四、神经性贪食的膳食营养处方
五、神经性呕吐的膳食营养处方
六、进食异常的综合调控处方
第三章与亚健康相关的微量元素及膳食处方安全措施(125)
第一节与亚健康相关的微量元素及保健品(125)
一、微量元素与亚健康密切相关
二、亚健康人群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三、药源性疾病引起的微量元素缺乏
四、微量元素检测
五、一种新的亚健康检测方法——量子共振检测法(QRS)
六、常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来源
七、保健营养补品与天然“食物补品”的选择方案
第二节亚健康膳食处方的安全措施(136)
一、应该减少食用的食物
二、注意食物安全
第四章不同亚健康症状的综合调适处方(141)
第一节不同人群的健康保健处方要点(141)
一、儿童的保健处方要点
二、青年人的保健处方要点
三、男人的保健处方要点
四、妇女的保健处方要点
五、老年人的保健处方要点
第二节不同亚健康症状的综合调适处方(145)
一、机体疲劳的综合调控处方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综合调控处方
三、精神应激状态下的综合调控处方
四、大脑供血不足的综合调控处方
五、心肌供血不足的综合调控处方
六、血压增高的综合调控处方
七、临界高血压的个性化调控处方
八、糖尿病倾向的综合调控处方
九、糖耐量异常的个性化调控处方
十、高脂血症的个性化运动处方
十一、血黏度增高的综合调控处方
十二、脂肪肝倾向的亚健康处方
十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综合调控处方
十四、免疫功能低下的综合调控处方
十五、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个性化调控处方
十六、神经衰弱的综合调控处方
十七、睡眠障碍的综合调控处方
第五章心理健康的标准和亚健康心理的调适处方(179)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与维护方法(180)
一、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保持和维护方法
第二节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形式及特征(187)
一、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别
二、亚健康状态的心理特征
三、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正常人的不正常表现
第三节亚健康心理的一般疗法(192)
一、亚健康的森田疗法
二、亚健康的放松疗法
三、亚健康的行为疗法
四、亚健康的音乐疗法
五、亚健康的结肠水疗法
六、亚健康的电针加经络氧疗法
七、亚健康的疏导疗法
八、亚健康的娱乐疗法
九、亚健康的漂浮疗法
十、亚健康的催眠疗法
十一、亚健康的逆转意图疗法
十二、亚健康的暗示疗法
十三、亚健康的森林疗法
第四节心理亚健康的预防调适处方(217)
一、心理亚健康的自我调节处方
二、心理亚健康综合调适处方
三、心理亚健康的预防处方
四、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心理治疗处方
五、一般心理压力的自我消解处方
主要参考文献(231)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的标准及判定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权威部门断定:世上的大多数人(约75﹪)不同程度上处于不完全健康又没有患病的状态。因为身体上有许多病变因子(或第三状态),难以检查出来,这种状态,往往是各种疾病的患病因素,可以潜伏几年至几十年,它们是健康与疾病的交接地带,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介点”,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特别健身锻炼、平衡饮食、心理调节及中医调控和生活保健等则可延缓这种状态的出现,将处于非病态的隐性因子消除——如肥胖等,以增进健康和长寿。本书的责任,就是提醒人们从评估与健康状况有关的危险因子及行为方面入手,把握和控制生命的质量。真正实现人人加入健身运动,个个告别亚健康状态的宏伟目标。
第一节理想体质与健康的标淮及判定方法
一、健康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一)健康的范围与定义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健康是建立在对生活某种特定兴趣与目标基础上的个性表现。健康是人类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古代英语中“健康”一词有强壮、结实、完美之意。中国百姓以往认为有病为不健康,没有病就是健康。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讲“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有一句谚语说:“失去了财富,什么也没丢失;失去了智力,失去了一半;失去了健康,丢失了全部”,也有人说:“只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会感到它的存在,即青春和健康”,说明人们是多么看重健康。车尔尼雪夫斯基讲:“如果不健康,就是大富大贵,穷奢极欲,也生活得不好受。所以红润的脸和饱满的精神对于上流社会的人也仍旧是有魅力的”。由此可见健康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1.健康的范围
就生理功能方面,健康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如抗寒、抗热能力及免疫能力提高(表1-1-1)。
2.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新定义是指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精力充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心理健康:其标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量。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自明。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社会身份与形为相符)。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是非的能力,能按社会通行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的幸福作贡献。
以上是人类对健康的最新认识,这也是历史的过程。最初,人类只关心自身生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开始关心身体健康。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卫生对人们生活质量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源。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丧失了一切。”
(二)关于健康—疾病模型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健康–疾病模型(图1-1-1)来描述健康的定义和人体健康程度。 、
高度完美状态
这一模型显示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分界与联系,并对各种不同的健康状态进行了描述。在图1-1-1中可见,模型的一端是生命终止——早衰、死亡;另一端则是一种高度完美的健康状态即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最佳状态;处于模型中间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般健康状态。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或所具有的信息,确定在模型中相应的位置,从而为人们保持或改善自身与社会的健康提供参考和依据。如果付出努力,不断地在各方面充实、完善,则人体健康会向着良好健康、高度健康的状态发展、过渡,并逐渐趋向完美。否则,如果缺乏知识、缺乏毅力,对自己的健康不加重视,甚至对已出现的疾病早期症状掉以轻心,这样做的结果是,表面看来很健康,其实已有很多潜在危机,造成健康状况下降,严重者会导致疾病发展、恶化,以至于造成人体暂时的或者终身的痛苦,最终死亡。健康—疾病模型指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标准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及经济水平等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标准。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好一些,充实一些,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遗传的、生理的、社会的,等等。有些因素我们可以人为控制,如不吸烟、不喝酒,或改变其他危害健康的行为,或者从城市搬到郊外以改善居住环境……,但我们却无法避免意外事故或疾病的发生,也不能抗拒衰老。重要的是怎样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避免或减少不测事件的发生,以保护良好的身体功能,延缓衰老的到来。这就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从而使自己的状态向好的方面发展,否则,我们的健康状况就会下降,最终不可收拾。
2.健康模型的内涵
当我们理解健康-疾病模型时,应将它看成是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圆盘,各圆盘由五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就是完整的健康的内涵。他们分别是人体的躯体、智能、情感、社群和精神的健康(图2-1)。这五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标志。
躯体健康:指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没有疾病和残疾,具备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智能健康:指智力正常,具备思维及认知能力,能准确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思维,描述不同的事物,并能对不同的人与事物作出分析与判断。
情感健康:指具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稳定,自尊、自爱、自信,具有自知之明。
社群健康:指具备良好的与别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有社交技巧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关心与帮助别人。
精神健康:指具有崇高的信仰,相信真理,相信自然,相信科学,追求人生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追求生活质量和乐趣,追求精神上的完善与充实。
组成健康内涵的五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其作用交叉重叠,相互渗透。它们之间既不能割裂也没有绝对的界线。这五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即在健康-疾病模型中所处的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残疾人虽然因为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身体健康的一方面受到伤害,但有其他方面健康作支柱,他就能以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正确地面对人生并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有人虽然失去双腿但仍能坐在轮椅上参加马拉松比赛,虽然双目失明还可获得滑雪冠军……
健康内涵所包括的五个方面,它们之间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当人们在一方面的功能有所改善时,其他各个方面也会相应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健身运动锻炼获得的躯体健康,不仅可以使体质增强,使人体具备的能量增加,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情绪,增加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改善人们的社交活动。
这里必须指出,外部条件对健康内涵五个方面的作用效果,受作用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偶尔运动锻炼一次或一天,不会使体质立刻增强,暂停1~2次锻炼也不会使一个强壮的人变虚弱;仅抽一包烟或被动吸烟一个晚上,不会直接导致肺癌,但每天抽许多烟或处于“烟雾弥漫”中,那么日积月累,无疑会损害人的心肺,并引发肺癌等各种疾病。
总而言之,健康的含义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个人只有达到了躯体健康、脑力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精神生活丰富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三)健康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1.健康的评价指标
根据健康的概念要订出普遍适用的健康指标是比较困难的。例如,服兵役的健康检查标准和新生入学的检查标准,选长跑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健康标准是不相同的,他们有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要一般地订出健康指标,如身高、体重、脉搏、肺活量、血压、血细胞数等标准是困难的。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男女性别、地域差异、不同民族各不相同,很难用一个具体指标去衡量。一般说来,人体的健康指标也只能起个参考作用。
2.健康的生理学评价方法
健康评价的方法很多,由于健身活动主要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故在此重点介绍两种较简单的人体有氧能力的评价方法。
(1)台阶实验。台阶实验特别适应于用平时的健身活动或很少活动者的氧能力的评定,因台阶实验运动强度不大,不会造成大的危害,特别适合于老人。台阶实验中台阶高度,男子40cm、女子33cm,上下台阶22.5次.min-1,运动5min。运动后测定心率(运动后第15~30s心率值)和体重(Kg),并根据专门的评价表评定其有氧能力。
台阶实验自1930年由哈佛疲劳研究所提出以来,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它的危险性小,简单,实用,可靠性强。在测试过程中,只需台阶、秒表、节拍器与体重计(测评方法略)。
(2)跑步实验。尽全力跑2.4Km,根据跑步的时间预测其有氧能力和工作能力,如果是无训练者,那么在测试之前至少进行8周的训练,且35岁以上者应考虑进行一次包括运动时心电图在内的医学检查。
研究表明,12min以上跑步的成绩可很好地预测有氧能力,训练有素者跑2.4km在10min以内,也能反映有氧能力。台阶实验和2.4km跑的得分可能是一致的,故基于上述原因,可以说跑步实验曾经是最好的预测有氧能力的方法,更适合于经常锻炼者。受试者的得分不论年龄、性别、体重都可以进行比较,也可用得分值大小反映锻炼的效果(测评方法略)。
3.人体健康的定性评价标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健康分开。”人是美的,因为人体符合美的规律,而其中最本质的规律就是健康。有人把“健”与“美”比喻为“形”和“影”,丢掉了形便消失了影,没有健康,便没有人体的美。健康是内在的本质,以健康作为外形美的基础,人体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特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条标准附后: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理想体质的标准
(一)体质的含义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与变异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评价一个人的体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
2.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的活动能力。
4.心理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适应能力: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
以上5个方面的状况,决定着人们的不同体质水平。由此看出体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以及测量和评价的多指标性质。
(二)理想体质的标志
理想体质,是指人体具有的良好质量,它是在遗传潜力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努力,达到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智力以及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相对良好的状态。达到理想体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主要标志是:
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
2.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姿正确。
3.心血管、呼吸与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
4.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
5.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的能力。
6.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
(三)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而健康则是体质状况的反应和表现。它在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阶段性,从而反映出最佳状态到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等各种不同的健康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受到许多相互交叉渗透,制约因素的影响,只有弄清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各种因素,才能有选择地利用有利因素,避免有害因素的影响,以促进体质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评价体质和健康状况时,有些指标,很难说是纯属检测体质的指标,另一些指标也很难说成是纯属健康检查的指标。例如“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卡片”就没有将体质与健康的测试指标绝然分开。
三、影响体质和健康的因素
人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各种因素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影响。
1.先天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对体质的强弱有重要的影响。Wileen等研究双生子后发现,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出生时身高无显著差别,MZ的身高到3~9岁时相关均在0.93左右,而DZ在出生时身高相关虽有0.79,到8岁时只有0.49相关。
人的染色体除决定人体的性别外,在胚胎发展中摄取环境中的许多物质,形成与亲代相似的多种特征,如体态、体质,甚至影响人们的性格、智力、功能等方面;还携带许多隐性的或显性的疾病,如色盲、聋哑等遗传缺陷。现代已发现的有二三千种之多。重视遗传对健康的影响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遗传病种多,发病率高(约占一般疾病的20%),虽然有治疗法可以纠正或缓解一些临床症状,或防止发病,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且,遗传性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终生,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在家庭、伦理、道德、法制和医疗康复等方面,成为很大的难题。许多先进国家,大力发展康复医学,遗传残疾人是他们的当然对象。重要的是加强预防措施,如提倡科学婚姻、优生、计划生育,提倡适龄婚配,适龄、适时生育,用法制来管理婚姻和生育,这是关系一个民族世代繁衍、增强人民体质,获得健康美好生活的基本措施之一。
2.后天因素的影响
保健专家将后天因素归纳为四类,一是环境(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生物学因素(包含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三是生活方式;四是保健设施。
美国布鲁姆氏(Blum·H·L)于1976年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人群状态的公式。
HS=fE+ACHS+B+LS
HShealthstatus代表“健康状态”;
“f”是一个函数;
Eenvionment代表“环境”(自然环境:空气、风、阳光、水、粮食、蔬菜、动物。社会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
BbiologicalFactors代表“生物学因素”(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反应、再生代偿等);
ACHS(accessibilitytohealth-service)代表“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营养、卫生、运动)。
LSlifestyle代表“生活方式”(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对个人而言,在影响体质和健康的因素中,除遗传外,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和健身锻炼。
四、健康状况的控制
(一)确定目标
健身者应该表明自己对目前健康状况的满意程度(表1-1-2),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健身锻炼计划的目标,从而确定应该改变的生活方式。
表1-1-2你对下列健康指标的满意程度
用以下标准在最符合你自身情况的数字上划圈
4=非常满意
3=满意
2=不满意
1=非常不满意
体能
心血管耐受力
血压
体脂
力量
处理紧张和
压力的能力
放松的能力
睡眠
体姿
机体
外表
健康状况
平时用药水平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控制健康状况
健康的人有很高的心肺功能和智力的敏感性;有良好的社会交往;理想的体脂、体力及机体的灵活性。通过经常的锻炼、健康的食谱、避免滥用药品及不断发展摆脱压力的能力便可以达到这种理想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人意味着能快乐地享受生活,而且患大病的概率很少。任何健康特征的改变都会引起生活质量的变化。
健康的人总是在努力接近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健康是多角度的,如果不考虑智力、社会、精神以及机体的要素,你很难想象高的生活质量。智力敏锐和好奇,情感的感受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社会事务、问题的意识与参与及以充沛的精力去完成个人目标而不感到疲劳,这些都是生命的要素。健康的方方面面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因为一些方面很高的健康水平能提高其他方面的健康程度,相反地,某方面很低的健康水平则限制其他方面的健康程度。
运动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基本手段,自原始社会以来,运动就是人类求食图存的重要生活内容。早在《韩非子》和《礼记》中记载的“人民少而禽兽众”,“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的古代,狩猎中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游泳等活动,就是人类早期的运动,并从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并积累了一些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知识。随着西周时期,医术的发展促进了养生思想的出现。三国时的华佗曾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他还在前人导引的基础上,创编了一种新的保健体操——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清的“十二段锦”,“易筋经十二势”,“太极拳”等,都是我国历史上通过人体的运动达到养生保健的传统方法。
在国外,生活在希腊“黄金时代”坚持终身运动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提出“运动能增进食欲,能睡好觉,是最好的健身法”。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指出:“第一,要为保卫城邦而锻炼”。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赞成终生运动,还主张在身体未臻健全时,适宜参加最小的运动项目,以健美体格的和谐发展。他告诫人们,“在青春期以前,我们为了不妨碍孩子们的发育,要避免粗劣的食物和繁重的劳动,应进行轻松的运动”。
17世纪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在他的教育方案中,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运动,并得以指导。他特别重视游戏的价值,认为做游戏是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教育。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通过运动,可使形态和机能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这些适应性的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向效应,即有可能增强体质,也可能危害健康。只有从事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适宜运动,才能达到促进生长发育,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使心、肺功能得到增强,起到预防和推迟退行性病变,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