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1.图文并茂,并有动画演示,直观展现纺织机械各个部件和运转机制,极具科普价值,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2.武汉纺织大学学术出版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权威推荐,列入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基地重点项目。
3.纺织史权威专家全新力作,逐一探讨纺织起源与机械及度量、纤维出现、丝与植物纤维处理、甲骨文中的纺织、中国孝文化及经典中的纺织等十几个核心问题,从而再现中国古代纺织史全貌。
4.东华大学人文学博士生导师杨小明、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李建强倾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的新颖方式,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的纺织起源与机械及度量、纤维出现、丝与植物纤维处理、甲骨文中的纺织、中国孝文化及经典中的纺织等十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完成了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与文化的系统梳理,展现了戥学术的研究方法,从中窥见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的全貌。
|
關於作者: |
李强,博士、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副编审、湖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纺织史、编辑学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李斌,博士、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成员,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史、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梁文倩,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纺织科技史专业博士、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技术史方面的研究。
韩敏,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特邀编辑,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
目錄:
|
Part 1纺织起源篇001
1 史前时代石球的功用与纺织起源的困惑003
2 石球利用技术中的纺织之源考证006
3 原始纺织体系在人类进化中的蝴蝶效应012
4 对嫘祖的籍贯和发明丝织的疑问016
Part 2纤维出现篇021
1 中国利用植物茎皮纤维的时间023
2 丝织起源的一些疑问026
3 中国古代棉花植物的名辨031
4 棉花内传路径及长时期传播受阻的原因033
5 矿物纤维石棉在中国古代出现的记载和研究035
Part 3丝处理篇039
1 中国古代的茧蛹处理方法变迁041
2 中国古代缫丝工艺的变迁046
3 缫丝器具的演变055
4 缫车的形制与操作057
5 络丝、并丝、整经器具及工艺060
Part 4植物纤维处理篇067
1 植物茎皮纤维的初加工069
2 棉花的初加工073
Part 5纺织机械篇081
1 中国古代纺纱工具的变迁083
2 原始腰机096
3 双轴织机096
4 综蹑织机的起源手提综竿式斜织机的假说098
5 综蹑织机101
6 小花楼提花织机121
7 大花楼提花织机128
Part 6甲骨文中的纺织篇133
1 桑丧的甲骨文新解135
2 学教同体的纺织考源139
3糸(m)、丝在甲骨文中的悖论思考142
4 甲骨文中的纺织生产再究145
Part 7纺织度量篇147
1 鼎铭文中匹马束丝之束丝新解149
2 对南唐徐锴关于蚕丝度量的献疑153
3 对织物度量的补充和再考154
4 对织物古代精密程度表述的现代表征156
Part 8中国孝文化中的纺织篇159
1 基于纺织图像信息研究的中国古代单向度孝文
化内涵的问疑161
2 中国古代寿衣及丧服密度的孝诠释165
3 纺织服饰史背景下民间孝故事的考辨168
Part 9《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篇173
1 前素与后素、绘与绣之辨175
2 身份象征之辨176
3 质与文之辨180
4 《论语》中的纺织度量之辨180
5 君子服饰搭配、穿着与形制之辨182
Part 10《诗经》中的纺织篇185
1 《诗经》中的葛及其葛产品187
2 《诗经》中的麻类植物及麻类织物189
3 《诗经》中的植物染料及其工艺191
4 《诗经》中的毛类制品192
5 《诗经》中的丝织过程195
Part 11成语中的纺织篇197
1 作茧自缚中的纺织知识199
2 满腹经纶余音绕梁络绎不绝的解说200
3 成语中的织造工艺201
4 成语中纺织文化的表达206
Part 12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纺织篇209
1 《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中的纺织211
2 《南方草木状》中的纺织纤维212
3 《续齐谐记》中的纺织214
4 《荆楚岁时记》中的纺织215
5 《鸡肋编》中的缂丝218
6 《齐东野语》中的纺织220
Part 13纺织祭祀篇227
1 先蚕和先棉的共同性229
2 先蚕和先棉的相异性234
Part 14纺织非遗篇239
1 缂丝起源的疑问241
2 缂丝传播过程问疑247
3 缂丝称谓问疑249
4 杭罗的品种和特征251
5 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257
6 宋锦工艺的起源262
7 宋锦之名的起源264
8 宋锦出现的原因分析268
9 南京云锦织机的出现272
10 织金和妆花技术的产生278
11 南京丝织业与云锦的产生280
12 阳新布贴研究现状和发展模式的系统性缺席284
13 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的名考288
14 艾德莱斯工艺的新疆考究292
参考文献296
后记302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本书不是编年体写史,而是纪传体写史。全书分为纺织起源篇、纤维出现篇、丝处理篇、植物纤维处理篇、纺织机械篇、甲骨文纺织篇、纺织度量篇、中国孝文化中的纺织篇、《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篇、《诗经》中的纺织篇、成语中的纺织篇、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纺织篇、纺织祭祀篇、纺织非遗篇十四个专题,下分70 个知识点进行论述,且图文并茂,极具可读性。另外,本书的大部分观点是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极具前沿性。
(1)纺织起源篇
中国原始纺织技术的起源,在时间上历来众说纷纭。作者基于中国纺织技术史学界惯用的《投石索狩猎图》中原始人的打猎姿势和创作原型情况的研究,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疑问,进而考证《投石索狩猎图》所表述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0 万年前)的石球利用技术中的纺织技术因素,认为10 万年前中国古人类不可能有纤维编织技术,但动物皮毛、肠的利用是存在的。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如果从体系角度来界定,必然是个伪命题,因为纺织体系的三大工艺的时间断代有长板和短板,这是无法界定的,而起源问题必须谈到机理性的问题,显然会使体系角度的起源探讨成为一个伪命题。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必须从子命题入手,才有其意义,同时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进化有着必然关系,没有纺织技术就没有现代的人类,纺织技术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链条。
(2)纤维出现篇
中国古代使用过的纺织用纤维很多,但成为主流纺织用纤维的只有丝、葛、大麻、苎麻、棉。丝纤维一直是中国古代上流社会使用的主流纺织用纤维,而葛、大麻、苎麻、棉却是广大民众不同时期使用过的主流纺织用纤维,其成为主流纺织用纤维的时间顺序为:葛(秦汉以前)大麻、苎麻(元以前)棉(元代)。华夏民族祖先的宗教信仰和礼教的确立是中国丝纤维应用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原因。同时在麻纺、葛纺的启发下逐渐展开了丝纺过程。服饰制度成为统治的工具,衣冠服饰成为治天下之道。自此,历代王公贵族们为了体现君君臣臣严格的等级差别,不惜花费巨金从事精美丝织品的织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古代丝纺织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最高技艺都是由于贵族们的奢侈需求引发的。棉成为民众的主流纺织用纤维,既有统治者推广的原因,也有技术改革的作用。
(3)丝处理篇
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技术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西周及以前):直接缫丝,它要求缫工必须在几天时间内煮茧缫丝,不然茧蛹化蛾,成为断丝,便不能缫丝了。第二阶段(春秋时期到南北朝之间):先后出现阴摊法和日晒杀蛹法。第三阶段(南北朝时期至南宋之间):盐腌法被普遍采用。第四阶段(元代):出现笼蒸工艺。第五阶段(晚清):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
中国古代缫丝工艺发展顺序:常温水沤丝抽绪、纺专茧丝合股(春秋之前)涚水沤丝、纺专茧丝合股(春秋战国时期)沸水煮茧工艺普及(西汉前期)热釜缫丝法出现,缫车出现(东汉)缫丝开始注意温度控制,总结出有效的办法(北宋晚期)冷盘缫丝法(元)连冷盘(明)。
中国古代缫丝工具的演变大致为:以绕丝架取茧丝,纺专合股茧丝(抽丝、合股工序分流,战国、战国之前)以绕丝架取茧丝,出现纺车合股茧丝(抽丝、合股工序分流,西汉)手摇缫车(抽丝、合股工序合流,唐、北宋)脚踏缫车(抽丝、合股工序合流,南宋)。
(4)植物纤维处理篇
葛纤维的初加工先后经历了直接剥取法和煮练法。葛纤维的初加工一开始很长时间内采用直接剥取法。最迟直到春秋时期,葛纤维的初加工才采用煮练法。除葛以外的其他茎皮纤维属于相对较长的纤维,其工艺先后经历了直接剥取法、沤渍法、灰治法三个时期。其他茎皮纤维的直接剥取法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之间使用。沤渍法则开始使用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灰治法可能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去除棉花籽核的工艺先后经历了手剥法、轧棉法,而轧棉法先后经历了铁杖赶籽法(宋代南方)、搅车轧棉法。搅车轧棉法又先后经历了三人操作的搅车轧棉法(元代中期)、一人操作的搅车轧棉法(明代晚期)。中国古代弹棉经历了小弓(南宋)、大弓(元代中期)、槌弹(元末)。
(5)纺织机械篇
中国古代纺纱经历了徒手纺纱、纺专纺纱、手摇纺车纺纱、脚踏纺车纺纱、大纺车(水转大纺车)纺纱,每一步都是当时纺纱技术的伟大成就。
从复杂程度上看,中国古代织机经历了原始腰机、综蹑织机、小花楼提花织机、大花楼提花织机。中国古代织机的发展方向是两维的,一是平民化方向,另一个是贵族方向。所以,复杂程度的变化并非是织机使用情况的变迁。即使是最原始的腰机也能织出精美的纹样,只是时间和幅宽受到限制。此外,占地小、结构简单的综蹑织机一直是中国农村织机形制。而小、大花楼提花织机则是自唐以来中国古代官方或贵族家族使用的织机形制。
(6)甲骨文纺织篇
甲骨文中关于纺织信息的符号和文字还有很多没有被解读出来,主要原因有二点:第一,从甲骨文- 金文- 篆书变迁系谱中找不到联系点;第二,《说文解字》等古代字典中无字可供参考。虽然如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进行深入研究,因为在文字变迁中保留下来的文字毕竟是少数。如何分析和理解这些没有解读出来的原始文字,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首先,要重新考辨已被成功解读出来的纺织类甲骨文,对其中的纺织符号信息进行多方考证,要避免孤证解读,这是成功理解还没有被解读出来的纺织类甲骨文的基础。其次,基于商代纺织技术、纺织文化和宗教以及甲骨文中可信的纺织符号信息,对未解读出来的纺织类甲骨文进行分析,解读出它们的意思,没有必要和现代文字一一对应。
(7)纺织度量篇
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的束乃织物规格的度量,1 束=5 匹,非传统历史学界认为的捆扎容积单位;传统观点匹马束丝作为中国奴隶社会时奴隶生活悲惨的所谓铁证是错误的,匹马束丝换五夫相反证明丝织品的珍贵和劳动力甿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南唐徐锴的蚕丝度量是有问题的,他把认识问题说成了工艺问题,其相关论断不可信。作者分别对中国古代纺织度量进行正、反证推理,得出 1 两= 1匹=2 端=4 丈= 5 寻=40 尺、1 束=5 匹、1 纯=2 两或5 两的结论。文学作品中九张机百张机四张机的 张并非织物规格单位而是操作织机的意思。对古代织物精密程度单位升进行现代性解读,以期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纺织文化,同时升也是反映古代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中只有织物数量的度量信息,而缺少精密程度的度量信息,这也是一个遗憾。
(8)中国孝文化中的纺织篇
中国古代孝文化应该呈交互性的双向结构,这是孝文化永葆青春的源泉,也是中国当代孝文化的现代性表达。子必须惟父母之命是从的观点最具功利性、私利性,其忽略了孝是一种人际关系,需要双向的互动;通过研究丝绸的起源,可以看到孝和追求灵魂再生的宗教观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发明丝织。当代人有必要用现代技术语言精密地去表征中国古代的丧服经密,只有这样才能从礼的角度和现代语境去理解中国古代孝的层级性,即孝是根据血缘关系分层级的。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献的解读,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孟母断杼、曾母投杼的相关文字表达和图像信息是存在差异的,《韩诗外传》的表达比较符合历史本原。董永孝故事应该在东汉初年出现,官方宣传的是董永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纺织无关,到东汉中后期才出现织女相助的情节,这与佛教的兴起和民间宣传有关。
(9)《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篇
历代《论语》的注疏有利儒家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但对于其所蕴藏的纺织服饰相关信息却有以今观古的误解,导致其背离孔子生活年代及《论语》成书年代的纺织服饰技术背景,形成错误的技术认识,一直影响到当下。通过文献考据和中国纺织服饰技术史的二维契合性比对,笔者认为:绘事后素之绘是绣而非绘画、素指绣白色丝线;束带立于朝乃是束大带立于朝。裘非蛮夷之特产而受到中原地区鄙夷,反而得到推崇。黻冕、缊袍分别代指帝王、贫困却不失其志之士的礼服;《论语雍也篇》中质与文分别指代衣物上的地组织和花组织,不宜作过多的引申;《论语子罕篇》中麻冕用工、用时多于丝冕,皆因古人对冕的织物密度的三十升布标准要求所致。此外,纺织度量与中国丧服礼制有着密切关系;君子穿衣搭配都有一定之规,无一不体现中国古代颜色观、礼制,但又不失其家居性。
(10)《诗经》中的纺织篇
《诗经》的描述反映在纺织上有:第一,在纺织用纤维获取方面,既有人工养育,也有野生采刈,后世主要纺织用纤维葛、大麻、苘麻、毛、丝都已普及,并在生产活动中总结出丰富的经验;第二,在染色方面,已能染出后世各种颜色,已掌握了多次浸染和套染工艺;第三,春秋时期的织机应该介于原始腰机和踏板织机之间,因为踏板织机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由此可见,春秋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变革转型时期,而且在纺织技术体系形成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11)成语中的纺织篇
中国古代成语中蕴藏着大量的纺织信息,这里面既包含着丰富的纺织工艺信息,也包含着灿烂的纺织文化信息。文化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独特性,纺织工艺史和纺织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形式,也是展示其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载体。如何使一种文化永远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那就是既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又要展示其文化的现代性和与时俱进。那么从文化中寻找纺织,在纺织中寻找文化,既是联系传统纺织和现代纺织的中间桥梁,也是中华文化长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舞台。
(12)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纺织篇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受众最广、自汉至清一直盛行的大众读物,虽然叙事有些夸张、荒诞,但关于纺织服饰的描写极为丰富,且最接近古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只有纺织服饰描写合乎当时的纺织服饰的真实情况,才能使读者有代入感。因此一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纺织服饰描写,就是一部最贴近中国古代老百姓真实生活的纺织服饰(文化)史。
(13)纺织祭祀篇
中国古代对先蚕和先棉的崇拜和祭祀体现了纺织行业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嫘祖崇拜和黄道婆崇拜的对比研究,发现她们在共同性中蕴含着差异性,差异性中又蕴含着共同性。
一方面,她们之间的共同性(形象的模糊性和影响的深远性)有着各自的原因。嫘祖主要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记载历史主要是利用代代口传,其中掺杂着神话、传说等,导致其籍贯和发明创造的模糊性。黄道婆则因身份的卑贱导致其籍贯和发明创造事迹记载不详,从而导致其模糊性。同时,她们影响具有深远性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嫘祖成为先蚕是由自上而下的路径完成的,即官方祭祀和崇拜民间祭祀和崇拜丝纺织文化。黄道婆成为先棉则完全相反,由自下而上的路径完成,即民间崇拜和祭祀官方崇拜和祭祀棉纺织文化。
另一方面,她们之间的差异性(技术发明可信度和崇拜区域的巨大差异)是由她们的身份特征决定的。首先,身份的悬殊导致技术创造发明可信度的巨大差异,即黄道婆卑贱的身份是其技术创造发明的可信度远高于身份高贵的嫘祖的主要原因。其次,身份的差异导致文化象征的差异和影响区域的差异,即嫘祖崇拜祭祀主要源于政治因素,黄道婆最初的崇拜祭祀则主要源于经济因素。文化象征意义的不同是导致她们的崇拜区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14)纺织非遗篇
本书选取缂丝、杭罗、南通蓝印花布、宋锦、云锦、阳新布贴、新疆艾德莱斯七个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关的起源、工艺、传播、发展问题的探讨,认识到:
第一,从缂丝起源与传播的路径可知,织造工艺的创新需要文化、技术的交流。汉晋时期移居西域的汉人将丝纺织技术带到了当地,在融合西域缂毛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丝织工艺缂丝。到了唐代,缂丝工艺通过迁徙到西域地区的回鹘人又将其回传到中原地区。在宋代,缂丝由其传播的中心河北定州传播至江南地区。最终,缂丝又在汉族织匠的手中发展成为一种集织造、书画、篆刻为一体的织造艺术。缂丝的起源与传播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保持开放心态,积极进行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传播,最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二,通过对杭罗品种、特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杭罗是中国古代罗织物演变的必然结果,即从织物组织结构上看,罗织物是由通体相绞向通体不相绞,链式向非链式转变。从织造技术上看,这种转变是一种技术上的退步,但从系统论的角度上看,这种转变却是一种方法上的进步。换言之,在保持罗织物特征和用途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结构复杂的链式罗向结构简单的杭罗转变何尝又不是一次方法上的进步。
第三,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可谓集中国传统染缬的技艺于一身,它直接源于宋代的药斑布,间接吸收和改进了蜡缬的防染技艺和夹缬的花版雕刻技艺,从纹样设计方面又吸收了剪纸的艺术风格,创造出大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图案。另外,中国蓝印花布在南通得到发扬光大,同南通地理环境的天然优势密不可分。
第四,宋锦作为中国最具素雅气息的织锦,以其素朴、文雅而著称。对于其织造工艺的起源,笔者认为其织造工艺应源于南宋时期包括蜀锦、缂丝在内的中国古代优秀织造工艺。对于宋锦这一名称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笔者通过考察明代《天水冰山录》中的相关记载,认为宋锦这一称呼的出现时间应该不晚于明代嘉靖年间,远远早于清代。对于宋锦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宋代织造水平的提高是宋锦产生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宋代宫廷、官员、知识分子各阶层对宋锦的需求是宋锦产生的主要诱因。
第五,通过对南京云锦织机出现、云锦特有的织金和妆花技术的产生时间,以及南京丝织业发展进程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花楼织机最迟于唐末就已经出现,为云锦的产生做好了织造机械上的准备;云锦所特有的织金和妆花技术则早于辽代就已经产生,为云锦的产生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随着南京城市发展的良性化,丝织业的大发展促进了云锦最终在南宋时期产生。
第六,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阳新布贴研究的人为拔高已成为阳新布贴在历史表达中的弱势和为人诟病所在,已影响到阳新布贴的文化发展;阳新布贴的工艺美术鉴赏品的定位有些激进,极有可能导致阳新布贴发展进入一个误区避其长,扬其短;只有在系统论视域下努力培育阳新布贴在新形势下的新土壤即儒家的亲亲理论,才能使其在脱离原先文化母体的情况下存活和发展;只有将人类永恒的亲亲之心与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相结合,从爱的角度来营销 DIY 式的阳新布贴产品,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阳新布贴的认知度,进而为阳新布贴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工艺美术鉴赏品做好准备。当然,工艺品收藏化与市场标准化并举的策略不能偏废,否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阳新布贴的发展还需要践行者的努力尝试,才能真正传承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通过对艾德莱斯起源的名考和工艺考,笔者得出:艾德莱斯起源的研究异常混乱,皆因名考和工艺考没有区分开,总是想要名考与工艺考相互证明,反而使问题越来越多,即解释一个问题反而需要解释更多的问题,研究越来越复杂和无解。这也是很多纺织工艺起源研究遇到的问题,譬如云锦、杭罗、缂丝等,只是艾德莱斯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突出。如果单纯考究艾德莱斯的名字,艾德莱斯一词源于波斯,后被西亚的突厥系民族引入,继突厥系民族改变宗教信仰后,才有扎经染色之意。晚到20 世纪初,艾德莱斯被维吾尔族当作商品名称使用,这与新疆近现代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艾德莱斯的名字在维吾尔文献中出现在公元1112 世纪,其工艺并没有在维吾尔族内流行,这与维吾尔族的织物消费习惯和当地气候密切相关;艾德莱斯成为新疆女性服饰标志乃是当代的事;地方纺织技术史的研究应该首先立足于本地区民族纺织技术史基础上,并非仅在本地区的考古发现和不加区分民族的文献研究基础上进行,否则将使地方纺织技术史研究陷入起源的混乱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