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本书特点
详细解释数据收集、方案迭代和可视化开发的过程,并展示关键环节和草图和工作笔记。首发独家数据可视化技能分享,特别提供了对初学者友好的核心概念说明。传授创意可视化实践经验,探讨多种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纳迪赫和雪莉二人对数据可视化创新、创意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全书 12 个主题作品、 24 篇精彩故事,从奥运会历史到美国总统和欧洲王室轶事,从暑期热门电影到星座神话、女性传奇——二人精诚合作,探索了可视化叙事的多种技术和形态,突破了数据可视化工具属性和美学表达之间的界限。书中内容翔实,见解独到深厚,通过对项目背景、创作历程和关键方案的阐述,揭示了数据可视化创意编程的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对数据可视化和信息设计感兴趣的人或业内相关人士,尤其适合那些欣赏数据叙事之美,并期待借此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人阅读。
|
關於作者: |
纳迪赫· 布雷默(Nadieh Bremer)毕业于天文学专业,转行成为数据科学家,又转为自由数据可视化设计师。她曾与包括谷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和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公司达成项目合作。作为2017年度“信息之美”最佳个人奖得主,她专注创作与众不同的数据可视化,既优美又实用,既可印刷出版又适配网络传播。
吴雪莉(Shirley Wu)是一位屡获殊荣的创意设计师,专攻数据艺术和可视化。她曾与谷歌、英国卫报、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环球媒体集团等合作定制开发强交互式数据可视化产品。她将自己对艺术、数学和代码的热爱融汇成绚丽多彩、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断突破网络叙事的边界。
马倩,本书译者,信息设计师,数据新闻记者,美国迈阿密大学可视化传播学博士,专注面向大众传播的可视化叙事实践研究。
|
目錄:
|
开篇
英文版序:循规蹈矩与离经叛道 VIII
中文版序:当数据可视化成为叙事的新方式 X
关于本书:我们的数据可视化之旅 XII
如何阅读本书 XVI
技术和工具 XVIII
项目 1~389
Movies 电影
《指环王》三部曲“说”什么 3
电影之花 17
Olympics 奥运会
奥林匹克之羽 33
跳水的分形学 49
Travel 旅行
我的假期生活63
用20,000个彩色圆点讲述我的旅行故事 73
Presidents & Royals 总统&王室
欧洲王室血缘星系图 89
给总统头像贴上表情包 105
Books 书籍
魔法无处不在 123
《汉密尔顿》字里行间的秘密141
Music音乐
年度热歌榜单 里的黄金年代 163
数据驱动的革命177
Nostalgia怀旧
《龙珠Z》中的战斗189
众星捧月205
Nature自然
大理石与蝴蝶221
关于爱的信笺233
Culture文化
用英文如何表达美丽251
行万里路269
Community社群
地球呼吸进行时291
数据可视化实践的655个挫败瞬间301
Myths & Legends神话&传奇
星空图景315
传奇337
Fearless无所畏惧
《魔卡少女樱》之歌353
万里挑一373
结尾
经验教训390
后记:出发和到达 392
致谢 394
|
內容試閱:
|
英文版序言 循规蹈矩与离经叛道
阿尔贝托·开罗(Alberto Cairo)
美国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ndation)视频新闻分会主席,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代表作品有How Charts Lie(《数据可视化陷阱》)、The Functional Art(《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 The Truthful Art
循规蹈矩和离经叛道在任何领域都是对立却互补的力量,数据可视化领域也不例外。在那些前者压倒后者的时代习惯循规蹈矩,不会鼓励突发奇想、心血来潮和实验精神。但是当相反的情况出现时,在离经叛道者主宰的后浪时代,尽管嘈杂混乱不止,人们却能看到进步和发明的无限可能。而本书属于后者,充满了离经叛道的怪点子——这是一件好事情。
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化和系统化发展已有几十载,很多学者都在著作中记述了这一进程,比如雅克· 贝尔廷(Jaques Bertin,法国地图学家和符号学家)、约翰· 图基(John Tukey,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威廉· 克利夫兰(William Cleveland,美国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家)、娜奥米· 罗宾斯(Naomi Robbins,美国统计学家)、斯蒂芬· 科斯林(Stephen Kosslyn,美国心理学家)、利兰· 威尔金森(Leland Wilkinson,美国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家)、塔玛拉· 蒙兹纳(Tamara Munzner,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也正是他们的研究让我们得以使用通用语言讨论一个优秀图表的组成要素及其设计原则,从而指导开发实践。他们值得被后人感激。
然而,大部分上述研究者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拥有统计学或科学相关的学术背景。我想,这个因素影响了多年来可视化视觉设计的主流风格。至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模糊的风格共识统治了数据可视化领域。这是一种正统观念,以客观呈现为前提,拒绝个人化的主观表达;偏爱视觉的简洁和绝对明晰,拒绝活泼和所谓毫无依据的装饰。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可视化设计师在一个严肃而虔诚的清醒时代成长起来。可悲的是,这样的清醒有时会退化为一种轻率的自以为是。那些被热捧的诽谤性言论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图表垃圾”(Chart Junk)。
我们或许不应彻底抛弃这些正统的教条观念,当一个可视化设计的目标是探索性分析、深入洞察,或为决策提供线索时,优先考虑视觉的简洁明晰且专注标准的图表形式和惯常做法依然是好建议。但是时候承认其他观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了,因为可视化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和使用体验,可以有各种背景的用户及不同的使用场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设计它或者批评它之前,先反思制作这个可视化作品的目的。
纳迪赫· 布雷默(Nadieh Bremer)和吴雪莉(Shirley Wu)是两位与众不同的人。本书是她们协作实验项目Data Sketches的成果。它或许是新型可视化理念的首批范本之一,倡导独创性,并抱着怀疑态度重新审视那些模板和惯例。早在2016年Data Sketches立项之初,我就注意到它了。尽管那时她们的很多作品让我难以理解,但我还是立刻陷入其中。 这些作品极度复杂华丽,有些作品色彩斑斓,内容组织方式神秘莫测,偏离了经典图表和地图的结构。我想,纳迪赫和雪莉用D3.js等技术使项目落地实现的同时,也在挑战人们对新兴可视化理念的接受度。
你手中的这本书呈现了纳迪赫和雪莉对可视化的思考,你将受益匪浅。可视化就像文字语言,由一整套符号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语法规则构成,帮助我们传达信息。然而,这套符号和语法系统不是死板僵化的,而是像书写文字那样灵活且变化多端。这就是为什么我逐渐确信可视化课堂不能仅仅教授一套严格的规则,而是要形成一个有条理的论证过程,让我们在面对展示什么和怎么展示的问题时做出恰当的决策。
这个推理过程的依据来自包括视觉和认知科学、修辞、图形和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视觉艺术,以及其他很多领域在内的知识储备。但这些知识不能成为“紧箍咒”,而应为我们建立拥抱更多可能性的基础。这些可能性恰当与否,常常由一个可视化作品的目的用途和目标受众决定。
可视化设计师的培养,不管正规与否,都不能停留在背诵规则的层面,而是应该学习如何通过伦理、审美和学界不断壮大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设计决策的合理性。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多因素权衡考量的探讨,深入且细致。纵览优秀设计师的思路总是有帮助的,哪怕只是从他们那里借用一点想法和灵感。有些人会赞成书中讨论的观点,但有些人可能持反对意见并与之争论,这些都很好。对话可以帮助我们决定一个创新是成还是败,是要奉为圭臬还是应该被丢弃。今天的离经叛道或许就是明天的循规蹈矩。
现在,阅读、思考和探讨,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
中文版序
当数据可视化成为叙事新方式
马倩
本书译者,信息设计师,数据新闻记者,美国迈阿密大学可视化传播学博士,专注面向大众传播的可视化叙事实践研究
Data Sketches项目是两位作者自发的数据可视化叙事实验,其目的在于突破传统图表框架及其常规应用场景、活用视觉编码、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认识并讲述世界。
Data Sketches项目的选题不再拘泥于政治。经济、商业或社会新闻热点,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这些故事或是记录生活,如读书、音乐、旅行、电影;或是回忆童年,如《龙珠Z》《哈利·波特》和跳舞机;或是出于好奇,如语言、星座、自然生态和王室亲族关系。超出常规的选题意味着数据挖掘和视觉语言的诸多可能性,比如,极坐标下的蜂群聚类、总统的情绪模式、银河系星座关系网络,以及模拟蝴蝶飞行轨迹的生成艺术。这些视觉表达或繁美,或活泼,在“朴素、简约、冷淡”的惯例之外,为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更宽广的设计空间。
项目中的人文视角更加可贵。两位作者大量挖掘数据背后的生动故事,让“技术流”的数据可视化充满人文关怀。比如,作者根据情感语义为艺术馆观众留言赋予花开花落的视觉隐喻,用彩色水晶体呈现诺贝尔奖女性获得者的成就和影响力,基于女性科学家在计算机领域的成就设计互动可视化展陈装置等。
阅读和翻译本书是一个收获治愈和鼓舞的过程。两位作者用一年时间,在兼顾其他项目的同时,每人从零开始完成并发布12个完整故事;不同的故事涉及不同的主题,寻找各类数据分析方法,至少应用一项新的图表形态、设计风格或开发技术——这一切绝非易事。创造欲、分享欲、求知欲,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让她们拥有勇气和动力,不断拓展知识和技术的边界。而彼此的支持,以及来自外界的关心、鼓励、帮助、启发和建议,使得她们的积极热情与期待始终有所回应。
Data Sketches最终成为两位作者独立可视化设计师职业生涯的开始。她们以此为基石,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坚守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作为译者和同行的我,感受到她们攻坚克难的激情,也由衷地为每一次创作的胜利喝彩——将热爱与事业融合,是极大的幸福和幸运啊!
本书对每个作品的选题背景和可视化的开发过程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语言轻松平易。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保持原有语言风格,并保留了原文中有趣的说法,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本意。此外,我对陌生概念、自定义的可视化形态和部分页面开发技术做了补充解释,以便读者梳理项目思路,并获得更多方法层面的参考。
某次和两位作者聊起诗词成语,雪莉问我,她们的书可以怎么形容?我想,此句最为适合: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既耳熟能详,也是对Data Sketches的独创性和实践精神的注脚。
愿这本书为读者带去数据可视化创新的灵感,愿我们都坚守自己的热爱,拥有突破常规、不断探索的胆识与勇气。
2023年1月,兔年春节,于美国迈阿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