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編輯推薦: |
2001年11月,《天下》杂志公布「美感大调查」的结果,民众票选「台湾最美的人」是证严法师。
1、台湾人评选最美的人的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证严法师和慈济人愿意牺牲一切为社会服务,这背后有怎样的信仰在支持着他们。
3、这本书描述的故事与有些慈善活动中的腐败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爱心,是不能为最需要的人带去他们需要的关怀和理解的。
当一切向钱、事事从个人的利益得失出发考虑问题的时候,慈济人的行为无疑是在中国当代社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和冲击,只有当人们超越个人的视野、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同情心的时候,别人才不会成为自己的地狱。这本书固然写的是一个有信仰、持之以恒地把关怀他人看成熟一种莫大乐趣的群体,当我们阅读这里的故事的时候,不由得想到真正给社会和人民可以带来安慰的不是金钱更不是权力,而是把普天下的苦难感同身受的体验和积极救助他人的行动。
如果世界上没有高楼大厦和荣华富贵,也许对世界并无大妨,但如果没有像慈济人这样的群体、没有了对穷人和苦难的感受力,那么这个世界将像寒冬一样冰冷无情,人类将彻底被自己毁灭。
慈济继中国大陆颁发中华慈善奖、中国国际慈善奖之后,2
|
內容簡介: |
26岁落发出家;3年后,她从一个小小的愿心出发,带领着信众,开启了“慈济”救苦救难的善行大业,至今已45年。当年一个由30人起头,每人每天省下台币5毛钱买菜钱来行善的小团体,一路增加到如今有四五百万会员,“慈济”规模之盛大、组织之完备,已非草创之初可以比拟。分布在全球的慈济人,都以身为慈济一分子为荣,因着证严法师个人的实践精神感召,戮力行善助人,绵绵形成一股爱的连结、循环与回馈。
慈济济世救人的行动,跨越了政治、种族、宗教及地域等藩篱,在在安顿了苦难者的身心。在时局浑沌、人心浮动的此刻,慈济这种助人的力量,不啻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未来出路。“慈济”之名早已经成了散播大爱、行善助人的代名词。
今年正是慈济45岁生日,谨以此书献上敬贺。
|
關於作者: |
赵贤明,1944年生于台北,现任北京清华大学顾问教授、台湾贤志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专栏作家,著有《大舍无求》、《惊爆十三年》、《经营之神王永庆》、《冷眼旁观》、《冷眼旁观二》、《台湾三国志》、《台湾三巨人》、《重回美丽岛》等书。其中《台湾三巨人》与《大舍无求》均是写证严法师。
作者十分感佩证严法师及慈济的奉献,且他自职场退休后,不时出外旅游,有更多机会亲炙慈济人的光和热,遂立下宏愿,以出身记者的一枝健笔,传扬慈济光耀寰宇的事迹。多年来广泛搜集资料,为慈济与释证严的成长与行善轨迹,保持完整的记录,阐扬慈济精神。
|
目錄:
|
序佛缘至善、慈济最美
卷首中国台湾最美、最受信赖的人
第一章 走在最前,做到最后
第二章 五毛钱爆发出来的力量
第三章 牵起全球菩萨网
第四章 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第五章 神奇的赈灾毛毯
第六章 爱心登陆彼岸
第七章 成就『髓』缘大爱
第八章 慈济的医疗网络——慈济医院、慈济医疗网、慈济义诊团
第九章 播下种子,孜孜不倦办教育
第十章 国际赈灾一马当先
第十一章 中国台湾赈灾爱心总动员
第十二章 可长可久的人文志业
第十三章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五毛钱爆发出来的力量
慈济拓展至全球的慈善济世志业,是从花莲起家,由日省五毛钱(折合人民币不到一毛钱)的「竹筒岁月」走过来的,带动了各地善心人士承先启后,呼应慈济大爱于天下的善行,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跟着慈济在各地做善事,蔚为一股可敬可观的力量。
证严法师生于1937年,26岁落发出家;3年后,她从一个小小的愿心出发,带领着信众,开启了「慈济」救苦救难的善行大业。
26岁之前,她是王锦云;26岁之后,她是证严法师。两段迥异的人生,两段传奇的经历。
她是台湾台中清水人,幼年过继给叔父。养父经营多家戏院,业务繁忙;她是长女,20岁不到就得替父亲分劳,并料理家务。
15岁时,她的养母罹患胃穿孔,必须开刀治疗。她为了替母亲祈福消灾,开始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发愿以自己的12年阳寿来换回母亲的健康。
尔后她一连三天作了同样的梦,梦到一位慈祥的女子,赐药给她母亲;后来她母亲果真不药而愈,她从此开始吃素,但当时并未信佛,只是出于一片纯孝。
5年后,她父亲51岁时,因高血压病故。她悲伤之余,思索生命是怎么回事?一向健康的父亲,一口气咽下就再也不能呼吸了,为什么人生这么无常?死亡到底是什么?人死后又去了那里?
从此,她信了佛;继而不顾家人反对,决意出家。1963年,她拜高僧印顺长老为师,获赐法名证严,字慧璋,受了32天比丘尼具足戒。
回花莲后,她住进许老居士在地藏殿后面盖的小木屋修行,每天礼拜《法华经》,以报答生养她的两对父母,和陪她修道法师及许老居士的恩情;每月写一部法华经,为众生回向。
后来她移单到慈善寺讲地藏经,结识许多佛门弟子。
1964年秋天,她带着几个弟子回地藏殿修行。她们不赶经忏、不作法会,也不化缘,完全自力更生。到工厂拿材料加工打毛衣,或把水泥袋改装成饲料用的小型纸袋,后来又增加制作婴儿布鞋,以维持常住生活。
不多久,当地一名山地妇女小产,因无力缴付8000元(台币,下同)医药费,留下一摊血的故事,受这件事冲击,她惊觉钱财虽是身外之物,却也能救人性命。
问题是,尽管悲悯贫病苦痛苍生,怎奈需要帮助的人何其多!
有一天,三名天主教修女来访,她们赞同佛教的慈悲精神,但认为佛教徒较保守,不似西方宗教徒活跃。这使得证严法师暗暗立誓,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应该实际为芸芸众生做点事。
适时印顺导师希望证严法师到他嘉义妙云兰若的道场,消息传出后,大家舍不得她离开,集合了30名信众挽留她。
时印顺导师希望证严法师到他嘉义妙云兰若的道场,消息传出后,大家舍不得她离开,集合了30名信众挽留她。
这让证严法师想到“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这句话,把每个人的慈悲心都启发出来,组成一个500人的团体,不就等于菩萨的一千只眼睛和一千只手吗?那么阴暗角落苦难的众生,不就可获得救助了吗?
她因而向信众说,她可以不离开花莲,但要帮她具体的做些实事,落实她“济贫救世”的心愿。
她的初步构想是,与5名同修弟子,每人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双可卖台币4元,六个人可多赚24元,一个月就有720元,一年可多出8640元。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拯救像那山地小产妇女的一条性命了!
她并呼吁30名信众,每人每天上市场买菜时,先在竹制的存钱筒内存进五角钱,30个人一个月可存450元,加上增产婴儿鞋的每月720元,一个月就有1170元的基金了,大家发挥聚沙成塔的力量,就可以“济贫救世”了!这个构想获得了认同与支持。
1966年2月19日开始,“家庭主妇出门前先丢五毛钱在竹筒里”的这件事,在花莲各菜市场很快的就传开了,获得很大的回响,参与的人愈来愈多。
农历3月24日──证严法师每月诵药师经回向日,成立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所谓“克难”,亦即“一针一线”缝制婴儿鞋、“一角一毛”节省买菜钱来凑基金的意思;从那天起,慈济救助的工作无休无止的展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