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南史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書城自編碼: 175411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史类
作者: 漆泽邦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03448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4/174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售價:HK$ 926.9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售價:HK$ 135.7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售價:HK$ 90.9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售價:HK$ 216.2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售價:HK$ 97.8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售價:HK$ 66.7
两个欧洲
《 两个欧洲 》

售價:HK$ 112.7
迷失的盛宴:中国商业保险史:1919—2023(一部全景式讲述中国保险业百年跌宕沉浮的商业史)
《 迷失的盛宴:中国商业保险史:1919—2023(一部全景式讲述中国保险业百年跌宕沉浮的商业史) 》

售價:HK$ 15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9
《 清史稿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HK$ 59.0
《 宋史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HK$ 50.2
《 旧五代史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HK$ 53.1
《 新五代史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HK$ 47.2
《 新唐书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HK$ 59.0
《 隋书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編輯推薦:
宋齐梁陈汇于一史,了解南朝历史的最佳读本!
內容簡介:
唐朝李延寿撰,共八十卷,主要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本书译者漆泽邦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翻译文字畅晓准确,极大方便普通读者学习历史。
關於作者:
漆泽邦,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
目錄
前言
宋文帝纪
谢朓传
谢灵运传
蔡兴宗传
范晔传
徐广传
裴松之传附子骃传
裴子野传
周颙传
萧子良传
萧子伦传
虞玩之传
萧统传
邓元起传
罗研传
李膺传
沈约传
范云传
江淹传
任昉传
沈炯传
顾野王传
姚察传
丘迟传
祖冲之传
祖暅之传
钟嵘传
吴均传
刘勰传
陶潜传
……
丛书总目
內容試閱
宋文帝纪
宋文帝刘义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第三子。武帝死,太子义符即位(少帝),权臣傅亮、徐羡之把持朝政,公元424年,傅、徐废杀少帝,迎立刘义隆。文帝即位后,改年号为元嘉。宋文帝是南朝时期较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狱讼得以申理,社会秩序安定。文帝也比较重视文化,任用何尚之、何承天、谢元等各立学馆,传授生徒,研讨学术。元嘉年间文化发达,人民受到教化,民俗敦厚。文帝出身寒素,养成了俭朴之风,以此教育诸皇子,要他们体会民间疾苦。经济上注意扶持自耕小农,他统治的时期,是南朝封建经济的小康时代,因此国力比较强盛,北魏太武帝率兵南侵,已进驻瓜步,犹不敢过江灭宋。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元嘉之治”。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太祖文皇帝:皇帝死,神主入宗庙,必须定一庙号,如某祖某宗。同时还要加谥(shì试),即将其一生行迹作一定论。刘义隆庙号太祖,谥为文,故称太祖文皇帝。有地位的大臣死,也要加谥。),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武帝:宋武帝刘裕,彭城人,出身寒门,公元420年篡东晋建宋。)。晋义熙三年生于京口(京口:今江苏镇江。),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尺:中国古代尺度变化很大,各代都不尽相同。南朝时每尺合今24.51厘米。),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建康:南朝历代都城,今江苏南京。),辩断称旨,武帝甚悦。……其年少帝废(其年:少帝景平二年(424年)。少帝废:少帝刘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公元423年即皇帝位,424年为权臣徐羡之等废杀。),百官议所立,徐羡之、傅亮等……备法驾奉迎(法驾:天子出行时之仪仗。),入奉皇统(入奉皇统:皇统为世代递嬗之帝系。入奉皇统为继承上一代做皇帝。)。行台至江陵(行台:台为中央政府代称,行台专为出兵征讨或迎立皇帝设立的台省机构,代中央行使权力。事后即撤掉,不常设。江陵:今湖北江陵,荆州治所。),尚书令傅亮奉表进玺绂(玺(xǐ喜)绂(fú扶):天子之印称玺,系印之丝带称绂。玺绂即天子之印。),州府佐吏并称臣,请题榜诸门,一依宫省,上皆不许。教州、府、国纲纪宥所统内见刑(纲纪:州府主簿一类官吏。宥(yòu右):宽容,饶恕。)。是时,司空徐羡之等新有弑害(弑(shì世):臣杀君,下杀上皆称弑。),及銮驾西迎,人怀疑惧,惟长史王昙首、司马王华、南蛮校尉到彦之共期朝臣未有异志。帝曰:“诸公受遗,不容背贰;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甲戌(甲戌:据《宋书》当为七月甲戌日。),乃发江陵,命王华知州府,留镇陕西(陕西:指荆州。东晋建立后,荆州、扬州最为重要,有荆为外阃,扬为内户之说,故效周成王时周公旦与召公奭分陕而治的办法,以荆州为陕西,扬州为陕东。昔周时分陕,以河南陕县为中心,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令到彦之监襄阳(襄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及至都,群臣迎拜于新亭(新亭:位于今南京南。)。先谒初宁陵,还次中堂(中堂:皇宫内建于南北之中的殿堂。),百官奉玺绂,冲让未受(冲:古时皇帝自称冲人,意为年轻幼稚的人,谦词。),劝请数四,乃从之。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御太极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戊戌,拜太庙。…………(元嘉三年)夏五月,……诏大使巡行四方,观省风俗。丙午,临延贤堂听讼,自是每岁三讯。秋,旱且蝗。……(元嘉八年)闰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狱讼,简息徭役。……是岁(元嘉十六年),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上好儒雅,……
【翻译】宋太祖文帝名义隆,小字车儿,宋武帝第三子。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出生于京口。十一年(415年)受封为彭城县公。宋朝建立后,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郡王,进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衔,当时他只有十四岁。文帝身高七尺五寸,广泛涉猎经史典籍,又善写隶书。这年他从荆州到建康朝见他的父亲,正值武帝听讼,就命文帝审讯建康狱囚,辩析判断都中武帝之意,武帝很高兴。……景平二年(424年)少帝刘义符被权臣废杀,百官商议继立人选,徐羡之、傅亮等……整备天子仪仗去迎接义隆,入京继位。接驾的行台到达荆州治所江陵,尚书令傅亮上表奉进皇帝印玺,荆州公府官吏僚属皆称臣,众臣又请求将文帝继位之事张榜公布于州府诸门,一切都依皇宫仪制,文帝都不允许。又命州、府、封国主簿办理赦免统辖区内的罪犯。当时,司空徐羡之等新杀少帝,野心勃勃,当其派銮驾西迎文帝,荆州之人都怀着疑虑恐惧,只有长史王昙首、司马王华,南蛮校尉到彦之共认为朝臣决不会有异心。文帝说:“诸位先生受先帝遗命,不容许不听从;况且忠于国家的劳臣旧将,里里外外不少,我们的兵力又足以控制局势,有什么可疑的!”七月甲戌日,从江陵出发,临行前,命王华管理州府,留镇荆州,又命到彦之监督襄阳郡,安排好后路,才动身入京。……文帝到达京都,群臣迎拜于新亭。文帝先祭扫父亲陵墓初宁陵,然后入住中堂,百官奉上印玺,文帝谦让说年轻无德而不敢受,群臣一再劝请,才同意接印。元嘉元年(424年)秋八月丁酉日,文帝即位于中堂,排着仪仗入宫,驾临太极前殿,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皆晋升两级。戊戌日,拜太庙。…………(元嘉三年——426年)夏五月,……文帝下诏,派使者巡行四方,观察审视民风习俗。丙午日,又亲临延贤堂审理诉讼,自此以后每年亲自审讯三次。秋天,发生旱灾和蝗灾。……(元嘉八年——431年)闰六月乙巳日,遣使到各方了解狱讼情况,又简省兴建,减轻人民的徭役负担。……元嘉十六年(439年),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都派遣使臣来朝贡。文帝重视学识渊博的儒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