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化纠错系列丛书:不错

書城自編碼: 18520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郭灿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818667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01
版次: 2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8/37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101.2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101.2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2.1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6.9
《国学知识大全(易中天备极推崇!迄今最全面完整的国学巨著!一代》
+

HK$ 106.2
《微历史·宋朝人》
+

HK$ 73.8
《常见别字纠错手册》
+

HK$ 94.4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网络知名写手、草根历史名博老》
+

HK$ 96.8
《华夏生死书(王鲁湘和23位考古专家深入考古发掘第一现场,探索》
+

HK$ 87.9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看懂财经新闻、读懂货币战争、过上好》
內容簡介:
本书为文化纠错系列丛书的大众精华版。从《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中国人最易写错的字》《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等书中精选知识加以集合,均为日常使用中最易出现的语言文化错误,增长见识,有趣有益。
目錄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阿堵物”是啥东西
 “不耻下问”向谁问
 不可随便就“扶正”
 不可随便“敲竹杠”
 “长袖善舞”不跳舞
 “曾几何时”为几时
 “大传”和传记无关
 “刀笔吏”是什么人
 “倒楣”原来非“倒霉”
 “登堂入室”臻佳境
 “胴体”如何成“裸体”
 “豆蔻年华”说少女
  “丰碑”自古不是碑
 “福”字倒贴有禁忌
 韩信一饭千金
 何物才可来“填房”
 “鸡丁”前面冠“宫保”
 “家父”“令尊”是两人
 “奸臣”潘美委屈多
 孔明没有草船借箭
 快婿“乘龙”不“成龙”
 “滥觞”到底是何意
 灵柩不是棺材
 律诗不叫古体诗
 孟姜女原不姓孟
 祢衡文不加点
 “名”“字”不是一回事
 “明日”黄花非“昨日”
 男人被阉称“净身”
 “内子”专指你夫人
 你的“九族”是何人
 “弄璋”“弄瓦”莫混淆
 “蓬荜生辉”是谦辞
 “七月流火”非天热
 “罄竹难书”记罪行
 人到七十才“致仕”
 “三阳开泰”非“三羊”
 生前无人有谥号
 “莘莘学子”多少人
 太监不等于宦官
 “太牢”“少牢”非牢房
 唐伯虎未曾点秋香
 唐宋无人中三元
 “未亡人”限制性别
 “问鼎”没有拿第一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福临门哪“五福”
 “先母”“先父”已作古
 “笑纳”并非笑着纳
 “杏林”“杏坛”路途远
 “姓”“氏”曾经有差别
 虚岁到底如何虚
 徐娘半老犹风韵
 夜色如何算“阑珊”
 因何故“炙手可热”
 庾信文章老更成
 “掌上明珠”称娇女
 “捉刀”“捉笔”意不同
 自己“乔迁”不合适
 自谦才能用“忝列”
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
 “稗官野史”不是低俗读物
 “鞭长莫及”与“望尘莫及”
 “不负”“不孚”意相反
 “不胫而走”还是“不翼而飞”
 “不刊之论”能刊登吗
 “不忍卒读”皆因悲惨
 “不瘟不火”与“不温不火”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不足为训”非准则
 “差强人意”要明白“差”和“强”
 “春秋笔法”与书画无关
 “登堂入室”是“进入室内”吗
 第一人称慎用“鼎力相助”
 “对簿公堂”不是“双方打官司”
 “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
 “翻云覆雨”非气势
 “反戈一击”弄错阵营
 “粉墨登场”宜分清场合
 “瓜田李下”跟田园生活无关
 “火中取栗”一无所得
 谨防“溢美之词”
 “久假不归”非关假期
 “期期艾艾”笑口吃
 “三人成虎”岂是“人多力量大”
 “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身无长物”有风度
 使用“首鼠两端”时的两类错误
 “始作俑者”虽是带头却不干好事
 是捐献还是舍弃
 “首当其冲”不是“首先”
 “万人空巷”是家空
 “望其项背”赶得上
 “文不加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相庆”有别,不可随便“弹冠”
 “信笔涂鸦”是自谦
 “休养生息”不是“休息”
 “煊赫一时”含贬义
 “严阵以待”为谁待
 “偃旗息鼓”不是按兵不动
 “一言九鼎”与“一诺千金”
 “因人成事”不是夸人
 “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
 “炙手可热”不抢手
 “罪不容诛”:该死还是不该死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
 “艾”你在心,口不难开
 “按捺不住”的“捺”,无可奈何的错
 包庇之“庇”,干“屁”底事
 “鞭辟入里”析“辟”字
 并非“创造”的“创伤”
 “剥削”与“剥皮儿”
 “不卑不亢”甚得体,不“吭”不“抗”算什么
 “草菅人命”当“戛然而止”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踟蹰”与“踯躅”
 “炽热”“炙热”的音义混乱
 “逮”与“逮捕”的不同
 丢了“入场券”,如何“胜券在握”
 “豆豉”罐头形似鼓,读作“豆鼓”岂能食
 读成“粗矿”太“粗犷”
 读错“劲旅”真没劲
 读错“可汗”应汗颜
 读音“混乱”的“混”
 非同一般的“般若”
 “佝偻”和“伛偻”
 “纶巾”虽亦纺织品,却与“腈纶”音不同
 呱呱叫?拉呱?呱呱坠地
 瑰宝价昂不读“贵”,玫瑰虽美“疵”亦多
 咖喱VS咖啡
 “貉子”与“一丘之貉”
 “厚此薄彼”不读báo
 “呼天抢地”不是“抢”
 “即”和“既”
 “龟裂”即“皲裂”,何故错读“龟”
 “麂皮”还是“鹿皮”
 “角”字读音“角色”多
 解铃还须系铃人,“系”字究竟读何音
 竟敢读错“刽子手”
 校对学校
 唠唠叨叨说“叨”字
 “力能扛(káng)鼎”已惊人,仍输霸王三分雄
 两位歌星唱错的“低绮户”
 “捋袖子”和“捋胡子”
 母乳馨香儿难忘,奈何“臭”味终不干
 内“工”引发的“内讧”
 “怒发冲冠”的“冠”心病
 “女红”本是女工做,当知“女红”读“女工”
 徘徊在“徘徊”与“徘回”之间
 平淡的“氛围”,平和的“气氛”
 千年“古刹”读不怕,“刹那”“霎那”愁煞人
 荨麻与荨麻疹
 “强人所难”的“强”字
 若遇太白《将进酒》,“将”字读音将不同
 神秘的“秘”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提防“提防”
 “提纲”没问题,“携领”要不得
 “蹄膀”应该怎么读
 “挑(tiǎo)大梁”责任重大,“挑(tiāo)大梁”谁吃得消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狭隘”“谥号”皆有“益”,常翻字典方知音
 “吓(xià)唬”与“恐吓(hè)”
 《笑傲江湖》“错案”之一
 悬崖乱“勒马”,后果大不同
 言之“凿凿”的分歧
 “一撮(zuǒ)儿”和“一撮(cuō)儿”
 亦真亦幻难取“舍”
 易犯错的“匕首”
 永远的“鸭绿江”
 用尽“解数”说“解”字
 造诣“造诣”不深成“造纸”
 “择菜”是另一种“选择”
 值得一提的“稗官野史”
 “中肯”中的“中”
 纵横捭阖辨“横”音
中国人最易写错的字
 “安详”和“慈祥”,“详”“祥”易混用
 “拜下风”尚可,“‘败’下风”不必
 并非有“持”就无恐
 “泊来品”是“国产”错误
 不可凑合的“凑和”
 “不落窠臼”却入“巢”
 不“醒”人事
 不应被“蜇”的“蛰伏”
 草怎“管”得了人命
 车轮滚滚,始于发轫
 出奇的“出‘奇’不意”
 度假无须涉重洋
 “蜂拥而至”的错误
 弓劲矢穿石,弓“弛”箭不“驰”
 “鬼祟”不“崇高”
 “裹”腹御寒,肚空依然
 好沉重的话——一诺千“斤”
 好高骛远和趋之若鹜
 “划”和“画”,有时须划清界限
 急躁顿“足”,干燥冒“火”
 家具店口见家“俱”
 金榜“提名”有何用
 精兵简政?精简?精减
 “克敌制胜”无二“致”
 “腊”“蜡”异同
 “烂芋鱼”充数,奸商之举——滥竽充数
 “老‘声’‘长’谈”惹人嫌
 “俩”就是“两个”
 “瞭望”还是“了望”
 令人费解的“沤”心沥血
 令人挠头的“手”和“首”
 孪生手足亦可辨——“孪”与“挛”浅析
 秘而不宣VS泄密
 面目全非的“美‘仑’美涣”
 “名片”与“明信片”
 “磨”肩接踵为哪般
 莫沉湎于错误的“沉缅”
 莫道“暗”然销魂
 莫为“迷团”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
 “拇指”和“保姆”
 男人也会“矫揉造作”
 能小能大的“洲”
 旁“证”怎能博引
 迫不“急”待,奈何还在
 “迁徙”的并不都是“叛徒”
 鹊巢鸠占,与雀无干
 人情也能酿“事故”
 如此“修茸”害处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谁人谈笑若“风声”——谈笑风生
 “死皮赖脸”不是病
 “挖墙角”太累,还是“挖墙脚”吧
 歪曲历史的“‘默’守成(陈)规”
 “万事俱备”还是“万事具备”
 伪造的“入场卷”
 无“腿”寸步难行
 “暇”时心灵亦无“瑕”
 相似的“宵”和“霄”
 “销声匿迹”暂时隐,一旦“消声”难再出
 “喧宾”不可夺“寒暄”的主
 “言简意赅”不“该”错
 “一‘愁’莫展”可哀怜,破解痴心须用“筹”
 一幅画和一副对联
 “一股作气”非本义,“悬梁刺骨”似酷刑
 一梦醒来米饭香,只是头不枕“黄梁”
 一如既往“继”什么
 “饮鸩”害人能止渴,饮“鸠”止渴类望梅
 “膺品”也是赝品
 “赢”“嬴”“羸”酷似,却非同母生
 再接再厉?砺?励?
 赃款不“脏”
 站着不动,如何助人——鼎“立”相助
 “针砭”非“贬低”,用错义转移
 针扎烤肉不治病
 真假“蒜薹”“蒜苔”
 “真知灼见”与“卓见”
 只能“坐月子”,不能“做月子”
 蛛丝可觅,“蚂迹”难寻
 “走投无路”易出错
 “坐镇”勿入迷魂“阵”
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
 “《**》的作者是**合写的”,到底要用哪种结构——结构杂糅
 纺织局批准了什么——滥用长句,信息轰炸
 “父母均为双职工”,到底有多少父母——集合概念误用
 骇人的“百旬老妇”——数量表述不当
 糊涂县官胡乱言——主语残缺,没头没脑
 获得“发角球”,还是“发角球的机会”——宾语残缺,桌子断腿
 蒋介石和吴国桢谁原谅谁——主动与被动
 “理无可恕,情有可原”内含玄妙——复句语序不当
 刘晓庆能拍卖吗——虚词误用
 帽子还有不戴在头上的——赘余
 “男的还女的”,是否缺点什么——谓语残缺,主宾断路
 “内部停车”有陷阱——产生歧义
 “你去”和“我去”,关系变化多——关联词语不当
 蚯蚓是昆虫吗——概念之间关系混淆
 人能服用“胃液、呕吐物、尿液”吗——联合词组搭配不当
 少量饮酒到底是否有益健康——否定不当
 “是否收门票被否认”,到底收还是不收——一面与两面
 是“来”还是“去”,看你在哪里——角度不一
 谁的孩子一个月内体重增加了20磅——其他成分残缺,表意欠缺
 谁对谁陌生——主客倒置
 谁是谁的儿子——欧化句式,云里雾里
 文字有重量吗——主谓搭配不当
 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标点符号,不能少
 先“发现”才能再“推广”啊——并列词组的顺序
 小报在枪杀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单句语序不当
 “一人献血,全家享用”,在说恐怖故事吗——动宾搭配不当
 “一统(桶)天下”巧脱身——词类混淆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自相矛盾
 岳阳楼能建在洞庭湖上吗——指代不明
 “自古依然”说得通吗——时间错乱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
 “爱神”称呼不止一种
 悲剧之父并非莎士比亚
 不仅中国有春节
 到国外读书很轻松吗
 高尔夫球运动只是精英的吗
 《荷马史诗》是一人之作吗
 金字塔都是金字形吗
 “垮掉的一代”并没有垮掉
 罗马角斗士是素食者
 麦当劳在美国很受欢迎吗
 “缪斯”女神不止一位
 女性参加运动会并非从现代开始
 潘多拉的盒子开不得
 切勿乱抛“橄榄枝”
 《十日谈》是《天方夜谭》吗
 特洛伊战争是因为“金苹果”吗
 “童话”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吗
 喜剧只是引人发笑的吗
 雪茄烟是贵族的享受吗
 “银箭”是爱情箭吗
 中国的“龙”和英语的“dragon”
內容試閱
不错——文化纠错丛书大众精华版

“阿堵物”是啥东西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世说新语?巧艺》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chī),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眼睛里头。
《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衍标榜清高,讨厌其妻“贪浊”,从来不说“钱”字。有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悄悄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来,无法下床行走。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口里仍不说“钱”字,就把婢女唤来,让她“举却阿堵物”。随着这个故事越传越广,“阿堵物”这个词也渐渐被作为钱的代称了。
不管王衍是不是在作秀,但口里不说“钱”,自然是一种态度,一种对钱极端蔑视的态度。对钱持如此态度的,还有东汉的管宁。管宁与华歆一齐在园中锄草,见地中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
敢如此待钱,是要具备两个条件的:一是思想上的清高,一是生活上的保障。以世俗之心看,生活上的保障比思想上的清高又要来得更为重要。王衍、管宁都是官宦之家,有钱;而且管宁既然有地可锄,在那个时代,地里长出的五谷也可以保证他的生活了。至于生活不能自保者,没有钱是行不通的。清金埴(zhí)《不下带编》载有某人对杜、韩行为的评论:“少陵之投诗京兆,邻于饿死;昌黎之上书宰相,迫于饥寒。两公当时不得已而姑为权宜之计,后世宜谅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处,深责唐人也。”
如此,“阿堵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谁还不言“阿堵物”。
“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yǔ),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自己的学问高得很,知识很渊博呢!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那么被请教的人一定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至少从这方面算起来,别人是专家,自己比不上别人,不然又怎会去请教他呢?那么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不可随便就“扶正”
2005年1月3日的《江淮晨报》上,有一条题为《王海鸣暂不扶正,两项大赛成考核指标》的消息,消息这样说:
虽然迪西科不能来中国了,但是目前足协对于主教练的唯一人选王海鸣还将考察一段时间。截止到昨天为止,体育总局竞技司还没收到足协关于女足主帅人选的审批报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建强表示:“中国女足暂由教练组组长王海鸣带训,但目前还没有把王海鸣扶正的打算。但这不会影响到中国女足的正常训练。

对于主教练何时能够确定,张建强说:“我们比你还要着急,目前还在寻找当中。2000年到2004年,中国女足走了不少弯路,换了3任教练。2005年到2008年,我们一定要走上正轨。”
据记者了解,本次的四国赛以及3月份的阿尔加夫杯将是对王海鸣的考验,如果在这两次比赛中成绩优秀的话,那么王海鸣将肯定被扶正,英国人基斯?布伦特将成为王海鸣的搭档。如果成绩不佳,王海鸣依然有下位的可能。而对于这一点,王海鸣现在看得非常开:“这些事情我现在都不去想,天道酬勤,我始终相信这一点。”

如果不看正文,这条消息的标题的确够“刺激”的,因为里面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词“扶正”。在汉语里,只有一件事情是“扶正”:旧时,一个人的正房太太死了,将下面排序最靠前的妾转为“正房”,对于那个妾来说,这就是“扶正”。而上面的那条消息中的王海鸣,无论如何也和“扶正”挂不上钩,不就是让不让当主帅吗?和“扶正”相差十万八千里呢,记者却很突兀地来了个“扶正”,的确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不可随便“敲竹杠”
关于俗语“敲竹杠”的由来,有几种很有意思的说法。
一说是清代末年,市场上小额交易以铜钱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成的钱筒内,晚上结账时倒出来,谓之“盘钱”。当地的地痞流氓常去店铺勒索钱财,不用开口,只是恶狠狠地敲拍竹钱筒,店主见之,便知来意,慌忙掏钱“孝敬”。另外,旧时有些黑心店主,见陌生顾客上门购货,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以“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一成。
而另外一种说法则与之相异。1839年林则徐奉道光皇帝之命,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他的要求下,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以防烟土流入境内。但一位水运客商将烟土藏于竹杠和船篙之中,欲蒙混过关,躲避检查。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检查官上船检查,未发现其中秘密。当时,该关卡的一名师爷吸着旱烟,走上船去,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慌忙掏出银子,悄悄塞给师爷,请求高抬贵手,不要再“敲竹杠”。
如今,以某种借口勒索讹诈人家钱财,被人们谓之“敲竹杠”,这大概是从第一种说法中得来的。“敲竹杠”者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虽然不及敲诈勒索对社会的危害性大,但远比敲诈勒索的渗透面要广得多,也要“灵活”得多。被“敲竹杠”者往往是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或自认倒霉,息事宁人,实在可怜。
不过,若以第二种说法,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还真的有必要“敲竹杠”,只不过这种“敲竹杠”,应当是认真细致地检查的意思。无论是海关缉私还是公安缉毒,无论是质检人员检疫还是侦察人员调查,都要认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公分。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公分。在欣赏戏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在中国戏曲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范雎和蔡泽,是战国末期两个有名的人物。范雎是魏国人,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被昭王拜为客卿,后来为相国,封应侯。蔡泽是燕国人,先曾游说赵、韩、魏各国,都不见用,来到秦国,见了昭王,昭王很赏识他,也由客卿而为相国。在秦国住了很多年,从秦昭王起,经孝文王、庄襄王到始皇帝,一直受到尊重,号为纲成君。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实有理!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比如:“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大意是慨叹时光飞逝,很快就老了,直接翻译就是“没过多少时间,突然就从镜子中看到了满头白发”。
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1,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以第一例为例分析用错原因。第一例中,首先是将词语中“没多久”的语意丢掉了,作了相反的理解;二是丢掉了词语中“过去时间”的意思,即由过去到现在,而作了相反的理解,以为是时间上的倒溯,所以完全用反了。
因此,综合起来,“曾几何时”的意思应当为“过去到现在比较短的一个时间段”。


“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名人的传记都开始称“大传”了:《秦始皇大传》、《孙子大传》、《吴三桂大传》、《宋美龄大传》……好像只有“大传”才能配得上名人,不在“传”之前加个“大”字似乎就对不起传主。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样跟着感觉走,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zhuàn)”,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轶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之立名,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辄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作者对于“大传”的真正意思并不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刀笔吏”是什么人
曾经在《大河报》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刀笔吏”的由来。作者说,“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因为要修改竹木简上的书写错误,人们就用“削”削去一层后重写。作者最后写道:“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因此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
作者阐述得很好,但是却忽略了“刀笔吏”的特殊用法。因为,在古代人们还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稗(bài)类钞》“狱讼类”有数篇关于刀笔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刀笔之锋芒。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有位名叫陈社甫的讼师,善写状子。他的同乡王某曾借钱给一个寡妇,但是寡妇好久没有还钱,王某就数落了她一顿。寡妇十分羞愧,回到家里后越想越不是味,于是在雨夜来到王家门口上吊自杀。陈社甫听了王某的叙说后,索取五百两银子,并让王某给寡妇换双干净鞋,然后写了一张状纸,其中有这么一句:“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双足何以无泥?”意思是说,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一个人在那么高的地方自尽?更何况,夜里本来下着雨,为何这个女子的鞋子上却没有泥巴?当地官员看后,觉得状纸中所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于是仅仅判王某买副棺材了事。
刀笔吏的刀笔之厉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解析有过人之处,“刀笔吏”的此种作用在相互倾轧的官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虽然也有一些刀笔吏既能坚守自己道德底线又通晓律例,但是更多的刀笔吏为了谋求胜诉及一字千金的效果又不惜教唆当事人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所以“刀笔吏”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倒楣”原来非“倒霉”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至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同时更是为了给要上考场的读书人以心理安慰,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缘故。

“登堂入室”臻佳境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类似的错句还有“给网络语言一个登堂入室的通道”等。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
“胴体”如何成“裸体”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dòng)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真应了鲁迅曾经指斥过的一种思维惯性:中国人一见短袖……立刻想到“全裸体”,及生殖器、及性交。
因此,我们说,“胴体”不是不可以用来代指“人的躯体”,只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是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这个词和女性裸体的妖娆、激情、曼妙、动感无关,它直接指向的是血淋淋的屠宰场景。

“豆蔻年华”说少女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年龄有一些固定的称谓。
譬如,对于男性“束发”指青少年;“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指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指男子四十岁。
还有几个男女通用的年龄的代称。譬如,“总角”、“垂髫”指童年;五十岁被称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被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七十岁被称为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政之年;八十岁称为杖朝之年;八十至九十岁称为耄耋之年;九十岁称为鲐背之年;一百岁称为期颐之年。
而对于女子的不同年龄,也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称呼。譬如,女孩12岁往往被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15岁被称为“及笄之年”;16岁则被称为“碧玉年华”;20岁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在对于女性年龄这么多代称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华”。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实和种子入中药。”“豆蔻年华”之“豆蔻”就是从这种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这种称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pīng)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那般美好。很显然,“豆蔻年华”只能指十多岁的少女。如果硬要往大处扩展,最多也只能扩展到二十岁,再往外扩展就有点过于牵强了。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豆蔻年华”被误用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形容少妇也敢用“豆蔻年华”,实在有点“小词大用”,让人汗不敢出了。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辘轳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jiàn)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因为忘记了碑的功能,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福”字倒贴有禁忌
“春节到,春节到,小女孩要花,小男孩要炮。”虽然现在过节的方式在改变,但是有一点却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贴春联、贴福字,以求吉祥如意,福多寿多。
但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春节所贴的“福”字应该倒着贴,其原因是,这样贴吉利,“福”字头朝下,其意思就是福“倒”了,谐音福“到”了!真实效果如何且不考虑,至少讨个好口彩。殊不知,有些地方的“福”字可以倒着贴,有些地方却不宜倒着贴。
据作家冯骥才考证: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东西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翻翻中国各地的民俗年画,哪张画中大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但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岂不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因此,大门等处的“福”字倒着贴可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这个错误几乎大家都会犯一犯。“福”字倒着贴固然有其来历,但却不可推而广之,尤其不可处处倒着贴。还是听听冯骥才先生的建议吧:“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由此而言,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韩信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不用说,这是讽刺某些人奢侈腐化的。一顿饭花费千金不是穷奢极欲又是什么?
但这却是一个误会。“一饭千金”的来历和字面所体现出来的意思有天壤之别。
“一饭千金”是一个著名故事,它讲述的是汉朝开国大将韩信的一段往事:没有出道之前的韩信,家境贫寒,“举家食粥酒常赊”,整天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之中。因此,他时常到河里去钓鱼,希望能碰着好运气,钓上条大鱼来打打牙祭。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饿肚子也就在所难免。然而幸运的是,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洗衣服的老婆婆(那时,这些老太太的通用称呼叫漂母)在河边做工,其中一个漂母对韩信非常同情,经常弄点饭让他吃。困顿之中的韩信,得到那位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异常感激,便对老太太说,如果将来自己有出头之日,必定要重重地报答她。然而,老太太听了韩信的话之后并不是太高兴,只是淡淡地说,自己之所以帮助韩信只是出于同情,从来没有想到要让韩信报答自己。
后来,韩信辅佐刘邦取得了天下,并以其汗马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找到她后,便命从人送上等酒菜给她吃,同时还让手下送去千两黄金作为答谢。是为“一饭千金”,即从前吃了别人一顿饭,后来却用千两黄金来报答。因此,“一饭千金”非但不是奢靡,反而是知恩图报。“一饭千金”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令人感到温暖。


何物才可来“填房”
《华西都市报》有篇题为《填房费用几何?》的报道,报道这样说:
近日,位于成都市城东川锋苑小区的一位何女士来电反映,她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房,采用的是一次性付款,现在产权证还没有办下来,她想把名字更换成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当她到开发商那里要求更换名字时,开发商却要求她支付两千元的更名费。何女士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她觉得现在她的产权证还没有办下来,开发商只需要派人去把名字更改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要涉及一定的程序,适当的收取点费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收取两千元更名费确实太贵了。
几家开发商在记者调查时都表示,他们把房屋更名称之为填房现象,他们非常不欢迎购房者更名。所以迫不得已把更名费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有些开发商甚至认为,不少客户以“更名”为由,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退房”或“炒房”。
该报道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填房”显然是误用。
填房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填房指的是丈夫原配的妻子亡故后续娶的妻子。很显然,“填房”指的是人,并且是女人。而且成为“填房”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原配妻子必须已经亡故,否则就称不上“填房”。在上面的报道中,无非是将房产的主人由一个人换成另外一个人,仅仅是个产权变更问题,不知怎么,在开发商的口中却弄出来个“填房”的词语。该词用在这里,不仅十分不妥,而且显得十分不尊重客户。
《重庆晚报》上一条新闻的标题更显得不伦不类:《姐姐退婚妹妹填房,13岁少女当了半月新娘》。“姐姐”是和那个人退了婚,并没有死,即使她的妹妹和那个人结了婚,也和“填房”搭不上边。因此,这样的错误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鸡丁”前面冠“宫保”
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比如去饭店吃饭,大家喜欢点一道“宫保鸡丁”的菜。可拿过来菜单时,常常会发现菜单上写成了“宫爆鸡丁”。吃饭的人也许会想:“莫不是改了口味了?变成爆炒的了?”如果了解了“宫保鸡丁”的来历,就会明白这是一种误解:“宫爆鸡丁”原本应该是“宫保鸡丁”。
“鸡丁”前面之所以加个“宫保”,是因为发明人的缘故。这一道菜的发明者丁宝桢,是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官员,他是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尤其喜欢吃辣。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时,自己创制了一种以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为主要原料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
很多人知道是丁宝桢发明了这道菜,但是知道为什么被冠以“宫保”的人就不多了。
这里有必要介绍“宫保”这个词。据史书记载,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通称为“宫衔”。这些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有些大臣死后才追加。咸丰皇帝以后,这些个虚衔多用太保、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来命名,所以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资历深、官位高,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朝廷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因为丁宝桢的“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他发明的菜也由此得名“宫保鸡丁”。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何为“宫保”,就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或“宫煲鸡丁”。

“家父”“令尊”是两人
先来看一个笑话:有个小名叫傻瓜的男孩,有一天,他爸爸妈妈上街去了,他爸爸的一个朋友正巧来访,傻瓜去应门。客人问:“令尊、令堂在家吗?”傻瓜瞄了客人一眼,大声说:“没这个人!”客人在门前探头看看,没见到大人,很失望地离开了。不大一会,傻瓜的爸妈回来了,傻瓜对爸爸说:“刚才有一个人好奇怪,他来我们家找令尊令堂,我跟他说没这个人。”爸爸听到后就告诉傻瓜说:“唉!令尊就是我,令堂是你妈妈,你是傻瓜。我们家就三个人。明白了吗?我再说一遍。”傻瓜的爸爸又说了一遍,傻瓜就点点头。第二天,傻瓜的爸爸、妈妈又外出,又是同一个客人来访,傻瓜就去开门。客人依然客气地问:“令尊、令堂在家吗?”傻瓜就回答说:“唉!令尊就是我,令堂是你妈妈。”客人往门里看看又没大人在家,也就没理会傻瓜,才一转身,就听到傻瓜继续说:“你是傻瓜。”
如此巧合的故事生活中当然不会发生,但很多人不知道“令尊”、“令堂”所指何人却是真实情况。
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心上。

“奸臣”潘美委屈多
在传统剧目“杨家将”中,潘美以大奸大恶的形象出现,他陷害忠良,卖国求荣,成为与南宋秦桧不相上下的奸之大者。
然而,历史上的潘美却不是这个样子。
据《宋史》,潘美生于925年,卒于991年,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行武出身,直接参与了拥立赵匡胤称帝的陈桥兵变。在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诸将的兵权。但有一个人例外,此人就是潘美,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潘美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其后,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灭南汉、灭南唐,潘美皆为主力。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由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又以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与辽兵接战于朔州。
在这几人之中,王侁具有特殊的身份。他是随军护军,有直接上书皇帝的特权,负有为朝廷提供军情的责任,因此,他不是统帅的下属,而是皇帝安插在边关的耳目。统帅对他也不敢不敬三分。而杨业的身份也有些特殊。杨原为辽国盟邦北汉刘氏政权的大将,曾经受到北汉皇帝刘崇的宠信,后来才归降大宋。虽然归降以来也战功赫赫,可他毕竟不是根正苗红,受到蔑视和排挤也在情理之中。
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宋边关几位主要将领各怀心事。护军王侁(shēn)邀功心切,便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明知出兵必败但却不敢违抗命令。一边是副帅,一边是皇帝派来的护军,潘美自然只有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任杨业出战。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和舞台上的故事有点接近了,杨业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亡。杨业生得平凡,死得伟大,这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悲剧英雄。然而在他死后,杨业的人气却达到了最高点,成为民间讴歌的对象。而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潘美却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被告席,成为陷害杨业的小人。
开封市里至今还有两湖,一清一浊,清者被人唤作杨家湖,浊者自然是潘家湖。你看,有时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蛮不讲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