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本书依据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内部控制等理论,结合中国信贷市场制度背景,分析了银行内部控制影响信贷风险的作用机理,构建了银行内部控制影响信贷风险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微观客户风险识别、中观行业风险识别、宏观经济政策冲击三重视角层层递进,实证检验了银行内部控制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一方面完善了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文献,拓展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另一方面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规避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支持。
|
關於作者: |
王蕾,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讲师,财务管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金融论坛》等C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财务与会计导刊(下半月?理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编《财务报表分析》《风险控制》等省部级教材;获得南京审计大学2021—2022学年“吾爱吾师——我喜爱的老师”、2020—2021学年“学生评教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贷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2.2 内部控制与风险防控研究
2.3 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防控研究
2.4 简要评述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基于微观层面的信贷风险形成原因透析
3.2 基于内部控制的信贷风险治理机理剖析
3.3 基于三重视角的内部控制影响信贷风险的理论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客户风险识别微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4.3 样本选择与统计描述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5 进一步分析
4.6 稳健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行业风险识别中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5.3 样本选择与统计描述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 进一步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 章 基于经济政策冲击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6.3 样本选择与统计描述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5 进一步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已有文献在探究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时更多从外部关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因素,较少触及微观层面的因素,同时也缺乏对银行内部因素的关注。本研究从微观层面选择内部控制的视角切入,构建了银行内部控制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系统性框架,这不仅抓住了信贷风险防控的“关键”,同时厘清了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作用机理,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是对传统信贷风险防控研究的有益补充。
(2)研究内容的创新。受制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有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研究缺乏从理论和实证结合的角度对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的关系进行直接论证,本研究不仅直接研究二者的关系,而且将银行内部控制纳入微观客户、中观行业和宏观政策的整体研究框架中,拟通过微观客户风险识别、中观行业风险识别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变革这三重视角,以循序渐进、层层渗透的方式对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并对其影响机理和传导路径进行检验,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内部控制的不同要素和借款企业不同性质在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关系影响上存在的差异性。
(3)研究方法的创新。已有文献中仅有非常少量的实证文献,排除笔者本人发表的成果,主要是杨增生和杨道广(2017)的研究涉及了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风险承担方面的问题,且主要以银行信贷风险承担的结果变量如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为核心变量。但银行信贷风险的演变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单纯以结果变量为主的研究必然存在滞后性问题,这显然不利于“防患于未然”,因为防控风险的好做法就是关口前移。基于此,本书采用了与已有研究不同的做法,即聚焦于银行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通过创造性地引入银行对借款企业个体风险识别能力这一概念,检验了银行内部控制与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行业信贷配置结构动态变化入手,探寻银行内部控制对行业风险识别能力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