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在家上学——叛离学校教育》

書城自編碼: 192872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李新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304055479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6/17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4.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HK$ 16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HK$ 70.8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HK$ 54.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HK$ 141.6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HK$ 357.6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HK$ 105.6
不胜欢喜
《 不胜欢喜 》

售價:HK$ 63.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9.2
《 《我家就是国际学校:波兰妈妈+台湾爸爸让孩子在家学习的智慧》(台湾自学教父陈怡光和波兰太太魏多丽(Dorota Chen-Wernik)联袂力作。作者夫妇在台湾家教界家喻户晓,自创非制式教育方法独树一帜。) 》
+

HK$ 73.8
《 让孩子自然快乐地学习:约翰?霍特家庭式教育法(美国百万畅销书作者;教育经典中的巅峰之作) 》
+

HK$ 64.9
《 上学真的有用吗? 》
編輯推薦:
生动的纪实:讲述“在家上学”经典案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揭示实践者甘苦自知的心路历程。
客观的分析:“在家上学”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深受家长教育背景、视野、职业、收入、信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理性的追问:家庭、社会、资源、法规……“在家上学”还需要什么支撑?在追问中审视、思索。
详尽的资讯:汇集全球八大国家、我国港台两地“在家上学”的相关资料,整合网络、媒体大量有效信息。
內容簡介:
在学校教育模式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在家上学”是一种具有边缘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实验,也是对我国“家塾”教育传统的现代化回归。
本书作者以新闻工作者客观的立场、敏锐的目光、简约的笔触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目前的“在家上学”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介绍、分析和思考,不仅为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真切的资料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激发了人们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以极富现场感的文字引出了目前国内极具特色和感召力的“在家上学”案例,介绍案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录实践者甘苦自知的心路历程;第二章本着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了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在家上学”的教育模式,其中既有对社会各方观点的整合,亦有作者的辨析与沉思;第三章立足传统的学校教育现状和“在家上学”的客观发展境遇,发出“在家上学”向何处走的追问,引人深思;第四章则将视野推及全球,以丰富而详实的资讯向读者呈现了“在家上学”在世界范围的状貌。
關於作者:
李新玲,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学4年工科训练,后弃理从文,获法学硕士学位。新闻从业15年,长期关注教育、科技、青年成长,累计有近二三百万字新闻作品见报,译著《赛伯族状态——因特网对政治、经济影响》,连续4年参与《教育蓝皮书》撰写。钟爱并享受自己的职业,希望能够通过观察、记录、思考、写作,推进社会的一点点进步。
目錄
第一章 “在家上学”现象纪实

“为了探寻理想的教育为了获得诗意的栖居为了让生命和灵性归真返璞我们选择了反叛我们决定远离叛离……”
于是,他们以梦为马,胸怀笃定的信念,带领孩子叛离学校教育,走上“在家上学”的漫漫长路。
 一、苍山学堂:逃离北京,办起中国夏山学校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的苍山学堂宛若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淙淙的流水缓缓穿过学堂的院落;新雨唤醒了淘气的野菌子,成群结队地探出了头;深林里的呼吸竟有些奢华,因为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孩子们徜徉在自然、知识、艺术、生活的海洋里,觉察、聆听、感悟……
这里——苍山学堂,栖息着陈阵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的教育梦想。
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
到山上采蘑菇是学生的必修课
“九月,我们约定学习呼吸,学习吃饭,学习做家务,学会不抱怨”
世事难料,“中国夏山”转向全球游学
附:陈阵的教育设想
 二、六月小学堂:“现代孟母”做成小学堂

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营养丰富的爱心早餐,领孩子到自然中寻找“夏天的音乐家”,让孩子们在宜家家居利用尺子认知长宽高,打好时间差,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场所,享受社会教育资源……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在独立创办的六月小学堂,被誉为“城市游牧民族”的叶万红在教学中践行着这些教育思想。
为了孩子的教育,当起“城市里的游牧民族”
陪伴孩子成长 开办小学堂
“在家上学”为孩子提供可口的饭菜
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附:感恩,因为我是妈妈!(叶万红)
附:孩子们的作品
 三、“小先生”袁小逸:“在家上学”的成长之路

袁鸿林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高校教了一段书后转而下海经商。自从有了女儿袁小逸,他萌生了自己培养孩子的念头。在他独特的培养模式下,袁小逸才智过人,从4岁起给别的孩子讲课,被媒体追捧为“神童”、小师爷”,10岁时写了《私塾女孩袁小逸》。

如今,袁鸿林的现代私塾办得风生水起,12岁的袁小逸一方面到高校“体验式地旁听”,一边在网校给小学生教新概念英语,为出国留学做着全方位的准备……
成熟自若的“小先生”
“私塾女孩”想去国外读书
“在家上学只是一种途径”
附:大理之旅:关于“在家上学”的一次重要会议(袁小逸)
附:小逸12岁随想(袁鸿林)
附:袁小逸模式总体教学方案简介
 四、日日新学堂:绿草地上的“真”教育

“日日新”学堂的名字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堂的课程设计是对“新”的具体阐释:课程每天不一样,有书法软笔、经典诵读、语文、数学、体育;生命教育、儿童文学欣赏、美术、戏剧表演、音乐一周一次;科学和手工一周两次,综合实践每周一次。此外,还开设了围棋、武术这些浓缩传统文化精粹的课程……

日日新学堂掌门人王晓峰的教育理想是——努力实践将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东方的感悟式智慧结合在一起,实现一种“真”教育。
为解决孩子上学,四个家庭办“真”教育
学堂发展超预期 日日新办起幼儿园
在严肃而理性的环境里自由成长
“不以知识为主,但考试没有问题”
附:日日新赞(日日新校歌)
 五、“在家上学”联盟:在家上学者的网上联合体

徐雪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不满于现行学校教育现状萌生了自主办学的念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徐雪金深以为是,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诸实践。

徐雪金笃信“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所以,他让孩子买菜,让他们在买菜过程中了解钱的种类、数量、换算、重量等概念;他遵从孩子的兴趣和天分,钢琴、画画、舞蹈,想学什么学什么……
对教育不满意,萌生办学念头
办起网站,集中“在家上学”资源
附:网友寻找同盟军
 六、蔬菜超人妈妈:在生态社区建起家庭学校

蔬菜超人妈妈本是一家制造企业的高管,不忍看着孩子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日渐枯萎便和女儿一起“出逃”,来到大理并创办起了“超人蔬菜馆”。在她看来,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光合作用,爱、自然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里,她正满怀欣喜地看着孩子们和蔬菜一起茁壮成长。

“蔬菜宝宝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禁让人联想到童话中的“蓝精灵”。他们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呼吸着洁净的空气,鲜活、自由、健康、愉快……
蔬菜超人们的“共生”生活
共生社区建起家庭学校
我们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教育
附:全新的我们——欧洲生态村与生态社区
 七、星光学堂:一位教师的在家教育实践

姚泳光曾“亲历应试教育18年”。90年代初,姚泳光在语文课上教学生背《三字经》,曾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遭到强烈反对;他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1996年开始,他不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仅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并当堂完成,但这种做法被称为“懒人教学”,受到质疑。
“必须进行激烈的改革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状况。”于是,姚泳光决心自己创办学校,进行一场教育实验……
追求公办学校无法实现的教育理想
求学路远,开始让孩子“在家上学”
不走灰色地带,争取“在家上学”的权利
附:星光学堂办学特别许可申请书
 八、那些在家上学“毕业”的孩子们

郑亚旗、陆宏志、张炘炀、辛蕴甜、蓉榕……昔日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慢慢长大,陆续从家塾中“毕业”。如今,他们或在各自热衷的领域充分挥发着自己的才智努力工作,或在作别“在家教育”后进入高精尖的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研究。
时光荏苒,挥 之不去的是那些“在家上学”岁月里的点滴记忆……
郑渊洁带郑亚旗在家上学
“没有束缚的童年”造就创新型女博士
16岁读博士的张炘炀
从“在家上学”到海归硕士
第二章 什么样的孩子“在家上学”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教育是一种选择,选择学校教育还是“在家上学”?最应该听取的是孩子的声音;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在家上学”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
 一、“疯狂妈妈”们的选择——“在家上学”

中国母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教育孩子上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体力、金钱和感情。尤其是在城市中,可以说基础教育已经被女性所掌控。决定孩子读什么书的是母亲,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到各种名校的是母亲,费尽心思搬家租房以便于孩子学习的还是母亲。
她们是“现代孟母”、 都市游牧民族”,她们被称为“疯狂妈妈”。
被优秀人才“刺激”的人事干部,让孩子半天“在家上学”
为了孩子优秀 一周上十种课外班
妈妈“优秀”不离口 引起其他家长反感
半天学校上课,半天在家上学
情愿退出学校竞争的妈妈
想方设法进入名牌小学
孩子人缘好 妈妈苦经营
 二、父亲为什么高举“在家上学”大旗

在全国各地“在家上学”公认的几位“领袖式”人物,都是父亲。这些父亲勇毅、自信,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反叛精神,所以敢于蔑视权威,蔑视规则,蔑视学校整齐划一的教育。

有的希望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遭遇天性泯灭的厄运,有的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教育和人生梦想。于是,父亲们毅然举起了“在家上学”的大旗。
理性、客观、坚韧,父亲决定孩子回家读书
拯救男孩,男性更多体会到学校教育的压制
看清教育的问题,自己在家破解
 三、“在家上学”的孩子出自哪些家庭?

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在家上学”?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状况又如何?其实,在家上学的孩子没有特殊之处,与在公办学校的孩子们区别不大,但是与家
长的教育背景、视野、职业、家庭收入,甚至是宗教信仰有关系。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游戏吗?
不做“虎妈”、 狼爸” 不专制不凶猛
全职妈妈带孩子“在家上学”
逃离批量生产,走个性化成长之路
第三章 “在家上学”向何处走?

越来越多的人对目前主流的学校教育表示不满:愚蠢的考试、无止境的作业、个性的泯灭、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人格与尊严的被忽略、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扼杀……

学校考试制度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教育主体、对象、方式、效果都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试图避免学校教育弊端的“在家上学”又将走向何处呢?
 一、发达网络为“在家上学”带来便利

早在1987年,英国计算机安全专家内尔巴雷特曾在专著里用专门章节对网络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以及对教育的影响进行论述,互联网形成了它自己的教育功能,反过来,互联网也导致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互联网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教育,提高每一种教育的效果。”
日益发达和普及的网络为“在家上学”提供了种种便利,搜集资料、交流经验、师生对话……
“在家上学”实践者网上聚集找资源
网络时代与“颠倒的教室”
 附: 在家上学——海阔天空”介绍如何在网上为孩子选择Homeschool和课程
 二、在家上学还需要什么支撑?

纵观中国历史,私塾、家塾承担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家学渊源”是对这种教育方式最佳的赞誉。然而,在学校教育一支独大的今天,在家上学”却成了鲜有人选择的“教育蹊径”,并游走于“灰色地带”。
家庭、社会、资源、法规……在家上学还需要什么支撑?
教育应该多样化,让“在家上学”成为新方式
升学之路越来越宽,“在家上学”成才不必挤独木桥
“在家上学”缺乏社会支撑
家庭差异大,“在家上学”要慎重
第四章 “在家上学”遍布世界各地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一词诞生于1977年,最早出现在美国教育家、作家约翰霍特的《非学校化教育》杂志中。如今,在家上学”之花在世界各地竞相开放。

在美国等家庭教育体系高度系统化的国家,在家上学”已实现合法化,成了义务教育系统的补充;在有些国家却完全非法;而在某些国家,在家上学”虽未受法律限制,但并不为社会认可或欢迎,或者根本不存在……
 一、大多数国家允许“在家上学”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学”在美国大多数州曾被认为是一件违法的事情,经过家长们的不懈抗争,目前“在家上学”得到了全美50个州的法律认可;英国目前并没有针对“在家上学”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不过父母为其子女选择“在家上学”,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在法国,申请“在家上学”或到世界各地游学相当简单,只要在每年开学前,向市政府提出请求即可;在德国、在澳大利亚、在加拿大……
美国:从家长抗争到蓬勃发展
英国: 在家上学”有充分法律依据
法国: 在家上学”学生成绩普遍偏高
德国: 在家上学”促进公立学校改革
澳大利亚:许多家庭“秘密”在家上学
加拿大: 在家上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偏高
瑞典:允许公民兴办自由学校
印度尼西亚:法制规定“在家上学”合法
 二、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家上学”情况迥异

在台湾,在家上学”于1982年获得法律认可,并于1997年被规定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目前,台湾在家上学有多种形态,每一种都有独特的教育理念。

在香港,6岁到15岁的学生须在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父母若不送孩子去学校可处以3个月监禁和10000港币的罚金。
台湾:法律不断修改,中低收入家庭申请“在家上学”者逐年增多
香港: 在家上学”非法,父母要被处监禁并罚金
与“在家上学”相关的网络资源
部分参考资料
后记:写作速度赶不上实践者出现的速度
教育专家对本书的推荐
第一章 “在家上学”现象纪实

“为了探寻理想的教育为了获得诗意的栖居为了让生命和灵性归真返璞我们选择了反叛我们决定远离叛离……”
于是,他们以梦为马,胸怀笃定的信念,带领孩子叛离学校教育,走上“在家上学”的漫漫长路。
 一、苍山学堂:逃离北京,办起中国夏山学校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的苍山学堂宛若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淙淙的流水缓缓穿过学堂的院落;新雨唤醒了淘气的野菌子,成群结队地探出了头;深林里的呼吸竟有些奢华,因为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孩子们徜徉在自然、知识、艺术、生活的海洋里,觉察、聆听、感悟……
这里——苍山学堂,栖息着陈阵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的教育梦想。
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
到山上采蘑菇是学生的必修课
“九月,我们约定学习呼吸,学习吃饭,学习做家务,学会不抱怨”
世事难料,“中国夏山”转向全球游学
附:陈阵的教育设想
 二、六月小学堂:“现代孟母”做成小学堂

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营养丰富的爱心早餐,领孩子到自然中寻找“夏天的音乐家”,让孩子们在宜家家居利用尺子认知长宽高,打好时间差,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场所,享受社会教育资源……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在独立创办的六月小学堂,被誉为“城市游牧民族”的叶万红在教学中践行着这些教育思想。
为了孩子的教育,当起“城市里的游牧民族”
陪伴孩子成长 开办小学堂
“在家上学”为孩子提供可口的饭菜
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附:感恩,因为我是妈妈!(叶万红)
附:孩子们的作品
 三、“小先生”袁小逸:“在家上学”的成长之路

袁鸿林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高校教了一段书后转而下海经商。自从有了女儿袁小逸,他萌生了自己培养孩子的念头。在他独特的培养模式下,袁小逸才智过人,从4岁起给别的孩子讲课,被媒体追捧为“神童”、小师爷”,10岁时写了《私塾女孩袁小逸》。

如今,袁鸿林的现代私塾办得风生水起,12岁的袁小逸一方面到高校“体验式地旁听”,一边在网校给小学生教新概念英语,为出国留学做着全方位的准备……
成熟自若的“小先生”
“私塾女孩”想去国外读书
“在家上学只是一种途径”
附:大理之旅:关于“在家上学”的一次重要会议(袁小逸)
附:小逸12岁随想(袁鸿林)
附:袁小逸模式总体教学方案简介
 四、日日新学堂:绿草地上的“真”教育

“日日新”学堂的名字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堂的课程设计是对“新”的具体阐释:课程每天不一样,有书法软笔、经典诵读、语文、数学、体育;生命教育、儿童文学欣赏、美术、戏剧表演、音乐一周一次;科学和手工一周两次,综合实践每周一次。此外,还开设了围棋、武术这些浓缩传统文化精粹的课程……

日日新学堂掌门人王晓峰的教育理想是——努力实践将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东方的感悟式智慧结合在一起,实现一种“真”教育。
为解决孩子上学,四个家庭办“真”教育
学堂发展超预期 日日新办起幼儿园
在严肃而理性的环境里自由成长
“不以知识为主,但考试没有问题”
附:日日新赞(日日新校歌)
 五、“在家上学”联盟:在家上学者的网上联合体

徐雪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不满于现行学校教育现状萌生了自主办学的念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徐雪金深以为是,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诸实践。

徐雪金笃信“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所以,他让孩子买菜,让他们在买菜过程中了解钱的种类、数量、换算、重量等概念;他遵从孩子的兴趣和天分,钢琴、画画、舞蹈,想学什么学什么……
对教育不满意,萌生办学念头
办起网站,集中“在家上学”资源
附:网友寻找同盟军
 六、蔬菜超人妈妈:在生态社区建起家庭学校

蔬菜超人妈妈本是一家制造企业的高管,不忍看着孩子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日渐枯萎便和女儿一起“出逃”,来到大理并创办起了“超人蔬菜馆”。在她看来,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光合作用,爱、自然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里,她正满怀欣喜地看着孩子们和蔬菜一起茁壮成长。

“蔬菜宝宝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禁让人联想到童话中的“蓝精灵”。他们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呼吸着洁净的空气,鲜活、自由、健康、愉快……
蔬菜超人们的“共生”生活
共生社区建起家庭学校
我们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教育
附:全新的我们——欧洲生态村与生态社区
 七、星光学堂:一位教师的在家教育实践

姚泳光曾“亲历应试教育18年”。90年代初,姚泳光在语文课上教学生背《三字经》,曾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遭到强烈反对;他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1996年开始,他不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仅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并当堂完成,但这种做法被称为“懒人教学”,受到质疑。
“必须进行激烈的改革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状况。”于是,姚泳光决心自己创办学校,进行一场教育实验……
追求公办学校无法实现的教育理想
求学路远,开始让孩子“在家上学”
不走灰色地带,争取“在家上学”的权利
附:星光学堂办学特别许可申请书
 八、那些在家上学“毕业”的孩子们

郑亚旗、陆宏志、张炘炀、辛蕴甜、蓉榕……昔日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慢慢长大,陆续从家塾中“毕业”。如今,他们或在各自热衷的领域充分挥发着自己的才智努力工作,或在作别“在家教育”后进入高精尖的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研究。
时光荏苒,挥 之不去的是那些“在家上学”岁月里的点滴记忆……
郑渊洁带郑亚旗在家上学
“没有束缚的童年”造就创新型女博士
16岁读博士的张炘炀
从“在家上学”到海归硕士
第二章 什么样的孩子“在家上学”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教育是一种选择,选择学校教育还是“在家上学”?最应该听取的是孩子的声音;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在家上学”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
 一、“疯狂妈妈”们的选择——“在家上学”

中国母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教育孩子上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体力、金钱和感情。尤其是在城市中,可以说基础教育已经被女性所掌控。决定孩子读什么书的是母亲,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到各种名校的是母亲,费尽心思搬家租房以便于孩子学习的还是母亲。
她们是“现代孟母”、 都市游牧民族”,她们被称为“疯狂妈妈”。
被优秀人才“刺激”的人事干部,让孩子半天“在家上学”
为了孩子优秀 一周上十种课外班
妈妈“优秀”不离口 引起其他家长反感
半天学校上课,半天在家上学
情愿退出学校竞争的妈妈
想方设法进入名牌小学
孩子人缘好 妈妈苦经营
 二、父亲为什么高举“在家上学”大旗

在全国各地“在家上学”公认的几位“领袖式”人物,都是父亲。这些父亲勇毅、自信,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反叛精神,所以敢于蔑视权威,蔑视规则,蔑视学校整齐划一的教育。

有的希望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遭遇天性泯灭的厄运,有的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教育和人生梦想。于是,父亲们毅然举起了“在家上学”的大旗。
理性、客观、坚韧,父亲决定孩子回家读书
拯救男孩,男性更多体会到学校教育的压制
看清教育的问题,自己在家破解
 三、“在家上学”的孩子出自哪些家庭?

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在家上学”?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状况又如何?其实,在家上学的孩子没有特殊之处,与在公办学校的孩子们区别不大,但是与家
长的教育背景、视野、职业、家庭收入,甚至是宗教信仰有关系。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游戏吗?
不做“虎妈”、 狼爸” 不专制不凶猛
全职妈妈带孩子“在家上学”
逃离批量生产,走个性化成长之路
第三章 “在家上学”向何处走?

越来越多的人对目前主流的学校教育表示不满:愚蠢的考试、无止境的作业、个性的泯灭、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人格与尊严的被忽略、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扼杀……

学校考试制度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教育主体、对象、方式、效果都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试图避免学校教育弊端的“在家上学”又将走向何处呢?
 一、发达网络为“在家上学”带来便利

早在1987年,英国计算机安全专家内尔巴雷特曾在专著里用专门章节对网络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以及对教育的影响进行论述,互联网形成了它自己的教育功能,反过来,互联网也导致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互联网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教育,提高每一种教育的效果。”
日益发达和普及的网络为“在家上学”提供了种种便利,搜集资料、交流经验、师生对话……
“在家上学”实践者网上聚集找资源
网络时代与“颠倒的教室”
 附: 在家上学——海阔天空”介绍如何在网上为孩子选择Homeschool和课程
 二、在家上学还需要什么支撑?

纵观中国历史,私塾、家塾承担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家学渊源”是对这种教育方式最佳的赞誉。然而,在学校教育一支独大的今天,在家上学”却成了鲜有人选择的“教育蹊径”,并游走于“灰色地带”。
家庭、社会、资源、法规……在家上学还需要什么支撑?
教育应该多样化,让“在家上学”成为新方式
升学之路越来越宽,“在家上学”成才不必挤独木桥
“在家上学”缺乏社会支撑
家庭差异大,“在家上学”要慎重
第四章 “在家上学”遍布世界各地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一词诞生于1977年,最早出现在美国教育家、作家约翰霍特的《非学校化教育》杂志中。如今,在家上学”之花在世界各地竞相开放。

在美国等家庭教育体系高度系统化的国家,在家上学”已实现合法化,成了义务教育系统的补充;在有些国家却完全非法;而在某些国家,在家上学”虽未受法律限制,但并不为社会认可或欢迎,或者根本不存在……
 一、大多数国家允许“在家上学”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学”在美国大多数州曾被认为是一件违法的事情,经过家长们的不懈抗争,目前“在家上学”得到了全美50个州的法律认可;英国目前并没有针对“在家上学”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不过父母为其子女选择“在家上学”,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在法国,申请“在家上学”或到世界各地游学相当简单,只要在每年开学前,向市政府提出请求即可;在德国、在澳大利亚、在加拿大……
美国:从家长抗争到蓬勃发展
英国: 在家上学”有充分法律依据
法国: 在家上学”学生成绩普遍偏高
德国: 在家上学”促进公立学校改革
澳大利亚:许多家庭“秘密”在家上学
加拿大: 在家上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偏高
瑞典:允许公民兴办自由学校
印度尼西亚:法制规定“在家上学”合法
 二、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家上学”情况迥异

在台湾,在家上学”于1982年获得法律认可,并于1997年被规定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目前,台湾在家上学有多种形态,每一种都有独特的教育理念。

在香港,6岁到15岁的学生须在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父母若不送孩子去学校可处以3个月监禁和10000港币的罚金。
台湾:法律不断修改,中低收入家庭申请“在家上学”者逐年增多
香港: 在家上学”非法,父母要被处监禁并罚金
与“在家上学”相关的网络资源
部分参考资料
后记:写作速度赶不上实践者出现的速度
教育专家对本书的推荐
內容試閱
在家上学:一种崭新的教育生长
杨东平

去年以来,一个陌生的词语“在家上学”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它立即引起许多关注、纷争和讨论。人们皱起眉头,满腹狐疑地辨析其暧昧敏感的意味。首先想起的是“童话大王”郑渊洁教子的故事,它会使人误认为这是只属于少数作家、名人的逸事。当我们放开眼界,持续关注这一事态时,才发现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和深远,如同雨后的蘑菇、春笋和野花,已经在全国各地茂盛地生长开放了。
这一实践直接来自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孩子回家上学了。男孩儿的学习一直不错,但上四年级后数学运算似乎慢了些,屡遭老师批评,认为拖了全班后腿。孩子的自信心动摇,发展到恐惧上学。母亲意识到这是挽救孩子的关键时刻,决定退学在家自行教学。这个孩子现在已经进入初中正常上学。事实上,郑渊洁也是发现孩子在学校遭受恶意打击时,出于保护孩子的动机被迫让孩子在家上学的。
“在家上学”的家长们更多的是寻找“好学校”的诉求。每到升学季节,都会有朋友来打听,是否有不以升学竞争、应试教育折磨孩子的学校?我们发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家长还是难以找到能够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的学校。许多家长被迫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少数家长走上了自己办学的道路。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央视新闻节目播放了一则“走基层”发现的感人事迹。河北滦南县农村一位文盲母亲从教育自己被学校拒绝的残疾孩子开始,陆续收养了30多位残障儿童,与女儿一起举办“爱心小院”,一所从事特殊教育的家庭学校,不也是一起典型的“在家上学”吗?面对家长合情合理的需求和自助行为,许多人之所以会本能地表示反对,是因为这与教育国家化的概念相抵触,而且是合理不合法的。工业革命之后建立的义务教育制度,将教育子女这一自古以来属于家长的权利让渡给了国家。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也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然而,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优先权概念并没有过时。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义务教育法》最本质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是并不冲突的。家长之所以另辟蹊径、自行其是,不仅是因为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不能适应孩子的特殊需要和不同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化的公办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在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平庸、校园文化紊乱是公认的事实。在中国,家长“用脚投票”则是为了逃避“应试教育”的荼毒。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家长的教育权利终于被重新发现和确认。法律是人制定的并为人服务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国家已经通过修改立法,使得“在家上学”的选择既合理又合法。
这也是我们应当争取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确定了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价值;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增加,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现行的法律也为改革“预留”了可能性空间:《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提示了通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得“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其他的担忧来源于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尚未充分发育,或是由于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不够。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家上学”的儿童的群体性、社会化等问题,都是有办法得以解决的。允许探索、允许改革,则是解决所有疑虑和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前提。
而在这一切之上,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教育范式的整体性转换。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时代的学校如同传统媒体一样,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学在民间”的伟大传统将焕发新的活力。各种自下而上的、非制度化的、自由组织的和个性化的学习将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的出现,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学习型社会,并形成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范式。李新玲的新书,对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作了生动的全景扫描,介绍了这一探索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演进,为我们认知“在家上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在前瞻性的视野中,在家上学”获得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闭卷之余,我们是不是会对“在家上学”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并给予坚定的支持呢?


附: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主任委员,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他是中央、国务院聘请的教育战略专家和咨询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著有《通才教育论》、
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等,主编《大学精神》、《大学之道》、《中国教育蓝皮书》等。
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个公共知识分子”;2007年,被《南风窗》评为“年度十大公益人物”;2007年,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一书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第一名。

序言2:

逃离批量生产,各地出现“在家上学”
李新玲

当下,许多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有诸多不满。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等多个方面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能让他们高速有效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识,不能让他们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学习方法。甚至有些家长开始用行动表达不满:让孩子“在家上学”或者进入私人办的私塾、学堂。
通过检索媒体报道,搜索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渠道,作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父母在家对孩子自我教学,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由专人负责,指导他们共同学习,私人办私塾、学堂
等。其中有些经过多年摸索已经初具小型学校规模。
但是,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同时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因此,选择“在家上学”是否与现行《义务教育法》相抵触,值得我们进一步解析和讨论。
对比美国,
在家上学”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学”在美国大多数州被认为是一件违法的事情,一直受到公共管理机构的“围剿”,很多家长为了实施这一教学方案,唯一的办法就是东躲西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多方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各州陆续出台相关法律,确认“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出台相应支撑体系。1993年秋季,在家上学”最终在美国50个州实现合法化。
在美国,各种各样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家上学”儿童比例增长很快。1985年,仅有5万名“在家上学”儿童。到1992年,则有30万名。1995年秋,美国教育部估计“在家上学”儿童的数额大致在50万至75万。1999年教育部估计数量已经达到85万。据美国驻华大使馆网站提供的资料,2004年多达120万名儿童在家接受教育,在家上学”已经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教育形式。据保守估计,目前美国“在家上学”儿童已经达到200万人。现今,在家上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其实践已经作为一种教育自由选择运动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英国、泰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其意义不仅在于重拾家庭教育的功能、推行个性化教育,更重要的是给公立学校提供可对照的样本,对公立学校的各种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书在对目前我国各地“在家上学”现状进行纪实性描述的同时,也试图对“在家上学”兴起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新教育形式的来龙去脉。此书对于什么样的孩子在家上学,什么样的家庭具备“在家上学”的条件,在家上学”会向何处发展,网络的发达给“在家上学”提供了哪些帮助等都作了归纳分析。另外,本书还收集了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在家上学”资料和现状,既可给有意“在家上学”的家庭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以给那些无意让孩子放弃学校教育又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们一些启迪和借鉴,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给孩子规划未来等问题上提供一点参照、智慧和技巧。


后记:

写作速度赶不上实践者出现的速度


做记者十几年,我一直在新闻一线记录着这个时代方方面面的变迁。最近几年开始持续关注教育,接触到各色教育形态,也写了大量文章。去年,我开始接触“在家上学”,其去学校化、个性化、不确定性等与其他教育现象截然不同的特点,让我从一开始就对其充满兴趣,促使我去记录一群与众不同的另类教育实践者的经验、教训和收获。
能够完成这本书的写作,首先感谢杨东平先生。杨先生是一位有道义、有使命感的公共知识分子,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杨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在家上学”会是一个教育现象,也将是一部分人的选择方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也将此作为长期研究课题。于是,我协助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从论坛上、从博客上、从微博上、从QQ上,把“在家上学”的实践者,一个个找出来。在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溪水淙淙流过的苍山学堂召开了“在家上学”的研讨会,这是这个领域的第一次研讨,我也由此与陈阵、叶万红、王晓峰、袁小逸等勇敢的实践者相熟。之后,教育学者王丽女士在她主持的“教育沙龙”中,专门进行了一次“生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模式”探讨,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实践者,给了我更多的启发。
记者的职责在于真实记录和表达。多年的记者训练已经让我形成一种习惯,一个人、一个事件如果自己没有亲历现场,只听别人转述或是资料汇总,没有经过自己看、听,做第一次筛选,总觉得对于读者和自己都是不负责的。所以书中所写,具有现场感的一定是我到现场与其交谈过、观察过的。信息时代,有些不便于实地探访的,也都通过电话、网络进行了充分沟通。
着手这本书的写作是在去年的10月。不过我很快发现,我的写作速度远远赶不上“在家上学”实践者出现的速度。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个或者几个“在家上学”的实践者。在这本书已经全部完成,进入校核阶段时,还有一位“在家上学”的实践者从浙江打来电话,希望我听听他的故事。各地的报道也都被徐雪金创办的“在家上学联盟”网站收集于一处。这些新增的案例,有的是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放弃学校教育,而有的是把孩子从学校领回。同时,也出现原来在家上学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反而决定回到学校的案例。
正当因为我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在家上学,逃离批量生产》引起不小的反响,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当地“在家上学”个案时,立志做“中国夏山”的苍山学堂却因为租用的山庄与主人没有达成协议而被迫离开美丽的桃溪谷,甚至对簿公堂。不过,现实波折没有打垮教育理想,苍山学堂将继续办下去,并且要走一条更为广阔的办学之路——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他们已经确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4月初,当我写这篇后记的时候,苍山学堂的陈阵在微博上发出了:“别了,美丽大理;别了,大理亲人和朋友;我们今天开始东南亚游学,九月份再回来这里,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想家——大理。”
与此同时,
在家上学”的孩子们也在不断长大,他们自身的想法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变化”一直是贯穿其中的词汇。我只能力争把最新的东西呈现出来,不断补充新内容。但这种呈现只能是沧海一粟,我相信更多的“在家上学”实践者仍“隐形”于全国各地。
虽然对教育现象和问题感兴趣,但我本人没有受过教育专业的训练,一直是以记者的眼光,以记录者的身份去观察去思考。我把所关注的教育现象整理归纳出来,既缺乏教育理论支撑,也缺乏系统论述,只想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一小束别样的、不甚鲜艳的花束带给更多人欣赏。也希望大家用各自的角度去评判、去审视。当然,对于新事物,最好多一些宽容、理解与鼓励,就像美国几十年前,在家上学”属违法之事,可是很多人宁可坐牢也要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想,如今倒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增长最快的教育形式。
接触全国各地的“在家上学”的几十位实践者,我深深感到这是一群大多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经历丰富、爱思考、对事物有独到见解的父母,谈起现存学校教育问题时,非常尖锐,不留情面。
同时他们也是一群有勇气的人。他们没有止于对教育表象的批判,而是自我行动,自我纠偏,敢于对抗现实的体制束缚,不惜让家庭完全担负孩子的未来发展。此外,他们也是一群有责任感的人,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不限于自己的孩子,有时是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考虑。认为当下的教育会毁了一代人,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能够勇于带孩子不走进学校,或者敢于把孩子从学校带回的家长,多少都有特立独行的气质,当然更有把孩子教好的智慧和信心。有些人甚至在性格上用固执、偏激来形容也不为过,也正是有这种劲头,才使他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成长之路。
另外,我发现“在家上学”的实践者中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爸爸居多。在中国目前的现实中,尤其是城市家庭中,母亲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教育行为,在家庭中掌握着教育的绝对大权,但是“在家上学”反映出来的现象恰恰相反,决定让孩子回到家庭受教育的往往更多的是父亲。对此,一位在家上学的父亲这么解释:父亲勇于承担教育的风险。
这些父亲内心强大,甚至可以用自负来形容他们。反叛精神在他们身上一览无余:蔑视权威、蔑视规则、蔑视学校整齐划一的教育。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做法是适合孩子的。同时,他们也是勤于学习的人,善于吸收新知识,并勇于实践。爱孩子,希望孩子快乐、不受压制地成长,自觉地学习。当然其中也有些人怀才不遇,希望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希望孩子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总之,与这些实践者的交流让我时时在吸收 新鲜的观点,也让我更加包容。
为了进行比较,也为了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我收集了一些国家“在家上学”的相关情况。这些资料非常分散,有的被刊登在国内媒体上,有的出现在“在家上学联盟”的网站上,还有一些是从维基百科上翻译过来的。另外,我还通过国外的亲戚朋友收集了所在国家的资料。把这些零散的信息归纳起来,难度不亚于本书前一部分的写作。
感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社会图书选题策划中心的吴力超主任。他在看到我写的关于“在家上学”现象的新闻报道后,辗转找到我,商量能否把这一教育现象写成一本书。在本书的资料收集、写作过程中,与吴老师数次沟通,他都帮我把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当然,更要感谢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雷宁和编辑向平,他们有很好的文字水准,很高的编辑专业素养,工作既认真又高效,纠正了一些我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在交流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成了朋友。
最后感谢便捷的网络,让我与各地的朋友相识。期待你们的教育理想开花、结果,祝你们的孩子和学生自由、真实地成长!







李新玲
2012年4月于北京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在家上学”现象纪实

一、苍山学堂:逃离北京,办起中国夏山学校

“这几天,孩子们和老师都在期盼一件事,不,应该是两件事——学堂的大茶花和小茶花都在孵蛋,已经到日子了,但是小鸡们一直还没有出现。也许是明天,最晚后天,就该出现几只可爱的小小茶花了。等它们再长大,我们就不愁吃土鸡蛋了。如果顺利,应该会多出15只小小鸡,它们四个多月就开始生蛋。真正的土鸡蛋。”
这是苍山学堂在2011年10月的一天发在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话。后来,大茶花的蛋被一只叫做小二黑的山羊袭击,鸡妈妈奋力反击;最先出来的一只小鸡的腿有些先天残疾,剩下的几个蛋到了日子还没有动静,可是大茶花还在不离不弃地孵着。
大理苍山学堂,建在云雾缭绕的苍山半山腰,面朝洱海,溪流环绕茶园,再向上走就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面高大的松树遮天蔽日,树下花草、灌木丛生,地上则积满了陈年的树叶松枝。
学堂的创办者陈阵2011年初“逃离北京”。他诗意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追寻梦想的生活;为了远离都市,回归自然,有诗意的栖居;为了让孩子逃离永无止境的作业、愚蠢的考试和绝望的体制,我们逃离北京,来到大理。”
在此之前,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号称适宜人居的地方挨个体验,想寻找一处可以静心生活的地方,直到发现了苍山桃溪谷。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自北而南组成,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瀑布,苍山学堂所在的桃溪谷是九溪十八涧中的一景。
梦想
活里不能没有理想教育,到大理生活,孩子的教育怎么办?陈阵和夫人萌生了创办一个学堂的想法,而且他们只想办一个小小的学堂,打算只收十五名小朋友。
生活、教育结合起来,桃溪谷的一处别墅院落正好满足了这样的愿望。这是一栋两层的石头房子,上面可以做学生和教师宿舍,下面可以做教室,小楼旁边还有一间依山而建的近百平方米的大房间,正好是一个开放的多功能会议室。会议室两面巨大的玻璃窗正对着山下的洱海。山上的溪水穿过院子,哗哗地打着节拍,溪水和山坡的落差,把学堂和旁边的森林、茶园隔离开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场所。

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

办学有了初步想法,地点也几乎完美地找到了。陈阵期待着能够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这自然优美的环境中,远离体制教育的折磨,让他们有快乐的童年和健康的青春。
曾经自己创业打拼的陈阵,这几年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也有意识去寻找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他想到了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夏山学校施行的是民主的或称自由的教育方式,因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成功的标准或奥秘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有知识的传授。
尼尔时代夏山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为五至十五岁,通常学生在十六岁左右离开校园。学生人数大致维持在男生二十五名,女生二十名。孩子们依年龄分成三班,年纪最小的五至七岁为小班,八到十一岁为中班,最年长的十一到十五岁为大班。学生来自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著《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就是以夏山学校为榜样建立的,孩子们自由地在校园里学习、探索,在电车改造成的教室里上课,一年级可以做化学实验,学校里的树可以让孩子们爬上爬下……在这本书的最后,小豆豆写了她当年的同学们成年后的状况,大都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尼尔所著的《夏山学校》中,有生动的描写。
夏山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首先,上课是自由的,孩子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可以连续好几年不上课。学校确实有课程表,但那只是给老师预备的。孩子们多半按年龄分班,有时也按照兴趣而定。我们没有什么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觉得教学方法并不那么重要。只有对那些想学多位数除法的人来说,多位数除法才重要。所以一所学校用不用特殊的方法来教多位数除法并不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想学它,不论用什么教法,他都能学会。
到夏山来上小班的孩子,一到时间就会欣然去上课,但从别的学校转来的学生却发誓他们再也不去上那些倒霉的课。他们在校内到处游荡,甚至妨碍别人,也绝不愿意上课。这种情形有时要持续好几个月,而且持续的时间和他们对以前学校的反感程度成正比。我们的最高纪录是由一个从教会学校出来的女孩儿创造的,她一直游荡了三年之久。孩子从怕上课到愿意上课一般平均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陈阵的孩子也曾在公办学校读书,对于学校的整齐划一,他深有体会并且试图彻底改变。“苍山学堂会让孩子们在大学之前都在这里就读,让他们在不打扰别人的原则下,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想做的。在自然的怀抱里,在苍山洱海之间,在树林和茶园之间,在野生和放养的动物之间,在熏陶和自我探索之间,在自由自律和爱之间,找寻他们自己的人生之路,成为自己。”陈阵如是说。
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成了苍山学堂具体而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到山上采蘑菇是学生的必修课

给学生们提供最自然的环境,让他们在自由自律之间,快乐学习。陈阵在向这一目标努力。在2011年开学前暑期的入学体验班里,每天到山上采蘑菇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旁边的茶园,时不时有工人在采摘茶叶。沿着穿过院子的溪水向上走,就进入了原始森林。半山腰最多的是小阔叶林,再向上爬,阔叶林消失了,更多的是高大的松树和冷杉。

学堂里不仅有学生,还有各种满山乱跑的朋友。堂主买来两只小黑山羊,孩子们管它们叫小二黑和二小黑;散养的灰色孔雀就叫“灰姑娘”,还有一只蓝色的孔雀,暂时还没有名字;兔子时不时回到窝里吃点东西,可是孩子们一靠近,它就飞快地逃走了……
夏天的时候,苍山给人最大的惊喜就是蘑菇。

“在那些遮住阳光的树下,只要发现一个蘑菇,就一定会有一片。好多都悄悄地藏在松针下面,藏在野草下面。当孩子们拨开草丛,发现一大片松茸的时候,那个喜悦,真是太开心了。鞋和裤管打湿了,孩子们和老师们却兴致高昂。今天下午,我们采了一背篓野松茸。”陈阵提醒老师和孩子们:“有些蘑菇是有毒的,凡是不能确定无毒的,要坚决放弃。”
苍山上只要下过雨,特别是打过雷之后,立马冒出很多蘑菇。不过毒蘑菇居多,可以说漫山遍野,要会识别才行。学堂的老师和学生们慢慢知道了:新鲜蘑菇有很多吃法。炒蘑菇要多放大蒜,如果大蒜炒出来变了颜色,就表示里面有毒蘑菇了。
“学堂的一天——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去瀑布边运动,回来的时候捡拾干柴;上午,读书唱歌、上山去采松子,小二黑一直跟着;下午,去上游泳课、泡温泉。黄昏,全校师生去文化公社蹭饭,一桌大餐,风卷残云;晚上,看书聊天,九点半熄灯。”
这是苍山学堂秋季的一天。学堂周围满山的松树,有很多很多松子,颗大味美。吃完松子,那松壳还可以当壁炉的燃料,烧起来香香的。图书室的夜晚,因青青老师的大提琴声与众不同。
孩子们发现,只要找对了树,树下满地都是松子,还都是熟透了自然掉落下来的。坐在树下,随便吃。在阳光洒落的树林里,在软软的松针铺就的天然地毯上,一边捡松子一边吃,耳边是鸟叫声、风声和水声……
让孩子走桃溪是个一举多得的户外课项目,桃溪夏秋时节水多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水里去。老师只告诉他们目的地是瀑布栈道,并且要保证不把鞋弄湿。孩子们就会自己从溪谷里面找路,路况复杂,手脚和智慧并用才能确保不湿脚。桃溪谷美丽、天然、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教室。森林、山谷、溪流、茶园、水潭、瀑布、果园,应有尽有。

“九月,我们约定学习呼吸,学习吃饭,学习做家务,学会不抱怨”

在正式开学之前,苍山学堂办了三期试读班,每个班几个到十几个学生不等。有些家长不远千里从福建、广东到大理来体验中国的夏山学校。但是真正选择留下的不多,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当然,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也有学校根本不愿收的学生。有的家长把已经五六岁的儿童形影不离地牵在身边、抱在怀里,这不许去、那不许去,吃什么、做什么都要由家长决定,这样的孩子即使家长要他在这里读书,学校也不会收,观念差距太大。
“这些家长名义上是在为孩子寻找适合的教育,其实他们都是在包办、控制。”陈阵对这样的家长非常“不感冒”。
2011年9月1日,经过几期试读,苍山学堂正式开学了,五个孩子,都是男生。九月份,学堂有具体的目标:“九月,我们约定以学习呼吸,学习吃饭,学习做家务,学会不抱怨为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想做的。”
这里的课程很独特。
国学:一周背诵一篇;英文:英文故事一起听,每天阅读一本英文小书;科学:自选一本科学书籍,一月读完,月底作读书报告;数学:每天自学一个章节,不懂的问老师,做完该章节后的练习题;书法:每天写三十个字;静坐: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九点,各静坐一次。学堂晚上的内容安排:周一晚上是自治会,周二晚上是读书会,周三晚上英文电影,周四晚上夜游,周五晚上电影,周六周日自行安排。
科学老师是擅长玩各种游戏的,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有时还采用英文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把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和游戏等都糅合在一起,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持续的兴趣和良好的动手能力,而不只是拥有解题的能力。
孩子们的武术课在洱海公园上,武术老师是陈氏太极的传人,超级喜欢武术,平时就爱琢磨各路武功,与各种高人切磋。他在法国居住了八年,据说在法国电视台做过一个节目,八个大汉都推不动他。武术课每次上三个小时,中间休息半个小时。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退出,陈阵对孩子们的毅力和坚持很是惊叹。
英语课是把孩子们根据课程分成三个级别,每周请来居住在大理的外国人上一次课,其余时间自学为主,老师辅导。
音乐课 则是由客居或者定居在大理的音乐人来上。陈阵喜欢音乐,经常邀请朋友周末到苍山上,在露台上开一场音乐会。
一次,陈阵把丽江的“人子”组合请到学堂来共同分享他们的音乐。“人子”是一个发自台湾的开放社区组织,几位常住丽江的人士组成了一个小社区。他们有共同的理念,在一起无压力地自由生活,用唱歌的方式分享和创造人生,还发行一些自己的音乐光碟。
大理自然环境独特,空气质量常年一级,远离喧闹。现在,为了追求好的生活环境、闲适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音乐人、作家、诗人、旅行者纷纷来到大理定居或旅行。陈阵感觉,他在大理半年交的朋友似乎比在北京生活几年结识的还多。
吴刚是陈阵到大理新结识的朋友,原来是四川西昌的一名公务员,后来辞职办起了IT公司。他的孩子早慧,上到四年级就不愿去学校读书,于是吴刚把公司停掉,带孩子客居大理。目前,吴刚15岁的儿子自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思考问题已经相当有深度。吴刚认为“在家上学”是一种非常高效、放松的学习方式,儿子在家读书,经常四处游学结交朋友,孩子也有足够开阔的视野。
一次,吴刚到苍山上和学堂的孩子们分享了群体朗读的意义和方法。之后,孩子和老师们开始群体朗读。每天早上半小时,每周选一段经典,反复朗读,效果越来越好。
对生命的尊重其实也是学堂的一门功 课,与自然环境、与小动物们密切接触,都是直接的体验。
鸡妈妈大茶花孵蛋的过程孩子们全程观察,亲眼目睹了鸡妈妈的艰辛。特别是冷雨中坚守的鸡妈妈,让所有孩子动容,他们今后会很难忘怀看过的一幕。孩子们亲手照料了鸡妈妈,并亲眼看到小鸡如何被孵化出来,这是对母爱、对尊重生命的最生动的认识。
当山羊小二黑袭击了正在孵蛋的“茶花妈妈”后,每个孩子都表示要日夜守候,不让鸡妈妈再次受到惊吓。

世事难料, 中国夏山”转向全球游学

在网上,有不少网友质疑学堂的学费昂贵,陈阵无奈晒了晒成本:房租每年16万元,老师工资每年大约20万元,生活开支每年5万元,其他杂费每年5万。因为学堂位于定位中高端的宁静庄园,条件最多允许招收15名学生。
由于孩子还比较少,陈阵目前只能投入自己的积蓄维持学堂的运作。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溪水流过院子的学堂,许多人带孩子过来考察。其中,很多都是在学校被老师贴上“学困生”标签的孩子,还有一些已经出现厌学情绪。
陈阵意识到这种体制外的小学堂,或者说其实就是“在家上学”,对于那些在学校不开心,甚至遭到歧视的学生是一种吸引力。陈阵也想过利用大理音乐人集聚的资源,办一所以音乐为特色的小学堂。
世事难料,一切都在进行中,一切也都在变化中。
当苍山学堂顺利度过一学期,也让更多的人视其为世外桃源般的教育之地时,学堂所租用的山庄主人突然改变主意,不再把房子租给陈阵。也许是学堂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打扰了这里本该有的宁静,也许是其他不可明说的原因,总之,苍山学堂”不能在那个流水穿过的院落中开办了。
理想难以对抗现实,陈阵很无奈,他很快调整了学堂的办学模式,决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出走”:“苍山学堂从下学期要走出美丽的大理,开始环球游学。第一年,规划路线是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行程十个月;第二年,路线是伊朗、埃及、肯尼亚等,行程十个月;第三年,路线是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行程十个月;第四年,按兴趣分别去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进入当地学校,学习语言和技艺,为期一年。”
这条公开的信息在微博上一时成了热点,也有人觉得这是噱头,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
好多人问“环球游学”学什么?陈阵的回答是:“观察、感受、体验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旅途中学会团队意识,学会自律和负责,学会请教,学会查资料,练
习独立生活,学会旅行。学习放下疑虑和恐惧,有勇气去追寻梦想。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清楚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幸福地活着。”
也有不少大学生来信咨询环球游学他们是否可以参加。对此陈阵很欢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欢迎大学生乃至工作后打算间隔年(用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为一年,去旅行或从事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的朋友参加。不怕大,就怕太小。环球游学至少要实现两个目的:第一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第二是变得无所畏惧。”
不过,游学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东南亚游学期间的费用是每月1000美元,包含签证和来去机票之外全部的费用。
苍山学堂已经制定了环球游学的“五年规划”,他们的足迹将依次踏遍东南亚、澳洲、北美洲、欧洲、非洲、中东、南美洲。参与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某一段或者某一年,或者走遍世界。
陈阵现在很享受大理的生活,也知道环球游学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他还是决定出发:跟随我们的节奏,一起感受,一起写书,在全世界找到一些像大理一样宜居的小城,建立游学基地。”
2012年4月,陈阵带领孩子们正式出发,到达老挝、泰国……


附:陈阵的教育设想

本着对束缚的不满,本着对理想教育的好奇,一路走来,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有没有理想的教育存在,事实上这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好奇和探索。从冥想到开始行动,经过几年和孩子的相处,同时也是跟自己内在的连接,不断印证着生命本有的神奇和奥秘。我深信,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来都有专属于他的合适的位置。而每个生命能否按其内在的轨迹和秩序来走,也就是说能否找到那个合适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生命个体存在的环境是否提供了自由和尊重,最简单、最准确的表达就是“接纳”。接纳蕴涵了真正的爱,爱是帮助对方成长,成长为这个生命体本来要成为的样子。而成长的过程若被各种外在的规范和标准所要求,那么这个本来的样子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理解,教育是和生命相处的当下,和生命形成直接、真实的互动与链接,而不是事先有一个教育理念,然后依照理念去落实行动。不从真实内心出发的教育,只会把孩子们当成物体,我们也将沦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流动和鲜活的生命。
我们想给孩子们创造自由的教育环境,而自由的环境来自一颗颗拥有自由的心灵。如果秉持某一种理念,那理念很容易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因为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总是同意提倡这一面,就不自觉地去反对另一面。我们也习惯抱持一些观念,这些观念即便本身是指向真理的,很多时候也会被误用来当成指责和评判的工具。苍山学堂不会延续这样的方式,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真实地面对当下的自己和孩子。
我们的主要精力不会放在向外界通报学堂在做什么,也不会描述未来可能的美好景象。因为这样做的目的通常仅仅是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送来,或者安抚被恐惧包裹的心灵。我们觉得那并无实际意义。
但是我们愿意坦诚地跟朋友们分享这个学校想要实现什么,分享我们热爱这个学校的原因。这可能是所有人内心深处都向往的,在回归心灵的路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一起。在苍山学堂,教育的内容——本身也是真正自由的一部分。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没有服从,没有权威,只有分享。自由意味着做真实的自己,自由是纯粹的,是人本应有的状态,每个生命生来就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价值和意义无须他人赋予。每个孩子也天生就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成人要做的只是陪伴和提供帮助,同时不把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各种实践教育理想的人把这个本来的样子,称为真实的人、完整的人、有自我的人、独立的人、自由的人……我喜欢称作“新人”。
关于陪伴新人成长,纪伯伦在《论孩子》中有精妙的描述:

论 孩 子
纪伯伦 著
冰 心 译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若读懂了这首诗,并能在为孩子营造的环境中时时保持觉察,带着觉察不断实践,那么我想那就是理想的教育状态了。
但若真读懂了这首诗,也就明了了这样的环境要我们这些“旧人”来营造,其难度有多大!每一时刻都要找准自己是“弓”的位置,弓是不能决定“箭”的方向的。
现在我们就在做这样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创办这样一所陪伴新人成长的学校。我们自身要努力接近新人的状态,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但这也是我们自身生命的选择,是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选择,也是应了新人们生命力量的召唤。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在找一种状态,是完全开放的,但又是极其清晰的。我们接受所有对办这样一所新人成长的学校有利的信息,却不会在不清晰的状态下去模仿或借鉴任何教育理念或教育模式,我们的实践过程要让一切都是新鲜的、真实的,就像卢安克不说自己是华德福的老师一样。任何教育模式或教育理念的可取之处都是真正符合人性的那部分,所以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很多,而我们会以“以人为本”的方式去探索,我们不想让自己本身又成为某种模式,这也是我们迟迟没有确定、没有分享运作模式的原因。可以确定的是这里的每个陪伴孩子的成人都要有真实的人的状态,是真正理解自由、懂得生命的人。虽然找到这样的成人很难,但我们坚信他们一定可以按时到来。
在这里,我们谦卑地面对自然,谦卑地面对孩子,谦卑地面对生活。
在这里,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里,我们认为教育是参与,教育是陪伴,教育是帮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珍贵的种子,内在都有特别的只属于他或她自己的世界。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悉心去了解并走进他们的世界,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我们营造自然、自由、平等的氛围,通过真实的生活与孩子一起认识自己、探索世界、绽放心灵。
在这里,孩子自己来安排自己的一日生活。学校里设有各种活动区域,有木工房、器乐室、阅读室……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每个孩子自己决定,老师只是观察和提供帮助的人。
这里的规则由孩子们和教职员工一起通过自治会来制定,在这里会有真正的自由,在这里会形成真正的自律。
在这里,有森林、有瀑布、有小溪、有茶园、有很多小动物……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相互连接,爱的能量潺潺流动……
苍山学堂,在这所梦想学校里,我们与孩子一起追寻梦想,成为自己。


二、六月小学堂:“现代孟母”做成小学堂

叶万红被自己的父亲称为“现代孟母”、“城市游牧族”,为了给孩子寻找适合的幼儿园,这个师范专业毕业、曾经当过公办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组长、校长助理的母亲在广州搬过五次家,都是为了孩子上幼儿园而在附近租房居住。

为了孩子的教育,当起“城市里的游牧民族”

在教育专业出身、当了十来年教师的叶万红看来,给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是父母的首要职责。所以,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精心挑选满意的幼儿园。2007年,叶万红偶然接触了孙瑞雪幼儿园。这是一所强调“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幼儿园,由1995年建立的“爱和自由”科学教育研究会——宁夏科学启蒙研究会发展而来,是研究会的科学教育实施基地。这种独特的幼儿园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9所。
孙瑞雪教育机构以蒙台梭利教育、皮亚杰教育、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崇尚“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和“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精神。叶万红非常赞同孙瑞雪“敏感期”理论。这一理论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命力,进入下一个敏感期。
就像是在人海当中找到了一位知己,叶万红立刻把孩子送到孙瑞雪幼儿园,从此开始了她的搬家之旅。
在她的一篇《搬家背后》的博文里,这样描述几年来随教育而不断变化的生活以及心灵感悟:
2008年到2011年,我们搬了5次家,一年一搬。这种频率让我爸给我们起了个外号——城市里的游牧民族。
从天天(我的儿子)2007年上孙瑞雪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开始,为了上幼儿园方便,我们就开始了这样的搬家。
一路下来,我看着我们这个家庭追随着“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一路成长。
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冲击,不断被打破的过程,
成长也是一个重新组装,重新整合的过程。
成长伴随着痛苦、迷茫、倒退、挣扎、纠结,
成长也体验着破茧而出的喜悦,凤凰涅槃的重生。
现在,天天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一年多了,
我们也离开机构的滋养一年多了。
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命状态和意识状态已经从此改变!
我们渐渐疏离了喧嚣和物欲,
退到城市的边缘,安静地办起了一个小型的“家庭学校”。
每天和4个孩子在一起,
悉心地经营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搬家让人劳累,引起彷徨,也勾起恐惧;
搬家迫使我整理杂物,同时也清理内心的欲望;
搬家使我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也锻炼适应能力;
搬家使我每年换着心情布置自己的小窝,充满情趣;
搬家让我学习节俭,变着花样“废物利用”;
搬家使我爱上了这种“居无定所”的感觉,因为未知,所以好奇;
搬家让我时常思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并付诸行动;
每一个我们住过的家,
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驿站,
每一个脚印都弥足珍贵!

陪伴孩子成长 开办小学堂


因为看到了孩子在孙瑞雪幼儿园的变化,叶万红萌生了陪伴孩子成长的念头。她辞去了公办小学的“铁饭碗”,当起了专职妈妈。因为对孙瑞雪教育机构的理念非常赞同,她后来干脆进了孙瑞雪教育机构工作,并认定这里提倡的“爱和自由”的教育就是她希望给予孩子的。
在儿子天天上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叶万红总是欣喜于他的每一步成长,经常觉得小孩儿的发展出乎自己的意料,用她的话说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自律、睿智、平静、开放和创造力”。
转眼,孩子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叶万红却找不到满意的学校。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公办校成为生产线上的标准合格产品。随后叶万红考察了几所民办小学,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说起来有很先进、很科学的教育理念,理论依据也很现代、完整,但是日常的教学却是另外一回事,有时甚至与理念无关。她还去联系过一家比较成熟的私家书院,刚开始觉得理念不错,后来深入了解,看到一些细节,几乎与自己的观念对立。
儿子在孙瑞雪幼儿园上学时,叶万红与另外几位家长非常熟悉,大家教育观念非常接近。他们相互交流上学信息,普遍对目前公办学校的方式不甚赞同。于是那几位家长提议由叶万红自己办一所小学堂,带几个孩子在家上学。就这样,在这几位家长的鼓励下,叶万红干脆把家里的房子卖掉,在佛山租了一套房子办起了学堂。
在这所小“学校”里,有教室、有读书室、还有休息室,教室有教学白板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叶万红把细节考虑得非常周到,比如选择什么颜色的窗帘,如何悬挂更合理安全,学堂的玻璃上要贴防爆膜等。她还把阳台的一半单独隔开,开辟成一个图书角,地上铺上垫子,孩子们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到这里来读书。书架上摆放的各类图书,也是叶万红和先生精心挑选回来的。
更让叶万红感动的是,她的父亲和先生都很支持她的举动,老父亲来帮她制作各种教具,先生则在她的影响下,辞了年薪很高的工作,成了学堂的一名老师。因为学堂选择在六月开始上课,所以他们干脆把学校名字定为“六月小学堂”。
让叶万红既感动又感到压力的是把孩子送到她这儿来的几个家庭。学堂一开始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孩子的家庭很有代表性,一个家庭中夫妻两个是白领,另一个家庭中夫妻两个是公务员,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开办有自己的小企业。四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女孩儿本来已经在小学就读,看了叶万红开始办学之后,女孩儿的妈妈动员老公,在小学堂附近租了房子,与叶万红毗邻而居。
叶万红开始给自己的学堂设定的规模是八到十个人,因为这是小学堂能容纳的最多的学生数量。经过媒体报道后,许多人前来咨询,询问能否让自己的孩子也到这里来上学,叶万红的主意一直没有改变,她不准备招更多的学生:孩子少,我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身体、心理变化以及知识的吸收,这就是在家上学的好处。”
叶万红把自己的行为定义为一场教育的实验,按照设想,她打算让孩子至少在这里读完小学。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其他好的出路,那么回体制内的教育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她为此咨询过教育部门,重新回到学校读书没有问题。

“在家上学”为孩子提供可口的饭菜

一个小朋友为自己做了一碗方便面,天天爸爸刚进楼道就闻到了香香的味道;天天则给自己烤了面包片,果酱涂得非常均匀……
这是六月小学堂的孩子在为自己准备早餐。孩子们平时在家吃早饭,有时早上时间紧,父母来不及准备早餐,宝贝们就到小学堂来自己做。
充满家庭气氛的小学堂,时常让叶万红感动。当了妈妈之后,她总在反思,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一生的学习。现在她认为自己想明白了,教育就应该像妈妈给孩子做的饭一样,是营养的、可口的、温馨的。”
六月小学堂的教学内容基本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但不是整体推进,而是每天给每个孩子制定一个学习目标。上课时间和内容可以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是知识类课程,比如数学、语文、英语,下午则是美术、音乐、手工等艺术、自然、运动以及综合类课程。
这里与学校最大的区别是:所有课程都不是讲授式的,而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分享,并且摒弃了以成绩为目标的做法。
第一学期有一堂数学课是由天天的爸爸来上的。他先教孩子们厘米的概念,告诉大家厘米的长度,以及如何使用尺子量东西。然后就让孩子们开始实践,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比如桌子、铅笔、尺子之类的长度。之后,天天爸爸给孩子们出了难题,生活中不是随时随刻都会有尺子,如果没有,可是又非常想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或者高度该怎么办?
孩子们很快想出各种办法,比如用一个不知道长度的小木棍,或者干脆用铅笔先当尺子,量出需要的个数,有尺子的时候再计算一下就行了。还有的孩子提出先量出自己手掌的长度,这样随时都可以去量东西了。为了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叶万红开车把孩子们带到宜家家居,让孩子们为一个十平方米的小客厅准备一些家具,要求有一个餐桌,四把椅子,还有一个小柜子。孩子们每个人用宜家提供的一米长的纸尺来选购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用到了许多技能:比如桌子的尺寸是量桌面还是量桌脚?有的东西比较长,超出了手中一米长的尺子,怎么量?在各式各样的家具之间,孩子们先是自己量,遇到问题后就几个人商量一下,最后在这个开放的大教室里,孩子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给叶万红提供了好几套客厅布置方案。
来小学堂参观的朋友曾给叶万红建议,应该给孩子们建一个木工房。叶万红的父亲知道后,找来一块旧床板做成一个桌面,下面用PVC塑料管做成支撑架,成了一个很特别的小桌子。桌面上再摆上锤子、锯、不同大小的改锥、钳子等工具。在阳台一角,孩子们可以用旧木板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东西。
叶万红和丈夫非常同意英国夏山学校尼尔校长的一句话: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知识也应该回归到生活里去。
在参考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教学时,叶万红非常不满意现在的语文课本,“白开水”般的表达和内容让她不想选用。她精心挑选了《新语文读本》,并辅以其他辅助练习。每天还会向孩子们推荐一些读物。教室里的小书架上,每个孩子有一层专门放自己的书,可以自己随时阅读,也可以推荐给别人。
如果说知识类课程相比学校只是学习方法上的变革,那么他们的艺术课和实践课则别具一格。
有一天,叶万红一家在聊天时,天天爸爸饶有兴致地给天天讲述蝉的一生,以及他小时候在乡下是如何捕蝉的。看着儿子痴迷的样子,叶万红萌生了去教室外上一堂科学综合实践课的想法。
“谁是夏天的音乐家?音乐家的一生为何而活着?关于他的一生有多少文学的典故?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他写诗绘画?”叶万红设计的这个课程主题,涵盖了自然科学、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同时,也把小孩子的好奇心大大地激发了起来。孩子们到书中找有关蝉的知识,到网上查相关资料,在一起讨论得不亦乐乎。
六月小学堂的学习地点不仅在教室里,还在小区、公园、博物馆里。每周都会有一天由叶万红和其他志愿者家长带孩子们到广州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里参观,之后讨论心得。
有一段时间他们感觉整天学习比较累,就干脆把这一周定为活动周,孩子们拼乐高玩具、缝袜子娃娃、烤蛋糕、游泳、做陶艺、珠江夜游,参观乐高玩具特色商店,去书展看书。
2011年11月下旬的一周,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做针线活,他们要为自己缝一条中午在小学堂休息时用的褥子。孩子们分别选了自己喜欢的花布,先用线把两片布的三边缝起来,再向里面絮上棉套。不管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非常喜欢,而且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天天甚至用买来的一块黑色布头和几条金色亮片,缝了一件斗篷,穿上像个侠士一样帅气。做好的当天,天天在家穿了一晚上,直到睡觉都不愿脱下来。

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在家上学的确有许多优势,但教师是个绕不开的坎。在这一点上,叶万红开始也有一些忧虑,因为自己在公办小学教了十几年书,对于语文、数学等科目可以胜任,先生是学英语的,在国外生活过,教英语不成问题,但是科学、艺术,包括今后的物理、化学这类专业非常强的学科,自己就不能再胜任了。甚至有一天,天天不经意问叶万红:如果我上了中学,你不能教我了怎么办?”
儿子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让叶万红有些吃惊,但这确实是自己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和观察,她发现了利用社会资源这一渠道。
叶万红发现,周一至周五的时候,许多适合孩子们的活动场所都是空空的,因为这个时间大部分孩子都在学校读书,而周末则会人满为患。比如,小区附近的室内滑冰场,平时一个人都没有。叶万红就带孩子去滑冰,还请了一个教练。选择白天的时段,场地费和教练费都相对便宜。
不过,即使是学滑冰这样的体育项目,叶万红也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她告诉教练,一上来不要教孩子们动作和技巧,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本能地去学习如何在冰上保持平衡,如何使自己能够前进。当孩子们可以在场上滑动时,教练再进行指导。
叶万红还发现了乐高科技课,乐高公司不仅能够提供教具,还可以配指导老师。同样,周一到周五去,价格比周末的班要便宜许多。
值得庆幸的是,四个孩子的父母教育理念一致:在没有找到好老师之前,有些技能和知识干脆不教给孩子。
此外,这几个孩子的家庭都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每个人都有iPad,可以下载英文学习软件,相互交流。在给儿子买iPad的时候,叶万红对儿子说:妈妈在这方面不擅长,就靠你自己来弄吧。”儿童的学习能力超强,儿子很快就把iPad玩转,还自己从网上下载、升级英语学习软件。晚上睡觉前,他还自己下载了小夜曲来听。
设在小学堂阳台上的读书角里,摆放着大量精选来的图书。科学课,叶万红选择的是《小牛顿科学馆》,这套有100本分册书籍,图文并茂,每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一或两个主题,除了知识解释,还提供实验方式。比如,在土壤、蚯蚓这一本书中,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土壤流失和森林被砍伐是什么关系,书中提供了一套非常简单的实验,用小水管向三个分别种小树、野草和什么都不种的饼干盒里缓缓注水,相同时间后,流出水分和土壤最多的是什么都不种的盒子,流出最少的是种了小树的盒子。
“我觉得,在孩子小学期间,就要在知识的广度上多给他们提供条件,就像‘蜻蜓点水’,孩子点过的水越多越好,等他们再大一些,对感兴趣的内容再从深度上去挖掘。”本着这样的理念,叶万红还经常给孩子们朗读好的书籍,或者相互朗读。
“高效”是在家上学的重要特点,从六月开学,天天从一年级的数学学起,到了11月,已经学到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附:感恩,因为我是妈妈!(叶万红)

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观察他们,研究他们,使我很快乐!
人是如何成长的?我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产物。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局限,也看到了突破局限的巨大障碍。
人到中年,经历了物质的诱惑和欲望,重新回到自己的内在,只想过一种单纯的生活,那就是跟孩子在一起。

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孩子有情绪是如何表达的?孩子的智能是如何自我发展的?孩子在被压抑之后的放松要经历什么……对这些我充满好奇。
能在中年之后远离喧嚣,静静地和教育的梦想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我感谢上帝的眷顾!
那天,天天和几个同伴玩得正高兴,突然大声嚷道:“妈妈仆人,请斟杯水!”我不敢怠慢马上奉上白开水一杯。对待这些孩子,就如同侍奉王子和公主一样,一点都不过分。这不是骄纵,是一种捧着珍宝一样的心情。
因为这份小心与珍爱,我的内心充满了爱和温暖。
我珍惜“妈妈”这个身份,它使我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继续前行。

附:孩子们的作品

1.心语的日记——《我们去买缝纫工具》? 11月8日
今天,我们出去了,去买针、线、扣子、尺子和剪刀,用来缝东西。

到那里时,我们先买了针、线、尺子和剪刀。那里的东西都是批发价,很便宜。这些东西我才花了十二元!我们各自都买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买的颜色是:黄色的装针的盒子、五颜六色的线、透明的尺子和土色的剪刀。我们还在卖扣子的地方买了很多扣子。我买了十元的扣子,哇,十元的扣子,超……超……超……多!我们还在另一个地方买扣子,我在那儿发现很多有趣的扣子。露丝发现了一种蓝色的扣子,大家都注意到那美丽的蓝色扣子。天天使劲想找到那种扣子。露丝帮我找到那种蓝色的扣子,然后我和露丝一起买了,两包扣子只要一块五毛钱哦!

2.天天的日记——《搞卫生》 2011年12月6日
今天我们打扫卫生,肖在吸尘。等他吸完尘之后,我用很暴力的语气跟他说:
你吸得不干净!”老师说:我也觉得他吸得不干净,但是,请你不要用暴力的语气跟他说好吗?”我说我知道了,我仍用很暴力的语气回答!接着老师跟肖说:你吸得确实太不干净了。”
然后呢,等收拾完书包,我和心语、露丝和吉吉都下(楼)去了。我们下去之后,我发现我没拿饭盒,于是等她俩(心语和露丝)出了电梯后,我带着吉吉重新回到小学堂拿饭盒。等我拿完饭盒下来时,老师和肖还没搞定。我就让露丝帮我开门,开门之后我就冲了进去,不管两只狗,我先回家了。
老师下来后说: 你不能不管两只狗,要不你带两只狗回去,要不把两只狗亲手交给我。”
等回到家,天黑了,我就写这篇日记。我是主持人天天,佛山第一号主持人,给大家鞠个躬,拜拜!



三、 小先生”:袁小逸“在家上学”的成长之路

当刚满12岁的女孩儿袁小逸出现在大理的“客来居”客栈时,之前做好了思想备的大人们还是有些吃惊。因为这个戴着眼镜的小姑娘是一个人从浙江乘飞机到昆明,再坐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大理的。在大人们看来,这个独自旅行者的年龄实在太小,而在此之前,对于她是否能够参与这次会议,人们一直心存疑虑。
2011年8月5日,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型会议——“在家上学”研讨会在云南大召开。这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也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以“在家上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参加者有高校的研究人员、在家上学的实践者以及新闻记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是由著名学者、教育家杨东平先生为院长的民间公益研究机构,因研究课题贴近现实、研究风格踏实认真在教育界颇具影响。
“在家上学”这一研究课题,最早是由杨东平先生提出来的。他在长期教育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在家上学”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教育力量,于是确定召开一次会议。
为了寻找“在家上学”的实践者,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首先从网上进行寻找。一个名为“不上学联盟”也叫“在家上学”的网站首先进入了视野范围。因为这两个网名经常在杨东平先生的博客和微博上留言,并发表对于一些教育现象的观点,观点有时极为尖刻,格外引人注目。
研究人员通过这名网友的博客与之取得了联系,并从其办的网站上“挖掘”出天南地北许多“在家上学”的实践者和关注者。苍山学堂的“堂主”陈阵热情邀请大家把这个会议设在大理苍山上。

成熟自若的“小先生”

袁鸿林是“在家上学”圈子里的知名人物,甚至可以用“领军人物”来形容。
袁鸿林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读书,在高校教了一段书以后下海经商,自从有了女儿,他萌生了用独特方式培养孩子的念头。他给天资聪慧的女儿制定了“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就可博士毕业”的学业规划。
当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打电话找到袁鸿林时,他很愉快地答应了8月到大理开会。但是到了7月底,他发现8月还要在自己开办的学堂上课,实在走不开。于是,袁鸿林想到了让7月底才年满12岁的女儿代表他到大理开会。
当他把这个想法电话告知研究院时,遭到了拒绝:“一个未成年人独自出来开会,一旦出现问题,不知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可是袁鸿林主意已定,他很快就给女儿订了机票。小姑娘也做好了一个人出行的准备。
袁小逸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小姑娘举止大方,目光清澈,虽然看上去比同龄小孩儿显得成熟稳重,但说起话来仍不失童真,这些都让大家愿意和她交流。
“你一个人出门害怕吗?”
“不怕,我提前都把路线查好了。”
“你爸爸让你一个人出来开会,那你妈妈同意吗?”
“妈妈一开始不同意,但爸爸坚持,我也愿意自己出来。”
开会时,袁小逸有条不紊的发言更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在家上学”成功的案例,也是最有资格谈“在家上学”的参会者。她先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袁小逸模式”。
袁小逸只上过很短时间的幼儿园,之后跟着爸爸在家读书,她从4岁起给别的小孩讲课,当小先生,现在还在网校给小学生教新概念英语。当有人问起,什么样的学生好教时,小姑娘回答:“那些没有去学校上过学的学生好教,只要在学校上过的,就不太好教了。”
别人发言时,袁小逸非常专注,还不时做着笔记。会议间隙,大人们讨论,她则经常在旁边阅读。
外向、开朗、善于思考是小逸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其实,当初小逸被爸爸决定留在家里读书,是因为她上幼儿园时哭闹,还经常生病,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 
在袁鸿林所著《14岁都能上大学》中记录了当初的情况。袁小逸曾经去幼儿园上过一年,但是非常不适应,老师对这个孩子评价也不高,甚至说这个小姑娘在表达方式、与人交往上存在问题。当过大学老师的袁鸿林极不认可老师的判断,干脆把孩子领回了家。

“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当初做出这一决定还不算太晚。否则,如强迫让女儿去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很可能会扭曲其幼弱的心灵,并种下日后损伤其身心健康的祸根。”袁鸿林认为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正确:女儿回到家后,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很少生病而且快乐活泼,在学习上突飞猛进。”
女儿的变化,让袁鸿林放弃了自己的所有工作,选择了“父而师”的角色,在家教自己的女儿。为了让女儿学习玩耍有同伴,他还同时招收了几个孩子陪读。后来,干脆办了一个“哈利快乐英语角”,教孩子们英语。之后,父女俩的名气越来越大,办成了“袁小逸模式班”。
袁鸿林给女儿开设的课程包括古文、英语、数学、美术、音乐,教材有《新概念英语》、《论语》、《古文观止》等。“在家学习”了近9年,小逸不仅掌握了英语、日语两种语言,熟读古文经典,还学习了书法、音乐、棋类、绘画甚至还有足球。
袁鸿林总结了女儿之所以快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健康成长的原因。一是科学从事早期教育。让孩子在“玩中寓学”过渡到“边玩边学”,再发展至“以学导玩”;二是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情商,为孩子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三是不按学校实行的知识教学结构,实施跳跃式教学;四是注重思维引领,着眼能力培养;五是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参与自我建构,为其开拓广阔前景。

“私塾女孩”想去国外读书

参加会议的人员住在大理古城一家私人客栈里,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客栈老板开车接送客人、给自己的小超市进货、接听电话,忙得不亦乐乎。当他得知自己去汽车站接回的袁小逸刚刚年满12岁时,不禁大吃一惊:你和我儿子年龄一样大,可他现在还是只知道饿了要吃的,我这么忙,他也帮不上什么。你竟然能一个人跑这么远的路!”
老板对袁小逸敬佩有加。袁小逸在开会前曾寄过来几十本书,准备送给与会者,在客栈的前厅已经放了好几天,老板这时想起来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私塾女孩袁小逸》。
这本书是小逸自己写的,主要涉及她在家上学的经历,以及一些有趣的成长花絮。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小逸的名气大起来,袁鸿林自己就开办了一所现代私塾,并自称“私塾先生”。他在博客上记录自己教女儿及办私塾的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士私塾”的名气越来越大,开始有来自深圳、上海、成都、贵州等地的学龄儿童加入到私塾中来。而小逸4岁就开始教同龄小朋友,被媒体誉为“神童”。
当时写这本书时,小逸只有10岁,为什么几岁的小孩要记录自己的成长,小逸在书的前面写下了理由:我现在只有10岁,但是回忆以前,已经忘掉了很多。我想,当我长到20岁时,忘掉的东西肯定比现在还要多。所以,我要趁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抓紧写,给我的生命留下一部尽可能确切而完整的历史记录。何况,我在回忆往事时,能从那些与我相关的人、事、物和其他方面感到无比的乐趣和温馨。这些理由难道还不充分吗?”
确实,小姑娘的理由既充分又可爱,她的文字也相当有趣,来自生活的记录,真实又充满童趣。在“出生前后”的章节中,她记录了《“猫姐姐”降世》、《从小,爸爸就让我自由》、《3岁前已行千里路》,在“我与宠物”的专题里,她写下了《牧羊毛毛和阿旺》、《猫之恋》。当然,更多的则是记录了她的私塾生活:《自由和学习和争辩》、《最初的文本认读》,小姑娘甚至总结出学会思考的探究性学习,还介绍了她的网上学习、写作,以及与网友的争论。
“我们的私塾正好跟学校相反,这里,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以前,Daddy叫我们大段大段背英文,但我们不服,要求他也背,在我们的逼迫下,他只好答应了。不过,很奇怪,他总能很容易地快速背出来,而且几乎一字不差,于是我们也只好很用心地按他的要求来背。就这样,日积月累,在愉快的生活中,我们的英语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我们每天的课并不多,甚至玩的时间比学的时间更多,但一学起来就要讲究效率。”小姑娘还介绍了私塾的入门教育:玩的学习,比如学习英语从画字母开始。
小姑娘记录了自己4岁多开始既当小学生又做“小先生”的有趣经历。“学完了前30课之后,Daddy一边教我后面的课文,一边让我带读《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前30课,也就是让我当‘小老师’,有些小朋友有时会有点儿不服我,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想:你有什么权力带我们读?’尽管这样,Daddy还是支持我来带他们读,那时我才4岁半。”
其实,小逸也有过一段上学的经历。在她9岁的时候,曾经到家附近的学校上过一段时间,她用“决定去学校看个究竟”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这个一直在家读书的小姑娘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她看到的校园、教室和同学,因为她比同班同学都要小好几岁,同学们都被称为“大姐姐”、大哥哥”。
“我去学校读书,就是为了证明我年纪比他们小,能力不比他们差!而且这样的学习只是一种体验,也为我的自传提供点素材。这种体验以后会不会持续还不一定,这都看以后的发展。”这是小逸在去学校读了一段时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真心话。
不过,经历了一下学校生活之后,小逸还是选择了回家读书,她说,还是在家上学比较自由,而且每天还能抽出一两个小时写书。如果继续在学校读书,就没有时间写这本书了。另外,从学校回来后,小逸去了许多地方,这些都是在学校上学的孩子没有的经历,也是学校老师教不出来的知识和体验。
已经考完初中毕业证的小逸开始考虑今后的出路,是参加高考还是出国留学,小逸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国外读书,因为对国内大学有点儿失望。”
说出这种很成熟的话语,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不过小姑娘可不是说着玩的,从10岁起,小逸已经使用美国原版教材,开始准备美国的SAT考试了。而且,小姑娘对自己的未来还有一个很清晰的设计:在国外留学,多学知识,学成后还回到国内,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在家上学只是一种途径”

“这只是一种途径,并不是一种目标。”袁鸿林这样评价自己一手打造的“袁小逸模式”。据了解,袁小逸并非个例,袁鸿林教授的学生中,不少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孩子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主要是早期教育的功劳。”袁鸿林在了解众多国内、国外的早期教育类的资料,以及教育学实践后得出结论,得法的早期教育可以挖掘巨大的学习潜力。
因为家里有了小妹妹,小逸当上了真正的姐姐,对小妹妹非常疼爱。她对妹妹的未来也非常有信心:她以后会比我更强,因为她接受了早教。”小逸指的是,妈妈在进行的闪卡教学,让儿童提前认知。
尽管有很多人对袁鸿林的做法提出质疑,但依旧有不少家长接受了他的理念。这几年已经有很多位家长把孩子送到袁鸿林“门下”学习,甚至有准备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把袁老师奉为“领袖级”人物。一位家长表示,在逐渐多元的社会中,袁老师的理念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途径。”
目前,小逸已经到绍兴文理学院旁听了一段时间。在一群大学生中,她对心理学表现出兴趣,希望旁听一段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对于小逸想到国外读书的念头,袁鸿林认为在年龄尚小时不太现实,等她18岁真正成年之后可以再做决定。
“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不要拔高她的心理成长速度。”袁鸿林希望小逸继续保持童真,而且小逸的成长再一次验证了自己的观点,教育要个性化、人性化。
期待有头脑、有志气、有理想的小逸按照自己的兴趣有更好的发展!

附:大理之旅:关于“在家上学”的一次重要会议(袁小逸)

刚给那些小家伙上完文言课,俺心情大好,哼着歌走进办公室,一屁股坐在电脑旁,一瞥眼看到Daddy发来的消息,差点儿叫出声来。Daddy说他因暑期紧张的课程没法去参加大理的会议,要我一个人去,还急着要我订往返的机票,并把一个有会议介绍的网页发给了我。因为他当时很忙,发完信息就下线了,淡定得好像是让我去倒杯茶似的。我还一度怀疑有人冒充Daddy发这样的消息来恶作剧一下,直到晚上打电话确认过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前几天Daddy跟我讲过云南大理有个教育研讨会要他去参加,当时虽然有点想去,但因家里有课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到这样具有挑战性的事又重新砸到了我头上。
把40本我和Daddy的书寄了过去,也和会议总监黄先生通过电话。8月5日一大早,我就起来到办公室打印了会议的基本信息和Daddy发给我的“讲稿”(其实就是Daddy博客上的一篇总结性文章)。10:35的飞机,到昆明是下午一点半,只可惜是在杭州萧山机场起飞,我们不得不早上5点半就爬起来……
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无聊等待,我总算上了飞机,找到了位置。这一次比较倒霉,没买到窗边的座位,坐在我旁边的是两个姐姐,打扮都很fashion,她们是大理本地的,这次来杭州旅行。虽然我很健谈,但这两个姐姐似乎不怎么想说话,我也就算了。飞机上的午餐还算不错,牛肉饭里还有四五块牛肉,不像某些地方,说是牛肉饭,却只有一两块,还切得跟原子一样小。没等多久,飞机就开始降落了,比我原本预想的要平稳得多,也没有丝毫失重的感觉。
昆明有好几个汽车站,而且都移到了城外,跑了一个小时才到车站。因为票买得比较晚,所以只买到最后一排的座位,坐得我腰酸背疼。
(从昆明到大理四个多小时的汽车)一下车,我就感到一股寒风袭来,幸好我事先就套了个外套。但倒霉的还不止这个,大理当时还下着不大不小的雨,而我又没带雨伞。正在徘徊中,碰到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阿姨,她和丈夫一起出来旅游,和我的目的地一样,也是去大理古城,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再加上一起打车的话不仅环保还省钱。古城离车站还挺远,打的要50元。到达后,他们下了车,司机重新打表载我去客来居宾馆。但那司机不是本地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原本我想下车去找其他的的士,没想到这司机人还挺好,帮我叫了一辆看起来不是出租车的车,并且因为没找到地点而不收我的钱。其实事后想想这也属正常,没找到地点原本就是他的失误,有点职业道德的人都会这么做。之所以我会觉得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同样也属正常,就像在看多了大坏蛋之后突然看见一个普通人,就会以为他是superman。
总之,我安全到达了宾馆,这宾馆比我想象中要小点,而且形式也比较特别,门面是个便利店,从后门走出去才能看到客房。睡前,我给自己定了生物闹钟,生物闹钟说起来有点悬,但对我的确起作用,只要我在睡前不断地想明天要几点起,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就绝对是那个时间,有时连一分都不会差。
吃完早饭后,我们就坐面包车上了苍山,苍山学堂在桃溪谷(好像是一个风景区)里面,而这个桃溪谷又在苍山上。我进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风景好好,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了桃花源,我身边的人也都禁不住称赞苍山学堂的环境。这里有鸽子、天鹅,还有鸡,后面还有一片茶园和一座山,而且苍山学堂里几乎处处都能见到水。
会议室安排在右边的屋子里,里面放了张椭圆形的大桌子,大概也就能坐20人左右。杨东平院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首先发言让我们自我介绍。文人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傲气,好像全世界都阻挡不了他们,即使输了也还是不愿承认,我Daddy也是这样。轮到我时,我就粗粗介绍了一下自己和“袁小逸模式”,大概因为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我是一个人来的,所以在看到我单独做自我介绍时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下午去了大理当地“在家上学”的学校,名字叫“那美”——那边很美。它的创办人是萧望野老师,这所学校和很多“在家上学”一样,也是类似家庭式的。先不说萧老师的灵性教育到底怎样,她的精神确实难得。“在家上学”目前还没被国家认可,社会上也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想要把一个“在家上学”的学校坚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就是在家上学,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当然最清楚了。
吃完晚饭,大家都和萧老师握手道别,其中有一位阿姨似乎和萧老师很投缘,在道别时情绪很是激动,两人拥抱了好久。接着我们去了洱海,那里的风景只能用“美呆了”来形容,面朝洱海,背朝苍山,我越来越喜欢大理这个城市了。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交流得比较多,第一个议题是如何界定“在家上学”,虽然大家谈论很多,但感觉没几个人说到核心,几乎都是在外围绕着谈。到最后,有人提出说如何界定“在家上学”是政府的事,现在“在家上学”都还没发展成熟,谈这个问题还太早了点。关于网校,大家了解得并不多,似乎觉得这还是一个新议题,有很长的时间都在讨论如何解决网上互动的问题。其实这让我有点不解,现在是科技化时代,有文化的人大都懂点电脑,自然也会接触到一些会议室啊、聊天室啊等。人数多的话可能需要找一些特别的软件,三四十人的话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的网校用的就是新浪SHOW和Cenwave。欧美很多在家上学的孩子都接受远程教育,网校在那边已经很普及了,再加上大家也都知道我在网上上课,在讨论这个话题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应过来。原本我想说出实情,但是看到大家都那么热烈地讨论,我开始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他们所讨论的内容理解错误了。

附:小逸12岁随想(袁鸿林)

今天是小逸的12岁生日。12岁是个重要的标志,中国的生肖就12个,因此,12年为一轮。
小逸在我们身边度过了她的第一个12年,走的不是常规孩子的老路——她没有去学校上学,而是“在家上学”。
5岁,她开始走上多家媒体,因为早慧而被称为“神童”。9岁,被报道为神童、“私塾小师爷”,但她的实际教龄应从5岁开始算起。10岁,她出了一本书——《私塾女孩袁小逸》,还通过学校中考而获得初中毕业证书。
现在12岁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基本可以自立了。确实,自7月以来,她在密集而独立地教学,在现场课讲英语和中文,在网课上教英语和日语。作为父亲,我也觉得应该让她有更多的独立空间,我公开表示12岁后我会对小逸放手,她可决定她想做的事情。
恰好此时有个关于“在家上学”的学术研讨会,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尽管远在云南的大理,但她很想去,我们也支持她去,这毕竟是与她的生命密切相关的话题。作为中国在家上学的孩子,她是老资格的,对此,她是有充分的发言权的。一个12岁的孩子,只身前往千里之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本身,就很说明在家上学孩子的境界和能力。
最近她还有一个愿望,想去大学看看。她对高中的知识已接触了七八成,我也赞同让她到大学去逛逛。反正年龄还小,逛上几年都没关系。倘若,在此期间能有所知有所悟,特别是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某种专业方向,那也就更值了。我很赞赏美国的做法,大学都对高中生开放,让他们了解大学是如何学习的,试听一些课程,然后再做选择。可惜在中国,他们只懂搞应试,并不关心上了大学如何学以及以后的发展。
一种很传统的说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似乎早慧还成了问题。在我看来,成问题的是刻板僵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他们不会去为这些孩子创设一些适合他们的条件和氛围。在中国,早慧孩子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己努力学会适者生存的丛林原则。因此早点放手,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只能是唯一的方法了。

附:袁小逸模式总体教学方案简介

1.0~3岁:早早教
主旨:潜能开发。中英双语,多元输入为主,并吸收采用杜曼、七田真等教学方法。
2.4~6岁:早教延续
主旨:发展思维、拓宽知识、提升能力。以多语种语言训练为核心,结合音乐(上钢琴)和数理感受,培养孩子强大的思维能力和各种接受能力。所学:国学经典、《新概念英语》1~2册、日语、法语,并融人文、史地、书画于其中。
3.6~8岁:后续教育跟进
主旨:仍以多语种语言训练为核心,中英文听说读写全面展开,科学知识加量融入,并开始使用外语作为工具学习各科,顺便完成学校小学阶段所设各科知识。
4.9~14岁:后续教育展开
主旨:完成目前学校初高中学科内容,形成孩子自身强项,并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充分准备。此阶段学习,将逐渐与国际接轨,大量使用外语作为工具学习各类知识,接触国外原版教科书,了解各种文化,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以上袁小逸模式教学方案,注重个性化和超前性,结合中西,融通古今,尤其强调关注孩子心理、情商与智商、技能的协调发展。迄今已以“在家上学”和“现代私塾”的小群体形式实施八年,并在继续实践中。目前,该模式代表性孩子——袁小逸(《私塾女孩袁小逸》的作者),11岁,已经中考、获取初中毕业证书,仍在学习。(小逸已经到绍兴文理学院旁听心理学的课程)


四、日日新学堂:绿草地上的“真”教育

一幢灰色平层木制校舍,屋顶斜面交叉覆盖,风格简洁明快,但显得格外牢固结实。门前的大片绿草地上,几个起伏的小山丘给整个院子平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向北走几十米就是沙河,河堤上两排高高的白杨,周边乔木、灌木丛生。远离喧闹的北京城区,日日新学堂吸引着众多的家长和孩子。
日日新学堂是一所为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而逐渐形成的小学校,目前幼儿园部有一百多个孩子,小学部有二十多名学生。这里非常重视体育和音乐,每天上下午,孩子们都会随着音乐做武术操,一招一式像模像样。每年夏天,学校会举办草地音乐节,不仅孩子们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老师们也会同台竞技。音乐节办出了名气,周围的居民都会来参加。
从四个孩子在家上学开始,从一居室办学到租用多个地方,再到建起自己的漂亮校舍,日日新学堂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是学堂的发展之道。

为解决孩子上学,四个家庭办“真”教育

2006年春,王晓峰和张冬青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因为经常接送孩子,夫妇二人和几位家长熟悉起来,有时会谈到下一学年是否要进学前班以及今后到哪上小学的问题。听说现在的学前班已经成为上小学的应试培训班,家长们都不想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这种知识性的训练。
他们所住的回龙观小区是北京一处新建的大型居民区,当时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没跟上,仅有的几所小学,几位家长都觉得不太理想。
孩子上学是个大问题,外部条件不让人满意,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办一所能够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小学堂呢?就这样,他们开始在网上发帖寻求志同道合的家长。
“理想和现实有差距,办学有风险。慢慢的,有的家长认为难度太大,开始打退堂鼓了。”王晓峰后来回忆说,最初提议的家长反复考虑,开了无数次会,从不同角度商议可行性,最后只剩下四名家长。他们决定共同创办一所小学堂,因为孩子们当时大都是四五岁,就从学前班办起,逐步积累办学经验。学堂的定位是家长互助式新学堂,由家长共同管理,共同出资,风险均担。
经过反复思考,他们给即将诞生的学堂起名为“日日新学堂”,对此,他们这样解释: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是一群新式教育的探索者,致力于培养会思考、爱生命的健全的人!
就这样,有四个学生的日日新学堂在一套租来的一居室里开学了。
刚开办时,日日新学堂一度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和争论。媒体也发出疑问:这种新的办学方式能否真正实现家长们的教育理想?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它究竟能走多远?
王晓峰的回答是: 努力实践将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东方的感悟式智慧结合在一起,实现一种‘真’教育。”
在小学堂最早阶段,课程每天不一样,像书法软笔、经典诵读、语文、数学、体育是每天都有的,生命教育、儿童文学欣赏、美术、戏剧表演、音乐是一周一次,科学和手工是一周两次,综合实践每周一次。
他们也把经典诵读纳入教学中,参与办学的一位家长解释:五四之后,教育的片面西化,我们自己传统的东西丢弃得比较多。此外,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比较好,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对这些经典的体验。另外,还开设围棋、武术等课程,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武术不仅可以防身自卫,他们更希望能通过武术学习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品质。

学堂发展超预期 日日新办起幼儿园

日日新因其培养健全人格的“真”教育理念而受到欢迎,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里,学堂的迅速发展也超出开办者们的预期。
学堂里的孩子很快从四个上升到二十多个,主办者也只好从租赁一套居室到租三处不同的教学点。通过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还不断有新的家庭希望加入合作办学。这让开办者们大受鼓舞,学堂的扩大势在必行。由于回龙观区域的幼儿园比较少,很多家长希望把三四岁的孩子送到学堂。如果开办一家幼儿园,非常有前景。
于是,王晓峰和同道者把想开办幼儿园的设想公开贴在网上,当时他们这样写道:
“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们接收了一些从其他幼儿园和学校转来的孩子,他们在原来的学校有这样那样让家长深感焦虑的现象,来到日日新后不久便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都能愉快地学习了。因此我们觉得,如果孩子们能从小就接受日日新的教育,那他们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在珍贵的成长时间内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无疑会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更有意义的东西,而不必在日后花费那么大的精力、那么多的时间去梳理小时候留下的偏差。”
家长将日日新的教育向下延伸,从幼小的孩子做起,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