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自王国维、梁启超离去后,清华的文科,老辈的只剩下刘文典、陈寅恪等先生,其后如冯友兰、金岳霖,中年的如朱自清、闻一多等。我的老师中,吴宓有些神经质;冯友兰俨然程夫子转世;张申府课上很少讲课,专骂蒋介石;某系系主任全靠念笔记为生;俞平伯个儿很矮,朱自清温文尔雅,人望很高;闻一多的课,大家争着选修……
1949年11月,我在北京的东厂胡同二号工作。于此地,我三辞编译局。我先后跟“创造社”的两员主将各碰了一下头,虽然在形体上并未碰得头破血流,但都是以失败告终。我失败了,但精神是愉快的。
历史是可以欺骗的?什么叫历史科学?就是如实地归纳、总结客观事物的发展,抽绎出原理原则,在历史许可的范围内,贡献个人的才智。舍弃科学规律去逞能,野心勃勃地想改造历史,把人民当愚氓的野心家,没有不被历史所否定的。
|
內容簡介: |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赵俪生《篱槿堂自叙》、高昭一《回首忆当年》两书的合辑。赵书曾于十多年前时公开出版,好评如潮,可惜内容不全,这次新版,增补了三分之一多的内容,读者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篱槿堂自叙》,高书则属首次公开出版,之前仅以自印本形式流传于少数学人好友之间。
风格上,赵书内敛淡然,高书张扬、喜怒形于色,赵书有时一笔带过,高书则更多细节。
本次出版,李零、秦晖、金雁三位先生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建议,谨此致谢!
|
關於作者: |
赵俪生(1917.06.14-2007.11.27),原名甡,字俪生,后以字行,曾用名赵中天。笔名冯夷、鹿其莘。山东省安丘县景芝镇东村人,幼年就读于本村私立育才小学、安丘县立第八模范小学,1928年起就读于青岛胶济铁路中学,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其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赴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曾为夏(县)支队连指导员。1939年秋因病脱离部队,先后在陕西乾州中学、西安高中、蔡家坡扶轮中学、陕西雍兴高级职业学校任外语教师,同时接受中共西安城工部指示,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之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58年被山东大学追补为右派。备受坎坷。“文革”中,又以“反动学术权威”屡遭斗争批判。1991年离休。
高昭一(1914.12.23-2006.09.01),原名肇义,曾用名董弼。河北省正定县人.先后在正定县立模范女子小学、正定县立初级师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读书,并在第八师范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小组长,负责学运工作。1937年,入山西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在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属下动员宣传团、青年部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在山西离石与赵俪生结为夫妻。后经延安辗转到晋南夏(县)支队政治部工作,曾任万连芝中队(连)指导员。1939年秋因扶持赵俪生疟疾至西安看病脱离部队,先后在陕西乾州中学、蔡家坡扶轮中学、陕西雍兴高级职业学校任历史教员,同时接受中共西安城工部指示,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48年8月,进入华北大学工作。1949年,在济南《工人报》资料室工作。1951年,在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教。1952年,调山东大学历史系,协助赵俪生开辟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课题。1957年,调兰州大学历史系。后因受赵俪生政治牵连,长期离职在家,勉力支撑家庭困境危局,为丈夫的学术科研提供后勤保障。1984年离休。
|
目錄:
|
篱槿堂自叙
第一章 乡土和身世
第二章 小学和初中
第三章 高中阶段
第四章 大学
附录:赵俪生师友记
一个既过过五关、又走过麦城的人——记我所知道的张申府先生
记被《一二·九运动史要》说作是“右倾投降主义者”的一伙人
从铮园到绿杨邨再回到铮园——记我与徐中舒先生的几次接触
一个绝顶聪明但被扭曲了的人——为童书业逝世20周年而作
由一个人的死引起的政治风波——回忆丁山先生
明史专家王崇武逝世40周年祭
记王瑶与冯契
死三人记
游美日记
回首忆当年
序
前言
第一章 懵懂的少年
第二章 走上革命道路
……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乡土和身世
郑板桥诗曰“走遍青山是潍县,过了潍县又青山”,是戏谑家乡一带缺乏山峦之美。不过苏东坡又云“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我认为这是对故乡最好的描写。
乡土/身世
第二章 小学和初中
每当上演田汉的戏剧时,不少穿清朝紫背心的老者就在会馆门口,企图阻止自己的女儿或孙女看这样“邪恶”的戏,但那些女孩子早早地就从后门或侧门进去了。
小学/初中
第三章 :高中阶段
初中毕业,数学45分。高中伊始,我用掉十本演算本,把数学补至满分,顺利考入清华。
浪花文艺社/对数学的追补/翻译
第四章 大学
自王国维、梁启超离去后,清华的文科,老辈的只剩下刘文典、陈寅恪等先生,其后如冯友兰、金岳霖,中年的如朱自清、闻一多等。我的老师中,吴宓有些神经质;冯友兰俨然程夫子转世;张申府课上很少讲课,专骂蒋介石;某系系主任全靠念笔记为生;俞平伯个儿很矮;朱自清温文尔雅,人望很高;闻一多的课,大家争着选修……
考大学/清华大学(一)/清华大学(二)/“一二·九”学生运动
第五章 抗战(一)
当时黄河正在决口,真是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流民、乞丐、尸体到处皆是。
太原/长沙/离石/柳林和王老婆山
第六章 抗战(二)
人们一直叫延安为“圣地”。延安自有它“圣”的一面,也有不怎么“圣”的一面,但最终还是不愧为“圣”地。
延安道上/在西安/中条山下(一)/中条山下(二)
第七章 抗战(三)
在乾州,我害了平生最重的病,病了两个多月,几度濒于死亡。
乾州中学/西安高中·扶轮中学/雍兴工业职业学校
第八章 从中原到华北
当时中文系和历史系合在一起,叫文史系。系主任是嵇文甫。教师中间颇有几位著名的,如朱芳圃、马元材(非百)、李嘉言、张长弓、任访秋、何鹏毓等。
河南大学/开封攻城战/从中原到华北(一)、(二)、(三)、(四)
第九章 在华北大学
成仿吾是当时华北大学的副校长,但当年“创造社”时期的才华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骂“文学研究会”为“群鬼”的横劲儿。我则因为一句话,惹得他刀兵相见……
正定/华北大学/第四部/“逃情况”/跟成仿吾的冲突
第十章 在济南
王献唐先生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不易被一般群众了解的。顾颉刚先生对献唐先生一本藏书梦寐以求的情状,多年之后犹历历在目。
济南市委和市政府/王献唐先生
第十一章 去北京
1949年11月,我在北京的东厂胡同二号工作。于此地,我三辞编译局。我先后跟“创造社”的两员主将各碰了一下头,虽然在形体上并未碰得头破血流,但都是以失败告终。我失败了,但精神是愉快的。……
东厂胡同二号/我跟郭沫若的冲突/艾思奇对我的救助
第十二章 去东北
我每到一个地方,总跟偏重理论的人交成朋友,在正定是艾思奇和何干之,到长春又交上了何锡麟、陈连庆、智建中等人。
东北师大/智建中同志
第十三章 青岛山东大学(一)
1950年冬,应华岗校长之邀,我们一家又自长春迁往青岛。算起来,我跟青岛这个港口城市,前后有过十四年的缘分。
三校合并/华岗校长
第十四章 青岛山东大学(二)
学历史的,天天读正史。而正史除看京戏/买字画
第十五章 “另册”一案的全部过程
从那一年开始,时代的病变逐渐加深。政治、罪恶、兽性、小人意、君子悲、人鬼谣、生相爱死相哀的剧目,一一展开。
1957年的鸣放/由青岛迁兰州/“起解”和“回解”
……
附录:赵俪生师友记
回首忆当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