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横阳札记(清人经史遗珠丛编,刘小枫、周春健主编)

書城自編碼: 18397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清]吴承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78879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71/260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生命进化史(增订版)
《 生命进化史(增订版) 》

售價:HK$ 357.6
巧克力的暗黑历史
《 巧克力的暗黑历史 》

售價:HK$ 117.6
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 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

售價:HK$ 405.6
西域考古记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精装)
《 西域考古记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精装) 》

售價:HK$ 106.8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MATLAB分析与实现(第2版)
《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MATLAB分析与实现(第2版) 》

售價:HK$ 82.8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
《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 》

售價:HK$ 71.8
公开的密谋
《 公开的密谋 》

售價:HK$ 70.8
可怕的战争——美国内战及其创伤(第三版)
《 可怕的战争——美国内战及其创伤(第三版) 》

售價:HK$ 17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2.1
《 哲学之诗--柏拉图《王制》卷十义疏(甘阳、刘小枫主编"政治哲学文库") 》
+

HK$ 112.1
《 孟子待解录(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 刘小枫主编) 》
+

HK$ 171.1
《 经学五书( 清人经史遗珠丛编,刘小枫、周春健主编) 》
+

HK$ 259.6
《 廿二史劄记(全二册) 》
+

HK$ 241.9
《 民国学案 第五卷 》
+

HK$ 200.6
《 民国学案 第三卷 》
編輯推薦:
古人如何读书?古人如何作读书笔记?吴承志《横阳札记》堪称清人读书的笔记的上乘之作。吴承志师从清末经学大师俞樾,专精于经史之学,尤精小学。《横阳札记》是其多年的读书札记,其读经典之要义,是今人必读之。
內容簡介:
《横阳札记》是晚清学者吴承志的读书札记,贯彻了吴氏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治学原则。吴氏精通小学,一字一理,以文字、音韵、训诂会通笺注,同时旁征博引,胪列大量内证、外证文献材料,穷源竟委,并充分考虑原文献体例,予以周密诠解。故结论大多周详精审,读之晓畅明白。如其释“去发”为“克殷”,纠正俞樾为“太子发”的解释,当为顺解;释“公明宣”当为“公明仪”,“潢池”当为“汉地”之类,俱精确翔。吴氏又受西学东渐学风影响,视野开阔,故无清末腐儒之迂酸。其能联系历史现实,纵横捭阖,以史为鉴,以时参照。
本次校注以广文书局据《求恕斋丛书》影印之本为底本点读,检查相关文献文本进行精校。校注中尽可能复查引书原文文献出校,并对其间生涩字词以及文史常识予以简明注释,以便于现今学子习读。
關於作者:
吴承志(1844-1917),字祁甫,杭州人。师从清末经学大师俞樾,专精于经史之学。光绪二年(1876)中举,多致力于学问,终老于平阳岭门,民国《平阳县志》有传。著述另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二卷等。
目錄
校注說明
序(劉承幹)
《橫陽札記》卷之一
 《子夏易傳》
 乾、坤《文言》不同例
 元,善之長也,共養三德為善
 鄭《易》合《彖》、《象》於經
 序《彖》、《繫》、《象》、《說卦》、《文言》
 《序卦》
 《序卦》、《說卦》、《雜卦》
 易一名而含三義
 《易》之序也
 《易》者,象也
 彖者,材也
 《古雜易》
 大小戴《記》引《易》逸文
 《舜典》
 《甘誓》
 沿于江海,達於淮泗
 言“過”言“會”者,皆是水名
 《允征》“篚厥玄黃”
 《盤庚》三篇
 “惟三月哉王魄”四十八字
 《金縢》
 《酒誥》
 受德
 《去發》
《橫陽札記》卷之二
 《太戊》四篇、《伊陟》、《仲丁》、《太誓》三篇
 《太誓》司馬遷、劉歆異說
 伏生得二十九篇
 《尚書》古文,經五十七篇
 《古文尚書》得多十六篇
 逸十六篇
 鄭君所據逸十六篇無《周官》
 大小夏侯經二十九卷
 《古文尚書》逸篇
 《豐刑》
 《月采》
 《洛誥傳》“自《大誓》就《召誥》而盛於《洛誥》”
 《書大傳?略說》
 《汩作》
 《尚書序》
 《歐陽經》三十一卷
 今文無《序》,增入《大誓》
 佚《尚書》百篇,《禮》三百
 賈逵《别録》
 若德明哉!湯任父言卑應言
 王曰封,唯曰若圭璧
 《總德》
 《禹誓》
《橫陽札記》卷之三
 《韓詩?商頌》章句
 《詩序》
 《毛詩》
 誕先登於岸
 其追其貊
 “价人維藩”六句
 密人不恭
 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橫陽札記》卷之四
 臣妾,聚斂疏材
 四曰藪牧
 生材、學藝、世事、服事
 宅田、官田
 先妣
 《檀弓》“駒王”釋
 《王制》九州疆域
 君臣未嘗相弑
 六天
 象敖
 泰折泰昭埋少牢
 學學半
 春王正月
 屯固比入
 《左傳》引《康誥》
 師出以律,否臧,凶
 莫敖
 子大叔為令正,以爲請
 楚左尹王子勝語
 夫椒
 公羊高
 嚴彭祖《公羊春秋》、尹更始《穀梁春秋》
《橫陽札記》卷之五
 《爾雅》
 十藪九藪
 比肩獸
 郭璞《爾雅?釋獸篇》“豹文鼮鼠”注
《橫陽札記》卷之六
 千乘之國
 出納之吝
 北宮黝似子夏
 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夫里之布
 我伐用張
 “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解
 發政施仁
 磯
 《孟子》逸文後考
《橫陽札記》卷之七
 一、二、三
 “夏”字古文
 釋“志”
 駁沈氏濤《隨筆》論許書二則
 詹瓦甈
 張參所見漢魏石經遺字與洪适所得,互有詳略
 帝堯所治九州地頃數
 《玉篇》字
 《廣韻》“鼮”字注
 縣車束馬
 白翟之地西河
 方舟設泭,乘桴濟河,至於石枕
 有革車八百乘
 闕為深溝於商、魯之閒
 二百人為卒,二千人為旅
 路、洛泉、徐浦
 元首曰末
 釋“縣”
 三伯一長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曰正,三正一長曰卿
 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後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
 《武成》、《世俘》
 《周書》七十篇
 《周書》七十解
 《周書》佚篇
 《周書序》
 《古文尚書》所刪逸篇
 公明宣
《橫陽札記》卷之八
 秦始皇廟
 《封禪書》引《周官》
 《蒙恬列傳》
 周公奔楚
 楚居丹陽
 《田單傳贊》
 “列傳”次第
 李、趙才略不同
 項王
《橫陽札記》卷之九
 芮伯師伯
 《漢書?地理志》提封頃數
 尋陽九江屬荊州
 《漢書?藝文》卷次部目與本《志》不符
 《六弢》
 有録無書
 右雜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
 入劉向《稽疑》一篇
 《周官經》六篇注
 《史籀》十五篇注
 臣復續揚雄作十三章
 《七略》、《别録》、《漢書?藝文志》雜校
 《家語》
 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
 《山海經》十三篇《海內經》《五藏山經》里、向
 《漢書?司馬相如傳》“蔥極”注正誤
 申屠嘉、夏侯勝、師丹議具本書省録
 黃城
 吳越改元
 狗車木馬
 溺水
《橫陽札記》卷之十
 同甲十萬,車五千乘
 孤竹
 三日出竟五日而反五日出竟十日而反輕重毋過二旬
 禽艾
 距年、豎年、相年
 熊麗
 繄虧
 《荀子》
 楊倞
 《鬼谷子》
 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釋月
內容試閱
校注說明
吳承志(1844-1917),字祁甫,杭州人。師從清末經學大師俞樾,專精于經學、《說文》學。于史部,尤熟稔《史記》、《漢書》以及輿地之學。光緒二年(1876)中舉,十年,出任平陽縣學訓導。受縣令湯肇熙延請,編修《平陽縣志》,光緒二十一年撰定初稿,但未刊諸梨棗,隨後散佚不存。吳氏終老于平陽嶺門,民國《平陽縣志》有傳。著述另有《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補正》二卷等。
《橫陽札記》屬吳氏多年讀書札記,隨手記成,零散不成統系,後由吳氏同門翰林院編修吳慶坻編次以成。吳興劉承幹,以藏書、刻書爲事,受吳慶坻委託,慨然出資刊刻《橫陽札記》,收入《求恕齋叢書》。
傳統經典文獻因歷時久遠,歷代經師學者受時代學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文字校勘、詞語訓釋、內容詮解以及史實考覈諸方面,見仁見智,歧見層出。吳氏頗能秉承乃師治學風範,其思緻之嚴密、徴引之詳贍、考據之精審,令人信服,故能自成一家之言。《橫陽札記》貫徹了吳氏實事求是、無徵不信的治學原則。吳氏精通小學,一字一理,以文字、音韻、訓詁會通箋注,同時旁徴博引,臚列大量內證、外證文獻材料,窮源竟委,並充分考慮原文獻體例,予以周密詮解。故結論大多周詳精審,使文獻中婉曲難通之處,由之群疑冰釋,有撥雲翳見青天之功,讀之曉暢明白,怡然理順。如其釋“去發”爲“克殷”,糾正俞樾爲“太子發”的解釋,當為順解;釋“公明宣”當爲“公明儀”,“潢池”當為“漢地”,“荆文王”當為“荆大王”,“禽艾”不當爲篇名,實為“禽父”,“距年”當為“記年”之類,俱精確翔實,順適無礙。
吳氏又受西學東漸學風影響,視野開闊,殊無清末腐儒之迂酸。盡管平生功名不彰,不墜經世緻用之志。其能聯繫歷史現實,縱橫捭闔,以史為鑑,以時參照。如其論述荀子《強國篇》涉及“秦之勝、數”,以爲“正即今海外富強諸國之勝、數”。“今俄羅斯購求經籍,延通學者為之教授,似已先泰西諸國見及其所短。吾儒之主持大議者,顧敝敝焉,步逐英吉利、德意志之後塵,計出強敵之下,反謂強吾之國,樞要在是,是誠國事之大憂也”。論述《孟子》發政施仁之說,感慨“自開捐例、興船政、立商局、置釐卡、設防軍以來,弊之所在,一切掃除而更張之,不當屑屑焉為目前計矣”。多次提出“強國之策”,憂時憂國,目光敏銳,實為清末民初傳統學者之佼佼者。
然吳氏之學有自信太過處,難免以意逆之,有空疏皮傅之論。其探根究源,廣泛利用文字形近、聲近多相通的原理,固自獨出新異,亦涉文獻無根之嫌。在考證過程中,過度依賴文獻,結論亦有勉強不達通便處。如其“釋月”,畢竟非其專攻,實為強作解事。另吳慶坻氏之編次,亦多有倉卒紊亂。盡管原稿本屬札記體例,零篇散文,不必苛求,但經、史、子三部前後錯雜羼入,文字亦有重復雜沓,影響全書體例的嚴謹。
本次校注以廣文書局據《求恕齋叢書》本影印之“國學珍籍彙編”叢書本爲底本點讀,檢查相關文獻文本勘校。吳氏引書博贍,但引文有不規範處,不少引文,作者自行以意刪節或刪改,兼之沒有嚴格比照覈驗原書,由此孳生訛脫衍倒。且劉承幹氏《求恕齋叢書》本刻版校勘欠精,刻本烏焉亥豕之誤,如“士”爲“土”、“自”爲“目”、“傅”爲“傳”、“五”爲“王”、“凡”爲“几”之類,亦不乏見。本次校注,盡可能復查引書原文文獻出校,並對其間生澀字詞以及文史常識予以簡明注釋。注釋文字悉采小五號字。原文雙行小字部分,亦用小五號字,外加括號標明,以與注釋文字區别。《橫陽札記》原書本無目錄,校注者補編全書目錄,以利讀者翻檢。

羅凌
2011年7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