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92段大型高清多媒体教学视频,28个上机实验,手把手教您auto cad从入门到精通!光盘含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和素材,按照书中实例操作时,可直接调用!赠送5套机械设计方案及长达300分钟同步教学视频,拓展视野,增强实战。AutoCAD绘图技巧、快捷命令速查手册、疑难问题汇总、常用图块等辅助学习资料,极大地方便读者学习
|
內容簡介: |
《AutoCAD 2015中文版机械设计实例教程》一书针对AutoCAD认证考试最新大纲编写,重点介绍了AutoCAD 2015中文版的新功能及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AutoCAD 2015中文版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最大的特点是,在大量利用图解方法进行知识点讲解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了机械工程设计应用案例,使读者能够在机械设计工程实践中掌握AutoCAD 2015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AutoCAD 2015中文版机械设计实例教程》分为12章,分别介绍了AutoCAD 2015入门、二维绘制命令、精确绘图、编辑命令、文字与表格、尺寸标注、高级绘图工具、零件图与装配图、三维造型绘制、三维造型编辑、手压阀二维设计综合案例和手压阀三维设计综合案例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CADCAMCAE技术联盟,是一个CADCAMCAE技术研讨、工程开发、培训咨询和图书创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协作联盟,包含20多位专职和众多兼职CADCAMCAE工程技术专家。负责人由Autodesk中国认证考试中心首席专家担任,全面负责Autodesk中国官方认证考试大纲制定、题库建设、技术咨询和师资力量培训工作,成员精通Autodesk系列软件。其创作的很多教材成为国内具有引导性的旗帜作品,在国内相关专业方向图书创作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目錄:
|
第1章 AutoCAD 2015入门
1.1 操作环境简介
1.1.1 操作界面
1.1.2 设置光标大小
1.1.3 绘图系统
1.1.4 设置绘图区的颜色
1.2 文件管理
1.2.1 新建文件
1.2.2 快速创建图形设置
1.2.3 打开文件
1.2.4 保存文件
1.2.5 自动保存设置
1.2.6 另存为
1.2.7 退出
1.3 基本绘图参数
1.3.1 设置图形单位
1.3.2 设置图形界限
1.4 显示图形
1.4.1 实时缩放
1.4.2 实时平移
1.5 基本输入操作
1.5.1 命令输入方式
1.5.2 命令的重复、撤销、重做
1.5.3 数据输入法
1.5.4 绘制线段
1.6 图层
1.6.1 图层的设置
1.6.2 颜色的设置
1.6.3 线型的设置
1.6.4 线宽的设置
1.7 综合演练样板图设置
1.8 名师点拨图形基本设置技巧
1.9 上机实验
1.10 模拟试题
第2章 二维绘制命令
(视频讲解:42分钟)
2.1 直线类命令
2.1.1 直线
2.1.2 构造线
2.2 圆类命令
2.2.1 圆
2.2.2 圆弧
2.2.3 圆环
2.2.4 椭圆与椭圆弧
2.3 平面图形
2.3.1 矩形
2.3.2 多边形
2.4 点命令
2.4.1 点
2.4.2 等分点
2.4.3 测量点
2.5 面域
2.5.1 创建面域
2.5.2 布尔运算
2.6 图案填充
2.6.1 基本概念
2.6.2 图案填充的操作
2.6.3 编辑填充的图案
2.7 多段线
2.7.1 绘制多段线
2.7.2 编辑多段线
2.8 样条曲线
2.8.1 绘制样条曲线
2.8.2 编辑样条曲线
2.9 综合演练轴的绘制
2.10 名师点拨二维绘图技巧
2.11 上机实验
2.12 模拟试题
第3章 精确绘图
(视频讲解:23分钟)
3.1 精确定位工具
3.1.1 正交模式
3.1.2 栅格显示
3.1.3 捕捉模式
3.2 对象捕捉
3.2.1 特殊位置点捕捉
3.2.2 对象捕捉设置
3.2.3 基点捕捉
3.3 对象追踪
3.3.1 自动追踪
3.3.2 极轴追踪设置
3.4 参数化工具
3.4.1 建立几何约束
3.4.2 设置几何约束
3.4.3 建立尺寸约束
3.4.4 设置尺寸约束
3.4.5 自动约束
3.5 综合演练利用参数化工具绘制轴
3.6 名师点拨精确绘图技巧
3.7 上机实验
3.8 模拟试题
第4章 编辑命令
(视频讲解:69分钟)
4.1 选择对象
4.2 删除及恢复类命令
4.2.1 删除命令
4.2.2 恢复命令
4.3 复制类命令
4.3.1 偏移命令
4.3.2 复制命令
4.3.3 镜像命令
4.3.4 阵列命令
4.4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
4.4.1 修剪命令
4.4.2 延伸命令
4.4.3 拉伸命令
4.4.4 拉长命令
4.4.5 倒角命令
4.4.6 圆角命令
4.4.7 打断命令
4.4.8 打断于点命令
4.4.9 分解命令
4.4.10 合并命令
4.4.11 光顺曲线
4.5 改变位置类命令
4.5.1 移动命令
4.5.2 旋转命令
4.5.3 缩放命令
4.6 对象编辑命令
4.6.1 钳夹功能
4.6.2 修改对象属性
4.7 综合演练齿轮泵机座设计
4.7.1 配置绘图环境
4.7.2 绘制齿轮泵机座主视图
4.7.3 绘制齿轮泵机座剖视图
4.8 名师点拨二维编辑跟我学
4.9 上机实验
4.10 模拟试题
第5章 文字与表格
(视频讲解:35分钟)
5.1 文本样式
5.2 文本标注
5.2.1 单行文本标注
5.2.2 多行文本标注
5.3 文本编辑
5.4 表格
5.4.1 定义表格样式
5.4.2 创建表格
5.4.3 表格文字编辑
5.5 综合演练圆柱齿轮设计
5.5.1 配置绘图环境
5.5.2 绘制圆柱齿轮
5.5.3 标注参数表与技术要求
5.5.4 填写标题栏
5.6 名师点拨文字与表格绘制技巧
5.7 上机实验
5.8 模拟试题
第6章 尺寸标注
(视频讲解:58分钟)
6.1 尺寸样式
6.1.1 新建或修改尺寸样式
6.1.2 线
6.1.3 符号和箭头
6.1.4 文字
6.1.5 调整
6.1.6 主单位
6.1.7 换算单位
6.1.8 公差
6.2 标注尺寸
6.2.1 长度型尺寸标注
6.2.2 对齐标注
6.2.3 基线标注
6.2.4 连续标注
6.2.5 角度型尺寸标注
6.2.6 直径标注
6.2.7 半径标注
6.2.8 其他尺寸标注
6.3 引线标注
6.3.1 一般引线标注
6.3.2 快速引线标注
6.3.3 多重引线标注
6.4 形位公差
6.5 编辑尺寸标注
6.6 综合演练齿轮泵前盖设计
6.6.1 配置绘图环境
6.6.2 绘制齿轮泵前盖
6.6.3 标注齿轮泵前盖
6.6.4 填写标题栏与技术要求
6.7 名师点拨尺寸标注技巧
6.8 上机实验
6.9 模拟试题
第7章 高级绘图工具
(视频讲解:14分钟)
7.1 图块操作
7.1.1 定义图块
7.1.2 图块的存盘
7.1.3 图块的插入
7.1.4 动态块
7.2 图块的属性
7.2.1 定义图块属性
7.2.2 修改属性的定义
7.2.3 图块属性编辑
7.3 设计中心
7.3.1 启动设计中心
7.3.2 插入图块
7.3.3 图形复制
7.4 工具选项板
7.4.1 打开工具选项板
7.4.2 工具选项板的显示控制
7.4.3 新建工具选项板
7.4.4 向工具选项板添加内容
7.5 综合演练建立紧固件工具选项板
7.5.1 新建工具选项板
7.5.2 添加选项
7.6 名师点拨高效绘图技巧
7.7 上机实验
7.8 模拟试题
第8章 零件图与装配图
(视频讲解:46分钟)
8.1 完整零件图绘制方法
8.1.1 零件图内容
8.1.2 零件图绘制过程
8.2 端盖零件图的绘制
8.2.1 调入样板图
8.2.2 设置图层与标注样式
8.2.3 绘制主视图
8.2.4 绘制左视图
8.2.5 标注端盖
8.2.6 填写标题栏
8.3 完整装配图绘制方法
8.3.1 装配图内容
8.3.2 装配图绘制过程
8.4 齿轮泵总成设计
8.4.1 配置绘图环境
8.4.2 绘制齿轮泵总成
8.4.3 标注齿轮泵总成
8.4.4 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8.5 上机实验
8.6 名师点拨绘图技巧
8.7 模拟试题
第9章 三维造型绘制
(视频讲解:55分钟)
9.1 三维坐标系统
9.1.1 坐标系建立
9.1.2 动态UCS
9.2 观察模式
9.2.1 动态观察
9.2.2 视图控制器
9.2.3 相机
9.2.4 漫游和飞行
9.2.5 运动路径动画
9.2.6 控制盘
9.2.7 运动显示器
9.3 显示形式
9.3.1 消隐
9.3.2 视觉样式
9.3.3 视觉样式管理器
9.4 绘制三维网格曲面
9.4.1 平移网格
9.4.2 直纹网格
9.4.3 旋转网格
9.4.4 边界网格
9.5 绘制基本三维网格
9.5.1 绘制网格长方体
9.5.2 绘制网格圆锥体
9.6 绘制基本三维实体
9.6.1 螺旋
9.6.2 长方体
9.6.3 圆柱体
9.7 特征操作
9.7.1 拉伸
9.7.2 倒角
9.7.3 圆角
9.7.4 旋转
9.7.5 扫掠
9.7.6 放样
9.7.7 拖曳
9.8 渲染实体
9.8.1 设置光源
9.8.2 渲染环境
9.8.3 贴图
9.8.4 渲染
9.9 综合演练齿轮泵泵体
9.10 名师点拨三维绘制跟我学
9.11 上机实验
9.12 模拟试题
第10章 三维造型编辑
(视频讲解:113分钟)
10.1 编辑三维曲面
10.1.1 三维阵列
10.1.2 三维镜像
10.1.3 对齐对象
10.1.4 三维移动
10.1.5 三维旋转
10.2 特殊视图
10.2.1 剖切
10.2.2 剖切截面
10.2.3 截面平面
10.3 编辑实体
10.3.1 拉伸面
10.3.2 移动面
10.3.3 偏移面
10.3.4 删除面
10.3.5 旋转面
10.3.6 倾斜面
10.3.7 复制面
10.3.8 着色面
10.3.9 复制边
10.3.10 着色边
10.3.11 压印边
10.3.12 清除
10.3.13 分割
10.3.14 抽壳
10.3.15 检查
10.3.16 夹点编辑
10.4 综合演练齿轮泵三维装配图
10.4.1 配置绘图环境
10.4.2 装配泵体
10.4.3 装配垫片
10.4.4 装配左端盖
10.4.5 装配右端盖
10.4.6 装配长齿轮轴
10.4.7 装配短齿轮轴
10.4.8 装配轴套
10.4.9 装配锁紧螺母
10.4.10 装配键
10.4.11 装配锥齿轮
10.4.12 装配垫圈
10.4.13 装配长齿轮轴螺母
10.4.14 装配销
10.5 名师点拨三维编辑跟我学
10.6 上机实验
10.7 模拟试题
第11章 手压阀二维设计综合案例
(视频讲解:157分钟)
11.1 底座的绘制
11.1.1 绘制视图
11.1.2 标注底座尺寸
11.2 手压阀阀体设计
11.2.1 配置绘图环境
11.2.2 绘制主视图
11.2.3 绘制左视图
11.2.4 绘制俯视图
11.2.5 标注阀体
11.2.6 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11.3 手压阀装配平面图
11.3.1 配置绘图环境
11.3.2 创建图块
11.3.3 装配零件图
11.3.4 标注手压阀装配平面图
第12章 手压阀三维设计综合案例
(视频讲解:80分钟)
12.1 胶木球的绘制
12.2 销轴的绘制
12.3 手把绘制
12.4 手压阀阀体绘制
12.5 手压阀三维装配图
12.5.1 配置绘图环境
12.5.2 装配泵体
12.5.3 装配阀杆
12.5.4 装配密封垫
12.5.5 装配压紧螺母
12.5.6 装配弹簧
12.5.7 装配胶垫
12.5.8 装配底座
12.5.9 装配手把
12.5.10 装配销轴
12.5.11 装配销
12.5.12 装配胶木球
12.6 14剖切手压阀装配图
附录A
模拟考试答案
|
內容試閱:
|
第 1章
本章通过小齿轮轴零件图和齿轮泵装配图的绘制,学习用AutoCAD绘制完整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知识及绘制方法和技巧。
在绘制端盖之前,首先应该对端盖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国家标准,需要确定零件图的图幅、零件图中要表达的内容、零件各部分的线型、线宽、公差及公差标注样式以及粗糙度等,另外还需要确定要用几个视图才能清楚地表达该零件。
8.1 完整零件图绘制方法
零件图是设计者用于表达对零件设计意图的一种技术文件。
【预习重点】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练习零件图的绘制。
8.1.1 零件图内容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工程图样,并根据它加工制造出零件。一幅完整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一组视图:表达零件的形状与结构。
(2)一组尺寸:标出零件上结构的大小、结构间的位置关系。
(3)技术要求:标出零件加工、检验时的技术指标。
(4)标题栏:注明零件的名称、材料、设计者、审核者、制造厂家等信息的表格。
8.1.2 零件图绘制过程
零件图的绘制过程包括绘制草图和绘制工作图,AutoCAD一般用作绘制工作图,下面是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步骤。
(1)设置作图环境。绘图环境的设置一般包括两方面。
① 选择比例:根据零件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比例,尽量采用1:1的比例。
② 选择图纸幅面:根据图形、标注尺寸、技术要求所需图纸幅面,选择标准幅面。
(2)确定绘图顺序,选择尺寸转换为坐标值的方式。
(3)标注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填写标题栏。标注尺寸前要关闭剖面层,以免剖面线在标注尺寸时影响端点捕捉。
(4)校核与审核。
8.2 端盖零件图的绘制
本节绘制如图8-1所示的端盖零件图。
手把手教你学
根据国家标准和工程分析,要将端盖表达清楚、完整,需要一个主视剖视图以及一个左视图。为了将图形表达得更加清楚,选择绘图的比例为1:1,图幅为A2。如图8-2所示为要绘制的端盖零件图,下面介绍端盖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图 8-2 2 2 端盖零件图
图 8-1 1 1 端盖
手把手教你学
8.2.1 调入样板图
在命令行中输入NEW命令或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如图8-3所示,在该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样板图。
图 8-3 3 3 选择样板对话框
在其中选择已经绘制好的样板图后,单击打开按钮,则会返回绘图区域。同时选择的样板图也会出现在绘图区域内,如图8-4所示,其中样板图左下端点坐标为(0,0)。
图 8-4 4 4 插入的样板图
8.2.2 设置图层与标注样式
(1)设置图层。
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端盖的外形轮廓用粗实线绘制,填充线用细实线绘制,中心线用点划线绘制。
根据以上分析来设置图层。在命令行中输入LAYER命令或选择菜单栏中的格式图层命令,弹出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用户可以参照前面介绍的命令在其中创建需要的图层,如图8-5所示为创建好的图层。
图 8-5 5 5 创建好的图层
(2)设置标注样式。
使用DDIM命令或选择菜单栏中的标注标注样式命令,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如图8-6所示,在该对话框中显示了当前的标注样式,用户可根据需要单击新建按钮创建直径、半径、角度、线性和引线的标注样式,然后可以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式对话框,如图8-7所示,可以在其中设置需要的标注样式。本实例使用标准的标注样式。
图 8-6 6 6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图 8-7 7 7 修改标注样式对话框 修改标注样式对话框
8.2.3 绘制主视图
主视图全剖视图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布,所以只需绘制中心线一边的图形,另一边的图形使用镜像命令镜像即可。以下为绘制主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绘制端盖中心线和孔中心线。
将中心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根据端盖的尺寸,绘制端盖中心线的长度为30,孔中心线的长度为10,线间间距如图8-8所示。以下为绘制端盖中心线和孔中心线的命令序列。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40,24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3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35,279.5↙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1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45,33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1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绘制效果如图8-8所示。
(2)绘制主视图的轮廓线。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该主视图的轮廓线主要由直线组成,由于端盖零件具有对称性,所以先绘制主视图轮廓线的一半,然后再使用镜像命令绘制完整的轮廓线。在绘制主视图轮廓线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直线倒角圆角等命令。以下为绘制端盖轮廓线的命令序列。
①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直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40,24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7,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0,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3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11,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端盖中心线的垂直交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绘制效果如图8-9所示。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63,305↙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2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15.5, 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端盖中心线的垂直交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绘制效果如图8-10所示。
②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对其进行倒角处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HAMFER↙
(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 1 = 0.0000,距离 2 = 0.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个U]: D↙
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 0.0000: 1↙
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 1.0000: 1↙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个U]:(用鼠标选择图8-10中的直线1)
选择第二条直线:(用鼠标选择图8-10中的直线2)
绘制效果如图8-11所示。
图 8-8 8 8 绘制的中心线 图 8-9 9 9 绘制直线后的图形 1 图 8-10 10 10 10 绘制直线后的图形 2 图 8-11 11
11 11 倒角后的图形
③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直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11中的点A)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端盖中心线的垂直交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11中的点B)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端盖中心线的垂直交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绘制效果如图8-12所示。
④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孔直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140,282↙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2.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147,335.5↙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140,273.5↙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2.5,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绘制效果如图8-13所示。
⑤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镜像直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MIRROR↙
选择对象:(用鼠标拾取图8-13中的直线A)
选择对象: ↙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选择图8-13中的中心线a上的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选择图8-13中的中心线a上的另一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N: ↙
命令: MIRROR↙
选择对象:(用鼠标拾取图8-13中的直线B)
选择对象: ↙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选择图8-13中的中心线b上的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选择图8-13中的中心线b上的另一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N: ↙
绘制效果如图8-14所示。
⑥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对其进行倒角处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HAMFER↙
(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 1 = 0.0000,距离 2 = 0.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个U]: D↙
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 0.0000: 2↙
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 1.0000: 2↙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个U]:(用鼠标选择图8-14中的直线A)
选择第二条直线:(用鼠标选择图8-14中的直线B)
绘制效果如图8-15所示,依次使用该命令绘制图8-15中a处和b处的倒角,相应的尺寸为145,效果如图8-16所示。
图 8-12 12 12 12 绘制直线后的图形 图 8-13 13 13 13 绘制孔直线后的图形 图 8-14 14 14 14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镜像孔直线后的图形 图 8-15 15 15 15 倒角后的图形 1
⑦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对其进行圆角处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FILLET↙
当前设置: 模式 = 修剪,半径 = 5.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 R↙
指定圆角半径 5.0000: 5↙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用鼠标选择图8-16中的直线1)
选择第二个对象:(用鼠标选择图8-16中的直线2)
命令: FILLET↙
当前设置: 模式 = 修剪,半径 = 5.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 R↙
指定圆角半径 5.0000: 1↙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用鼠标选择图8-16中的直线3)
选择第二个对象:(用鼠标选择图8-16中的直线4)
绘制效果如图8-17所示。依次使用该命令绘制图8-17中a处和b处的圆角,尺寸为R1,效果如图8-18所示。
⑧ 镜像图形。绘制好端盖上半部分轮廓线后,再使用镜像命令即可快速地产生端盖的零件图。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MIRROR↙
选择对象:(用窗口选择方式选择图8-18所示的全部图形)
选择对象: ↙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选择端盖中心线上的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选择端盖中心线上的另一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N:↙
效果如图8-19所示。
图 8-16 16 16 16 倒角后的图形 2 图 8-17 17 17 17 圆角 后的图形 图 8-18 18 18 18 圆角后的图形 图
8-19 19 19 19 镜像后的端盖轮廓线
(3)填充剖面线。
由于主视图为全剖视图,因此需要在该视图上绘制剖面线。将剖面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以下为绘制剖面线的过程。
使用BHATCH命令或选择菜单栏中的绘图图案填充命令,弹出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在其中选择所需要的剖面线样式,并设置剖面线的旋转角度和显示比例,如图8-20所示为设置完毕的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设置好剖面线的类型后,单击添加:拾取点按钮,返回绘图区域,用鼠标在图中需添加剖面线的区域内拾取任意一点,选择完毕后按Enter键返回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绘图区域,剖面线绘制完毕。
如果对填充后的效果不满意,可以双击图形中的剖面线,弹出图案填充对话框,如图8-21所示。用户可以在其中重新设定填充的样式,设置好以后,单击关闭按钮,则剖面线会以刚刚设置好的参数
显示,重复此过程,直到满意为止。如图8-22所示为绘制剖面线后的图形。
图 8-20 20 20 20 设置好的图案填充 和渐变色 图 8-21 21 21 21 图案 填充 图 8-22 22 22 22
绘制剖面
对话框 对话框 线的主视图
8.2.4 绘制左视图
在绘制左视图前,首先应该分析一下该部分的结构,该部分主要由圆组成,可以通过辅助线方便地绘制。本部分用到的命令有圆和直线等。以下为绘制左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绘制中心线和辅助线。
① 将中心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中心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280,24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22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390,125↙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0,23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② 将辅助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辅助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零件的左上端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26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使用该命令依次绘制其他辅助线,效果如图8-23所示。
(2)绘制左视图的轮廓线。
①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轮廓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右边两条中心线的 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5.0036:(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3中辅助线7与竖直中心线的交点)
由于该视图由多个圆轮廓线组成,在绘制完成上一个圆轮廓线后,依次使用该命令绘制其他圆轮廓线。
② 将中心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定位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右边两条中心线的 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5.0036:(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3中辅助线8与竖直中心线的交点)
依次使用该命令绘制其他定位圆,效果如图8-24所示。
图 8-23 23 23 23 绘制中心线和辅助后的图形 绘制中心线和辅助后的图形 图 8-24 24 24 24 绘制的轮廓圆
和定位绘制的轮廓圆
和定位③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中部圆孔,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4中竖直中心线与辅助线8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5.0036:(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4中竖直中心线与辅助线9的交点)
命令: MIRROR↙
选择对象:(选择步骤②中绘制的圆)
选择对象: ↙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用鼠标拾取图8-24中右视图水平中心线上的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用鼠标拾取图8-24中右视图水平中心线上的另一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N: ↙
绘制效果如图8-25所示。
④ 将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端部圆孔,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4中竖直中心线与辅助线4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5.0036:(在对象捕捉模式下用鼠标拾取图8-24中竖直中心线与辅助线3的交点)
⑤ 将中心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绘制直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LINE↙
指定第一点: 390,31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0, 4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
绘制效果如图8-26所示。
图 8-25 25 25 25 绘制中部圆孔后的图形 绘制中部圆孔后的图形 图 8-26 26 26 26 绘制端部单圆孔后的图形
绘制端部单圆孔后的图形
⑥ 使用阵列命令阵列步骤④和步骤⑤中绘制的圆和直线,在命令行中输入ARRAY命令,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ARRAYPOLAR↙
选择对象:(选择上步绘制的圆和直线↙)
找到1个,总计2个
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 [基点B旋转轴A]:(选择右视图水平中心线与竖直中心线的交点)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
I↙
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或 [表达式E]6: 10↙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
↙
完成阵列后效果如图8-27所示。
⑦ 删除所用的辅助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ERASE↙
选择对象:(依次选择之前绘制的9条辅助线)
选择对象: ↙
效果如图8-28所示。
图8-27 圆周阵列 图8-28 删除辅助线后的图形
8.2.5 标注端盖
在图形绘制完成后,还要对图形进行标注,该零件图的标注包括线性标注、引线标注、形位公差标注、
参考尺寸标注和填写技术要求等。下面着重介绍混合标注方式(如图8-29 所示)以及带基孔配合标注(如
图8-30 所示)。
(1)混合标注方式。
① 标注直径。
首先将标注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然后选择菜单栏中的格式标注样式命令,弹出标
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如图8-31 所示。然后选择直径选项,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
式:直径对话框。在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8,在文字对齐选项组中选中ISO 标准单选按
钮,如图8-32 所示。选择主单位选项卡,在前缀文本框中输入10-%%C,如图8-33 所示;在
公差选项卡的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极限偏差选项,在上偏差文本框中输入0.4,在
下偏差文本框中输入0,如图8-34 所示。
图8-29 标注的混合尺寸 图8-30 基孔配合标注 图8-31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按照上述选项设置好以后,标注图中0.4
0 10 f11 的尺寸。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DIMDIAMETER↙
选择圆弧或圆:(选择要标注的圆)
标注文字 =11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 [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用鼠标指定标注位置)
效果如图8-35 所示。
图8-32 文字选项卡 图8-33 主单位选项卡
图8-34 公差选项卡 图8-35 标注的直径
② 标注形位公差。
使用 TOLERANCE 命令或选择菜单栏中的标注公
差命令,弹出形位公差对话框,然后单击符号选项
组中的黑框,弹出特征符号对话框,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
需要的符号,如图8-36 所示,单击公差1选项组中的黑框,
则在黑框处显示符号f ,然后在其右侧文本框中输入0.3,
在基准1选项组中输入A,如图8-37 所示为填写好的
形位公差对话框。填完之后,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
命令行提示输入公差位置:,在图形中选择要标注的位置,
图8-36 特征符号对话框
效果如图8-38所示。
图 8-37 37 37 37 填写好的形位公差对话框 填写好的形位公差对话框 图 8-38 38 38 38 标注的形位公差
③ 标注文字,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MTEXT↙
当前文字样式:"STANDARD" 文字高度: 8 注释性:否
指定第一角点:(指定输入文字的第一角点)
指定对角点或 [高度H对正J行距L旋转R样式S宽度W]:(指定输入文字的对角点)
此时会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在其中设置需要的样式、字体和高度,然后再输入文字的内容,如图8-39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则输入的内容会出现在绘图区域中,然后使用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效果如图8-40所示。
图 8-39 39 39 39 文字格式对话框
(2)带基孔配合的标注。
首先将标注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然后选择菜单栏中的格式标注样式命令,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如图8-41所示。选择线性选项,再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式对话框。在文字选项卡的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8,在文字对齐选项组中选中与尺寸线对齐单选按钮,如图8-42所示;在主单位选项卡的前缀文本框中输入%%C,后缀文本框中输入H7,如图8-43所示。
设置好以后再进行标注。以下为使用命令标注该尺寸的命令行提示。
命令: DIMLINEAR↙
指定第一条尺寸界线原点或 选择对象:(选择要标注尺寸的第一界限点)
指定第二条尺寸界线原点:(选择要标注尺寸的第二界限点)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 [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用鼠标指定标注的位置)
标注文字 =90
效果如图8-44所示。
图 8-40 40 40 40 标注文字 图 8-41 41 41 41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图 8-42 42 42 42 文字 选项卡 图 8-43 43 43 43 主单位 选项卡
除了上面介绍的标注外,本实例还需要标注其他尺寸。在AutoCAD中可以方便地标注多种类型的尺寸,标注的外观由当前尺寸标注样式控制,如果尺寸外观不符合用户的要求,则可以通过调整标注样式进行修改,这里不再详细介绍,读者可以参照其他实例中的相应介绍。
8.2.6 填写标题栏
标题栏是反映图形属性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用户可以在其中查找零部件的材料、设计者以及修改信息等,其填写与标注文字的过程相似,这里不再赘述,读者可以参照其他实例中的相应介绍。如图8-45所示为填写好的标题栏。
图 8-44 44 44 44 带基孔配合的 带基孔配合的 标注 图 8-45 45 45 45 填写好的标题栏
8.3 完整装配图绘制方法
装配图表达了部件的设计构思、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也表达出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尺寸及结构形状,是绘制零件工作图、部件组装、调试及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设计装配工作图时要综合考虑工作要求、材料、强度、刚度、磨损、加工、装拆、调整、润滑和维护以及经济等因素,并要用足够的视图表达清楚。
【预习重点】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练习装配图的绘制。
8.3.1 装配图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般表达方法和特殊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在装配图上必须标注出表示装配体的性能、规格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的 尺寸。
(3)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说明装配体的性能、装配、检验、调试、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标题栏、零件的序号和明细表:按一定的格式,将零件、部件进行编号,并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以便读图。
8.3.2 装配图绘制过程
绘制装配图时应注意检验、校正零件的形状、尺寸,纠正零件草图中的不妥或错误之处。
(1)绘图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设置,如绘图单位、图幅大小、图层线型、线宽、颜色、字体格式、尺寸格式等,设置方法可参见前面章节。为了绘图方便,比例选择为1:1,也可以调入事先绘制的装配图标题栏及有关设置。
(2)绘图步骤如下。
①
根据零件草图、装配示意图绘制各零件图,各零件的比例应当一致,零件尺寸必须准确,可以暂不标注尺寸,将每个零件用WBLOCK命令定义为DWG文件。定义时必须选好插入点,插入点应当是零件间相互有装配关系的特殊点。
齿轮泵总成的绘制过程是系统使用AutoCAD
2015二维绘图功能的综合实例。本实例的制作思路是,首先将绘制图形中的零件图生成图块,然后将这些图块插入到装配图中,再补全装配图中的其他零件,最后再添加尺寸标注、标题栏等,完成齿轮泵总成设计。
② 调入装配干线上的主要零件,如轴,然后沿装配干线展开,逐个插入相关零件。插入后,若需要剪断不可见的线段,应当炸开插入块。插入块时应当注意确定其轴向和径向定位。
③ 根据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检查各零件的尺寸是否有干涉现象。
④ 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缩放、布局排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尺寸样式,标注好尺寸及公差,最后填写标题栏,完成装配图。
8.4 齿轮泵总成设计
本节绘制如图8-46所示的齿轮泵总成。
手把手教你学
8.4.1 配置绘图环境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原始文件\第8章\A4竖向样板图.dwt,将其命名为齿轮泵总成.dwg并另存为新文件。
8.4.2 绘制齿轮泵总成
(1)绘制图形。
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原始文件\第8章\轴总成.dwg,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复制命令,复制轴总成图形,并用编辑粘贴命令将其复制到齿轮泵总成.dwg中。将其他图形也以同样的方式复制到齿轮泵总成.dwg中,如图8-47所示。
(2)定义块。
分别打开齿轮泵总成中的轴总成.dwg、齿轮泵前盖.dwg、齿轮泵后盖.dwg和齿轮泵体.dwg文件,选择菜单栏中的绘图块创建命令,块名分别为轴总成、齿轮泵前盖、齿轮泵后盖和齿轮泵体,单击拾取点按钮,拾取点分别选取点A、点B、点C、点D,如图8-48所示,再选中转换为块单选按钮,则自动将所选择对象转换成块。
(3)绘制齿轮泵总成。
① 插入轴总成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选择轴总成图块,弹出的对话框如图8-49所示。指定A桌为插入桌,效果如图8-50所示。
图 8-46 46 46 46 齿轮泵总成设计
图 8-47 47 47 47 绘制图形 图 8-48 48 48 48 定义块
图 8-49 49 49 49 插入对话框 图 8-50 50 50 50 插入轴总成块
② 插入齿轮泵前盖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选择齿轮泵前盖图块,插入点选择B点,效果如图8-51所示。
③ 插入齿轮泵后盖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选择齿轮泵后盖图块,插入点选择C点,旋转角度为180,效果如图8-52所示。
图 8-51 51 51 51 插入齿轮泵前盖块 图 8-52 52 52 52 插入齿轮泵后盖块
泵体块已经包含了齿轮块。
④ 插入泵体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按钮,
选择齿轮泵体图块,插入点选择D 点,效果如图8-53 所示。
高手支招
⑤ 分解块。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按钮,将插
入的各块分解。
⑥ 删除并修剪多余直线。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
按钮,将多余直线删除。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
钮,对多余直线进行修剪,效果如图8-54 所示。
⑦ 绘制传动轴。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和
镜像按钮,绘制传动轴,效果如图8-55 所示。
图8-54 删除并修剪结果 图8-55 绘制传动轴
⑧ 细化销钉和螺钉。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和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细化销钉和螺钉,效果如图8-56 所示。
⑨ 绘制轴套、密封圈和压紧螺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和修改工具栏中的偏
移按钮,绘制轴套、密封圈和压紧螺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填充图案按钮,切换到剖
面线图层,绘制剖面线,最终完成齿轮泵总成的绘制,效果如图8-57 所示。
图8-56 细化销钉和螺钉 图8-57 齿轮泵总成绘制
图8-53 插入齿轮泵体块
8.4.3 标注齿轮泵总成
(1)尺寸标注。
① 切换图层。将标注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标注样式按钮
,将机械制图标注样式设置为当前使用的标注样式。注意设置替代标注样式。
② 尺寸标注。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线性按钮
,对主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效果如图8-58所示。
(2)标注明细表及序号。
① 设置文字标注格式。单击文字工具栏中的文字样式按钮
,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在样式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技术要求选项,单击应用按钮,将其设置为当前使用的文字样式。
② 设置表格样式。单击样式工具栏中的表格样式按钮
,打开表格样式对话框,如图8-59所示。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输入新样式名为明细表,如图8-60所示。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表格样式:明细表对话框,设置数据单元样式的各个参数,如图8-61所示。
图 8-58 58 58 58 尺寸标注 图 8-59 59 59 59 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 8-60 60 60 60 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 创建新的表格样式对话框 图 8-61 61 61 61 新建表格样式 :明细表
对话框
③ 插入表格。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表格按钮
,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设置列数为12,列宽为10,数据行数为7,行高为1行,设置所有的单元样式为数据,如图8-6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将表格放置在标题栏的上方。
图 8-62 62 62 62 插入表格对话框
④
编辑表格。按住Shift键,选择第1行的第3~6列;在打开的表格工具栏中选择合并表格下拉列表中的全部选项,如图8-63所示,将选择的单元合并成一列。
图 8-63 63 63 63 合并单元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明细表格的创建,如图8-64所示。
⑤ 文字标注。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行文字按钮
,在明细表格中输入文字并标注序号,如图8-65和图8-66所示。
8.4.4 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用前面学习的方法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技术要求如图8-67所示,齿轮泵总成设计最终效果图如图8-46所示。
图 8-64 64 64 64 创建明细表格 图 8-65 65 65 65 标注序号
图 8-66 66 66 66 明细表 图 8-67 67 67 67 标注技术要求
8.5 上 机 实 验
【练习1】绘制如图8-68~图8-71所示的滑动轴承的4个零件图。
图 8-68 滑动轴承的上盖
图 8-69 滑动轴承的上、下衬 动轴承的上、下衬 图 8-70 滑动轴承的衬固定套 滑动轴承的衬固定套
图 8-71 滑动轴承的座
1.目的要求
通过本练习,使读者掌握零件图的完整绘制过程和方法。
2.操作提示
(1)进行基本设置。
(2)绘制视图。
(3)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练习2】绘制如图8-72所示的滑动轴承装配图。
1.目的要求
通过本练习,使读者掌握装配图的完整绘制过程和方法。
2.操作提示
(1)绘制或插入图框和标题栏。
(2)进行基本设置。
(3)绘制视图。
(4)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5)填写标题栏。
图 8-72 滑动轴承装配图
8.6 名师点拨绘图技巧
1.开始绘图前要做哪些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计算机绘图和手工画图一样,也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设置图层、线型、标注样式、目标捕捉、单位格式、图形界限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则可以在模板图,如ACAD.DWT中预先做好,便于需要时能直接使用。
2.AutoCAD制图时,快速设置图层的方法
使用AutoCAD制图时,若每次绘图都设定图层,则会很繁琐,为此可以将其他图纸中设置好的图层复制过来,方法如下:
在某幅图中设定好图层,并在该图的各个图层上绘制线条,下次新建文件时,只要把原来的图复制粘贴过来即可,其图层也会随之复制过来,再删除所复制的图样,即可开始继续制图,从而省去重复设置图层的时间。该方法类似于模板文件的使用。
8.7 模 拟 试 题
1.零件图包括哪些内容?
2.零件图的绘制过程有哪些?
3.零件图与装配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4.装配图的绘制过程有哪些?
5.绘制如图8-73所示的阀盖零件图。
图 8-73 阀盖零件图
6.绘制如图8-74所示的阀体零件图。
图 8-74 阀体零件图
7.绘制如图8-75所示的阶梯轴零件图。
图 8-75 阶梯轴 零件图
8.绘制如图8-76所示的大齿轮的零件图。
图 8-76 大齿轮 零件 图
9.绘制如图8-77所示的球阀装配平面图。
图 8-77 球阀装配平面图
10.绘制如图8-78所示的箱体装配图。
图 8-78 箱体装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