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之祠堂 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 建筑艺术与文化书籍 中国画报出版社

書城自編碼: 378233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建筑藝術
作者: 恩斯特·伯施曼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20740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战胜人格障碍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37.6
《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之宝塔 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 》
+

HK$ 190.8
《维也纳现场:建筑与音乐的二重奏》
+

HK$ 525.4
《安藤忠雄:色彩与光影》
+

HK$ 64.8
《如何读懂桥梁》
+

HK$ 590.7
《天圆地方》
+

HK$ 410.0
《西方建筑史》
編輯推薦: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于1906年,从北京出发,历经四年时间,先后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行程数万公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专业系统地考察,留下了8000多张照片、2500多张草图、2000多张拓片和1000多页测绘记录。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多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

伯施曼留下的这些带有详细数据的照片、拓片及临摹的图画,成为很多文物古迹少见甚至是唯一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它们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文物古迹修复、古城复建等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参考数据。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与林徽因等人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都深受伯施曼的影响。
依据德国1914年原版图书完整翻译制作;还原初版图书精美彩色插图,再现原作风貌;200余幅图片,40余万字的文字阐述全景记录中国各级各类祠堂的概况、历史、建筑特点及宗教文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內容簡介:
《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是首次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建筑进行全方面记录的专业论著。本书的出版,打破了“中国有几千年之建筑,而无建筑之学”的禁锢,对于我国建筑史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第二卷,初版于1914年,共收录200余幅手绘图和照片,40余万字的描述和阐释。作者以祠堂为研究对象,参照欧洲梳理建筑及艺术文物的思路,按地域省份分类,细致而又深刻地描述了中国黄帝祠、张良庙、二郎庙、武侯祠、关帝祠、李杜祠、文庙等各级各类祠堂的概况、历史、建筑特点及宗教文化,阐述了中国人的人与自然、建筑、宗教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和美学观。
關於作者: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第一位以现代科学方法记录中国古建筑、第一位以学术著作形式向西方社会传递中国古建筑与文化内涵、第一位在西方社会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奔走呼号的德国建筑学家,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出版有《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之普陀山》《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之宝塔》《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之祠堂》《中国建筑》《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陶艺》等。

赵珉,2012至2014年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德语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德语系讲师,教授基础德语、德语笔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法。业余从事德语翻译工作,出版有译著《怎样拍人脸:完美面部摄影90法则》、《杜蒙阅途系列·布拉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名人祠堂历史概览
1.?上古时期的祠堂
2.?三国群英祠堂
3.?中古及近代的祠堂
第二章? 庙台子
1.?祠堂建造功用及地理位置
2.?张良的历史地位
3.?张良及其历史功绩
4.?传说中的张良
5.?以张良为颂扬主题的文赋
6.?紫柏山及祠堂环境
7.?七十二洞窟
8.?祠堂历史
9.?祠堂布局概览
10.?祠堂具体建筑
第三章? 二郎庙
1.?建筑目的及地理位置
2.?灌县及成都平原
3.?水利治理工程
4.?李冰、二郎及其祠堂
5.?传说中与历史上的李冰及其伟大工程
6.?伏龙观
7.?二郎庙
8.?灌县二郎庙中的铭文
9.?日记节选
第四章? 文庙
1.?概况
2.?曲阜及城内的儒教圣迹
3.?曲阜孔庙
4.?曲阜颜庙
5.?中国北方及中部的文庙
第五章? 宗祠
1.?概况
2.?湖南地区宗祠
3.?长沙府左文襄公祠堂
4.?长沙府陈家祠堂
5.?长沙府席家祠堂
6.?广州陈家祠堂
结语
內容試閱
前言
1911 年 11 月,第一卷《普陀山》面世。我的研究得以迈出第一步,离不开约瑟夫·达尔曼(P. Joseph Dahlmann S. J.)先生的鼎力支持,这一点已在第一卷引言部分强调说明。
本卷以祠堂为研究对象。这一类建筑的建造,寄托了人们对历史伟人或是家族祖先的追思及神化崇拜。同首卷《普陀山》主要着墨于对佛教祭礼场所的描述相比,本卷完全在中国传统思想范畴内进行阐述。之后的卷本则将以相等的笔墨,对中国建筑艺术所蕴藏的佛教及中式传统思想的基本意象群组进行互有关联的交替描述,从而体现这两股精神源流合二为一的最终状态。正是植根于这一交汇融合,中国宗教文化才萌芽生长。
本卷所描述的祠堂及各地纪念建筑数量庞大,覆盖类型全面,无论具体与否,至少都有涉及。本系列著作后续还将着眼于更多数量的此类纪念建筑,它们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及其相关真实事件息息相关。它们的建造,使得某一块土地永远烙刻上这些历史,使得后世的记忆永远鲜活如新。中国文人墨客在游历自己这个广袤的国度时,总会细致观察其间的历史名胜,并忠实记录下它们的具体地点。对他们而言,寻访古迹是一种享受。且同欧洲文人相比,中国文人墨客或许能从中明显感受到更为强烈的乐趣,其原因便在于,无论是受过教育的中国文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对历史、文献中的重大事件与英雄人物记忆鲜明,而这种耳濡目染的群体氛围在欧洲则弱得多。此外,中国的历史遗迹虽然在地理意义上限定于某一处,但可探源回溯至一个极为宏大的过往。在德国,大众所了解的只有那些历史事件——甚至说相对而言并不遥远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最基本的信息,绝大多数民众所知道的不过是一段模糊的历史记忆、一片灰色的传承空白。我们不得不前往古罗马、古希腊遗址现场,或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发掘某段辉煌历史过往的见证者。这些地区的历史遗存就其宏伟程度而言远超中国的相应建筑,但它们的传承火种在民众中间已完全熄灭,只有学者还有能力并努力从曾经或许存在的废墟中,捡拾搭建起一个大概轮廓。而在中国,古老的英雄人物们至今还有血有肉地存活于大众之中。人们为他们建起陵墓、祠堂,关于英雄的记忆从未褪色。由此,整个民族自己也成为一段鲜活的历史。即使是粗通文墨的旅人,在游历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也能从普通大众中了解感知过往的历史。综上所述,寻访古迹对中国人的吸引力之大绝非我等可以比较。
由此,一个想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想参照欧洲梳理建筑及艺术文物的思路,按地域省份分类,有计划地归纳整合中国的历史遗迹。虽然有时为了完整地呈现历史图景,我会添加纯文字注释,但工作的重中之重,仍是通过描述文物古迹来探究历史遗址面貌。1909 年我于北京停留期间,经弗雷德里克·马克密引荐,受“中国古物保存会”(The China MonumentsSociety)所托,为《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刊》 汇编整理中国古迹文物大全。这是我在该领域的第一次探索尝试,虽然称不上完美,却也是在正确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值得肯定。若想深入研究中国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对中国古迹进行大规模的概要梳理。中国地名历经朝代变化,大多数古地名如今已不为人所知。经典如沙畹 3 著作,力求将古今地名对应标明。
但很遗憾,并非所有问世的有关中国的研究都能够做到这般程度。在地理位置上证实文献中的地点所在,通常困难重重。在此情况下,我们反方向思考,先探实该地的文物古迹及祠堂,精准考证,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历史研究。厘清历史关系,又是掌握建筑学全景知识及其发展脉络的必要前提。相比之下,欧洲人接触西方艺术史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接触到大量历史研究成果。我们几乎从不考虑,若仅仅依赖于对艺术文物实体的研究,将会面临怎样的难题。
而这样的问题如今在中国出现了:中国大量的历史原始资料,仅有极少数被翻译成欧洲语言。但凡对历史欠缺了解,艺术史的研究便根基不稳。若历史学家并未完成必要的前期工作,艺术学者便几乎无法进行深入的艺术史探究。面对中国这一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对以上思考作一些强调。
本卷选取“祠堂”一词,以对某一类特定庙宇建筑作一全新的综合定义。这些庙宇为纪念历史英雄人物而设,立庙举动本身再次力证,宗教观念渗透进了中国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他们把杰出人物与非凡事件从普通生活中提炼升华,并赋予其神话色彩。就这一内在联系而言,祖庙宗祠也当属于祠堂类别。
事实上,我在筹划中国之旅时,并未将祠堂作为一个特殊类别来观察。这种概念随后才逐渐产生,所以本卷存在诸多关键性的漏洞。书中未列举那些充满神话色彩的远古时代,因而出现了整个际代的建筑空缺,也未涉及一些重要的特定庙宇。坦诚而言,本卷并不一味追求对研究主题进行面面俱到的详细阐述。
鉴于中国宗教建筑艺术是一个相对独立而自成一体的特殊领域,本卷虽内容丰富,却也只是研究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不过这恰好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领域还有巨大的探索空间。我主要根据自己旅途中所探访记录到的建筑物来编排本卷内容,并对其一一具体描述,后者是全书写作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首卷引言中也已提及。虽是如此,我也并未放弃尝试系统划分与处理主题,希望可以由此清晰地呈现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并为之后的继续研究提供立足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除了阅读有关中国的基础文献之外,一定数量的原始资料研究也必不可少。我在实地探访过程中便寻到若干中文书籍,其中部分书名将在下文提及。不过,即使是这些文献也极少甚至根本不为人所关注。比如其中有一本书详细介绍了勉县的诸葛亮祠堂,可它却如明珠蒙尘般无人问津。此外,柏林各图书馆中藏有大量中文典籍、百科全书、各大小地方志及山岳寺院专著,其中尤以德国皇家图书馆为甚。这些文献均对外开放,内含大量相关珍贵资料,可它们同样未能得到基本的利用。若想将以上资料全部翻译完成,那么本卷成书将遥遥无期。基于这一情况,本卷在探索各具体祠堂建筑时,并不着眼于纤悉无遗的阐述,即使是在略为详细的第二、第三两章中亦是如此。书中更多的是呈现我所获取的原始材料(据称),并同时将其加工完善,以求以整体统一形式展现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对中国文献的深入研究还会大大加深对于建筑目的与建筑形式的理解。作为本卷作者,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们对于建筑构件领域的研究,甚至仅仅是对单纯的建筑构件术语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水平。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对此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它必将以一个不同的表现形式,启迪人们打开新角度、拓展新思维。很多事物目前还只处于初级阶段,提“目标”一词更是遥远。这种认识虽然令人不爽,但绝不应成为我们放弃研究中国建筑艺术的理由。一如此时,我们在首卷创作过程中已遇到许多内在困难,但仍应继续前进的脚步。文中多处详细介绍了历史情况,第一章第二节及第二章尤其明显,这其中若干信息来源于中文原始资料或是当地文字记载,其他的则摘自欧洲文献,后者会出现在参考文献页中。遵循全书撰写的目的,我们并不过分着墨于历史英雄人物的介绍,而是判断其是否对读者理解相关建筑古迹及寺庙铭文具有必要性,进而做出选择。这种信息加工方式自然不是对历史原始素材原封不动的抄写,但由此我们可以以历史事件及英雄人物为出发点,自行选取相应的叙述框架与历史角度,从而清晰地介绍其某一方面的特定情况。
本卷只在第二章“庙台子”部分采用详细阐述这一方式,它同时也可作为如何详尽完整地描述此类祠堂的范本。在历史、地理及四周景致这些先决条件的作用下,英雄人物得到神化,供奉英雄人物的寺庙得以建立。这类祠堂建筑似脱胎升华于历史及自然,又通过内容与艺术形式再现历史与自然。
这一思维过程贯穿了整卷书,它不仅清晰地存在于庙台子及其后第三章的叙述中,更是明显体现在第一章之中。全书内容按照我的游历路线展开,这场由遥远北国至南方边陲的旅程同时也是一场由北至南的中国艺术风格盛宴的展现。但无论何处,历史与自然景致始终是理解具体建筑的基本出发点。文中若干具体建筑的描述极为细致,或许都已深入涉及建筑构造及风格差异层面,但均遵循整体宏观这一行文准则,同精神文化、自然环境与祠堂建筑构造这三部分内容紧密相关,时间也由肃穆的远古延续至动荡的近代,地域范围由形制森严的北方拓展至充满想象色彩的南国。未来的研究也可以此为基础,着眼于建筑形式及其历史情况、地理位置的变化,并将这三者相互联系,从而梳理出中国建筑艺术于精神及宗教层面的历史变迁。当前,“未来中国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受到众人关注。在此背景下,了解历史如何演变对于这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价值,以下将对这一点略加阐述。
在首卷《普陀山》与本书成书之间,中国国内政治情况经历了颠覆性的变革。首卷出版于 1911 年 11 月,正是在这个月,中国政局突变。清政府倒台、帝制被废除、共和制建立,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具有政治意义,同时似乎也表明中国人古老而神圣的精神信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正是这些建立在稳定传承基础上的传统思想,在我之前以及接下来的阐述中,被证明是推动包括建筑艺术构造在内的事物不断变化创新的精神动力。不过,无论是统治形式的变化,还是中国精神及艺术文化可能由此发生的变化,在本书刻画中国人这一群体时几乎均未涉及。此处我们关注与阐述的,是中国文化与艺术中那亘古传承的内核,它历经数个世纪仍几乎保有原貌。所有目光锐利又实地感受过中国近期一系列大变革的外国人一致认为,未来中国社会生活运行的先决条件与之前并无二致。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诸如南京、武昌、成都等地,即使那里的古老艺术珍宝遭到了破坏,也并不能改变以上论断。由此,潜心研究一个民族固有价值及其永恒精神艺术财富的专家可以断言,一场急剧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局限在政治层面。不过虽是如此,这些历史大事件终归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这体现出中国人内心信仰及精神力量格局的一种轻微变化,也积蓄起变革的动力,这种改变最终会以各种全新的形式爆发出来,这一点是明确的。
欧洲历史上也有过类似时期,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这些影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在这剧烈的变革中或许蕴含着希望的种子,它将催生出焕然一新的思想,引领文化与艺术走向新的辉煌。想到这一点,我们稍感安慰。但这种代价却是大量世间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在战争炮火下灰飞烟灭。行文至此,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是那些毁于烽火兵戈的有形文物。可事实上,更为糟糕的是随后而来的对于艺术品的冷漠、无视甚至轻视,这类塑造个体品质的无形思想如同危险的野兽被唤醒,并伴随着内心的动荡不安、精神的贫瘠、自私自利及良知的泯灭而愈演愈烈。身处多事之秋,生性淡泊之人尤其是艺术家们选择避世为逋客,世间缺乏创造及欣赏艺术作品所需的深刻、虔诚和独立之风气,创造新作甚至仅仅是维护旧物的意义不再。更有许多欧洲人丧尽天良,对文物大肆掠夺破坏。文物贩子和收藏家们或因狂热丧失了理智,或出于满足自己本土收藏的自私目的,肆无忌惮地摧毁文物,或是唆使一些中国人为己所用,以达到自己的罪恶目的。最近又爆出一桩骇人听闻之事件,强盗们把大名鼎鼎的摩崖石刻像的脑袋切下,运到欧洲这个美其名曰“保护建筑及艺术文物”之伊甸园。如此暴行或许会让关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朋友倍感愤怒,但同时更是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渴望,希冀这些可能将经历劫难的文物至少能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流传于后世。在首卷前言部分,我已表达了对于中国古迹保护的担忧,并敦促尽快对建筑文物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保存。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忧虑已成为现实,保存工作也由此显得更为紧迫与必要。我们至少应该以当今的研究手段,保存历史,从而经得起后世的严格检验。
此处对本卷成书过程作几点说明:
在中国期间及回国后,我于中文资料加工研究过程中,得到众多中国朋友及老师的一再帮助。在此,我希望对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本卷的中文铅字印刷同样来源于帝国印刷厂的友情提供。
图 130、图 133、图 138 及图 148 来源于建筑师罗克格以及阿梅隆(Amelung)先生的慷慨分享,其他图片除少数于中国各地购自中国摄影师之外,均为本人拍摄并加工。
1914 年 2 月 5 日于夏洛滕堡
恩斯特·伯施曼

祠堂布局概览
祠堂选址于三个谷地相交之处,坐落在紫柏山主峰山坡上,倚靠着一座几乎是在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圆锥形小山。该山丘孑然而立,只通过一道窄小的马鞍形山脊同大山相连,山头上孤傲地挺立着一座小亭。祠堂的位置,实为风水宝地。本节将大致介绍祠堂各建筑组群分布,具体单个建筑则会在下一节中作深入阐释。
祠堂中心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依一条主轴展开(参见附图 31)。这一点十分抓人眼球。第一建筑群围绕一号主院而建,第二号则位于前院及二号主院周边,这两处建筑轴线以直角相交。一号院的 11 号与 18 号偏殿之间的横轴连线向东延伸,串联起 21、24 号建筑,一直到达位于山丘顶端的 50 号凉亭,它们所组成的路径为第二处主建筑群的展开提供了轴线基准,两个建筑群也由此被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18 号侧间相当于第二部分建筑群落的入口,而与其相对的 11 号侧间则连同屋内神像一起,充当这一群落体系的影壁。
这种两部分相交而建的布局由祠堂整体构造的目的及理念决定。为表达对张良的尊崇以及对其圣化形象的虔敬,人们建起留侯祠,在他逝世后将他奉为万千神祇之一。在中国人看来,张良的形象是无数诞生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象征着无上自然力量的载体之一,正是这些力量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断重塑这个世界,位列仙班的道教众神祇便是这些力量的化身。对广大中国百姓而言,他们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活跃于通俗易懂的神话故事中,是一个个鲜活的存在。
人们若想要了解张良这类人物的影响力,可将其形象放入神祇体系进行整体把握。依照这一理念,留侯祠一号建筑群可被看作是二号主体群的铺垫与基础,其内众多建筑中摆放有大量道教神像。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背景,讲述祠堂主人的丰功伟绩,烘托出祠堂主人鲜活的形象。而这位主人此刻正端坐在位于总轴线末端的 24 号建筑内,隐于拔地而起、被视为整个祠堂支点的独亭圆丘投下的阴影之中。正是在这座傲然挺立的山巅亭子中,少年张良从山神黄石公手中接过那本无价兵书,从而习得雄韬大略,在峥嵘岁月中开创一番伟业。如此看来,这样的布局暗含深意。
张良与众神祇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同样的,两处建筑群也以类似的整体思想有机联系在一起。依据近乎成为准则的中国祠堂建筑的布局概念,每个祠堂中只能有一条主轴线,所有建筑依此轴展开。此外,这里诸如张良这样的主神祠堂应位于众神殿后,只有在极少情况下才会被建于殿前。因山中盆地狭窄地形所限,建筑无法在一个方向上有过多延展。加之建筑主入口需从古老栈道进入,且孤亭圆丘作为精神象征也应被纳入祠堂整体中,所以常规祠堂布局并不适用于情况特殊的留侯祠。不过,中国建筑师已经一次又一次向世人表明,他们正是在限制重重、互有掣肘的情况下,创造出那些巧妙而璀璨的设计规划。留侯祠亦是如此。在当地具体情况的局限下,人们规划出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群。
它较其他建筑更具宗教气韵,楼宇屋舍更显别致布局,而山水灵秀之地所展现的自然美景也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建筑之中。
中国祠堂中常见的坐北朝南布局在留侯祠中也未得到体现,其一号主要建筑群甚至以几乎完全相反的坐南朝北形式布局。祠堂主入口直接开在道路边上,而 1 号门与 2 号门则一西一东,将这条道路收进祠堂内。如此一来,访客沿路走来,即使还未进入真正的祠堂建筑区域,也能感受到一种遗世独立的桃源氛围。主入口两侧还设计有偏门,这表明祠堂建筑事实上遵循文庙礼制布局。入口附近的街道两边林立着简易客舍与小商铺,旅人及香客可在此住宿或购物。这一建筑组群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这处小店聚集区同与之相对的祠堂入口之间留有一片空地,恰好可以提供空间以建造祠堂前的小型广场与影壁。访客穿过一道大型拱门,走过一座小桥,走入大门,便来到一号主院。院子四周坐落着一号建筑群,其各式屋舍中放置着众多道教神像,这一点在上文已有提及。院中紧挨大门两侧矗立着钟楼、鼓楼各一,正中则建有一座八棱四方亭。亭内双神坛上供奉着两尊佛像,它们背靠着背,分别注视着南北方向。
我在祠堂内看到了建筑原始设计图(参见附图 9),那上面并没有这座亭子的踪影,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它是后来才建造起来的,但至于具体的建造年份,我并不能妄作断言。外行人乍看之下,都会以为亭子本该修建在两条主轴相交处。不过,设计师并没有选择这种习以为常的布局,而是把亭子稍往北移,这一举动非常必要。按如今这种布局,醒目的11 号建筑以震撼之势表明纵轴线自此而始,同时也与挺立于山丘之上、作为压轴建筑的50 号亭子一头一尾遥相呼应,整条轴线呈平衡稳重之势。若遵循第一种方案,那么亭中的两尊神像就只能以并肩相向姿势立于 2 号主轴上。若是如此,现在这种平衡状态将被打破,11 号建筑不再被视为轴线起始,整条轴线布局也将会显得混乱无序。
如此一来,向北移动了的 9 号亭以醒目的姿态立于纵轴线上,这一位置设计对建筑外观构造提出了特殊要求。一般说来,高规格祠堂建筑的屋顶为马鞍形顶部加山墙设计,正脊垂直于主轴,山墙位于侧边。但若 9 号亭遵循这一常规原则,那么其山墙就会落在 2 号主轴上,这完全不符合中国建筑观。放眼整个中国,没有哪一座建筑的山墙是朝向走道的,又或是在山墙上开门进入房屋。相比之下,希腊神庙出入口均建在山墙上,故而中式祠堂这一截然不同的设计极为引人注目。而这只是中式建筑与众不同的一处体现,这些不同造就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当然这只是题外话。若是一处中式房屋出口正对着另一座建筑的一面山墙,便会给人一种不适之感,似乎这种布局是为了抵御对面屋中的恶灵,或至少是施下某种咒语以作防御。出于这个原因,人们在建造 9 号亭时放弃了山墙设计,转而选用四角帐篷式样(参见附图 10)。
18 号偏殿是通往 2 号主建筑群的入口建筑。穿过这座建筑,首先来到前院,后面是开放式的 21 号拜殿。立于拜殿之中,目光越过前方 2 号主院,人们可以看到带殿前平台的24 号祠堂主殿以及殿中的丞相张良像。两个院子均建有小偏房,供居住及待客使用。按先后顺序,这些建筑规模逐步提高。18 号入口门厅本身面阔三间,加之同 16、17 号小神殿相连,共面阔五间,此外两侧又连接 19、20 号偏房,它们共同构建出一个气势恢宏的整体,而这正是祠堂的起点。中心祠堂区为一整体,布局规划层层递进、错落有致,这与欧洲的教堂略有相似,只不过其庭院均为露天设计。
1 号及 2 号建筑组群相交的西北角上建造有 4 号偏院,院子带小屋舍,供祠堂工人居住。其西南角挨着 1、2 号院也建有若干屋舍。此外,1、2、3 号偏院连同 27、28 号库房以及 33 号大型厨房也在这一角落相互连接。其中厨房位于 30 号谷仓的中轴线上,这两者连同 31、32 号侧廊一起,在祠堂内部形成了又一个封闭的完整建筑群。在三个偏院中,3号偏院是最大的一个。挨着三个偏院建有众多殿厅及小屋,它们多为开放式设计。此外还有一些棚圈、一座水车磨坊和一条将南端围墙划入祠堂中心区域的小溪。这些建筑布局错落有致,三个偏院由此被巧妙连接在了一起。
祠堂最美丽动人的部分位于西北面的走道旁。那儿坐落着园林式庭院,院内建有一座座供贵客及其随从居住的屋舍,一条开放式廊腰蜿蜒至走道。走道由此被纳入这一园林庭院区域,成为其终端。廊腰带众多铭文石刻,均表达着对丞相张良的缅怀与赞颂。整个院子风景如画,展现了极高的中式庭院艺术。留侯祠在中国三秦地区之所以如此声名显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要归功于祠内这个庭院的动人景致。而庭院本身又作为一条过道,通往整座祠堂最重要的精神核心区,即位于山丘之上的小亭。我们向着高处前进,沿途路过众多各不相同的小巧亭子,它们或为六边形,或为四边形,又或为圆形,以木头或石头为材质,顶上覆盖着砖瓦或是茅草。一路向上,先是一段斜道,继而是一段石制阶梯。台阶陡峭,气势恢宏,一直通至崖间山顶平台。就是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地方,仙人黄石公将兵法宝书授予少年张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这座屹立在高处的两层方形亭得名授书楼。
立于高亭之中,俯瞰祠堂,尽收眼底。人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建筑的严谨构造同布局的灵动多样完美融合在一起,祭祀功用与居住功用由此得到全方位实现。祠堂同周边景致互相依存,它不仅以外在方式与大自然有机结合,还通过将圣丘作为建筑精神内涵的一大支柱,同天地自然建立起一种内在关联。这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组合并非牵强附会,而是通过巧妙规划显得脉络清晰、和谐自然。祠堂整体有至少四处依轴线铺展的建筑群组,它们分别为 1 号及 2 号主建筑群、2 号偏院及园林庭院。其中后者布局虽看似随性肆意、不拘一格,却如一道坚实的脊梁,承托连接起相对而建的 40、41 号建筑。这便是艺术规划布局的奥秘所在,它通过一种内蕴思想,将看似零碎散落的建筑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祠堂所具有的这种灵动与和谐,也鲜明地反映了这座位于陕西南部的建筑是怎样集中国南北精粹于一身。一方面,它占地巨大,气势恢宏,轴线布局严谨且体系完整,这体现了中国北方人民为生存而艰苦斗争的粗犷气概及逐鹿天下的英武豪情;另一方面,建筑精致玲珑,含蓄而又富有想象力。它以自然作为布景,借助舒适怡人的生存环境以及活跃的商贸交通,对建筑进行不断的细致雕琢,突显建筑至高无上的精神及艺术价值。这体现了中国中部、尤其是四川及南方地区的建筑风貌。一南一北两种神韵交汇于一处,造就了这座留侯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