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內容簡介: |
新能源一般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及核能等。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资源及转换相关原理及技术,储能相关原理及技术(包括电能储存、热能储存),氢能与燃料电池,多能互补、可持续能源系统,碳减排技术评价与分析。通过对混合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系统最新进展的描述,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现代能源系统发展全景图。本书为理工科院校能源类相关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能源类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供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
目錄:
|
前言第1章引言11.1能源的分类与定义11.2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1.3我国及世界能源状况分析51.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体系6第2章太阳能光热利用82.1太阳能资源82.2太阳能光热转换基本原理172.3太阳能集热器242.4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342.5太阳能热水系统382.6太阳能热能系统432.7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462.8太阳能热发电技术582.9太阳能空气取水与海水淡化63第3章太阳能光伏利用693.1太阳能光伏发电693.2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723.3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其制造工艺793.4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封装833.5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873.6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评估与优化1043.7光伏发电典型应用109第4章风能利用1174.1风能的基本特征1174.2风力发电机的结构与设计1344.3风力发电系统150第5章生物质能利用1605.1概述1605.2生物质预处理技术1645.3生物质热解技术1675.4生物质燃烧技术1755.5生物质气化技术1835.6生物乙醇技术1905.7沼气发酵工艺1945.8生物柴油技术198第6章海洋能、地热能及核能利用2026.1海洋能2026.2地热能2126.3核能利用技术224第7章电能储存2307.1电能储存技术的分类2307.2各种电能储存技术的原理和现状2317.3储能电池2347.4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2407.5超级电容器及其材料247第8章热能储存2578.1储热原理及储热性能评价2578.2显热储存2608.3潜热储存2628.4热化学储热272第9章氢能与燃料电池2849.1概述2849.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2919.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3089.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314第10章多能互补、可持续能源系统32310.1概述32310.2混合能源系统32510.3智能电网33810.4综合能源系统349第11章碳减排技术评价与分析36111.1碳排放核算方法36111.2碳税与碳交易36811.3新能源对低碳经济的影响376参考文献390
|
內容試閱:
|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能源消耗,同时也是CO2排放较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并且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左右。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多个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在节能和使用新能源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特别是新能源推广及规模化利用属于开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能源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是当前科技界及产业界的当务之急,培养具备新能源原理及技术知识的人才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按照当前常用的定义,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原子能(核能)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的能源,用于替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可谓无限,但又存在不稳定、间歇性及能源密度不高等缺陷。要想增大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利用比例,必须首先解决好新能源存在的上述缺陷。随着新材料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是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混合的系统,称为新能源系统。与单纯的化石能源系统比较,新能源系统具有结构与控制复杂、能源协同互补等特点。因此,多种能源的输送、储存、协同互补也成为当前研发的热点。同时,由于电能使用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并且电力系统已经有较好的基础设施,电能占总能源的比例必然上升。为适应新能源系统,电网系统需要发展为智能电网系统。本书首先介绍了新能源的转换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转换技术。为使这些能源能够单独或者与化石能源协同可靠运行,稳定满足用户需求,本书接着介绍了储能的相关原理及技术,包括电能储存及热能储存。然后介绍了混合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系统进展,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现代能源系统发展全景图。由于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新能源系统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本书后一章介绍了碳减排技术评价与分析。本书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通用课程“新能源系统”讲授多年的教案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第1章、第2章、第8章由王如竹撰写,第6章6.1节和6.2节、第10章由李勇撰写,第5章由罗永浩撰写,第3章、第11章由马涛撰写,第7章、第9章由章俊良撰写,第6章6.3节由熊珍琴撰写,第4章由葛天舒撰写。全书由李勇统稿。研究生陈旭东参与了本书的部分工作。由于编著者学识水平有限,新能源系统相关技术也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中,书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编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