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內容簡介: |
本书内容涵盖了各类现代通信网,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标签交换、软交换、IMS、OFDMA、MIMO、C-RAN、SDN、NFV和M2M,以及光传输、分组传送和网络切片等网络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本书密切结合以5G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协议和构架,内容全面、结构紧凑、语言简洁流畅。书中给出了适量的例题、习题及实践项目,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读者的学习效果。本书配备有PPT、习题答案和虚拟实验平台等课程配套资料,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信息、电子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第1章概论1.1通信网概述1.1.1通信网的定义和分类1.1.2通信网的构成1.1.3通信网协议1.1.4现代通信网的特征1.2通信网的发展1.2.1通信网的发展阶段及其技术演进1.2.2各类通信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1.2.36G展望及其新技术拓展阅读习题第2章交换技术2.1交换技术概述2.1.1交换技术的发展2.1.2典型交换技术2.1.3分组交换实现方式2.2电路交换2.2.1交换单元2.2.2交换网络2.3MPLS2.3.1MPLS系统组成2.3.2标签交换2.3.3SR交换2.3.4SRv62.4软交换2.4.1软交换协议体系2.4.2软交换应用2.5IMS2.5.1IMS体系结构2.5.2IMS注册与呼叫流程拓展阅读习题第3章通信协议3.1电话网信令3.1.1信令的分类和作用3.1.2No.7信令协议3.2呼叫控制协议3.2.1SIP会话结构和功能3.2.2SIP消息及其流程3.3流控制传输与流实时传输协议3.3.1SCTP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3.2SCTP结构及信令流程3.3.3流实时传输协议(RTP)3.4信令网与IP网互通协议3.4.1软交换及其互通协议3.4.2信令网关协议3.4.3信令网与移动网及其IMS的融合3.5网络安全认证协议3.5.1AAA概述3.5.2Diameter协议3.5.3802.1X协议3.6移动接入网协议3.6.1空中接口协议3.6.2可延伸身份认证协议(EAP)3.6.3认证与密码协商(AKA)协议拓展阅读习题第4章传输网4.1数字传输技术概述4.1.1数字信号复用4.1.2系统带宽和信号带宽4.1.3传输网主要技术4.1.4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4.2基于TDM的传输网4.2.1同步数字传输系列(SDH)4.2.2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4.2.3波分复用(WDM)4.2.4光传输网(OTN)4.2.5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4.3分组传送网(PTN)4.3.1PTN构成4.3.2PTN业务处理和伪线仿真4.3.3PTN在承载网中的应用4.4切片分组网(SPN)4.4.1SPN模型及其功能结构4.4.2SPN组网4.4.3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IP-RAN)4.5无源光网络(PON)4.5.1PON结构及技术4.5.2PON系统测距及DBA算法拓展阅读习题第5章电信网5.1固定电话网5.1.1数字程控交换技术5.1.2数字同步网5.1.3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5.1.4专用电话网5.1.5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2GSM/GPRS5.2.1GSM网络结构5.2.2GSM编号及区域划分5.2.3GSM无线帧结构及系统参数5.2.4GSM接口信令及无线信道5.2.5GPRS系统架构及其协议5.2.6GPRS网络容量规划5.3WCDMA5.3.1WCDMA网络结构5.3.2WCDMA技术5.4TD-SCDMA5.4.1UTRAN结构5.4.2TD-SCDMA技术5.5CDMA20005.5.1CDMA2000结构5.5.2CDMA2000参考模型及关键技术5.6智能网5.6.1智能网结构及其模式5.6.2宽带智能网及智能网应用5.7电信管理网5.7.1TMN功能体系及模型5.7.2TMN系统实现拓展阅读习题第6章数据通信网6.1分组交换数据网(X.25)6.1.1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PSPDN)结构6.1.2X.25协议6.2数字数据网(DDN)6.2.1DDN的结构6.2.2DDN业务及应用6.3帧中继(FR)6.3.1帧中继协议6.3.2帧中继网络6.4异步传输模式(ATM)6.4.1ATM定义及信元结构6.4.2ATM协议模型6.4.3ATM虚连接及其交换6.4.4ATM承载业务网6.5因特网(Internet)6.5.1计算机网络6.5.2路由交换技术6.5.3IP骨干网6.5.4虚拟专用网(VPN)拓展阅读习题第7章LTE移动网7.1LTE多址接入技术7.1.1OFDMA7.1.2DFTS-OFDM7.2LTE多天线技术7.2.1MIMO系统模型7.2.2MIMO信道模型的并行分解7.2.3MIMO信道容量及增益7.2.4MIMO工作模式7.2.5MIMO系统实现7.2.6码字传输7.2.7层映射7.2.8预编码技术7.3LTE网络架构与协议7.3.1演进分组系统(EPS)7.3.2LTE协议栈及无线信道7.4传输时频域及其进程7.4.1LTE帧结构7.4.2LTE资源块及下行速率计算7.4.3LTE链路数据传输及HARQ7.5LTE小区参数规划及其搜索7.5.1eCGI规划7.5.2PCI规划7.5.3频率规划7.5.4小区搜索拓展阅读习题第8章软件定义网络(SDN)8.1SDN架构及其解决方案8.1.1SDN架构8.1.2SDN解决方案8.2SDN应用8.2.1SDN交换机及应用8.2.2SDN应用举例8.2.3引入SDN的5G网络8.3NFV和SDN融合8.3.1NFV架构及其优势8.3.2NFV和SDN关系8.3.35G架构下的SDN与NFV融合拓展阅读习题第9章5G移动网9.15G网络构成9.1.15G核心网9.1.2无线接入网9.1.35G组网架构9.25G关键技术9.2.15G承载网关键技术9.2.2无线接入网关键技术9.2.3网络切片技术9.2.4移动边缘计算9.2.5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应用9.35G网络接口协议9.3.15G网络单元接口9.3.25G网络协议栈9.3.35G无线信道9.45G NR传输时频域9.4.1时域及帧结构9.4.2频域及资源块结构9.55G无线网规划9.5.1频率划分9.5.2频率频点及有关计算拓展阅读习题第10章物联网10.1物联网技术10.1.1物联网层次结构10.1.2物联网关键技术10.2物联网架构10.2.1物联网模型10.2.2物联网部署10.2.3M2M通信10.2.4其他类型物联网10.3云计算与边缘节点计算10.3.1云计算10.3.2边缘节点计算
|
內容試閱: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吹响了中国网络通信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号角,呼唤信息通信领域的从业者和学子们踔厉奋发、建功新时代的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对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十年来,各种通信网络技术呈现出同台竞舞的繁荣景象。4G全球风靡,5G万众瞩目,6G又频频招手。网络通信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电子、信息通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会一如既往地旺盛。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都开设了通信网络技术相关课程。抱着为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的愿望,编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为基础,通过广泛参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编写了此书。本次编写本着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知识新颖、文字简练的原则,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能有所突破。为此,书中给出了多个利用开源软件实现的通信网实践项目,还提供了通信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链接,读者可以通过实验平台链接进行模拟仿真实验。这样,既能解决有些学校通信网络实验设备不足、老旧的问题,又是对应用型院校教学模式变革的一种大胆尝试,具有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和项目实践得到更多的收益。 本书对现代通信网的各种业务网、传输网等进行了全面描述,包括交换、协议、架构、接口、应用和关键技术、新技术等方面,内容与通信网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在内容编排上,LTE、5G网络及多入多出(MIMO)、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技术占本书的较大篇幅;全书对传统的网络技术着墨不多,对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已经覆盖的内容也基本上没有介绍,如有对这些课程知识欠缺的读者,建议了解相关知识后再学习本书,这样效果会更好。 全书共11章。第1章带读者认识现代通信网,了解现代通信网的发展历程;第2、3章介绍的是通信网的交换技术和有关协议,包括电路交换、路由交换、标签交换、软交换,以及No.7信令、接入认证协议、呼叫控制协议、实时传输协议、无线接口协议等;第4章介绍了传输网,从基于时分复用的传输网开始,一直到分组传送网(PTN)、切片分组网(SPN)等;第5、6章涵盖了常见的业务网络,包括以语音业务为主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G和3G移动网,以及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PSPDN)、帧中继(FR)网、异步传输模式(ATM)和IP骨干网等;第7章是对4G移动网的介绍,重点是LTE总体结构、协议栈和多入多出(MIMO)等关键技术;第8、9章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SDN)及其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融合技术,然后对5G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包含5G网络架构,以及LTE/NR频谱共存、网络切片、云-无线接入(C-RAN)等新技术;第10章介绍了作为通信网下游产业的物联网的结构、协议及关键技术;第11章为操作性较强的通信网实践项目,包含5个项目(共10个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培养读者的网络配置和编程能力。每章有一个拓展阅读板块,让读者从中了解我国通信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从那些负重前行的人们身上感受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伟大民族精神。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第1、2、4、10 章由穆维新副教授、侯晓磊副教授和赤娜副教授编写,第3、9、11章由申云峰高级工程师编写,第5、7章由王敬哲博士编写,第6、8章和附录由姬祥博士和王飞博士编写,拓展阅读部分由陈廷侠副教授编写。最后由穆维新副教授对全书进行统稿和审核。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者所在单位师生的大力支持,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