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汉宝德谈现代建筑

書城自編碼: 166753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科学
作者: 汉宝德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727816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0-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0/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HK$ 141.6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售價:HK$ 357.6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HK$ 6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HK$ 94.8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HK$ 82.8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HK$ 347.6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HK$ 82.8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0
《 建筑母语 》
+

HK$ 83.2
《 明清建筑二论·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
+

HK$ 92.8
《 如何欣赏建筑 》
+

HK$ 117.4
《 美学漫步:汉宝德谈美并致力于国民美育的力作 》
+

HK$ 117.4
《 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 》
編輯推薦: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人人都需要的艺术教育
◎一部建筑理论与评论的经典大作:了解台湾建筑界大佬汉宝德先生建筑与艺术美学的精彩观点,汲取最前沿的空间思维艺术、最传统的建筑理论精髓,拓展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境界。
◎一堂艺术思辨与论辩的智慧课:台湾顶级建筑大师跨界美文,出入建筑、书法、设计、雕刻、抽象艺术等不同类别的艺术创作,将各种艺术形式交融并举,“平面艺术、立体艺术、抽象艺术”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一场撼动人心的视觉艺术盛宴:最精美绝妙的配图和最精当到位的注解交相辉映!
內容簡介:
建筑,一种空间的语言,人与空间的对话。
当人们在欣赏路易士·康、柯布西耶、莱特这些建筑大师们的作品时,是否曾想过:这些建筑大师们在设计的当下,所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而建筑师与社会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与关怀责任?
身为资深建筑师的汉宝德,游走世界各地,不错过任何一座“有意思”但未必广为人知的建筑物,例如:悉尼歌剧院、国立澳洲博物馆、哈佛大学新旧校园、朗香圣母院等,从当下所感遇的氛围、造型,细述其中蕴涵的巧思,既生动又具体。此外,书中亦从现代建筑学派与设计精神出发,汉宝德借以自身的建筑师实际经验,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融合中外学派并贴近人们生活景况而论,幽默中带着批判,可谓是建筑爱好者以及业界人士的经典读物。
關於作者:
名片一〉〉〉建筑界的大佬:在台湾建筑学界的地位,比拟起来,应该是大陆的刘敦桢(1897-1968)加上童隽(1900-1983)。
  名片二〉〉〉文字打手: 曾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开辟专栏。因其介绍捧红台湾乡土艺术家:洪通和朱铭。
名片三〉〉〉社会活动家:学者
目錄
自序——出入建筑与艺术之间
构筑有情世界
拼凑的美感
再访悉尼歌剧院
壳形建筑的审美观
为众人筑梦的高迪
英国建筑传统与斯特林
我在哈佛大学的柯布西耶经验
朗香,我来了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暨规划观念
康与当代建筑
西塔里埃森的感动
编后记
內容試閱
构筑有情世界
20世纪的70年代,建筑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后现代”,宣告现代建筑死亡。自此而后,这个名词被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界所借用,开发出80年代以后广阔的文化视野。然而“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呢?在建筑反而说不清。所以我不喜欢这个名词,它是很不负责任的,不过指出时代上在“现代”之后而已!
我年轻的时候,“现代”是指进步的、科学的、光明的;有绝对正面的含义。曾几何时,“现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现代的原意本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意思,也就是当下,为什么成为一个代表过去的时代名词,实在使人不解。为了怕被人视为落后,大家都急着向后现代靠拢。什么是后现代,它究竟是怎样的主张,又没有多少人了解。即使伪装明白,每人的说法不一致。因此,唯一的共识是,后现代是多元价值的,可以各说各话,不需要同意,不需要统合。
我在美国求学、工作那段时期,使我亲身见证了这个转变的过程。回忆起来,我认为现代主义的失败就是败在理性主义。自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编注{1})到包豪斯的正统现代建筑思想,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不论是科技挂帅的结构决定论(编注②),或合用至上的功能决定论(编注③),都是讲究硬邦邦的理性。连现代美学也崇尚整齐、简洁、方正,向古希腊的神庙看齐。这种样样都讲道理的建筑,很快就令人感到冷冰冰的,忍不下去。不但使用建筑的一般大众受不了,建筑师们自己也吃不消。因此虽有学理的大帽子压着,现代建筑一旦成为风格,很快就受到批评。
其实20世纪中叶的后期现代主义的建筑师早就在寻找建筑的生命意义。有一派回到传统,到古典建筑找纪念性,到中古建筑找心灵,到乡土建筑找人情。他们都在现代建筑中灌注了感情的成分,但是都摆脱不了讲理的习惯,讲不通就无法说服同僚。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又说得通的人,是路易斯•康(Louis I. Kahn, 1901-1974)。当时的年轻建筑师无不受他的感动,甘愿奉他为师。路易斯•康喜欢用诗的形式说明建筑设计的理念,一时风靡。但真正动人的,是路易斯•康的宗教精神,路易斯•康把感情升华为信仰,用几何形表达出来,连我都被迷住了。
可是时代改变了,70年代之后,大家不再崇尚理念了,当行的是感官刺激。
有一阵子,建筑界在所熟悉的环境中找象征,希望感动大众,因此就出现了新折中主义(编注④)的建筑。否定了合理主义的逻辑,否定了现代美学,建筑师自己都住到老房子里,能提供给社会大众的是什么?无法走回过去,只有把过去的片段用在现代建筑,保留他们儿时的记忆。所以西洋人开始再利用他们的老旧建筑,或把新旧建筑做矛盾的统一。像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社会大众终于可以被建筑所感动。然而建筑师不免怀疑,难道现代建筑的创造力不能突破历史的限制,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吗?为什么前卫艺术可以呢?历史的回忆可以感动人,也可以使人厌倦,我们能靠古人的遗迹肯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吗?
要突破,要彻底的反叛。如同年轻人迷上自我伤害的激情。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激情的时代,是富裕社会在感情上的大爆发。这是任性,但却是不必讲理的任性,突破要从破坏开始,破坏就是故意不讲理。只要愿意,有什么不可以?自破坏中寻找刺激要如何开始?从不方、不正,也就是歪斜开始,建筑的楼板要平,柱子要直,所以正、直与平是建筑之自然性格。激情的建筑师首先要谋杀此一性格。因此歪斜、倾倒、破碎的建筑就出现了。为了找到一个造反有理的根据,他们在流行的解构主义哲学中找理论,乃高唱解构主义建筑的口号。其实解构主义没有自己的正面主张,只有批评与反弹。由于现代建筑与结构等工程科学密不可分,开始时的叛逆在尺度上是有限的,直到80年代末,高科技发达到可以用在建筑的自由表现上,所谓解构建筑才进入任意挥洒的高潮。自此后,得到表现机会的前卫建筑师,已自视为艺术家,有权利抛弃建筑的功能与经济条件的限制。自造反中求激情,是处于叛逆性者的作为。对于安分守己的人,在正统建筑中寻求感性的表现方法,则是另一条坦途。在现代建筑的后期已经出现了玻璃盒子式的设计,虽然是自结构表现主义衍生出来,并不完全符合功能主义的原则。在感性上与当时绘画的极限派(minimalism),是一致的。这是自理性的极致中寻求感性的方法。
在欧洲,结构表现主义大行其道。由于金属材料的进步,混凝土的主导地位再度让位于钢骨与玻璃。一种新的现代主义的美学出现了,并与商品包装的美学结为一体。这是对科技文化与商品文化的颂赞。玻璃是新时代的宠儿,因为它能成令人惊叹的空间,它是科技的环境包被的利器,使我们受到保护而不被封闭,视觉的自由激发心灵的自由,是过去所不敢想象的。现代主义时已经发现玻璃的价值,但只有在玻璃的物理性能可以担当隔热任务时,才能成为人类居所的最佳包被材料。为了使它的透明性与连续性不被阻挡,雅致的桁架系统代替了水泥柱梁,建筑忽然失重了。
就现代主义的建筑师致力于创造令人惊叹的、透明而失重的空间,使建筑充满了大众性,其吸引力且胜过歪斜、倾倒的雕塑空间,拥挤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庭里的观众,在柏林国会大厦前排队的观光客,都是希望体验失重的天幕令人惊叹的效果。大厦连续的玻璃壁面,或有些壁面上呈现的图案,好像硕大无比的礼品盒,这是另一种失重效果。
这些科技走向的建筑师要大众为新科技的效能感叹、喝彩。他们要突破依据人类体感所建立的古典美学中的理性限制,展现科学的特技效果。他们要创造的是基于理性的有情世界,追求梦与理想的世界。这一派建筑师使用太空科技计算机技术,并不是用在复杂的雕刻体造型上,如毕尔包的古根汉美术馆,而是用在建筑与环境工程的技术上,诸如流体力学与风力,或日照轨迹与温度调度等,计算出一种特有的雕刻造型。这是科学与艺术的交会点,使我们如同看到雪花之美一样的发出赞美上帝的感叹!
现代主义沉寂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人类史上心灵最为动荡的时代。思想家否定一切既定的准则,也否定了理性。艺术如脱缰之马,四散奔驰,呼喊着人群却远离了人群。没想到建筑却因体型特别庞大的优势,忽然主导了视觉的领域。前卫建筑师大胆的反秩序作风吸引了大众,大家居然把艺术忘记了。
今天是科技的时代,是富裕的时代,是商业挂帅的时代,是普及文化的时代。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几乎是不能阻止的趋势。建筑抛弃理性的美学,追求情感的表现,正是顺应了此一时代趋势。因为只有在形式上的感动力才能引起大众注意,进而欣赏其美感。不论是出人意表的激动之情,或令人惊异的赞叹之情,都足以唤起人们环境的知觉!



编注{1}:1928年成立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ongress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Modern)简称(CIAM),至1956年共举办过十次会议,针对欧洲建筑与都市计划的发展提出理论,尤以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第四届会议,影响深远巨大,该次会议诞生“雅典宪章”,主张都市分为居住、娱乐、工作与交通四种机能,追求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均衡发展。
编注②:结构决定论(Constructivism)源自20年代俄国的未来主义,两位关键人物贝维斯纳 (Antoine Pevsner,1886-1962)与贾勃(Naum Gabo,1890-1977),他俩俱是艺术家。1919年俄国建筑师,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提出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被视为结构主义的代表作。
编注③:功能决定论(Functionalism),建筑设计以功能至上,屏除装饰,芝加哥建筑师苏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提出“形随机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一时披靡。
编注④:折中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流行的建筑风格,以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为主,巴黎歌剧院堪称是代表作,至20世纪70年代 向后看,从历史中找灵感成了风潮,蔚成新折中主义,1979年纽约的美国电话暨电报公司大楼(如今是新力大楼)是代表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