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編輯推薦:
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卫生机关、医药法规、医院、医学校、医学研究机构、医学学术团体、医药卫生刊物、医事地图等构成了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这一体系尽管因为当时时局不稳,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却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这一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对于拓宽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意义。
本书是民国时期权威性医学机构指南刊物。1928 年中华医学会出版《医界指南》,每两年出版一版。1930 年,改名为《中国医界指南》。自 1936 年,《中国医界指南》每一年出版一版。1938 年,因为时局紧张的关系未能出版。1942 年至1946 年,因为战事未能出版。1947 年,*后一版出版后停刊。从 1928 年到1947 年,共出版 10 版。其刊载的医事状况,不仅包括重要卫生机关、医学校所、医院名录、医师名录等,而且还附有重要医事法规、当时医疗卫生事业图像等珍贵史料,是研究民国时期医疗机构、医师传纪、医药卫生事业的*手文献资料。
內容簡介:
《民国时期医疗机构概览(中国医界指南)》,本书即《中国医界指南》(The Chinese Medical Ditectory),中华医学会编辑,初版于1928年一月二十六日至二月二日在北平召开的医学大会后,由医学学会编辑出版,其后数年各版陆续编印,并在1934年发行其英文版本,现存民国17、21、23、25、26、28、29、30、36年9卷。是民国时期权威性医学机构指南刊物。也吸引了沈克非、施思明等知名医学教育家的加入。刊物内容分为7章: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机关、医学校、医院、医师、助产士及药剂师。 刊载医事状况,包括重要卫生机关,医学校所,医院名录,医师5000余人名录。附有重要医事法规、都市医院地址等,一些医疗机构的老照片为研究当时的医药事业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是研究民国时期医疗机构、医师传纪、医药卫生事业的*手文献资料。
關於作者: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办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 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办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办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目錄 :
目 录
1928 年 第一册1
1932 年 第二册1
1934 年 第三册1
1936 年 第四册1
1937 年 第五册1
1939 年 第六册1
1940 年 第七册1
1941 年 第八册1
1947 年 第九册1 前言202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席卷中国大地,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时人人自危、谈疫色变。疫情的发生,对人类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验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抗疫水准。
医疗机构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服务公民健康为宗旨,从事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活动的社会织,是一切依法设立,并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医疗机构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展开对历史上医疗机构的研究,会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中国的抗疫实践有着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系统搜集整理历史上有关医疗机构的文献提上议程。我们将出版《中国近代医疗机构概览》系列丛书。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国医界指南》由于具有典型性,得以优先付梓。1928 年中华医学会出版《医界指南》,每两年出版一版。1930 年,改名为《中国医界指南》。自 1936 年,《中国医界指南》每一年出版一版。1938 年,因为时局紧张的关系未能出版。1942 年至1946 年,因为战事未能出版。1947 年,最后一版出版后停刊。从 1928 年到1947 年,共出版 10 版,分别是 1928 年版、1930 年版、1932 年版、1934 年版、1936 年版、1937 年版、1939 年版、1940 年版、1941 年版、1947 年版。本次出版 1930 年版暂缺。 202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席卷中国大地,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时人人自危、谈疫色变。疫情的发生,对人类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验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抗疫水准。
医疗机构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服务公民健康为宗旨,从事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活动的社会织,是一切依法设立,并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医疗机构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展开对历史上医疗机构的研究,会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中国的抗疫实践有着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系统搜集整理历史上有关医疗机构的文献提上议程。我们将出版《中国近代医疗机构概览》系列丛书。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国医界指南》由于具有典型性,得以优先付梓。1928 年中华医学会出版《医界指南》,每两年出版一版。1930 年,改名为《中国医界指南》。自 1936 年,《中国医界指南》每一年出版一版。1938 年,因为时局紧张的关系未能出版。1942 年至1946 年,因为战事未能出版。1947 年,最后一版出版后停刊。从 1928 年到1947 年,共出版 10 版,分别是 1928 年版、1930 年版、1932 年版、1934 年版、1936 年版、1937 年版、1939 年版、1940 年版、1941 年版、1947 年版。本次出版 1930 年版暂缺。
《中国医界指南》是民国时期权威性医学机构指南刊物,金宝善、朱恒璧、林宗扬、方嘉成、宋国宾、施思明、王吉民、余新恩、沈克非等近代医学名家先后参与编辑整理,举凡国内合格医师以及各医院、卫生行政机关,医学校,护士助产学校,医学研究院,医药学术团体,无不尽量搜入,为供医药界之参考。可见,《中国医界指南》刊载的医事状况,不仅包括重要卫生机关、医学校所、医院名录、医师名录等,而且还附有重要医事法规、当时医疗卫生事业图像等珍贵史料,是研究这一时期医疗机构、医师传记、医药卫生事业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不仅如此,出版本书并非只是出于其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应用价值与学术价值。
第一,整理出版本书能够客观展示这一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情况,揭示其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为当代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益的启迪与教益。
第二,本书作为这一时期各级医疗机构推介与查询的特殊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医学调查的原始资料,是民国时期医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佐证,对民国时期的医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出版本书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民国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涉及民国时期的卫生行政机关的沿革、卫生医疗机构的变迁、医学教育的发展演变、地区医疗机构量与质的差异、教会医疗机构的分布、医学学术团体概况等,是医学史研究的重要文献。
第四,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卫生机关、医药法规、医院、医学校、医学研究机构、医学学术团体、医药卫生刊物、医事地图等构成了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这一体系尽管因为当时时局不稳,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却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这一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对于拓宽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意义。
总之,通过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文献搜集整理并出版,不仅可以为学界做研究提供方便,推进民国时期医疗机构研究走向深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原始文献的损毀和流失,提高文献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我们亦希望文献中所承载的学术气息、科学精神对当代产生积极影响。
陈星
2020 年 6 月 6 日
內容試閱 :
202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席卷中国大地,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时人人自危、谈疫色变。疫情的发生,对人类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验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抗疫水准。
医疗机构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服务公民健康为宗旨,从事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活动的社会织,是一切依法设立,并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医疗机构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展开对历史上医疗机构的研究,会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中国的抗疫实践有着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系统搜集整理历史上有关医疗机构的文献提上议程。我们将出版《中国近代医疗机构概览》系列丛书。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国医界指南》由于具有典型性,得以优先付梓。1928 年中华医学会出版《医界指南》,每两年出版一版。1930 年,改名为《中国医界指南》。自 1936 年,《中国医界指南》每一年出版一版。1938 年,因为时局紧张的关系未能出版。1942 年至1946 年,因为战事未能出版。1947 年,最后一版出版后停刊。从 1928 年到1947 年,共出版 10 版,分别是 1928 年版、1930 年版、1932 年版、1934 年版、1936 年版、1937 年版、1939 年版、1940 年版、1941 年版、1947 年版。本次出版 1930 年版暂缺。
《中国医界指南》是民国时期权威性医学机构指南刊物,金宝善、朱恒璧、林宗扬、方嘉成、宋国宾、施思明、王吉民、余新恩、沈克非等近代医学名家先后参与编辑整理,举凡国内合格医师以及各医院、卫生行政机关,医学校,护士助产学校,医学研究院,医药学术团体,无不尽量搜入,为供医药界之参考。可见,《中国医界指南》刊载的医事状况,不仅包括重要卫生机关、医学校所、医院名录、医师名录等,而且还附有重要医事法规、当时医疗卫生事业图像等珍贵史料,是研究这一时期医疗机构、医师传记、医药卫生事业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不仅如此,出版本书并非只是出于其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应用价值与学术价值。
第一,整理出版本书能够客观展示这一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情况,揭示其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为当代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益的启迪与教益。
第二,本书作为这一时期各级医疗机构推介与查询的特殊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医学调查的原始资料,是民国时期医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佐证,对民国时期的医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出版本书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民国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涉及民国时期的卫生行政机关的沿革、卫生医疗机构的变迁、医学教育的发展演变、地区医疗机构量与质的差异、教会医疗机构的分布、医学学术团体概况等,是医学史研究的重要文献。
第四,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卫生机关、医药法规、医院、医学校、医学研究机构、医学学术团体、医药卫生刊物、医事地图等构成了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这一体系尽管因为当时时局不稳,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却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这一时期医疗机构的发展变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对于拓宽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意义。
总之,通过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文献搜集整理并出版,不仅可以为学界做研究提供方便,推进民国时期医疗机构研究走向深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原始文献的损毀和流失,提高文献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我们亦希望文献中所承载的学术气息、科学精神对当代产生积极影响。
陈星
2020 年 6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