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

書城自編碼: 17497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张艳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0861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49/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道德自我的伦理根基——教化论视野下的现代性道德哲学批判
《 道德自我的伦理根基——教化论视野下的现代性道德哲学批判 》

售價:HK$ 101.2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售價:HK$ 67.9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售價:HK$ 101.2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售價:HK$ 331.2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售價:HK$ 101.2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售價:HK$ 90.9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售價:HK$ 7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3.6
《犹太人在上海(修订版)》
+

HK$ 72.8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
+

HK$ 233.2
《上海的犹太文化地图:英文》
+

HK$ 92.8
《上海,远在何方》
編輯推薦: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由于城市与建筑的风貌,由于这个片区的国际内涵,提篮桥地区已被列为上海十二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尽管它是上海最小的一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但其意义和价值并非那二十九公顷的数字所能涵盖。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作者张艳华、王建曾经参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对上海的城市和建筑遗产有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也发表了专著和论文。这本即将出版的关于提篮桥的过去和现在的专著,探寻了这个地区的人、故事和空间,展望它的未来,以新的视野研究这个中外许许多多学者所关注的地区。
內容簡介:
提篮桥之出名,在一些上海人心目中,是因为这里建造了曾是远东最大、设施最精良的监狱,在一定的语境中提篮桥成了监狱的代名词。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犹太人在这里建造了摩西会堂,后来又由于欧洲的战乱和虐犹,大量逃生的犹太人进入上海,使这里成为犹太人避难的诺亚方舟,聚集了大量精英人物,给这里的店铺、住宅、学校、花园、街巷、剧院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价值,为上海的近代文化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提篮桥于是有了更深切而广泛的文化含义。

本书作者张艳华、王建曾经参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对上海的城市和建筑遗产有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也发表了专著和论文。

本书探寻了这个地区的人、故事和空间,展望它的未来,以新的视野研究这个中外许许多多学者所关注的地区。
目錄
过去篇
总述
上海印象
居所变迁
虹口隔都
历史遗存
上海探寻
现在篇
总述
事件簿
提篮桥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2002-2004
事件簿
提篮桥历史建筑的修缮2003年至今
事件簿
提篮桥复兴计划2002-2004
事件簿
犹太名流重回故里2006
事件簿
摩西会堂保护与整治2007
事件簿
提篮桥老年人活动中心改造2007-2009
事件簿
以色列记者收集上海犹太人墓碑2001
事件簿
长阳路拓宽计划2009
原住民原声带
致谢
內容試閱
1982年开始,徐铸成的《哈同外传》一书问世。之后,张仲礼的《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出版。这激起了中国人对昔日上海滩上活跃的犹太财团的巨大兴趣。1987年,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成立,在潘光教授的带领下,将国内对上海犹太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其实,国际上有关上海犹太难民的研究自这一现象出现后就已开展。安娜·金斯伯格所写的《犹太难民在上海》一书出版于1941年,可能是最早的研究来沪欧洲犹太难民的专著。1962年,赫尔曼·迪克的《远东的流浪者和定居者,犹太人生活在中国和日本的一个世纪》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地考察1840年后来华犹太人情况的专著,重点研究哈尔滨和上海的犹太社团,其中也包括上海犹太难民。戴维·克兰茨勒于1976年推出他的力作《日本人、纳粹和犹太人: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此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见长,对上海犹太社团中的一个社区——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剖析。1979年出版了马文·托克耶和玛丽·斯沃茨合著的《河豚鱼计划:二战时日本人与犹太人之间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此书主要叙述波兰犹太难民经立陶宛、苏联、日本来到上海的故事,并披露了战前和战时日犹关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因为此书对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读起来像一本小说,所以在读者中影响较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和以色列建交,国际上对上海犹太难民研究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1995年5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五十周年之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办了“奥地利犹太人避难上海”学术讨论会。此会不但有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而且有许多当年居住在上海的犹太人及其子女前来团聚,成为联谊、纪念、学术研讨三位一体的活动。1997年8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了“上海犹太人重返柏林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此会集中研讨二战时在沪避难的德奥犹太难民社区,并纪念1947年近三百名德国犹太人重返柏林这一历史事件。其间,还出版了大批回忆录,比较著名的有詹姆斯·罗斯的《逃往上海,中国的一个犹太社区》,瑞娜·克拉斯诺的《总是陌生人,战时上海的一个犹太家庭》,Y.利伯曼的《我的中国,犹太人生活在东方1900—1950,朱迪丝·本-埃利泽的《上海失去,耶路撒冷重获》,齐拉赫·瓦尔哈夫蒂格的《难民和幸存者》,伊夫琳·鲁宾的《上海隔离区》,格奥尔格·阿姆布鲁斯特、米歇尔·科尔施特鲁克和索尼娅·谬贝格尔主编的《逃亡在上海1938—1947,流亡中的犹太生活》,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的《我曾经叫沙拉》等。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潘光主编的图史《犹太人在上海》和在沪犹太人回忆录汇编《犹太人忆上海》,潘光和王健的《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张艳华的《提蓝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王健的《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史》,饶立华的《流亡者的精神家园:上海犹太纪事报研勋,汤亚汀的《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1850—1950,1998—2005》,许步曾的《寻访犹太人:犹太文化精英在上海》,宋妍主编的图史著作《虹口记忆》等。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社会各界也愈加关注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地的保护问题,多位学者曾向市领导、虹口区政府积极呼吁,要求予以重视。早在1986年,以K杜德纳为首的一批前上海犹太难民就提出要在虹口原难民居住区建一块纪念匾,以纪念那难忘的历史篇章,赞扬中犹人民之间的患难友情。匾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地区曾有两万来自纳粹德国的难民幸存下来。谨以本匾献给所有幸存者以及施加援手的热情好客、宽宏大量的中国人民。”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对此表示支持。
1994年4月,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举办的“犹太人在上海”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约有六十余位学者和原居住在上海的犹太人参加了会议。与会期间,代表们参观了虹口提篮桥昔日“隔都”,并在霍山公园竖立了纪念碑,并希望能予以保护。
从2000年开始,以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为首的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也积极介入提篮桥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他们从呼吁保护整个提篮桥地区入手,积极发掘其中的历史街区、建筑等物质空间价值,向公众传播该地区的文化价值,继而协助虹口区政府编制提篮桥的保护规划,并在此后的规划实施中身体力行地提出项目建议,避免这个地区在新一轮的城市再开发中被盲目地破坏。在教学方面,提篮桥地区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教学的一个固定题目,教师通常带领学生对该地区的历史、人文价值进行深入调查,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该地区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出非常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
2002年起,一些犹太人也开始计划实施“虹口隔都”的保护,提出了不少关于复兴该地区的方案。除此之外,许多国际友人对提篮桥街区表现出了很高的关注,他们之中有当年的犹太难民后裔,有研究提篮桥保护的建筑师,有把提篮桥故事搬上银幕的电影人,有制定了宏伟的地区复兴计划的企业家,有费尽周折收集犹太难民墓碑的记者,有为摩西会堂无偿捐助的艺术家……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提篮桥”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拥有了一种奇妙的号召力,像一块强力的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更多的国际游客,也使上海成为更富含文化意义的城市。P75-7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