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7.7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102.4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6.4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散文随笔集。这些文章,都是他发现美和寻找美的时候的心得体会,视野所及既有古今中外的诗词小说,又有电影、建筑、民间工艺,撷英咀华,品鉴赏析,从艺术中透视人生,并通过人生解剖艺术,在人性和艺术的互读中道说微言大义。
|
關於作者: |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并推出同名著作1-4部,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
目錄:
|
姐弟读书乐
有个戴鸭舌帽的人
我爱吃苦瓜
听沃尔科特受奖演说
我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秃头天鹅
做一个“乡下铁匠”
登塔乐
隆福寺的回忆
地母
仨瓜俩枣
蝴蝶窗
一束菊色光
仙蝶寻踪
铮铮入耳是何声?
奥迪麦秸
“后主篓”
春游“香雪海”
虬梅无价
天上掉下个什不闲
美人风筝
十六朵玫瑰
静气浸人
蜗居来客
优雅的自绸围巾
直来直去
铃兰花居
登山何必非极顶
吴导有佳片
伉俪情深
玉壶
小糖火烧
王子的舞步
烟后吐真言
醉眼不朦胧
青春的眉眼
从忧郁中升华
期待新翻竹枝词
月亮的角色
书中自有酒香来
书中自有茶香来
读《百家姓》
远“水”近“红”
想喝碧粳粥
我读《金瓶梅》
狼·蟒·牛·猫
你哼的什么歌
怒绿
坐在门槛上的送煤工
你的情趣分
十首足矣
哄堂大笑中的领悟
白石的乳汁
抱养女婴
——赴美弘红札记之一
大娃娃心态
——赴美弘红札记之二
耋耄老翁来捧场
——赴美弘红札记之三
六层楼上的启示
——赴美弘红札记之四
阿拉莫番石榴花
——赴美弘红札记之五
石破天惊少一门
——赴美弘红札记之六
海滩赏诗
——赴美弘红札记之七
奥斯汀小木屋
巴黎屋顶
巴黎有条小胡同
端木先生的眼神
挂牌之议
果香满溢夜光杯
胡桃夹子
素书之美
随缘而吟意趣真
闲水野鹭
萧红的神秘魅力
小思不迁
重新打扮泡子河
在北京看《薪传》
告别一座垂花门
洁爽
玲珑
剔透
跃动
水自天来眼波横
“大轮胎”与“大鸟巢”
耳的诉求
反刍苏联电影
反刍国产老片
反刍日本电影
反刍“短篇电影”
反刍东欧电影
反刍电影文学剧本
反刍《海之歌》
反刍往日影院
父亲的银幕偶像王汉伦
——中国电影百岁絮语之一
哥哥告诉我谁是电影皇帝
——中国电影百岁絮语之二
40年代个案:《夜店》
——中国电影百岁絮语之三
回望浪花的脚步
——中国电影百岁絮语之四
80年代后个案:《回家过年》
——中国电影百岁絮语之五
美在寻常处代后记/邱华栋
|
內容試閱:
|
满屋阳光,时针指着十一点。朦胧听见电话铃响,妻子又一次停下手中的家务活儿去接听。照例是这样的问答:“您是哪里?”“……”“您下午再来电话吧。对不起了!”我在被窝中翻过身,继续我的浅睡眠。睡眠质量不高,标志是我虽睡在那里,甚至家里人听见我在打鼾,可是他们的大多数声响,我都还能听见。醒来以后,我会问:“刚才谁把东西掉地下了?”儿子为此嘲笑过我:“我看你应该到克格勃去混事由——对了,克格勃衰落了,你应该去摩萨德——比你写小说强多了!”当然我也有睡得较深的时候,标志是有梦,并且醒来后还记得。有人说做梦的觉不是好觉,我个人的感受恰恰相反。从梦中惊醒,撷拾残留在脑海中的碎片,是我起床后的一大乐趣。我以为应当从梦境里学习写作技巧,它该省略时一定省略。比如背景,往往十分地“大写意”,点到为止;该琐碎时则不厌其烦,或推成“特写”,或反复“叠现”;至于“蒙太奇”的剪辑,其诡谲灵动令人叫绝,那是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尤其可贵的是,它绝不“主题先行”,百无禁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往往是在最精彩、最动情、最惊险,特别是最恐怖的节骨眼上戛然而止,令人惊醒后回味无穷。可惜的是,当我在非梦状态下写作时,虽努力想达到“如梦如痴”的境界,却往往因为意识不“潜”而浮动到理性层面上了吧,竟失却了天马行空般酣畅淋漓的抒发态势。
中午我起床了,这时我会亲自接电话。那边或许是个不甚相熟的编辑,极客气地说:“您正准备休息吧,真对不起……”如果是下午两三点钟,则往往更要连连道歉:“打搅您午休了吧……”我一边说:“没有没有,不要紧不要紧……”心中一边暗笑,我刚刷完牙、吃完“早点”,精神正旺,此时何言“休息”!有时则是朋友或熟人来电话,除了通话的主题,对方往往顺便劝我把“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改正过来,口吻极为友好,令我感动,但我却顽固不化。也曾跟他们举例,比如毛泽东就是昼眠夜作,但后来发现这样举例只能让人觉得我这人狂妄已极,其实我只不过是仅仅想用以说明,有这样“生物钟”的人,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都可能活到八十多岁——何况我又从不抽烟。
下午的时光多用来翻报纸杂志和读书,有时听音乐或下楼散步、购物。近年来尽量减少在家里会客的安排,有编辑来电话约稿,我总希望能在电话里就把事情“搞掂”。有的编辑对此很满意,因为这也节约了他或她的时间,有的似乎不大乐意,甚至生出误会。他们认为在家里接待一下才能体现出一个作家的谦虚热情,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对因为对方欲来,而我以“电话里或信件里说清楚了就不一定再耽搁双方时间精力了”加以婉拒,生出不快的各方人士,我在这里诚恳致歉。但我家有些特殊情况,如家人身体不好,希望能安静休养等等,也盼获得一份理解。
我家重视晚餐,大半是照顾我的“生物钟”,因为这等于是我“承上启下”的“工作午餐”,十分重要。晚餐时一家人团坐,打破“吃饭时说话对健康不利”的戒律,有说有笑,既补充物质营养,也尽享亲情之乐。
晚上看不看电视?除非事先知道有个什么节目,觉得要看,一般不拿着遥控器“煲电视粥”。当然也有偶尔随意“乱看”的时候,结果会有意外收获,比如我就差不多看全了一部叫《大秦腔》的电视连续剧。此剧似乎与所有奖项都无缘,也不见热闹的评论,我却觉得挺不错,似乎比许多被传媒炒得热火朝天的剧目都更有味道。演那个“男一号”的演员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叫储智博,我以为形象、气质、演技都不错,但似乎没能因此剧红起来,也不知是否有另外的导演看中他,请他再演个什么。我曾写过一篇《“读青”与“观冷”》,“读青”指读比我年轻,特别是隔代,又特别是尚不知名或尚不甚被称道的作家的作品,觉得往往能给我以特殊的冲击或教益。比如我就曾在书店立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感觉极好。那时王小波还未引起轰动,甚至继续发表作品还有些个困难。我想方设法与他取得联系,约他来我家,他后来果然来了,我带他到楼下一家饭馆,两个人占用了一个包间,把酒闲话。当我们离去时,外面大堂的桌子已拼合成了跑堂们的床铺,一看墙上挂钟,快十一点了!后来我们又在那饭馆聚了一次,我又另约了几个年轻人,大家聊得很过瘾。可惜当我再次要约小波来聊时,突然传来他猝逝在寓所的消息!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在我心中宛然不灭。我很感激他给予我的许多启发,如我为什么建立不起宗教信仰?他帮我找出了几条关键的原因。“观冷”就是观赏一些相对来说不那么热闹的节目。
等家人陆续安睡了,约晚上十点半左右,我坐到电脑前,开始写作,往往一直写到凌晨三点半。我大约每天凌晨四点开始上床睡觉。
每天打夜工,过“夜猫子”生活,苦不苦?这是我常遇到的问题。也不能说不苦,但我嗜好这一份万籁俱寂中的苦涩。我在饮食上,酸甜苦辣各味中,偏爱清香的苦味,尤爱吃苦瓜。每逢苦瓜上市,我家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盘清炒苦瓜,而且基本上是由我“包圆儿”。其余像青菜头、芥菜、蒿子杆、木耳菜、生菜、茴香、苋菜等或带苦涩味或味较“怪”者,都是我百啖不厌的。俗话说:“嚼得菜根,百事可成。”于我而言,是“吃得苦瓜,百文可成”。人生中,我也算酸甜苦辣乃至其余百味皆尝过了:得过奖,出过风头,停过职,下过台,挨过批,受过嘘,卷入过纠纷,陷入过困境,当然也上过镜,受到过欢迎……人生百味中,我最喜欢的,到头来也还是创作新作品过程中的那一份艰辛苦涩。比如我去年完成了一部非虚构长篇小说《树与林同在》,为写它我和其中的主人公不知深谈了多少次,又到处寻访相关的人物,考察故事环境……后来又熬了不知多少个夜,真可谓自找苦吃。现在此作的纯文字部分已在《中国作家》1999年第一期发出,由一百七十四幅照片、图画构成特殊文本的单行本也很快会被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再回味那份创作中的苦涩,也就化苦为甜了。今年年初又一鼓作气,写成了继《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之后的第三篇“红楼梦探佚小说”《妙玉之死》,将在山东《时代文学》杂志1999年第二期推出。写这些“学术小说”,每一细节皆需有根有据,时时要翻查核对资料,那过程更是“苦不堪言”。但一旦工程告竣,也真是自得其乐,惬意非常!
好了。天快亮了,我该睡觉去了。希望能有摇曳多姿、匪夷所思的白日梦!
P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