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运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科学家个人及群体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可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当代科学家和社会公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实践的热情。
|
內容簡介: |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大规模的输入与逐步本土化,中国近代科学家社会角色日渐形成,科学家群体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科学的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既阐述了从晚清到抗战期间一些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演化、社会结构与学科发展,分析他们的社会角色与学术贡献;又选取了若干位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对他们走上科研之路,成为科学家的历程做详细剖析。
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科学家及其群体的科学史著作,更是一本标准意义上的历史学著述。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科学家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科学的重要影响,知晓中国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这些对探索创建新时代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着良好的借鉴之处。
|
關於作者: |
张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学术社会史特别是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上海通史”、“长江沿岸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大辞典”等课题,负责完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中国近代科学体制研究”、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课题“科学文化转型”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一辑
“科学救国”之梦
——任鸿隽推展科学事业的一生3
丁文江与中国科学社26
另一种抗战
——抗战期间以秉志为核心的中国科学社同仁在上海39
学术独立之梦
——战后饶毓泰致函胡适欲在北大筹建学术中心研究63
纵横四海,心系中华
——吴大猷的传奇人生97
社会网络与学术成长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家于同隐个案分析110
第二辑
从翻译到教育宣传
——晚清上海科学工作者社会角色演化129
清末民初学子“弃理从文”分析150
传统与现代之间
——中国科学社理事会群体研究167
从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到院士
——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192
近代中国农学的发展
——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224
学术与工商的聚合和疏离
——中国数学会在上海249
“乙酉学社丛书”的翻译与出版
——兼论科学知识人在战时上海的困窘与出路286
附录
“政治科学家”李书华315
从万巴德到李宗恩
——跨文化视野下的热带医学324
派系之争下民国科学界一隅
——读《李先闻自述》334
置身事内如何置身事外
——读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341
居里实验室的中国博士350
|
內容試閱:
|
科学家“是研究自然的人,他不研究上帝和人。他使用的智力工具是数学、测量和实验,而不依靠权威的解释和思辨与灵感。他认为当时的科学状况在将来会被不断改进,而不认为科学知识会止于过去黄金时代的标准之下。……在尊严方面他享有传统的哲学家、神学家和文学家的同等地位,在实用性方面他比这些传统角色优越”。约瑟夫·本戴维(Joseph BenDavid, 1920—1986)在《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中如是说。科学家职业角色的形成,是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几个世纪的结果,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教师与工艺实验家、英国民间业余科学家(以皇家学会会员为代表)、法国科学院专门科学家到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家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作为职业的科学家角色与医生、律师这样的职业角色不同,它强调知识的扩展,他们并不直接服务于顾客,经济收入也不直接来源于顾客。这一职业角色,至少涵括了以下含义: 科学家群体即科学共同体的形成、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区别于其他角色的社会地位及职业特色、须向科学共同体提交获取科学共同体认同的科研成果。对科学家来说,科学共同体、职业特征与社会地位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科研成果是其角色标志,但最为本质和最为重要的应是角色意识,即科学家是以追求和发现“科学真理”为本质目标的人,应具有“理性”和“怀疑一切”的精神特质和思维内涵。
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出现与形成同步于科学体制化过程,既是科学体制化的结果,又是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在科学教育体系、科研机构、科学社团与科学交流体系等方面有了较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家社会角色才会形成。传统中国社会没有近代意义上科学家这一社会角色,中国近代科学家角色不是由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演化而来,不是中国社会历史自我内在衍生的,而是随着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本土化这一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近代科学家角色的形成,大致经历了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的传统科学家群体—以匠为特色的洋务运动时期工程技术专家—以宣传与教育为主、科研为辅的清末民初科学工作者—以科研为特色的科学家角色四个阶段。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角色已经形成,中国科学体制化基本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前进的大道。科学家们除本职工作外,对国家建设也不断从“科学家”这一角色献计献策,诸如抗战期间的专家入主政府担当救国重任,大后方的科学家为抗战做贡献;战后的“民主”追求与稳定的科研环境吁求等,都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本分”。
自1993年师从先师复旦大学沈渭滨先生以来,希望通过抓住特殊人物的个性与特征触摸时代的脉搏,理解人物的成长与历史的脉络;以特殊的人物群体来观察历史,通过他们的共性与不同来考察历史的变迁与复杂性。不期然间也积累下不少的篇什,以专题形式结集出版也是对自己以往研究的一个总结。全书大致以人物个体与群体分为两辑,并附录数篇读书笔记,每部分以时间为序。每篇文章后注明文章刊载刊物与时间,以见证自己研究的兴趣转移与论题范围。除改正一些明显的错漏与硬伤,修订注释并予以补充说明(以“编注”注明)外,文章基本保持原初发表状态,《学术独立之梦——战后饶毓泰致函胡适欲在北大筹建学术中心研究》恢复发表时因文章实在太长被删去的第一节“饶毓泰与胡适早期交往”;《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科学社理事会群体研究》一文恢复“附录”;《纵横四海,心系中华——吴大猷的传奇人生》因发表在通俗性刊物上,为与全书体例统一进行了学术性处理,因此有相当程度的改动。因多种因素,一些自认为有代表性的文章未能选入,一些地方的表述也有改动,这是需要说明并请读者见谅的,引用者可参阅原初发表文章。为全书统一,在格式上也有所修订。
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