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太平洋战争(第一卷)

書城自編碼: 17810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历史
作者: [日]山冈庄八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519343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7-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87/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4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欲望与家庭小说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惜华年(全两册)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18.0
《断剑——中途岛海战尚不为人知的真相》
+

HK$ 111.3
《太平洋战争.第三卷(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封笔之》
+

HK$ 117.4
《太平洋战争2》
編輯推薦:
《德川家康》 《明治天皇》 《太平洋战争》认识日本民族三部曲,首推《太平洋战争》!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
日本讲谈社精心打造历史类图书精品,1986~2009,24年间重印42次
“山冈庄八用一支笔,重新唤起迷惘中的大和魂,使日本人再建信心。”
——人文学者、历史学家柏杨先生
正是日本民族的坚忍、决绝把日本带向战争的深渊,也正是这种坚忍与决绝让日本人在战后迅速崛起,本书功不可没!
反思这场战争,现代企业管理可以从日本的天皇辅弼制中受到启示!
內容簡介:
全书《太平洋战争》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本书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
本书全三卷,以洋洋近90万言详述了从1941年4月13日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到1945年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段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日本战争史、国际关系史。书中聚焦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风云诡谲,或血雨腥风的真实历史时刻;详述了在太平洋战争策划发动过程中各个罪魁元凶随战争结束灰飞烟灭、认罪伏法的过程;展示了日本民族发动的这场战争之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渊源。本书作为一代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封笔之作决不是在简单地阐述历史和揭示真相,更在于反思这场战争,相信一定能够引导读者对民族、国家、战争、人性、信念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思考并受益良多,本书堪称是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鲸吞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1942年6月,中途岛大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从此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8月,日本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即瓜岛战役,由于日本总部的一个低级失误,让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日军永远的“地狱之岛”……
關於作者:
山冈庄八,1907年1月11日—1978年9月30日,出生于新潟县小出町,本名藤野庄藏。17岁起开始从事印刷装订业,26岁创编《大众俱乐部》并任主编,193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师从长谷川伸。二战中,山冈庄八以从军作家的身份辗转于各战线,足迹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甚至远赴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从1950年至1967年,执笔长篇小说《德川家康》。在本书还没有连载完毕的1965年,日本各界在帝国饭店为山冈庄八举行“《德川家康》突破一千万本纪念祝贺会”。与会者有首相佐藤荣作、经济部长田中角荣、日银总裁宇佐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日本通俗文学的旗手村上元三等知名人士700余人。《德川家康》、《明治天皇》、《太平洋战争》一起被称为认识日本民族三部曲。
山冈庄八一生多产,还著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徳川庆喜》、《高杉晋作》、《新太平记》、《徳川家光》、《毛利元就》、《坂本龙马》、《山田长政》、《千叶周作》等,结构规模宏大,运笔细腻生动,代表了日本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逝世后,因其杰出成就,被追授瑞宝勋章。
目錄
前言
上篇 十二月八日前后
 外相荣归
 被抛弃的手套
 同床异梦
 决定命运的御前会议
 近卫与东条
 重回起点的圣意
 开战前夜的苦闷
 开战前夜的外交
 开战前夜的民众
 山本五十六之眼
 开战前夜得海军
 1941年得12月8日
中篇 开战之初的攻防
 开战之日的表情
 马来的火柱
 入侵新加坡
 新加坡沦陷
 落幕新加坡
 菲律宾之战
 巴丹死亡行军
 科雷吉多尔敢死队
 印度尼西亚攻防战
 敢死队暗袭印尼
下篇 太平洋生死战
 成功的爪哇军攻
 剖析日本陆军
 中途岛海战(一)
 中途岛海战(二)
 中途岛海战(三)
 中途岛海战(四)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一)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二)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三)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四)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五)
 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六)
 太平洋战争相关年表
內容試閱
我从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开始创作《太平洋战争》这部小说。从那时开始到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我每个月都要孜孜不倦地大约写满四百字的稿纸四十张。最初在《讲谈俱乐部》的《现代小说》栏目上连载。不可不提的是,能在月刊杂志上连续十年长篇连载,对我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荣幸。

太平洋战争无论是对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日本,还是对日本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战争是从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来航黑船来航:1853年,美国的佩里将军率领四艘船只到达日本,提出与日本通商,美国船只可在日本获得补给等条件,震动日本朝野。之后日本称此次事件为“黑船来航”。(本书中注释全为译者著。)给日本造成的转变而起,是一场值得人反思的战争。

然而,在日本直接参战的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8日,当时尚为一介文学青年的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场战争的深意。

中国事变中国事变:这里指日本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称呼。卢沟桥事件中,因为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联合声明,日本对之的称呼由“北中国事变”变为“中国事变”。另一种说法是指从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也是如此,恐怕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也都是这样。

昭和十六年(1941年)10月18日东条内阁成立,我也结束了第二次服役中国战争的生涯,从武汉三镇途经南京到达上海,并在那里等待返回长崎的船。

虽然我也很关注离开第三次内阁的近卫的动向,但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离开直接关系到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争爆发的信号。
然而在之后的第五十一天,也即12月8日清晨,广播中突然传来了日本战败的消息。

当时我对战争的本质已经略有所知。杀人原本是人类最大的恶行,在战争中原本毫无怨恨的人们,在政客挟持的国家的煽动下,堂而皇之地互相仇杀。杀人的数量成为功绩的标志,成为计算忠诚度的标尺,成为战争胜负的标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现实中这种不可思议的规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文明的伪装下,隐藏着这种野蛮的逻辑矛盾,我为之震惊。在12月8日这一时点,老实说我除了良心在不寒而栗外,因为能够回家了,又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时,也即此前提到的10月下旬我从上海返回东京时,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开战。我离开陆军被海军征用,作为报道班的一员从军。

刚刚开战我便接到正式的征用令,因为我当时正是34岁,正在征兵入伍的年龄范围,也要去参军。
因为我是非战斗人员,所以可能会被直接参加战斗的士兵们看做是自以为是的懒骨头,但我认为其实这却救了我。

我最初飞到西贡,从新加坡进入泰国后追随陆军南下,后乘坐木炭列车从曼谷进入马来半岛,然后途经新戈拉、哥达巴鲁,到达槟岛海军基地。在这里,我目睹了日军在新加坡的失败。

就这样我直接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10月15日,日本政府决定解散参谋总部和海军司令部时,我才正式退伍。

这天我被叫到司令部,长官交给我一个信封(其中装有五百日圆)。当他对我说,到今天为止日本不再拥有军队时,我早已做好思想准备。
那天是10月里难得的晴天,化为灰烬的东京上空万里无云。
从这天起,我开始在东京化为废墟的道路上散步,从丸内休闲区经过银座到达浅草。

浅草也被彻底烧成了废墟。不过,在雷门的遗迹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摊,贩卖着锅、盆、餐具等保障人们最低生存限度的日用品。看到这些,我想何时才能恢复战前的生活呢?我眼前拥挤的人群和那些在蓝天下招呼客人的摊贩,看起来都是无法形容的悲伤与无力。
战场上的友人们都复员归来。人们原以为死了的人突然归来,原以为还活着的人却早已死了。这就是战争,战争中的人生死没有定数。
广播中播放着日本国民其实是被大本营和军部军部:“军部”一词,当时军国主义分子使用这一词汇,主要是指军令和军政等国家军事机关,后指以军事机关为核心的军事实体,不仅垄断国家军事(不许议会、政府等介入),而且在政治上与政府分庭抗礼的“某种特殊的政治势力”。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太平洋战争期间“军部”是由“少壮派军官”、“中坚军官”等组成的一个集团,它依靠陆海军或其总体的军事力量,恣意操纵全部国政。巧妙地欺骗、蛊惑了的内容。可以说正是这些广播,使我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
参战的士兵从战场上回到日本后,需要和所有的日本人民一样面临着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满目疮痍,需要重新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家园。但是这场战争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我动笔撰稿的一个理由。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分布在广大战场上战斗的人们,熟知各自战场的实情。但这场战争因何而起?为什么我们自己要陷入那样的苦战?为什么日本会把战争带到别的国家去?为什么我们自身也受到了战争的几近毁灭性的打击呢?虽然以后会整理资料出版战史,但作为一名小说作家,我却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战争的梗概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作为小说作家从军参加战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这样试着写作,发现自己的作品极为贫瘠,也有很多事让我有停止写作的念头。但我却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场前所未有的悲剧的梗概和当时日本人的情感写下来。虽然本作纯属拙劣之作,但是对于以后人们认识战争或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29日 山冈庄八于空中庵
资料来源: 《公刊战史:日本战争》

外相荣归
1
昭和十六年(1941年)4月22日下午。
这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松冈洋右1880—1946:日本山口县人。1921年任满铁理事。1927年至1929年任满铁副总裁,推行满蒙分离政策。1930年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1932年10月作为日本首席代表出席国际联盟会议。1933年2月因讨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问题与美苏对立,宣布日本退出国际联盟。1935年8月至1938年3月任满铁总裁。1937年至1940年兼任内阁参议。1940年9月任日本外相,策动日本与德、意谈判,缔结日、德、意轴心国军事同盟。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嫌疑犯,病死狱中。
结束了一月有余的访欧之行,乘坐军用飞机从大连返回立川机场。此时他心中百感交集、意气昂扬。
这位在日本提倡三国同盟的外相,乘火车从西伯利亚铁路到达柏林与德国签订盟约,归国时顺便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仅用三天就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日苏中立条约》:1941年4月13日,苏日两国在莫斯科订立的中立条约。
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时局处理要纲》,欲乘纳粹德国横扫欧洲,英、法败退之机,武力南进,为避免南北两线作战,决定大幅度调整对苏关系。苏联为加强西线战备,防止两线作战,也希望改善日苏关系。
1941年3月,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访问德国,4月归国途经莫斯科,7日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展开缔约谈判。13日双方订立《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5年等。作为该条约附件,附加日苏分别承认蒙古与伪“满洲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的共同声明。此次签约中,为了获取日本的中立,苏联用最高规格接待了松冈洋右。《日苏中立条约》的订立,解除了日本大举南进的后顾之忧,加快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步伐。。如此“成功”地处理了一连串的大事,松冈洋右自然是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国之路。
睁开双眼,松冈洋右眼下似乎尽是盛开的樱花;闭上双眼时,柏林盛大的欢迎宴会和斯大林的笑脸依然历历在目。

近卫首相会用什么表情来迎接我呢?光是这么想想,松冈洋右就感觉到今天真是他人生中最美妙的一天。
这位被世间称为“霞关怪物”的松冈洋右,就是日本脱离国际联盟时,与全世界对立,在国际联盟强词夺理、强言狡辩后离席退出的重要人物。

这次在柏林面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自己可谓谈笑风生、应对自如,在莫斯科连斯大林都亲自把自己送到车站,在全世界外交官面前,与自己拥抱相互拍肩告别,这是何等的荣耀啊。现在这些照片已经散布到了世界各地。

经常带着微笑的斯大林常年隐身于克里姆林宫,很少在外人面前露面,这次竟然能亲自为自己送行到车站,松冈洋右自感自己不拘一格的外交表演取得了连自己都备感意外的效果。
然而松冈洋右这位游走于世界外交中的“大人物”
却像孩子一样,心中有一个钟情的对象,或者说信仰的人,也可以说是爱戴的人,这个人就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近卫文麿(1891—1945):日本首相,日本侵华祸首之一。1937年至1939年,1940年和1941年,三次出任日本首相。首相任期内,积极扩大侵华战争,是《三国轴心协定》的签订人。曾向蒋介石提出向日本投降的苛刻条件,发表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1945年日本投降后,畏罪自杀。。

在松冈眼中年轻的“政治才俊”近卫文麿有着与皇室最为接近的血统,但是可怜的近卫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满洲国”:即伪满洲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了亡国奴的痛苦。此傀儡政权“领土”包括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不承认这一政权。当时国际上以日本为首的法西斯等国家或政府承认伪满洲国,国际联盟主张中国东北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一分裂中国领土恶劣行径的傀儡政权。本书中采用“满洲国”的写法。以来一直被军人们“愚弄”,但近卫仍然为排除“国难”而尽心尽力。每当看到近卫焦虑的样子,松冈洋右都很有一种愧疚感。
“近卫在军部就好。”军部的少壮军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近卫文麿最容易控制。在松冈看来近卫的理想逐渐被他们吞噬,被他们践踏。
少年时代,松冈洋右在美国一边求学一边打工,之后长时间在“南满铁路”“南满铁路”: 日俄战争后,中国东北被日本占领,原来由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被转让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称为“殖民会社”。除了拥有铁路之外,还在铁路两侧拥有16?7米至3000米不等的满铁附属地,附属地总面积达482?9平方公里。
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现在他已是“南满铁路”的总裁。在他看来,现在日本的“国难”绝非是近卫文麿这位出身贵族的白面宰相所能应付得了的。
松冈洋右做出如此判断的证据是昭和十二年(1937年)7月7日深夜的卢沟桥事变,由日本驻军挑衅而起的枪击事件引发了日中战争。此后日本扩大了对中国的战争,日本陷入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汪洋大海之中,推进侵略显得异常艰难。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下午,近卫当即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要扩大事件,不要使用兵力。”
之后的9日,阁议正式决定:不扩大事件,当地解决。然而在解决方案尚未决定时,三天后的11日,突然改为向中国北部派兵。
事实上,此时近卫绝对不是没有政治感觉,更不是头脑混乱。他在事变爆发后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亲赴南京与蒋介石直接对话的方案。
然而,近卫并没有亲赴南京,而是于9月5日在日比谷呼吁民众:“现在只有发动全面战争,给予中国军沉重打击,彻底摧毁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一条道路可走了!”无知的民众都坚信他是难得一见的名宰相,鼓掌支持。
松冈认为,此时并非没有和解的机会,只是一切都过去了。
10月中旬,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帮助刺探和蒋介石间谈判解决的可能性,并通过驻日大使狄克逊提出了通过谈判解决事变的提议。
因为陶德曼担心日本军向中国增兵,会削弱日本在满洲的守备力量,这样苏联就会做出行动。如果苏日两国在苏满边境发生冲突,日本会陷入两头作战的不利局面。如果苏联看出日本并无余力,会把苏联远东军撤到西面,这样就对德国构成威胁。但是陶德曼的解决提议因末次内相的反对而中止未能得以实施。

就这样日本扩大了中国战线,并于12月进攻南京,随后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1月,召开御前会议,重新制定国家方针
对此,天皇本人的态度是担心扩大对中国的战争,会陷入持久战。
但是天皇当时在席间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这一顾虑,因为阻止天皇发言的正是近卫文麿。
“——确立日本的霸权地位才能不被欧洲统治……”
日本天皇不愿向英国政治低头,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公望(1849—1940):日本内阁首相大臣(首相)元老,号陶庵,宫廷贵族出身,西园寺公望是德大寺公纯次子,后来过继给西园寺师季。20世纪初期他与桂太郎交替出任首相。逝世后举行了国葬。也曾有过类似的话,在他们看来确立日本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才能使日本免于重蹈明治维新前遭受的被欧洲殖民的命运。近卫文麿在此时上奏,阻止了天皇的发言。当然这并不只是近卫文麿的意见,而是在背后有一只手能够操纵他这样做,这只手就是军部。
到1月16日,因为无法应对事变,近卫文麿发表了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近卫文麿这一奇妙声明看似无视外交惯例。因为在与中国军队的每日战斗中,突然发表了“不拿你当对手”的声明,为了不是对手的“对手”,每月要付出巨大的军费并死伤大量的士兵,在人类的军事史上这可能是个笑谈,然而,对近卫文麿而言这只是在当时情势下,在不跟对手讲和的前提下,以一种通过招降国民党政府中亲日派而平息纷争的手段!
不过,昭和十三年(1938年)9月,接替广田弘毅广田弘毅(1878—1948):福冈县人,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黑龙会分子,1936—1937年出任日本第32任首相,在国内推行法西斯政策并与德意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参与策划全面侵华战争。东京审判被绞死的唯一文官战犯。就任外相的宇垣一成宇垣一成(1868—1956):冈山县人。政治家、陆军军人。宇垣一成年轻的时候曾经为小学代课老师。不久后为了实现自己成为军人的梦想,他到东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1923年成为陆军次官。1923年被任命为清浦奎吾内阁陆军大臣,第1次、第2次加藤高明内阁和第1次若规礼次郎内阁留任,在此期间1925年完成了宇垣裁军计划。1929年,在浜口雄幸内阁再次成为陆军大臣,1931年因为三月事件被迫辞职,成为朝鲜总督。1937年广田弘毅内阁总辞职以后受命组阁,但这时“娘家人”出来捣乱了。石原莞尔串通陆军又闹了一次罢工,因无人肯担任陆军大臣,宇垣只得下台。战后1953年宇垣又以最高票当选为参议员,有过几次要出任首相的风声,但就是没当上。日本人一提起宇垣一成,就会想到几十年在首相宝座边上转,就是坐不上去的滑稽形象。抛开了这份声明,另外寻求解决办法了。
宇垣一成出任外相后不久,为处理事变,秘密联络蒋介石,计划与当时中国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在长崎会谈。日本海军大将米内光政米内光政(1880—1948):日本海军大将,第37任日本内阁首相大臣。海军学校毕业,历任海军要职。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后,米内立即提议攻占海南,并于1939年2月渡海攻占海南。1940年组阁,加强统筹经济,扶植汪精卫政权。由于他亲美英,倾向和谈反对缔结轴心国,引起陆军不满而不得不辞职。二战后期,米内出任海军大臣,对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起到决定性作用。多方交涉后,孔祥熙也答应从香港乘巡洋舰前往长崎。
但是,军部得知这一会谈消息后,立即设立兴亚院兴亚院:1938年12月,日本侵华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为实现建设“东亚新秩序”的目标,近卫内阁决定设立“兴亚院”,作为决定和实施对中国占领区政策的总机关。,要求对中国的一切交涉都必须经过兴亚院同意才能实施。
宇垣一成于是愤然离职。当然此时近卫也曾无视军部的主张继续支持宇垣,但最终没能绕开军部的反对。
在日本国民看来,近卫内阁连日本国内的问题都搞得如此混乱,更不要说去应付在蒋介石的背后支持其抗战的英、美了。
因此,昭和十四年(1939年)近卫只得下台,但经过平沼内阁、阿部内阁、米内内阁三个短命内阁后,昭和十五年(1940年)7月27日,近卫文麿再次受命负责第二次组阁,松冈洋右也在此时出任日本外相。
“——光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控制军部。但如果不能控制军部任其发展,你会导致国家灭亡。”松冈洋右有了把出身于名门五摄家五摄家:公家中最高位的家格。是可以经由大纳言、右大臣、左大臣等职位的晋升最后成为摄政、关白等高位的家格。经历了藤原北家藤原良房的嫡流时期,一直到镰仓初期藤原忠通之子基实和兼实从嫡流中分出,分别建立了近卫氏和九条氏。与皇位二统争立相仿,朝臣间的五家分立也是幕府对朝廷抑制政策的结果。由于一共有五大摄家,所以人们又称他们为“五摄家”。以后摄政和关白都由这五家轮流担任。前两大摄家:近卫氏、九条氏;后三大摄家:鹰司氏、二条氏、一条氏。前两大摄家地位要高于后三大摄家。
之首的白面宰相培养成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想法。“——请让我来接替您应付军部,受到何等憎恨对我来说也没有关系。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界的重大转折时期,如果没有足够的远见和判断力,下一张世界地图上恐怕就不会再有日本这个国家了。请把与军部交涉和外交的任务全部交给我松冈吧!”
松冈洋右虽然异常自信,但他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近卫的梦想——让日本在明治维新飞跃后第二次崛起,因此他更想在此时积极地为日本的更大扩张排除一切障碍。
我想让您看到在日本升起崭新的太阳。对军部和外交部都要谨慎应对……”
松冈洋右是一个喜欢幻想的浪漫主义者,他看近卫文麿的目光,总是充满了一种狂热献身者的迷恋、虔诚和热情。
在松冈洋右看来,他不仅是近卫的外相,更是他的忠实守护者。
2
松冈作为第二次近卫内阁外相登场时,欧洲已经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暴中。

松冈认为,此时在世界上,欧洲的殖民主义早已无法轻易立足。无论是何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年龄,到达一定阶段就会进入颓废期,拥有再强大的力量也会出现无法抵抗的裂痕。日本发生的满洲事变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故在日本称满洲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某种意义上敲响了欧洲时代的晚钟,而他松冈洋右本人则肩负着敲响下个时代晓钟的任务。

松冈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有分析、有依据的。以下就是他的逻辑推理,他首先分析了日本近代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国情: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面临着被英、法、美、俄四国分割侵略的威胁,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完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人割去发髻舍弃佩刀,开始追寻风靡世界的欧洲文明,也就是白人的西洋文明。对日本人来说,在欧洲白人奴役有色人种的世界中,日本付出巨大努力才避免了遭受侵略。
“富国强兵——”
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色人种最后的堡垒,为了取得独立和生存,就是要竭尽全力富国强兵。
但是,松冈洋右如今愤恨军部的专横,却并非从心底憎恨军阀,因为他也熟知日本发展的原委:

明治时期的日本以强悍的消化力吸收了欧洲文明,并经过清政府时期的日中和日俄两次战争,使“白人们”认可了日本作为近代国家的世界地位。日本的富国政策使一些财阀得以诞生,军人的群体也开始活跃起来。

可是日本并未因此就能在海外扩张活动中得到世界列强的“谦让”。比如,日中战争中三国的干涉,俄国南下侵略朝鲜半岛,与日本利益冲突,最终爆发了日俄战争……在松冈看来无数事实都能证明列强依然威胁着日本的生存。

出面调解日俄两国和谈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当时日本对之真是感激备至。但是,不久之后就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俄和谈前,美国的铁路大王哈里曼伸手向日本强行收购日本在南满的铁路,并着手与首相桂太郎签订预备合约。这让松冈再一次感受到了美国的好意绝对不是日本想象的、想要的那样,在他看来欧洲人的好意,不是合理互利,而是自利与强权。

当时,缔结和平条约的外相小村寿太郎小村寿太郎:积极主张侵略中国的所谓“日清开战论”倡导者,被称为“开战之急先锋”。小村为人狡猾奸诈又善于盗窃情报。到任后不久,北京外交使团各国公使就送给他一个“鼠公使”的绰号,以讽喻他像老鼠一样狡黠机诈。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小村寿太郎被任命为驻朝公使。1896年经陆奥宗光推荐,任外务次官。1898—1900年先后任驻美、俄公使。1901年转任驻华公使,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活动及《辛丑条约》的签订。1905年以全权代表身份出席朴茨茅斯会议,签订日俄《朴茨茅斯和约》。1908—1911年任第二次桂内阁外务大臣,签订《日俄密约》、吞并朝鲜、收回关税自主权。1911年11月病死,被授予侯爵。
不久后曾大吃一惊说:“这样的话,不是把日俄战争获得的唯一利益献给美国了吗?”
因此,最终日本废弃了和哈里曼间的合约。英国也曾在某一时期选择日本为同盟国。但松冈认为英国选择当时贫弱落后的日本为盟友,无非是想让日本在东亚充当大英帝国的忠实走狗。

对落后国来说或许某一时期确实要感谢列强的好意,但是现在这个“落后国”名列世界五大强国时,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种种变化。
然而走到黄昏期的欧洲文明,早已无法指导他们,更无力救济他们。
现在日本国面临的两大现实问题是:

其一,《伦敦条约》《伦敦条约》:即《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伦敦海军条约是1930年4月22日,由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缔约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召开伦敦海军军备会议签订。最终法国与意大利未参加条约。条约的有效期到1936年12月31日为止。伦敦海军条约对缔约三国的主力舰数量进一步裁减,继续冻结各缔约国主力舰的建造至1936年,并且约定了舰龄超过20年的主力舰可进行改装与性能提升的条文。条约规定了巡洋舰的分级与数量的限制,标准排水量超过1850吨、不大于1万吨的巡洋舰分类又分为两级: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的巡洋舰a型和主炮口径不超过6?1英寸的巡洋舰b型。
a型巡洋舰总吨位美国不得超过18万吨;英国不得超过14?6万吨;日本不得超过10?8万吨。
b型巡洋舰总吨位美国不得超过14?3万吨;英国不得超过19?2万吨;日本不得超过10万吨。条约对驱逐舰、潜艇的吨位总和、排水量与主炮口径也做出了限制。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