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收尸人
》
售價:HK$
74.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
內容簡介: |
《浅析中国画构图》分为五个部分。一是阐述了中国画构图的基本原理,梳理了中国画构图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影响中国画构图的内在因素。二是分析了中国画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空间意识,正是由于中国人对空间、时间的主观化理解和追求,才造就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方法及构图表现方法。三是讨论了中国画中辩证统一、富于哲学意味的形式美法则。四是将历史上众多作品的构图形式进行了总结归类,并通过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五是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赏析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画构图的理解。
《浅析中国画构图》在剖析研究中国画构图的过程中,涉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哲学历史、政治宗教与文化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内容,同时依靠对典型作品的具体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梳理了国画构图的相关知识,以期对专业美术院校学生及对此课题感兴趣的各界读者的理论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
目錄:
|
第一章 中国画构图原理
一、构图的概念
二、西方构图的由来
三、构图的形式元素
四、中国画构图发展概况
五、影响中国画构图的内在因素
第二章 中国画独特的空间意识
一、空间的概念
二、中国画空间意识表现
三、中国画对空间的追求
四、中国绘画空间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三章 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一、何谓形式美
二、强化形式美
三、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
四、中国画画幅形式及装裱形式
第四章 中国画构图常用形式
第五章 经典作品构图赏析
后记
|
內容試閱:
|
构图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是支撑画作的骨骼。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构图为画之总要,而且非常重视构图,将构图称为经营位置。强调作画过程要经过认真思考、推敲、精心研究,匠心独运地进行取舍,组织安排画面,以达到画面和谐统一。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原理,后经历代画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画构图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形式规律,具有相对稳定的恒常性,是构成传统中国画特点的重要元素。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作壁上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朝代更迭、审美递变,不同时期的绘画呈现出不同的布局特点,同时由于各个时代之间的联系性,使绘画形成前后贯通的承接关系。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探究其产生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绘画占据主流地位,山水画、花鸟画、水墨写意画亦在此时萌芽,绘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六法论,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审美准则。此时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人物画多遵循主大仆小的原则,对前代罗列式构图有所继承,同时开始注意画面的疏密变化。山水画沿着六朝向前发展,这个时期山水画散点透视的表现日臻成熟。
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画的布局观念和表现方法。宋代成就斐然的花鸟画,在构图上突出主体,善于剪裁,喜画折枝,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吩呼应,且尤善于发挥画之诗意,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进行题款,辅以印章,构成一种以绘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风俗画作为新兴画种,其构图多以长卷为主,屋宇桥梁与人物融于一个画面,讲求疏密对比,注意开合争让,较之前代绘画在构图驾驭能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得到显著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尚意趣、重笔墨的水墨画,较之工笔严谨、画工细腻的工笔画,更能反映画家的主观能动性。题款、钤印成为经营位置的重要元素,它不但继续发挥其图文互补的作用,更具有了突出主体形象、平衡画面布局的作用。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认为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含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由此而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念。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参照书法开合起伏的法则,用以构置平面化的山水境界,形成了山水画的又一变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