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思想者(与德鲁克比肩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经典著作王者归来)

書城自編碼: 18709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英]查尔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048234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5/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3.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HK$ 94.8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HK$ 82.8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HK$ 347.6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HK$ 82.8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0.2
《 成长之痛:建立可持续成功组织的路径图与工具 》
+

HK$ 86.9
《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 》
+

HK$ 71.1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第二次增长 》
+

HK$ 76.7
《 战略的本质(平装) 》
+

HK$ 72.4
《 创新的本质(平装) 》
內容簡介:
《思想者》是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自传的全新版本,在书中查尔斯?
汉迪回顾自己的一生。回首过往,作者发现真正的管理之道,大多来自真实的生活,而非正规的学习课程。
从一个害羞的爱尔兰小男孩,到牛津大学里苦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系学生;从一个在婆罗洲丛林里打拼的壳牌公司高级主管,到英国伦敦商学院的创建参与者……查尔斯?汉迪,他是过着作家、主持人、教授“组合式人生”的管理大师!
關於作者:
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
当代最知名的管理思想大师,“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之一,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被誉为“大洋彼岸的德鲁克”。
?
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如果说德鲁克是管理学之父,那么查尔斯?汉迪就是当之无愧的“管理哲学之父”。
? 20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闻名于世。
?
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壳牌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追随本尼斯、阿吉里斯等大师进行组织研究;再后来他返回英国参与创办了英国首家管理学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
目錄
第1章 我就是查尔斯?汉迪
一些人只知道有个管理学大师叫做查尔斯?汉迪,照理说他该是个美国人,因为大多数所谓的管理学大师都是美国人。我妻子则见识过我的大多数性格角色,她或许比我更了解这个尚在进化的复杂人物——查尔斯?汉迪。如今的查尔斯?汉迪是在六十多岁时才出现的,天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冒出另外的版本来。
第2章 牧师大院里的爱尔兰人
我现在才意识到人早年环境的影响力。我现在知道,人生伊始,结局就定了大半。对于这种必然,你无能为力。我小小年纪长在爱尔兰乡下,既没听说过自己的家族史,也不知道这片土地漫长而又悲惨的故事——要等我稍微再大点儿才明白这些事。但我确实朦朦胧胧地知道,自己有点与众不同。
第3章 来自古希腊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显然影响了我多年来的想法,即便我从没承认过。他认为,美好生活,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行动。它不是躺在海边晒太阳,手边放着一杯酒、一本书,也不是跟你梦寐以求的人来上一次翻云覆雨,而是用尽全力做你最擅长的事。有趣的是,它也适用于组织机构,尽管当代的商业管理大师称之为“最优化核心竞争力”。
第4章 婆罗洲,壳牌第一课
壳牌教会我,学富五车一点用也没有。除非理论和实践能结合起来,否则,有再多知识也是白费劲。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得把早期教育的重要一课抛到脑后,也就是总以为有人知道最好的办法。人所碰到的大多数情况,都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候你都得自己做出判断,自己决定,接着按照自己想的去做。
第5章 行动和言语种下金种子
这样那样的企业家,在人生中总是拥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共同点:年轻时代,某个值得尊敬的人给了他们自信,让他们敢于相信自己。金种子不过是个偶然机遇,比如在生死关头借到了一笔钱,重要的介绍或引荐,或是未经证明,就肩负起责任的机会。以行动或言语种下金种子,是你能为其他人所做的最令人愉快,甚至也是最重要的事。
第6章 经理人制造
40年后的现在,我回首过去,我认为,即便我们的努力都是瞎忙活,但至少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使人们开始重视、尊敬对商业和管理的研究。到了今天,在英国的大多数大学里,商业管理成为最热门的本科课程。对比当年我赴美时英伦三岛盛行的轻商文化,这可以算是一场文化的革命了。能置身变革中,实在令人激动。
第7章 安提戈涅的挑战
很少有人有机会面对过安提戈涅那样残忍的艰难抉择。可类似进退两难的局面生活里并不少见。如果我们太依赖他人的专家意见,最终会把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权交给陌生人。我挑选《安提戈涅》拉开第一堂经理人课程序幕的时候,不曾料到它竟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其后的生活和思考。
第8章 父亲的葬礼
我们拥有的是人生,一个人一生中总有若干次人生。确实如此,但换种活法需要勇气。死守着你所知道的那种活法要容易得多,哪怕前途渺茫。改变人生往往需要从另一架梯子的底层开始,但如果你发现正在爬的梯子靠错了墙,那么这个决定很适合你。你迫切需要找到另一架梯子。
第9章 温莎堡的学监生涯
大部分生活都是工作,有一些很无聊,有一些能挣钱,有一些本身就值得去做。实际上,所有人都是组合式工作者,虽说要实现组合的平衡,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在组织中,或许受了囚禁,但至少安全有保障;脱离组织有了自由,可安全就没保障了。我无法完全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10章 不传道的基督徒
我猜自己是人道主义基督徒,尽管我很幸运,从没有人叫我界定自己的信仰。如果善的本质——也就是一些人所谓的神,真的是人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宗教语言才能领悟这一信息。如果你留点心,基督教的信息就蕴含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就好像它藏在《圣经》的寓言故事里那样。
第11章 组合式人生
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上级把我的一切都安排好了。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无法认同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受了别人的利用,完成你不认同的目标,生活里最让人不安的事情莫过于此了。我要解决我人生的意义所在,什么东西最重要,我该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时间去做它。开始组合式人生之后,我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根。
第12章 所有者的责任
所有者的责任,不仅仅涉及到我们自己的直接利益,还涉及到许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容易忽视或忘记的事情。一切不过是为了钱,把需求说成是目的,是逻辑不清,错把手段当目的,是故步自封,圣奥古斯丁认为这是人最大的一种罪过。我们最好尽量把所有者变成负责任的所有者。
第13章 厨房、书房和办公室
随着传统的办公大楼日益变成过时的监狱,组织也开始寻求自由之路。未来的办公室大概会像社交会所。会所仅向会员开放,但会员没有自己的空间。虽然公共的概念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渐受侵蚀,但组织正在往回走——重新建立由成员共享的公共空间。或许这和古老的圈地运动是一回事,谁能圈下地来,谁就能获得权力和地位。
第14章 孩子的狗窝
回想家庭或好或坏的影响,我好奇为什么我们总是热衷于把年幼的孩子交给陌生人管教。觉得自己不适合教育孩子,可能是原因之一。要是儿子上本地学校,我就要为他放学后的生活负起大部分责任。我害怕自己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没有全面的兴趣,能让他一直忙忙碌碌。
第15章 在家庭里成长
在一个似乎越发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有个归属之地。组织不是合适之选,它们存在的时间不够长,一旦我们的技能耗尽,就会被踢开。邻居会搬走,失去联系。太多的人际关系不过是露水姻缘,当时很强烈,可很容易消散。唯有家庭始终在,但需要你时不时地去维系。
第16章 大师俱乐部
在大师世界里,年龄似乎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表述。如何成为大师,尚是未解之谜。不能申请加入俱乐部,因为事实上根本没有正式的大师俱乐部。也不能举荐自己是个大师,这个头衔是媒体或者管理大师的讲演人代理机构封的。幸运的是,我的书拨动了时代的某些和弦。
第17章 带着麦克风去旅行
最好的旅行助手,却是一支BBC的麦克风。我回到了爱尔兰、牛津、温莎堡、托斯卡纳,访问目前住在那里的人,思考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和信仰。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没几个人能以这样的方式重走人生路,看看在你离开期间,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18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
家人嘲笑我就像艾略特笔下的韦伯斯特,对死着了迷。这是因为,跟亚里士多德一样,我认为,人只有盖棺才能定论。在预料人生结局时,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一息尚存之时实践我那想象中的悼词。既然我们还活着,把盘点人生的关头拖延一时片刻,就总是充满了诱惑。
內容試閱
第1章 我就是查尔斯?汉迪
几年前,我帮夫人准备她的印度茶园摄影展。一位先生看罢照片,一位先生向我走来。“我听说查尔斯?汉迪在这儿。”他说。“的确如此,”我回答,“我就是。”他以相当怀疑的目光看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说:“你确定吗?”我告诉他,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版本的查尔斯?汉迪,并不是每一个版本的查尔斯?汉迪都足以令我自豪。
比如说,有个版本的汉迪是这样的:一个害羞的爱尔兰小男孩,出生在爱尔兰乡下的教区牧师之家,后来机缘巧合,成了牛津大学的冒牌学者。还有个版本的汉迪,是在婆罗洲丛林溪流里苦苦挣扎的壳牌公司高级主管。他试图摆脱早年经历的影响,进入一个更刺激的世界,一个由旅行、金钱和权力组成的世界。他以为,一旦打入商业世界,这些东西就会滚滚而来。可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想成为那样的查尔斯?汉迪。我好多年都没弄清楚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比较起来,查尔斯?汉迪教授更符合我内心朦胧的设想,或许这是因为传经布道是我家的遗传。我试过抛弃这种天性,但没能成功。
对一些人来说,我就是BBC电台《今日节目》里播报“今日思潮”的那个声音。还有一些人只知道有个管理学大师叫查尔斯?汉迪,照理说他该是个美国人,因为大多数所谓的管理学大师都是美国人。我想,我的孩子们会认为我是个稍微有点不切实际但还算和蔼的父亲,外加一个能做两手菜的好厨子。我妻子则见识过我的大多数性格角色,她或许比我更了解这个尚在进化的复杂人物——查尔斯?汉迪。如今的查尔斯?汉迪是在60多岁时才出现的,天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冒出另外的版本来。要说一个人是不是快乐圆满,非得等到盖棺才能定论。
个性这东西,委实让人感到困惑。我常常会被自己的照片吓一跳。那家伙可不是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见到的人,镜中人慈祥又年轻,照片里却是个白发老绅士。像别人那样看待自己可不太容易。即便是目前职场上广泛采用的360度全方位评价(真是个讨厌玩意儿),恐怕也只能揭示出真相的一部分。有朋友形容他的生活就像是惠灵顿式衣柜,就是那种有8个抽屉的高脚橱。他说,每一格抽屉,都代表他生活的一部分,都能透露出他完整自我的不同侧面。但这还没完。一格抽屉对外人是锁住的,而另一格抽屉甚至连他自己也打不开,那就是他的潜意识。
莎士比亚说过,“人一生总扮演着许多角色”,可人不仅会先扮演这个角色再扮演那个角色,而且也会同时既扮这个,又扮那个。现在的我和年轻时候的查尔斯?汉迪不同,这个地方的我和那个地方的不同,这个群体里的我和那个群体里的也不同。我们还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和那些观察我们的人同样感到困惑吗?
我跟夫人最近拜访了德里的一个电话服务中心,它负责处理美国在线和戴尔电脑的电话热线服务。在德里的正午,电话中心几乎空无一人,因为那时候美国正好是半夜,大多数员工晚上才上班。人们告诉我说,员工们会脱下印度传统服装,换上西服,起一个美国名字,尽量模仿美国口音。公司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看美国肥皂剧,熟悉美国俚语,这样一来,打电话来的人就更容易跟他们沟通,以为自己的电话打到了堪萨斯,而不是德里。
这种双重生活真叫我们目瞪口呆。我们想,他们怎么可能夜里是美国人,白天是印度人呢?我们宽慰自己说,不用感到怀疑,不管报酬有多优厚,工人们也干不上两三年。接着我开始反省自己在企业和其他组织里的生活。当我走进组织的办公室时,也会改变自己的服装和态度。从某些方面来说,我变成了一个与家人所知不同的查尔斯?汉迪。我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自己的环境。
伊丽莎白,我的摄影师夫人,利用“照片拼接术”来阐明这一问题。她请被拍摄的模特摆出两三个不同的动作,穿上不同的衣服或做不同的事情,以此反映他们人生中的不同角色,但照片的背景全都一样。她在厨房里给自己拍摄肖像照,在灶台边摆出摄影师和厨娘的样子,坐到电脑后面就成了我的代理人。接着她把照片拼接到一起,房间里就好像是有了3个不同的人,但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她还有另外一个手法,拍照的位置固定不动,而模特则站到房间里的不同地方,最靠近照相机的形象就显得大一些。“哪一个角色,”她问对方,“最像你?”这往往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可在她自己的肖像照里,一切倒显得清晰明白。摄影师伊丽莎白骄傲地站在前面,背景是一个坐在电脑后面的小伊丽莎白,还有一个稍微大点的伊丽莎白在为家人准备晚餐。
在人们欣赏这些照片的时候,我有时会问他们:要是伊丽莎白给你拍照,你会选出自己的哪三种形象?你会把哪一种摆在最前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形象会发生变化吗?其他人认同你的安排吗?对我自己来说,我近来最突出的形象是作家——拿着一本书坐在书桌前,或是挠着头,冥思苦想该写什么。几年前,伊丽莎白为我拍照,她把这3种形象都用过了。我并不太乐意如此,因为它有这么一种意味:我就是作家,写作就是我的全部。我希望照片还能拍下我手持煎锅做饭的样子,或者端着红酒跟家人坐在餐桌旁的样子。要是放在10年前,我大概还想要来一幅商业会议照,因为当时我还挺在乎思考实践两手抓,并且很想接近某些大人物。如果伊丽莎白每隔十来年就给我拍一组照片,它们一定会忠实地记录下我的人生进展,正是这些不同的形象,勾勒出不断演化的查尔斯?汉迪这个人。
每当有人请伊丽莎白为自己拍肖像照,她总会先让对方从初稿中选出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有意思的是,人们选哪些照片,取决于照片会送给谁看。一位年轻的姑娘选了4幅照片,每一幅都有很大的不同。她解释说,有一幅是送给她父亲的,在这张照片里,她像个孩子般纯洁;送给母亲的那张则截然不同,她坐在电脑前,表现得像是个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士;还有一张是打算送给爱人的,她显得特别温柔,特别浪漫;最后一张,她脸上带着看穿一切的嘲弄表情,严肃,但不可预测,这一张,她打算自己留着。在她看来,每一种关系里的自己都是不同的。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呢?也许每一个都是她,但恐怕没几个人能看到她一种以上的形象,甚至还有一些形象,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正如“乔哈里窗”理论所说,无论对谁而言,我们都是陌生人——对自己也不例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