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与适用

書城自編碼: 38132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訴訟法/程序法
作者: 叶青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771065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9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完美咨询 原书第4版
《 完美咨询 原书第4版 》

售價:HK$ 86.3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珍藏版)  [美]茜拉·科尔哈特卡
《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珍藏版) [美]茜拉·科尔哈特卡 》

售價:HK$ 79.4
水悖论(“同一颗星球”丛书)
《 水悖论(“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78.2
空间微电子. 第二卷.空间用集成电路设计
《 空间微电子. 第二卷.空间用集成电路设计 》

售價:HK$ 250.7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35.7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全集(特装刷边版,精装彩插,德文原版直译,随书附赠古希腊神谱+诸神图)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全集(特装刷边版,精装彩插,德文原版直译,随书附赠古希腊神谱+诸神图) 》

售價:HK$ 147.2
英伦历史漫步 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 英伦历史漫步 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

售價:HK$ 67.9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售價:HK$ 9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8.1
《证据评价论》
+

HK$ 98.8
《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图景》
+

HK$ 52.5
《行政诉讼实务教程》
+

HK$ 61.3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

HK$ 127.8
《天下·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
+

HK$ 250.8
《医疗损害鉴定技术指引》
內容簡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此中国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以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从宽”“捕诉一体”等改革相继推出。这些改革使得一些传统的诉讼原理和诉讼制度不再具有适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如何构建符合我国法治特色的新理论、新制度,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立足我国当前的法治实践,就司法体制改革中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展开理论与适用研究,以期对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關於作者:
叶青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 部法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当代法治与司法制度。主讲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中外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证据学专题研究、中外证据制度比较研究等课程。“马工程”《刑事诉讼法学》编写组专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著有《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刑事诉讼证据问题研究》《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问题研究》等著作;参编《辞海》《刑事诉讼法学》等工具书、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委托项目1项,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
目錄
目 录
 绪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40年
    一、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的建设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与创新发展的缩影:专著与论文
    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发展:原则和制度
    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体系的深入:解读、拓展、实证、鉴别与国际化
    五、诉讼理念的传播与普及
    六、结语: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研究
  第一节 英美陪审制兴衰考
    一、神旨还是王制:对陪审制起源的探讨
    二、治理需求:陪审制的推开
    三、角色蜕变:从地方见证人到证人聆听者
    四、司法枷锁:对陪审团的早期控制
    五、法律与事实:职能的划分
    六、法制继受:“新大陆”上的陪审团
    七、为宪法权利而斗争
    八、坠落云端:从民权守护神到事实审查人
    九、余论
  第二节 英国普通法中的司法公开制度
    一、历史渊源和理念览析
    二、普通法中的庭审程序公开
    三、普通法中的司法文书公开
  第三节 英国《大宪章》成因考
    一、1215年的危机:英国《大宪章》的签订
    二、催生英国《大宪章》的政治因素:从征服者到无地王
    三、催生英国《大宪章》的宗教因素:教皇、大主教与教会法
    四、催生英国《大宪章》的财税与司法因素:领主的义务与国王的欲壑
    五、《大宪章》:难以复制的英国特色?
    六、结语
 第二章 刑事证据与证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体系的优化
    一、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体系现状分析
    二、证明标准规则体系的不足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不足
    四、证据制度体系优化的本质、目的与背景
    五、证据制度体系优化的基本构想
    六、结语
  第二节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中国意义
    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二、何为“怀疑”及如何“合理”的传统思路解构
    三、“排除合理怀疑”与“无罪推定”结合的现实意义
    四、“排除合理怀疑”的远期前景和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的跟进与突破
    五、结语
  第三节 同步录音录像扩大适用的证据困惑与障碍破除
    一、问题的提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展开
    二、同步录音录像适用的证据困惑:现实中的障碍
    三、同步录音录像适用的障碍破除
  第四节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侦查人员的程序性被告身份
    一、问题的提出
    二、侦查人员身份定位的应然转变与实然偏差
    三、身份偏差的原因分析与实践
    四、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诉讼化和独立化发展方向
    五、结语
  第五节 共犯陈述的信用基础及规则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利害关系:共犯不被信任的原因
    三、质证权:重建共犯信用的基石
    四、补强规则:撑起共犯信用的栋梁
 第三章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研究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察机关沟通之维
    一、沟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正义的底线要求
    二、程序正义标准检视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检察机关的沟通问题
    三、程序正义指引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检察机关沟通的完善
  第二节 轻罪刑事政策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适用程序研究
    一、轻罪刑事政策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密切关系
    二、轻罪刑事政策检视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程序适用问题
    三、轻罪刑事政策指引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适用程序完善
  第三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展开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阐释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论辩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问题
  第四节 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性推进
    一、认罪认罚从宽推进的程序价值
    二、认罪认罚从宽推进的程序理路
    三、认罪认罚从宽推进的程序内容
    四、认罪认罚从宽推进要防范的程序疏漏
  第五节 我国重罪协商相关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重罪协商的制度现状
    三、重罪协商的正当性分析
    四、以“权力—权利交互说”为理论依据
    五、重罪协商的本土化发展
    六、余论:探索重罪协商的“权力—权利交互”模式
  第六节 反思认罪认罚从宽的路径依赖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时性回顾:我国控辩协商的变迁历程
    三、渐进式变迁:我国控辩协商的演变逻辑
    四、“权力主导”:我国控辩协商的路径依赖
    五、“权利关照”:认罪认罚从宽的实践路径
    六、结语
 第四章 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 监察机关调查犯罪程序的流转与衔接
    一、监察立案前初查程序的并行运作
    二、正式调查中的“法、纪”界限与分工
    三、监察留置的操作实践和程序衔接
    四、监察程序向刑事程序过渡的流转环节
  第二节 《监察法》中的独立监察程序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监察法》中的监察程序
    三、监察程序之独立性
    四、独立监察程序之价值蕴含与完善构想
    五、结语
  第三节 职务犯罪双轨调查体系构造及改革展望
    一、职务犯罪双轨调查体系的形成
    二、双轨调查体系的内部结构性问题
    三、双轨调查体系的改革思考
    四、结语
  第四节 监察委员会案件管辖模式研究
    一、引言
    二、监察管辖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监察管辖模式的影响因素
    四、监察管辖中的难点及解决
    五、结语
  第五节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与监察委调查案件的程序对接问题
    一、法律制度中的程序对接:以强制措施的适用为视角
    二、法律盲点中的程序对接:以辨认的证据审查为视角
    三、法律冲突中的程序对接:以认罪认罚从宽的适用为视角
    四、法律交叉中的程序对接:以有效控诉为视角
  第六节 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应当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监察体制改革与审判中心改革的契合点
    三、监察体制改革与审判中心改革的侧重点不同
    四、监察体制改革对审判中心改革的影响
  第七节 监察赔偿义务机关的认定问题研究
    一、问题与路径:在国家赔偿体系中确定监察赔偿义务机关
    二、同级党委负责人审批案件及侵权赔偿责任承担方式
    三、监察机关作为适格赔偿义务机关的相对独立评价
    四、两个以上机关共同行使职权的赔偿责任分配
    五、结语
 第五章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以审判为中心的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实践思考
    一、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诉讼价值
    二、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证据裁判操作规程
    三、保障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相关保障机制
    四、结语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一、以审判为中心不能理解为以“审判阶段”为中心
    二、以审判为中心不能理解为仅对“定罪”证据必须经过审判确定
    三、以审判为中心,法官的角色定位应适应我国的现实需要
    四、以审判为中心,必须按照审判的逻辑实现证明的目的
    五、对实务部门的考绩也应服务于以审判为中心,以厘清三机关关系
  第三节 刑事拘留和批捕的定位与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拘留权的实质定位是羁押决定程序,而非到案措施
    三、批捕权的实质定位是预审程序,而非羁押决定程序
    四、改革进路与完善措施
  第四节 未成年人案件羁押率问题的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二、羁押的对象
    三、羁押的目的
    四、羁押的社会调查
    五、结语
  第五节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再探究
    一、再议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
    二、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实质化
    三、兼顾值班律师的法律责任与补偿机制
  第六节 贯彻庭审中心主义之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
    一、庭审中心主义概述
    二、我国贯彻庭审中心主义所存在的困境
    三、清除障碍,保障庭审中心主义的贯彻和实施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学新发展研究
  第一节 轻罪刑事政策背景下速裁程序构建问题研究
    一、刑事速裁程序演进的三个价值取向
    二、刑事速裁程序预期价值的实践检视
    三、轻罪刑事政策背景下速裁程序的完善
  第二节 “捕诉合一”办案模式的理论反思与实践价值
    一、重提“捕诉合一”的时代背景
    二、既有分歧意见的理论审视
    三、试点探索经验的规范分析
    四、完善“捕诉合一”的若干建议
  第三节 控辩协商模式的问题及转型模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控辩协商模式的双重问题
    二、“确认核准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确认核准模式”的正当性困境
    四、“确认核准模式”的现实性困境
    五、“商谈审查模式”的改革设想
    六、结语
  第四节 智慧治理的时代面向与挑战
    一、智慧治理的时代面向
    二、智慧治理面临的新型挑战
    三、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应对机制
內容試閱
以心血和智慧服务法治中国建设
——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文丛总序
华东政法大学成立70周年了!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华政70年,缘法而行、尚法而为,秉承着“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精神,与共和国法治同频共振、与改革开放辉煌同行,用心血和智慧服务共和国法治建设。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厚积薄发七十载,华政坚定承担起培养法治人才、创新学术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砥砺前行新时代,华政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发挥学科专业独特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之治”背后的法治故事,推进中国特色法治文明与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交流互鉴。
“宛如初升的太阳,闪耀着绮丽的光芒”——1952年11月15日,华东政法学院成立之日,魏文伯院长深情赋诗,“在这美好的园地上,让我们做一个善良的园工,勤劳地耕作培养,用美满的收获来酬答人民的期望”。1956年6月,以“创造性地提出我们的政治和法律科学上的成就”为创刊词,第一本法学专业理论性刊物——《华东政法学报》创刊,并以独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功力,成为当时中国法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刊物之一。1957年2月,更名为“法学”,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进步”的治学宗旨,紧贴时代发展脉搏、跟踪社会发展前沿、及时回应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法学研究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贡献度,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作品。对我国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形成了重要理论支持,在学术界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法学教育、法学研究重新启航。1979年3月,华东政法学院复校。华政人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围绕“八二宪法”制定修订、土地出租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第一位走入中南海讲课的法学家,第一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中国成员,联合国预防犯罪和控制犯罪委员会委员等,都闪耀着华政人的身影。
进入新世纪,在老一辈华政学人奠定的深厚基础上,新一代华政人砥砺深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积极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智慧。16卷本《法律文明史》陆续问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互联网法治理论、社会治理法治化、自贸区法治建设,以及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等领域持续发力,华政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阐释,抓住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契机,强化“法科一流、多科融合”办学格局,提升对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的服务能级和贡献水平。在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立足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形成中国学派”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华政智慧。
建校70周年,是华政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一流政法大学建设,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今年,学校将以“勇担时代使命、繁荣法治文化”为主题举办“学术校庆”系列活动,出版“校庆文丛”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携手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70余部著作。这些著作包括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有的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当代法学基础理论,有的创新开拓国家安全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法治等前沿交叉领域,有的全面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的重点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城市外来人口等特殊群体。
这些著作记录了几代华政人的心路历程,既是总结华政70年来的学术成就、展示华政“创新、务实、开放”的学术文化;也是激励更多后学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政治自觉、更大实务作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更是展现华政这所大学应有的胸怀、气度、眼界和格局。我们串珠成链,把一颗颗学术成果,汇编成一部华政70年的学术鸿篇巨作,讲述华政自己的“一千零一夜学术故事”,更富特色地打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领、传承、发展的思想智库、育人平台和传播高地,更高水准地持续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更加鲜明地展现一流政法大学在服务国际一流大都市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新作为、新担当、新气象,向学校70年筚路蓝缕的风雨征程献礼,向所有关心支持华政发展的广大师生、校友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贤达致敬!
七秩薪传,续谱新篇。70年来,华政人矢志不渝地捍卫法治精神,无怨无悔地厚植家国情怀,在共和国法治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值此校庆之际,诚祝华政在建设一流政法大学的进程中,在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乘风而上,再谱新章!
郭为禄
叶 青
2022年5月4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