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青海民俗志(套装全四册)

書城自編碼: 36218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俗学/民俗文化
作者: 青海省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5918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22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HK$ 105.6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售價:HK$ 54.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HK$ 81.6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HK$ 94.8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HK$ 71.8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 农业文化遗产与年轻一代 》
+

HK$ 52.5
《 跟我学对联 》
+

HK$ 97.5
《 烟火三十六味:市集·餐桌·食物与人 》
+

HK$ 52.5
《 国粹图典-服饰 》
+

HK$ 78.3
《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
+

HK$ 54.0
《 大家小书 民俗与迷信(精装本) 》
內容簡介:
《青海民俗志(全四册)》 是系统、完整记录青海民俗文化的志书,从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精神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口承民俗、特色民族民俗等方面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了青海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突出了青海民俗特色。书中首次将地方志体例与民俗学科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民俗学体系为根本,以地方志形式为载体,以青海多民族民俗文化为特色,同时又凸显了青海民俗文化的个性、传承性和丰富性。全书共9编29章,110多万字,照片400多幅。
關於作者: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是省政府办公厅所属的厅级单位。
(二)在省编委会的领导下,编制修志规划,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编修省志、专业志及省情丛书。
(三)负责对省级部门和各州(地)、市编修地方志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协调,组织对省志和州地市志稿的审定验收、出版、评奖以及读志、用志活动。
(四)组织青海地方文献和省情资料的收集、研究,搞好地方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资料服务;编辑出版青海年鉴。
(五)根据政府当前任务和长远规划,发挥优势,组织重大课题的调研;制订全省地方志编修人员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六)完成省政府和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目錄
序 一0001
序 二0001
综 述0001
大事记略0001
编 物质生产民俗
章 农业生产民俗0003
节 农业民俗生态0003
第二节 农业生产过程0025
第三节 农用工具0036
第四节 农事祭祀与禁忌0042
第二章 牧业生产民俗0055
节 牧业民俗生态0055
第二节 放牧民俗0070
第三节 牧业管理民俗0077
第四节 牧业信仰与禁忌0082
第五节 牧业谚语0085
第六节 家畜产品加工民俗0087
第三章 商业贸易民俗0091
节 商业古道与茶马互市0092
第二节 商贸市场形态0097
第三节 交易民俗0109
第四节 会馆与商会0118
第四章 手工业民俗0127
节 手工业民俗形态0127
第二节 生产类手工民俗0133
第三节 生活类手工民俗0153
第四节 手工业祭祀与禁忌0161
第五节 行规与行话0164
第六节 其他生产民俗0166
第二编 物质生活民俗
章 服饰民俗0181
节 汉族服饰0181
第二节 藏族服饰0186
第三节 回族服饰0191
第四节 土族服饰0196
第五节 撒拉族服饰0202
第六节 蒙古族服饰0205
第七节 服饰流变0214
第二章 饮食民俗0223
节 面米类与豆面类0223
第二节 肉食类0237
第三节 菜肴类0247
第四节 饮品类0254
第五节 特色食品类0259
第六节 食俗与禁忌0277
第三章 居住民俗0285
节 牧区民居0285
第二节 农区民居0293
第三节 城镇民居0298
第四节 特殊民居0302
第五节 民居信仰与禁忌0311
第四章 交通民俗0319
节 畜类交通0319
第二节 车类交通0323
第三节 舟船类交通0334
第四节 桥梁类交通0337
第五节 交通设施0341
第六节 信仰与禁忌0348
第三编 社会组织民俗
章 宗族民俗0357
节 家庭与亲族0358
第二节 亲属称谓0380
第三节 家规与家风0387
第四节 家乘谱牒0399
第二章 村落民俗0407
节 村落结构0407
第二节 村落组织0418
第三节 村落公共设施0424
第四节 乡规民约0433
第五节 村落信仰与禁忌0440
第三章 部落民俗0456
节 部落结构与组织0456
第二节 部落活动0469
第三节 部落习惯法0478
第四编 社会生活民俗
章 节日民俗0501
节 汉族传统节日0502
第二节 藏族传统节日0511
第三节 回族与撒拉族传统节日0523
第四节 土族传统节日0527
第五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0534
第六节 现代节日民俗0539
第二章 人生礼仪民俗0546
节 汉族人生礼仪民俗0546
第二节 藏族人生礼仪民俗0557
第三节 回族人生礼仪民俗0566
第四节 土族人生礼仪民俗0573
第五节 撒拉族人生礼仪民俗0584
第六节 蒙古族人生礼仪民俗0590
第三章 民间音乐与舞蹈0597
节 民间歌曲0598
第二节 说唱音乐0608
第三节 戏曲音乐0613
第四节 民间器乐0619
第五节 民间舞蹈0631
第四章 民间美术0647
节 绘画艺术0647
第二节 造型艺术0658
第三节 建筑艺术0668
第五章 民间竞技0682
节 民间竞技形态0682
第二节 民间体育竞技0687
第三节 民间游戏0740
第四节 竞技中的信仰与禁忌0764
第六章 民间工艺0769
节 雕刻技艺0769
第二节 织绣剪技艺0779
第三节 铸造技艺0790
第四节 烧造与酿造技艺0796
第七章 民间科技0804
节 民间历法0804
第二节 民间测天0806
第三节 民间计量0813
第四节 民间特有药物0816
第五节 民间卫生保健0822
第六节 医药民间偏方0827
第五编 口承民俗
章 民间文学0843
节 神话0843
第二节 民间传说0846
第三节 民间故事0859
第四节 寓言与笑话0875
第五节 民间歌谣0878
第六节 民间谚语及俗语0928
第二章 语言民俗0971
节 汉语语言民俗0971
第二节 藏族语言民俗0998
第三节 回族语言民俗1018
第四节 土族语言民俗1034
第五节 撒拉族语言民俗1059
第六节 蒙古族语言民俗1079
第三章 民间戏曲1107
节 民间曲艺1108
第二节 民间戏曲1128
第六编 特色民俗
章 特色民俗(上)1145
节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1145
第二节 热贡六月会1174
第三节 土族纳顿1188
第四节 花儿与花儿会1207
第五节 青海湖祭海1238
第六节 赛马会1258
第二章 特色民俗(下)1267
节 撒拉族骆驼戏1267
第二节 回族宴席曲1272
第三节 蒙古族“那达慕”1276
第四节 河湟社火1280
第五节 酥油花1293
第六节 昆仑神话1303
第七编 机构与人物
章 机构1321
节 职能机构1321
第二节 民俗博物馆1323
第三节 研究机构和基地1327
第四节 社会团体1329
第二章 人物1335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35
第二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51
第三节 民俗研究学人1359
第八编 民俗文献
章 典籍文献1365
节 考古文献1365
第二节 史志与文学文献1372
第三节 民俗志文献1385
第四节 其他文献1393
第二章 研究文献1399
节 花儿研究1399
第二节 昆仑神话研究1404
第三节 《格萨尔》研究1408
第四节 民俗研究丛书1418
第五节 其他代表性学术成果1426
附 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1443
附录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52
附录三 民俗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表1463
附录四 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奖项表1465
附录五 祭拜西王母祭文五篇1471
后 记1476
內容試閱
序一
在中国近现代人文叙事语境中,有一句口头禅“有史以来”被习惯使用。其实,如果认真咬文嚼字审视一番就会发现,它仿佛欠缺点什么。是的,严格说应该是“有史志以来”。因为志与史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渊薮,同源有别,殊途共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纵观中国历代官私史书,无不以其丰富的志书类聚而显得厚重。史志文化难解难分!
《青海民俗志》就是一部厚重的志书。在这里就不能不涉及地方志和特色文化志的话题。在中国修志建志的优良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都曾经编修颇具规模的地方志书,其中不乏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记载或著述。但是,其中专门的民俗志的数量还是很少。因此,处于21世纪的我国,编撰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族群特色的民俗志,就成为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俗志,简单来说就是对民俗现象的记录,是现代民俗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民俗志是民俗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是对民俗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民俗发展史的重要支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肇始于20世纪初,但有关民俗志的萌芽早在先秦就已出现,民俗志作为记录民俗文化事象的专门志书,从为民俗理论研究提供翔实、可信的资料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民俗学从20世纪80年代的觉醒、复苏、重建,走向活跃、崛起、繁荣,与民俗资料的不断搜集、丰富有关。时至今日,虽然民俗学仍在国家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域民族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对于这些民俗事象的记录,不管从精细度还是宽广度上看,都还远远不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党和国家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