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20年教子经验 110多个亲子案例 一部带千万父母走出育儿焦虑的心灵读本 早教专家林怡潜心力作 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感动推荐~)

書城自編碼: 194708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林怡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34227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1/195000
書度/開本: 16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3.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算法图解(第2版)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甲骨拼合六集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0
《让孩子天赋自由》
+

HK$ 348.1
《上幼儿园不用愁(父母必读工具书+6册亲子共读绘本+宝宝魔法书》
+

HK$ 82.6
《林怡说早教:育儿体验与感悟(宝宝涂鸦,识字,学外语,玩电脑,》
編輯推薦:
★ 早教专家林怡潜心20年经验力作,带你了解小孩子恼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 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感动推荐~
每个孩子从出生时,就是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完整个体。他每个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都需要妈妈去了解。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包含林怡20年的教子经验和110多个亲子案例,帮妈妈们理解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更为她们解除育儿的不安和忧虑。疲倦时读一读,就可以重获信心和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孩子就像养花,每一种花都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他是一株月季,我们就把他养成那株最美的月季,千万不要因为看到牡丹更富贵,就将牡丹富贵的特性赋予他,等他貌似成了牡丹,又嫌他缺少兰花的恬静与高雅,结果,总在纠结中。
懂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协助他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
——林怡
內容簡介:
孩子虽小,他的世界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早教专家林怡凝结20年教子经验和110多个亲子教育案例,带父母走进小孩子行为背后的大心理:
为什么我家孩子屁股像长了钉子?
孩子太敏感,鼓励让孩子更“沮丧”?
孩子发泄情绪,多大程度算ok?
宝贝不乖的真相,让你明白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的气质类型,帮父母找对教育方向;把握和孩子说话的诀窍,拉近亲子关系;认清上一代的心理伤痕,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懂孩子,才能爱得更有章法~
關於作者:
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
一个超级爱孩子的人,本着“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帮助父母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方法去爱。她创办的林怡育儿网站,现已成为父母们咨询育儿问题、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育儿博客粉丝逾65万。
目前担任《宝贝一家亲》《宝贝“书”计划》等多家电视节目、亲子网站、亲子机构的专家顾问,致力于早教研究与咨询工作,并为《妈咪宝贝》《心理育儿》《父母必读》等多家育儿杂志及报刊撰写早教专栏。
曾出版畅销书:《林怡育儿体验与感悟》《0-3岁宝宝生长发育监测卡》《林怡说早教》《林怡教你玩游戏》等,作品网站累积销量超过45万册,口碑好,深受父母喜爱。
目錄
序 言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Part1 走进孩子的心 |
 孩子虽小,他的世界却不简单。
 他们幼小的心灵有哪些神奇的本能?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联系?他们语言的内涵有多丰富?他们最需要什么?最害怕什么?……了解孩子的心,是爱孩子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3 岁前的记忆去哪儿了?
 孩子越小,情绪感受力越强
 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宝宝“难带”,是在反抗爸妈?
 孩子心里有3 个小人儿
 孩子的儿语,你懂吗?
Part 2 孩子“不乖”的秘密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孩子“逆反期”,爸妈“头痛期”
 “三心二意”≠不专注
 舔着墙壁走,都是爸妈惹的祸
 我家宝贝是“磨娘精”?
 总是抱着大枕头的琳琳
 “一根筋”的琛琛,为何不转弯?
 脏话狠话, 恼人的“诅咒敏感期”
 打人也是爱?
 “捣蛋王”家里有个“大坏蛋”
 认生的孩子更聪明?
 爱你我就黏着你
 “妈妈,不要跟别人说话”
 天哪!孩子的重口味礼物
Part 3 关注孩子的个性 |
 孩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搞怪行为,这与他们的年龄相关,也和他们的个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正因为孩子各个不同,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不同个性的孩子,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教养。也只有这样,我们对孩子的爱才不会被扭曲。
 孩子个性不一样,教养大不同
 谨慎型孩子:旁观是参与的前奏
 雷厉风行型孩子:行动才是硬道理
 敏感型孩子:不切实际的鼓舞让他更沮丧
 叛逆型孩子:道理越讲越歪
 涣散型孩子:3 分钟热度,未必一无是处
 暴躁型孩子:热情是动力,冲动是魔鬼
 合作型孩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执拗型孩子:执著固然好,变通也重要
 特立独行型孩子: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散漫型孩子:管他天崩地陷,我自岿然不动
 别强求改变孩子的性格
Part 4 爱孩子,要用对方法 |
 了解了孩子的个性,也熟知了他们常犯的“毛病”,是不是宝贝的成长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呢?其实,养育孩子最大的挑战恰恰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我们自己。
 孩子的问题,都是爸妈的问题?
 妮妮画不完的画
 辰辰究竟在表达谁?
 你的宝贝被“催眠”了吗?
 爱孩子,怎么可以讨价还价?
 吓唬,让爱变了质
 感受缺失,孩子不是瓷娃娃
 给孩子多少关注才算够?
 到底该不该“打扰”孩子?
 给孩子一个宣泄的空间
Part 5 这样去听、说,孩子知道你爱他 |
 倾听孩子,让孩子自由说话,更让他的心有了自由的空间。
 表达不必拘泥方式,和孩子一起画画、打个滚、讲个故事吧,你会在其中感受他的快乐,他也会在你的一颦一笑里享受被爱笼罩的温暖。
 放慢你的教养节奏,别再对孩子说“快一点”
 躺在草地上的轮滑老师
 好故事胜过大嗓门
 保持沉默,让宝贝自己说
 共情,给孩子加满分
 幽默地对待孩子吧,快乐会播种
 灵活的变通,是爸妈的必修课
 暗示的魔法
 放大优点,才能正面管教
Part 6 好孩子来自好环境 |
 好环境是传递爱的温床。环境的好坏不以物质多寡或档次高低为标准,也不以给予了孩子多少关注来衡量,而以“关系”好坏为重心,以是否适合孩子为准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家为孩子遮风挡雨,成为呵护孩子心灵的港湾。
 爸爸和妈妈,在位却缺席?
 夫妻关系总是大于教育
 “妈妈和奶奶,我究竟该爱谁?”
 “亲子嫉妒”让孩子受伤
 家境好不好,和孩子优不优秀没关系
后记
 妈妈信箱 0 ~ 6 岁孩子妈妈最关心的问题 |
 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孩子一刻也停不下来怎么办?
 孩子老扔东西怎么办?
 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孩子特别迷恋电视怎么办?
 孩子在公共场所失去控制怎么办?
 孩子得不了第一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听不得批评怎么办?
 孩子看见别人吃东西就要,怎么办?
 孩子总是打人、推人怎么办?
 孩子不肯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孩子是个“破坏王”怎么办?
 孩子总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孩子总是捡垃圾,怎么办?
 孩子总不好好练琴怎么办?
 孩子有“自慰”行为怎么办?
 妈妈性情忧郁,会影响孩子吗?
 父母育儿观念差太多,怎么办?
內容試閱
序言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我们怀揣着百分百的爱心,呕心沥血在付出。可是,就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问题”。而当我们纠结于孩子的所谓“问题”时,我们给予孩子的便是自以为是的爱,有时甚至是一种伤害。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令许多父母为之惊心,可这却是不争的事实。20
年教子与早教从业者的经历,让我更深地领会了这句话的奥义。不管孩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剥茧抽丝地剖析下去,我们总能发现,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身上。在灵魂深处,我们与孩子是一体的。父母身上携带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并对其产生影响。
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其他人对孩子的影响就微不足道呢?当然不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任何关系都无法与亲子关系比肩,因此,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永远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心灵最好的“饲养员”。父母的角色当好了,其他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便可以被淡化,甚至消除,而孩子就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滋养,成长得更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亲子之间的这种关系带给了我们福音。只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给他最好的爱,许多的担忧便会销声匿迹。在育儿的路上,我们便可以走得气定神闲。
要想不做“问题”父母,给孩子更好的爱,我们就要掌握爱孩子的正确方法——将孩子视为成长的主体,依循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需求,跟随他的视线和脚步,协助他、陪伴他慢慢前行。当然这需要父母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孩子一起成长。
另一个难以跨越的教养障碍源于父母急切的心态。虽然“孩子的成长是急不得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就陷入某种固有的模式,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的“错误”纠正过来:
孩子坐不住,常常左冲又突的,我要即刻给他按住,让他变文静些。
孩子胆小、内向,这不行,会影响他将来的发展,要逼着他去闯荡世界。
孩子发脾气了,这个坏秉性得速速修理。
孩子太敏感,这还了得,以后怎么适应社会?必须赶紧想办法,让他的神经变得坚强些……
我相信,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的担忧与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孩子就像养花,每一种花都有他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他是一株月季,我们就把他养成那株最美的月季,千万不要因为看到牡丹更富贵,就将牡丹富贵的特性赋予他;等他貌似成了牡丹,又嫌他缺少兰花的恬静与高雅,结果,总在纠结中难以自拔。懂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协助他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
林怡育儿会所成立后,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帮助家长们读懂孩子的心,了解他们作为不同种类“花种”的特性,以适合他们天性的方式协助他们成长。事实证明,家长懂得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爱孩子就更有章法,对宝贝们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看到孩子们的状态越来越好,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很多朋友问我:“林老师,为什么不来我们这里开会所呢?”原因很简单,我只想把这个会所做得更精致,开多了,担心应接不暇,无法保证质量。也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提出各种问题,期待我去解答,但是,因为时间与精力有限,我很难一一满足,只能尽力而为。正因为这诸多的原因,促使我萌生了写作这本书的欲望。我很期待通过这本书,分享我的体会与经验教训,让朋友们从中获得一些助益。
希望我在这里扑扇扑扇翅膀,以我微薄之力扰动一下早教界的气流,引发朋友们更多的思考。如果大家都试着贴近孩子的心,以正确的方式去爱我们的孩子,或许终有一天,真会引发早教界一场前所未有的蝴蝶效应呢!
那是我非常期待的!
林怡
2012 年5 月25 日
Part1 走进孩子的心
孩子虽小,他的世界却不简单。
他们幼小的心灵有哪些神奇的本能?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联系?他们语言的内涵有多丰富?他们最需要什么?最害怕什么?了解孩子的心,是爱孩子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3岁前的记忆去哪儿了?
谈到3岁前的记忆,我特别想提到曾经困扰我多年的一个梦。这个梦可能让人感觉有些沉重,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但是,这是我切身的体验,对我来说,它比其他的案例更有说服力。于是,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将这个梦与爸爸妈妈们分享。
从记事起,我就时常被一个噩梦所困扰。奇怪的是,每次做这个梦,梦的细节总是惊人的一致,就像一个高质量的电影拷贝。梦境真实而清晰,这使我感受到的恐惧更加深刻而真切。这个梦总是从一个黑暗的管道开始。管道不大不小,刚好能容下我的身子,但又卡不住我。周边没有任何依托物或者可供抓握的东西,于是,带着极度的恐惧与无助感,我头朝下坠落……坠落……我多么渴盼有什么东西挡我一下,让这种坠落停止。但是,没有。坠落带来的恐惧是那么的深切,以致我感觉那条黑暗的管道很深,深得没有尽头。在坠落的同时,隐隐约约,我能听到一些含混的声音,这些声音增添了更多恐怖的意味。接着,我看到一个如豆的光源,就如我小时候见到的煤油灯的小火苗,在我眼前摇曳。这个黄色的光源显得有些浑浊,看得不是太真切,但是轮廓还算分明。它也是我恐惧的源头之一。我紧盯着这个光源,在极度恐惧中醒来。醒来后,那种恐惧的感觉依然真实,仿佛一切还在进行中。
这个噩梦困扰了我很多年,总在我状态不太好、比较疲惫的时候袭来。某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莫非这就是我出生时的记忆?奇怪的是,当我如此去认知这个噩梦之后,它便奇迹般地遁去了。很多年过去了,这个梦再也不曾搅扰我的睡眠。而今,这个梦带给我的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个坠落的梦困扰我多年,也直接引发了我关于3岁前记忆的思考,更对我养育自己的孩子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意义。
这些年,我也接触到一些孩子,发现他们能够准确回忆起3岁前的经历。不过,他们各自的表现可能不太一样。
会所有个小会员,在他1岁半的时候,有人为了逗他开心,即兴玩起了一个游戏——从地上捡起一片枯树叶,在两只手里倒腾几下,然后藏在某只手的手心里,让小男孩来猜树叶在哪里。小男孩看着人家玩这个游戏,似乎没有理解这个游戏的规则,也没有对游戏显现出特别的兴趣。大家觉得无趣,也就不再这样逗他。但是,时隔一年半,就在小男孩快3岁的时候,某一天,看到满地的落叶,小家伙居然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玩起了他1年多前看人玩过的“猜树叶”游戏。更有趣的是,因为他的手太小,每次倒腾完,那片树叶总是露了一大截在外面。可他一点儿都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个游戏里。而且,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玩这个游戏,谁教他玩的,这个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可见,他对这个游戏的记忆是以画面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呈现的。
琛琛1岁半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奶奶出去玩儿,曾看到一辆卡车翻到沟里。过了很久之后,当我带他再到那个地方玩时,他竟然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昨天在这里看到一辆卡车翻沟里了。”他混淆了时间,却清晰地记得那个场面。如果没有故地重游,不是那个场所触发了他的记忆,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呢。倘若他语言能力发展得不够好,即便他事后记忆被触发,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一切,我可能就会自以为是地判定他把3岁前的记忆弄丢了。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如果我们接他回家的路上问他学了什么,吃了什么,他往往回答“不知道”。于是,有的爸爸妈妈就会因此很焦虑,生怕孩子融入不了幼儿园的生活,或者学习能力有问题等等。但是,如果不给孩子压力,当遇到某个恰当的场景时,孩子的记忆却很可能被触发,于是,他所谓“不知道”的结论就会被他自己的表现所推翻——他可能突然念起在幼儿园学的某首儿歌,跳起老师教会的某个舞蹈动作,甚至开始描述他在幼儿园的经历。于是,他那些看似弄丢了的记忆经由某些画面触发,就会奇迹般地重现。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发生的一切,很多人就误以为孩子3岁前的经历对他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甚微。因为这种认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不太注意我们的言行,结果就会无意间对孩子产生影响,带给孩子很多负面的东西。直到某一天,这些影响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我们才想起要去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归咎于孩子自己。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我们身上,与孩子无关。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从他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3岁前经历的一切不会白白浪费,它们会以某种方式在我们心灵深处刻下印痕,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潜意识不辨好坏,对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特别青睐。因此,在孩子的童年,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温馨的、奇妙的记忆,就相当于给他的潜意识输入了正面积极的养分,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曾在博客上发了一篇《3岁前的记忆去了哪里?》的文章。出乎意料的是,这篇博文很快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一天之内被点击将近15
000多次,并且不少人在这篇博文后发表评论,声称他们清晰地记得3岁前的经历。
一位网友提到:“我一直记得一个场景:我穿着橙色的衣服,扶着椅子站在地上(应该还不会走路),阳光从大门口照进来,很温暖。”
另一位网友则写道:“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爱能带给彼此无尽的奇迹。3岁的女儿,重遇一岁半时的早教老师,一眼就认出他了,并且直接喊出他的名字,信任地坐在他的怀里,与他拥抱,就像一岁半时那样。相信,这就是爱的力量!”
正如上述两位网友提到的那样,儿时那些温暖的回忆确实能带给我们爱的力量。我自己,一直记得一个很温暖的场面:屋后,菜园子里。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飘来阵阵淡淡的花香。蜜蜂嗡嗡着,在花丛中飞舞。而我,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留着当年流行的“西瓜皮”发型,拎着一个蓝色的塑料小手袋,满心欢喜盯着大门,等待爷爷出现。春日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暖融融的,让我安心、喜悦。那是我第一次准备去远行——跟着爷爷去十几里外的资江对岸看姑奶奶。那时,我不到3岁。
那么多年过去,这个温馨的场面始终历历在目。每当想起这个场景,我的内心深处就有个声音响起:总有些场景值得重温,总有些未知令人期待。成人后,当我沮丧、悲伤、失落的时候,这个场景就会在我情绪极度低落时乍现,给我爱的力量。
当然,一些负面的记忆未必都是不好的。我们不可能,也无须给孩子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毕竟,他将来终究要面临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如果完全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孩子长大后就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去自我调适。况且,某些负面的记忆也会触发我们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最终转化成正面的能量。很多艺术家的辉煌成就都得益于他们童年的创伤经历。
了解了3岁前记忆的去向与作用,我们就可以尽可能营造一个温暖而充满爱的环境,带给孩子更多快乐而美好的早期记忆。比如,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爸爸妈妈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去同一家店买他最喜欢吃的蛋糕;和孩子反复玩儿同一个游戏,几分钟就行。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给孩子的记忆银行存储些温馨的片段。
当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在3岁前有了一些创伤经历,我们也无须过于焦虑。放下它,淡看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宽厚的爱,他自然会从中获得疗愈。
孩子越小,情绪感受力越强
一个才几个月的小婴儿坐在婴儿椅上。他的妈妈坐在对面。妈妈双手握着婴儿的小手,正在逗孩子玩儿,看起来十分愉悦。小婴儿被妈妈逗得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突然妈妈沉静下来,一脸漠然。小婴儿看着妈妈,继续叽里咕噜“说”着话,看妈妈没有反应,他一边笑,一边用小手拍打妈妈。妈妈依然一脸漠然。小婴儿再度尝试,想要吸引妈妈的注意,可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于是,他沮丧地哭了起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即便是几个月的婴儿,他们对妈妈的情绪也有着强烈的感受力。
另一个实验更加神奇。
同样是妈妈与婴儿面对面。首先,妈妈以愉悦的表情向婴儿表达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接收到妈妈这种愉悦的情绪,显得十分开心,手舞足蹈,不时咯咯发笑。接着,妈妈改变脸上的表情,表现得很不开心,或者换之以其他负面的表情,但表达的却是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依然显得很开心,似乎看得出妈妈的表情与真实的情绪有反差,认为这很滑稽,并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之后,妈妈再度变换表情,装出一副笑脸,去表达一些负面的情绪。婴儿看到妈妈的笑脸,显得很困惑,继而哭了起来。当妈妈再度以前两种方式跟婴儿互动时,他又表现得很开心。最后一个环节,妈妈以负面的表情表达负面的情绪,婴儿立刻又哭了起来。实验的结果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婴儿总是能揭开妈妈虚假的表情面具,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真实的情绪,并以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等积极的方式回应妈妈那些积极的情绪,以哭等方式回应妈妈的负面情绪。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婴儿对他人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感受力,并且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他会忽略表情,呈现情绪优先的特点。
出于好奇,很多家长私下也作过同样的尝试。结果发现,越小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越强,越大的孩子,越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孩子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我们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困惑。
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耐着性子给孩子讲半天道理,他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挑战自己的极限,非要等到爸爸妈妈失去耐性,大光其火,他才意识到爸爸妈妈是动真格的,变得老实起来。这样的因果关系很容易给爸爸妈妈一个假象,以为爆发情绪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依赖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结果是,孩子的挑战不断升级,爸爸妈妈爆发的力度也随之升级,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无视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沟通的事实,“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问题恰恰就出在“耐着性子”这四个字上。倘若有摄影师跟随我们拍摄,事后再回放我们与孩子交流的镜头,我们一定会发现,当我们“耐着性子”去说服孩子的时候,每一张“耐着性子”的脸上都隐藏着急躁、焦虑、不耐烦甚至愤怒等情绪。尽管我们试图隐藏这些信息,并自以为隐藏得很严密,但是我们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肢体语言及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感受等,总会不经意间泄露秘密。而孩子往往会忽略我们那张“耐着性子”的好脸,直奔主题,透视我们内在的情绪,并受我们情绪的左右,产生恐慌、焦虑、委屈、愤怒等情绪。一旦这些情绪产生,孩子就很容易受这些情绪支配,失去安全感。为了重获安全感,他们不得不变本加厉去试探爸爸妈妈,“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这就是我们“耐着性子”给孩子讲道理,而孩子并不领情的真正原因。
记得有一次,会所来了一个3岁多的孩子。上完课后,小家伙非要留下继续玩儿,不肯跟爸爸妈妈回家。眼看都快1点半了,妈妈“耐着性子”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回去吃午饭,但小家伙不为所动。爸爸妈妈一脸尴尬站在一边,眼看就要按捺不住了。孩子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但他不想屈服,而是更加强烈地坚持要留下来。最终,亲子对抗升级,孩子倒地撒泼,爸爸妈妈完全没了主张。我走了过去,将孩子抱了起来:
“我知道,你不想回家对不对?”
孩子哽咽着说:“嗯。”
“你还想继续玩儿,对不对?”
“嗯。”
“你也不想吃饭,就想在这里玩儿对不对?”
“嗯。”
看到我理解了他的感受,孩子的情绪略微平稳了些。不过,他还在伤心地哭。我不再与他共情,只是安安静静地抱着孩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等待他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哭声小了。与此同时,我感觉到一只小手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起来。他在模仿我的动作。感受到这个动作之后,我意识到这场风暴很快就要平息了。果然,孩子把小脑袋靠在我肩膀上,完全安静下来。看到时机成熟,我温和地对孩子说了一句:“嗯,现在好了,你先跟爸爸妈妈回去吃饭,下次再来玩儿吧。”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下了地,开开心心跟着爸爸妈妈走了。
我之所以能成功地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是因为我平静的表情背后没有隐含其他情绪,孩子从我的脸上读到了安全,从我内在的情绪上也读到安全。我的平静无形中给了他安抚,帮助他更快速地平息下来,并最终听从了我的建议。
我们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是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实。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曾作过一个持续3年的研究,涉及169个样本,样本年龄范围在5~10岁之间。这项研究发现,具有较多负面情绪的父母,其子女的患病概率明显偏高,而性格开朗、幸福指数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明显偏低。这表明,父母的不良情绪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因此,养育孩子,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一个原则:哪怕不给孩子一张好脸,也要给孩子一颗“好心”。
既然小婴儿可以敏锐地察觉我们的情绪,那么,提升我们自身的幸福指数,消解我们的负面情绪,就可以提供更多正面能量喂养孩子内心,给他更多美好的回忆,一个快乐的童年。当然,我们不是神,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不妨通过一些静心活动来协助自己摆脱这些影响,更积极地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教我一招,屡试不爽。正在读书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微闭双眼,视线集中在鼻子尖,排除一切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坚持5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一两分钟也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如果这时脑袋里有什么想法,请不作评价,随它去,再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冥想也是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平稳起来的好办法。时间不见得要多长,一两分钟也会有效果:闭上双眼,想象你的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楼梯,顺着楼梯走下去,走进一座美丽的花园。那正是你梦想中的花园,有大片的草地,各色的花朵、树木,有流水、土坡,还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喜欢什么,就想象里面有什么。走进花园之后,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干脆躺下来。清风徐来,花香扑鼻,流水潺潺,小鸟在树枝上舞着、唱着……观想着这一切,你自在、喜悦、充满了力量……等到准备好,睁开双眼。你会惊奇地发现,负面情绪不见了,疲累消失了,一切都在神奇地改变。
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心灵感应,说起来总给我们很玄妙的感觉。但是,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相关的事实。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家五星级的酒店。洗漱完毕,豆妈将小豆放在床上靠墙的一侧。小豆立刻惊叫起来,连滚带爬地逃到了床的另一侧。为了尽可能离墙壁更远些,她甚至将小身子缩成了一团。看到小豆这副可怜模样,豆妈不由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坏了!今晚非挑战自己的极限不可了。
豆妈从小就怕挨着墙壁睡,尤其在家以外的地方,更是无法忍受睡在靠墙的位置。这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有一次,豆妈借住在亲戚家。关灯后没多久,她突然觉得腿上有什么东西在爬。豆妈尖叫一声爬了起来,赶紧打开灯查看,结果发现床上、墙壁上居然爬着三两条不知名的小虫子。看到那些长着许多腿的小虫子,豆妈一夜无眠。那一晚的经历给豆妈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从此,她再也不敢挨着墙壁入睡了。此刻,豆妈就隐隐有些担心,如果睡梦中突然有小虫子通过墙壁爬到床上来,那可怎么办?理智告诉她,这家五星级的酒店舒适、干净,完全没有那样的可能性。但此刻,无论她如何说服自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心里发毛的感觉。豆妈心想,光自己害怕也就罢了,这小家伙怎么会跟妈妈一模一样呢?她可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啊!这实在太令人费解了!难道连这种癖好也遗传?豆妈确信,在小豆面前,她表现得很镇定,按说,小豆不至于看出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受到影响呀。可是,小家伙的这种恐惧到底源自哪里呢?
实际上,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我们想什么,要什么,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恐惧什么,回避什么……一切都在他的监控之中。很多爸爸妈妈都还没意识到这点。正因为敏感地察觉到了妈妈内心的恐惧,小豆才会有如此表现。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也有过很多类似的体验。那时每逢先生出差,一到晚上,我就会莫名地有种恐惧感。当然,这样的夜晚,琛琛也会睡得很不踏实。奇怪的是,爸爸一回家,我不恐惧了,他立刻就睡得香了。看来,我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恐惧还是被小家伙察觉到了。
林怡育儿会所全日班开班之后,我们对孩子这种直指人心的本能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记得开班初期,有位妈妈在听过我的讲座后,毫不犹豫便将孩子送到了会所。孩子第一天进门的时候,妈妈郑重地将我介绍给孩子:“这是林老师。妈妈相信她。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林老师。林老师一定会帮你的。”妈妈对我发自内心的信赖影响了孩子,于是,在孩子还没有度过分离焦虑期的那些日子里,只要她情绪低落,就会第一时间来找我。每次她告诉我想妈妈或者有别的困难的时候,只要我协助她解决了问题,或者抱抱她,她的情绪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就以孩子入园这件事来说,不管去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不管带班的老师如何,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时的反应都不相同。一个谨慎的孩子,不管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他都会表现得比较谨慎,需要时间慢慢去适应。并且,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者主要抚养人通常也比较谨慎,或者他们对孩子的适应能力缺乏信心,总担心孩子适应困难,内心很焦虑。这一类型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进程就会比较慢。因为适应慢,家长就更容易焦虑,导致孩子也变得焦虑,适应起来更困难。如果家长接纳孩子比较谨慎这个特点,放松地面对,孩子适应起来反而会更快些。相反,一个活泼开朗、很容易接纳他人,对孩子的某些“问题”不那么在意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通常也活泼开朗,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快就打开心扉,接纳老师、接纳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个别的孩子甚至完全没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因此,在《上幼儿园不用愁:宝宝第一次走向社会亲子应对指南》系列丛书的父母篇,我特别强调了一点——要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首先爸爸妈妈自身要放松。爸爸妈妈放松了,孩子才会跟着放松,否则在孩子身上下再多的工夫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家庭成员内心深处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扰动,导致他的行为与状态发生改变。时间长了,看到班里哪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立刻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他们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诸如:甲孩子的奶奶来了,妈妈正疲于应付婆媳关系;乙孩子的爸爸工作压力大,内心有些焦躁;丙孩子的爸爸派驻某国,爸爸妈妈正在适应中……孩子就像灵敏的心灵温度计,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环境中“心灵气候”的变化。
从孩子的这些反应可以看出,在灵魂深处,我们与孩子往往是一体的。他们始终与我们息息相通。我们身上带着的各种信息都会以某种不知情的方式被孩子感应到,无形中对他施加影响。因此,我们焦虑,孩子就焦虑;我们恐惧,孩子就恐惧;我们对孩子不放心,孩子对自己就缺乏信心;我们内心充满了怨恨,孩子就不会充满爱心……反过来,我们快乐,孩子就快乐;我们放松,孩子就不紧张;我们自信,孩子就信心满满;我们富有耐心,孩子就不轻易急躁;我们内心满溢着爱,孩子的内心也会充满爱意……
孩子不仅可以敏感地察觉到家庭成员的内心,就连陌生人也不例外。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们有个邻居,总喜欢逗孩子玩儿,并且以把孩子逗哭为乐。院里所有的孩子,只要见到他,远远的就会尖叫着逃开。琛琛第一次见他便大哭着要逃离,尽管他那天是笑眯眯走过来的,看起来没有恶意,事实上也真没打算把琛琛逗哭。可是,孩子就是这么敏感。
我们经常会提到谁谁有孩子缘,或没有孩子缘,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发自内心喜欢孩子的人,不管哪个孩子见到他,都会由衷地喜欢他。即便很谨慎的孩子也会对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接纳他,最终跟他很亲近。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一见到小孩子就两眼放光。因此,我朋友家的那些孩子个个跟我很亲近。只要到了我家,他们基本都是乐不思蜀。
相反,一个不喜欢孩子的人,孩子通常跟他也会很有距离感。当然,也可能如我那位邻居一样喜欢孩子,但是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孩子也会本能地拒绝他。还有一种情形是,有些人内心深处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当孩子遇见他们的时候,也会感知到那种负面的能量,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拒绝对方。
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孩子,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体察他的感受,就会发现,孩子都是天生的心灵感应大师,无论我们内心起了什么样的波澜,小家伙都可以敏感察觉到,并以他特别的方式反映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孩子有这种本能,但这的确是事实。如果父母更细致地去观察孩子就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本能会弱化,甚至消失。也有少数人终生都感觉强烈,这类人可能会给人“大仙”一般的感觉。如果不懂孩子有这样一种本能,我们就很可能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作出不恰当的回应,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利用好孩子的这个特点,就可以不着痕迹地对其施加影响,使育儿这件事变得轻松。
首先,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孩子是个好孩子。我们这种坚定的意念,孩子可以察觉到。孩子觉察到了,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并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我们成天把孩子的“问题”挂在嘴边,即便一些问题他原本没有,也会随着我们的谈论慢慢随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它完全符合“吸引力法则”,即你想什么,期待什么,坚信什么,担心什么,什么就会来临。
其次,我们要修炼好自己这颗心。只要我们自身心灵成长了,就可以避免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明白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这层关系,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说明就到了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了。因为,孩子的问题,根源往往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我们的问题被孩子复制了,或者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模式有待改进等等。也可能,孩子并没有“问题”,是我们自身不了解孩子有某些阶段性的需求,所以才会把孩子那些正常的表现误以为是“问题”。就算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在我们自身没有改变、没有成长之前,试图去改变孩子,效果也不会明显,甚至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导致他所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或者某个“问题”消除了,又引发新的问题。不过,我们自身的问题往往很隐蔽,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即便有人指出,我们也可能会本能地排斥。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养育好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就以小豆这个案例来说,只要豆妈自身的恐惧消除了,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挨着墙壁睡也很安全这样的想法,小豆自然会察觉到妈妈的改变,从妈妈心灵深处读到一种安全的信息,她内心的恐惧自然也会跟着消除。相反,妈妈的问题解决不了,却想让小豆勇敢地接受挨着墙壁睡这件事,那一定是徒劳的。
又或者,如果小豆妈坦然承认自己害怕虫子,而不去回避这个问题,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小豆,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豆妈:你为什么不肯挨着墙壁睡呢?
小豆:我害怕。
豆妈:哦,你害怕呀!那你害怕什么呢?
小豆:不知道。
豆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害怕挨着墙壁睡。我害怕有小虫子。
小豆:会有小虫子吗?
豆妈:你觉得呢?
小豆:会有吧?
豆妈:那我们来找找看吧。
之后,带着小豆各个角落搜寻一番,敲打敲打床铺、柜子,看看有没有虫子跑出来。再跟小豆继续讨论。
豆妈:要有虫子,我们一敲打床铺、柜子,它们害怕了就会跑出来。我们找到小虫子了吗?
小豆:没有。可是,他们要是躲着不出来呢?
豆妈:那就说明它们怕我们。我们就不需要怕他们了。
小豆:要是它们晚上悄悄跑出来咬我们呢?
豆妈:你担心它会咬到你吗?放心吧,妈妈会保护你的。
经过这一番讨论,孩子的恐惧就会消除大半,甚至完全消除。即便消除不了,也可以得到缓解。倘若真的看见了虫子,顺便把虫子给消灭了,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力量。他会明白,原来虫子比自己弱小多了,并不值得害怕。
这些年,我遇见过不少爸爸妈妈,他们读了大量育儿类、心理学类书籍,结果反而变得很焦虑,在育儿这条路上战战兢兢,走得非常辛苦。他们的孩子不仅没有因此受益,反倒因为父母过于焦虑而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把书读偏了,用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事情,该重视的,我们要重视,但是如果重视过度,或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的行为,将某些行为的危害夸大,由此变焦虑了,就一定会事与愿违。焦虑是养育孩子的大敌。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不妨先放下纠结,放下焦虑,试着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我们的心态改变了,孩子自然会察觉到我们的变化,跟着改变。当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跟着感觉走。只要我们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我们和孩子的内心更加安宁、喜悦,通常就不会有错。
当然,要放下焦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比较难。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转变过程。因为人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反应,这些反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并被固化,我们称之为习性反应。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避免陷入习性反应的最好方式不是强求自己改变,而是试着去察觉自己当下的感受与情绪:他这样让我很愤怒很受伤无能为力有挫败感……虽然这样做不能立竿见影地从根本上解决掉我们的问题,但至少,它可以将我们的心拉回自己身上,防止我们一时冲动,做出无意识中伤害孩子的事情。并且,如果我们经常这样自我觉察,就能更好地自我反省,最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事模式,让一切变得越来越易于掌控。
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有害的习性反应,需要经历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阅读一些身心灵修养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开展一些身心灵修养的活动,如瑜伽、静坐、冥想等,有可能的话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工作坊,对提升我们的心灵修养会有好处。
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的自我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比如,我们可以试着做这样一件事:回想我们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它们发生时自己的年龄,并分析这些事件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是负面的,我们是否还会在某些情景触动下陷入当年同样或类似的心境?我们现在对某些事情的反应模式是否与父母当年的反应模式一致,或者与我们当年面对父母时的反应模式一致?抛开当年那些不愉悦的体验,它是否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负面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会消除。这些事件带来的负面能量就会转化成正面能量。
以我自己为例。我父母有5个孩子,就我一个女儿。也因此,母亲会更偏爱我一些。那时候,农村唯一的娱乐活动是看露天电影。小伙伴们常常是一部电影赶好几场,翻来覆去地看,从不厌倦。如果在自己村里放映,我还能有机会去看,要是在邻村放映,那妈妈是绝对不准许我去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妈妈担心我的安全。其他一些离家远一点儿的活动,我也是不能参加的。于是,小伙伴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同行的时候,我只好独自窝在家里生闷气。时间长了,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我开始胡思乱想,或者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环境中发生的一切。比如,小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如何互相打招呼,蜘蛛如何捕食……
很多年来,我都认为母亲如此管制我,是导致我内向、不善交际的根本原因,并深以为憾。成年后,我发现,每当我遇到某些事情,我总会不由自主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而这些反应模式与我儿时对母亲的反应模式完全一样。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暗示自己:一切都过去了,我可以自己做主,我可以换一种新的模式生活。此后,改变悄悄发生了。
当然,在我自己成为妈妈之后,我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对童年的经历带给我的影响也有了新的思考。其一,因为习惯了独自消磨时光,我耐受寂寞的能力超强。其二,当年的胡思乱想,使我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也因此,我常常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灵光一现,脑子里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成就了今天的我。其三,当年观察蜘蛛蚂蚁的经历让我变得很专注,只要我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完全不受打扰。这使我做事情注意力更集中,也更有效率。其四,当年生过闷气之后,我找到了自我排解的办法,这使我变得更坚韧,并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通。其五,在我换了一种方式看待我童年的这些经历之后,我内心的阴影消除了,也不再那么内向了。尽管我仍然很享受独处的时光,没事儿喜欢宅在家里,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交到更多的朋友。
童年那些曾经带给我负面能量的事件,都在这样梳理的过程中转化成正面能量,成为我养育孩子、从事早教事业、帮助自身心灵成长最佳的养分。要完成这个转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当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拥有越来越多的正面能量时,孩子自然就可以从我们这里感应到更多有益的成分。不仅如此,我们以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他未来的成长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最后,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因为孩子具有心灵感应的本能,当他进入某个环境,接触到某些人表现得特别抗拒的时候,建议不要强求他。他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他的理由。尊重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Part2 孩子“不乖”的秘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孩子“逆反期”,爸妈“头痛期”
“逆反期”或“反抗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概念。两岁左右(这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年龄段,每个孩子进入逆反期的年龄都会有差异,或早或晚),大多数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国外称之为“terrible
two”。说“不”,以各种方式跟爸爸妈妈对抗,是孩子这个阶段最典型的表现。孩子进入“逆反期”,爸爸妈妈就跟着进入了“头疼期”。由耐着性子说教到不知所措,再到抓狂,是大多数爸爸妈妈面临孩子“逆反期”的真实写照。更令爸爸妈妈头疼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逆反期”可能还不止一两个。
实际上,“逆反期”并不可怕,相反它有着特别的意义。只有当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强烈的想要主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逆反行为才会出现。人世间所有的爱都为了靠近,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远离。成长是孩子必然的需求,也是爸爸妈妈最大的愿望。而“逆反”正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征兆,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因此,“逆反期”是孩子心智发育上了一个台阶的信号。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这本是好事一桩。可是,这样的一桩好事怎么会让那么多的爸爸妈妈头疼呢?无他,恐惧而已。
人最怕的是什么?怕未知,怕控制不了局面。孩子进入“逆反期”之后,因为他总是对抗我们,原本很乖巧、很可爱的小家伙突然间让我们失去了控制——孩子“不听话”,出现冒险行为,不知道哪天会出现不堪设想的状况;孩子“不听话”,我们因失去控制而无能为力,这使我们内心变得软弱;孩子“不听话”,我们缺乏应对的策略,我们会有无能的感觉;孩子“不听话”,我们在旁人面前很没面子……于是,恐惧油然而生。而我们应对孩子“逆反期”的策略欠佳,又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对抗行为升级,或者在我们的高压政策下,孩子身上的“刺”被磨光了,他变得乖巧了,却又引发其他的问题。即便孩子的童年没什么激烈的反抗征兆,但待他进入青春期或者成人之后,我们又会惊恐地发现,他的“逆反”爆发性地回归,而我们再也无力收拾残局。
了解孩子具有“自我意识萌芽,走向独立的欲望滋长”这样一个必然的发展阶段,并且看到这个阶段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积极意义,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的时候,就可以从容些,更多的时候不会被激怒,转而寻找多种应对的策略。
应对孩子的“逆反期”,最怕的是对抗,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逆反,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畏缩。因为,亲子对抗的结果通常都是爸爸妈妈处于强势地位,孩子处于弱势。爸爸妈妈的高压政策会打压孩子的自我意识,降低他的自我价值感,导致孩子压抑自己,不敢表达真实想法,表面看起来很乖巧,内心深处实际上积攒了相当多的负面能量。这种负面能量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他控制不住,就会以不可预知的方式爆发,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截流不如导流。截流可以抵挡一时,却会在抵挡不住时遭遇更为强劲的冲刷。以恰当的方式导流,则要了解孩子“逆反”的本质——自我意识增长。孩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宣告:“我长大了!我能行!我可以自己控制一切!”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孩子发展的需求,顺势而为。
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孩子的“逆反期”,避免亲子冲突:
第一,尽可能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给孩子自由,让他自己做主。至于什么是原则性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顺应孩子的需求加以疏导。当孩子表现得“逆反”的时候,我们先要思考:他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前面提到的那个不肯离开会所的孩子的例子,算是典型的“逆反”表现。对抗的结果是,他倒地撒泼,让爸爸妈妈抓狂。而不跟他对抗,换之以共情,让他觉得自己的需求得到了理解,他的自我意识因而得到了保护。在他平息下来之后,我“征求”他的意见,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自己作出了离开的决定,同时又给了他“以后再来”的期待。于是,他最终欣然听从了我的建议。
再看另一个案例。
某天,姐姐们在会所大厅的墙壁上挂了一根绳子,上面夹了很多小夹子,用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有个3岁多的小男孩把绳子摘下来,扔在了地上。妈妈批评孩子不该这样,并坚持让孩子把绳子挂回去,但他不为所动。我走过去,面对面看着孩子:“你是想试试这根绳子摘下来以后还能不能挂上去,对吗?这真是个很好的主意。我估计你很快就能把它挂回去。”孩子立刻行动起来,把绳子挂回去,并把悬挂在上面的作品弄得整整齐齐,然后回过身,一脸自豪地看着我。我笑看着他,竖起一根大拇指,以很惊讶的语调夸奖他:“你可真够神速的,这么快就全都挂好了?”
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从正面引导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想法的好孩子,于是,他有了“我真行”的感觉,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觉,不用我再去劝说,他自然就会按照我期待的方向去行动。事后的赏识更是无异给了他一碗心灵鸡汤,让他畅快无比。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他内心满溢着愉悦感、自豪感与价值感,他“逆反”的能量自然被消融,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不乖巧呢?
第三,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也是解决“逆反期”冲突非常好的策略之一。当然,我们给出的选择最终的指向应该是同一个目标,而不是两个反向的目标。
有一天,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玩。临走的时候,奶奶要求孩子自己穿鞋,但是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动。他在跟奶奶较量。因为他很清楚,只要他坚持不穿,奶奶终将按捺不住并出手解决问题。祖孙俩较量了不少时间,看来不会有结果了。
我蹲下来,以“羡慕”的眼神看着孩子:“你这鞋子好漂亮啊!穿上肯定特别好看吧?要是我也有这样一双鞋子,那我可太高兴了。”这是我一贯的伎俩,孩子们通常都会被吸引住。果然,这句话有效地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漂亮的鞋子”上了。
“奶奶,你知道××穿鞋有多快吗?肯定不知道吧?”我与奶奶对视一下,奶奶心领神会。她立刻回应:“这我还真不知道呢。”这话暗示他很能干。他的小脸上已有得意之色。
“××要自己穿,肯定比奶奶穿快多了。哎呀,要是奶奶穿,得急坏我。”进一步暗示他很能干。这时候,小家伙已经动心了。我趁势补了一句:“你看,那边有个小凳子,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面穿,也可以坐那边的地毯上穿。你想坐在哪里穿呢?”“我要坐在小凳子上穿。”小家伙坐在小凳子上,争分夺秒穿起了鞋子。于是,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第四,王顾左右而言他。一旦对抗产生,我们很容易与孩子持续地纠结,导致对抗升级。当对抗的能量积聚到某个极限,我们就可能因为耐不住性子而爆发。此时,我们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对抗与妥协,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呢?”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思维模式,这第三条路通常是有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处理孩子迷恋动画片、不肯去洗澡的小故事,就会明白如何去寻找这第三条路啦。
妈妈:“该洗漱了。”
孩子:“不洗,我还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可是到洗漱的时间了呀!我们明天还可以看呢。”妈妈坚持。
孩子:“我就不去洗澡。我就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升级。
妈妈:“不行,必须得去洗漱了。”
孩子:“我就不去!我就不去!”
如此,各种的对抗……
结局可想而知。妈妈要么强制孩子服从,要么妥协,让孩子看个够。
如果走第三条路,情形就不一样了。
妈妈:“到洗漱时间了哦!我们去洗漱吧!”
孩子:“不,我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这个动画片可真有意思呀。嘿!要是闭上眼睛,你觉得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吗?”这句话认同孩子的感受,化解冲突,尝试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好奇地闭上眼睛,很开心地回答:“闭上眼睛也能听到呢!”
妈妈:“好神奇啊,闭上眼睛也能听到。我们走到门那儿,离远一点儿,你觉得能听到吗?”继续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也能听到呀!”
妈妈:“你觉得洗漱的时候能听到吗?我们去试试吧!”
孩子很顺从地跟着妈妈往浴室走。当然,妈妈绝对不会忘记带上他洗漱时玩的那些玩具,并且一边走,一边转移话题:“不知道小鸭子能不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呢!你觉得能听到是吧?那小鸭子跳水的时候能听到吗?也能听到呀?小鸭子要是玩跳水游戏,你觉得它能从几米高的地方往下跳呢?要是太高了,你觉得它敢跳吗……”
就这样,只要理解了处在“逆反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并尊重他们的这种需求,经由第三条路,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化解矛盾。在这样的方式引导下,即便处在“逆反期”的孩子,他的“逆反”势头也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像寒冰遭遇春风一样悄然消融。如此,无论爸爸妈妈还是孩子,便都轻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以上述的方式应对孩子的逆反期,与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不相矛盾,它的目标是减少冲突,而非纵容孩子。这些做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也以此向孩子示范沟通的技巧。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果采取上述的方式无效,就要本着三个“到底”——“共情到底、温和到底、坚持到底”来坚守底线。
共情,表示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或情绪。一旦我们表示理解,他就会有被接纳的感觉,他的情绪就会平稳很多,最终就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者虽然暂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却可以心情舒畅很多。他与我们对抗的能量就消减了。
温和的态度可以防止我们失控,而孩子也不会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而有不被爱的感觉。
坚持到底则是为了告诉孩子,我们是可以信赖的、说话算话的。那么,孩子会更加信赖我们,他的内心会更有安全感。同时,他也会因此更加清楚界限,变得很守规矩,不再试图去突破我们的底线。如此,我们与孩子的互动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和孩子彼此都会更加轻松,更加默契,更加易于沟通。而孩子也从我们这里学到更有效的坚持自己的方法。
以孩子要吃糖为例。假定我们定的规矩是每天只吃一颗糖。但是孩子吃完一颗,往往抵挡不了要吃第二颗的欲望,他可能就会闹腾。我们不妨设想以下的场面:
豆豆:妈妈,我还想吃糖。
妈妈:哦,妈妈知道,你还想吃糖。可是糖吃多了对你不好呀。你知道,妈妈很爱你,妈妈可不希望吃了很多糖影响你的健康。你还记得我们的规定吗?一天可以吃几颗糖呢?
豆豆:1颗。
妈妈:你今天吃了几颗呀?
豆豆:1颗。
妈妈:真遗憾,你已经吃过1颗了,所以今天不可以再吃了。只能等明天了。
豆豆:我再吃1颗就不吃了。
妈妈:妈妈理解你的感受。糖甜丝丝的,实在太好吃了。连妈妈都想吃好多颗呢。可是,你知道每天只能吃1颗。你已经吃了1颗,不能再吃了,真是太遗憾了。
豆豆:我就要吃。
妈妈:要是一天可以吃好多糖,那一定很开心。这颗糖是给你明天吃的,我们把它放到柜子上,还是桌子上呢?
豆豆:我现在就要吃。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在孩子还不太明确规则,或者虽然明确规则,但是总想试探我们底线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他多回应几次,帮助他理解规则。在他明确规则之后,如果孩子继续没完没了纠缠,我们就不需要再作过多的解释了。简单共情之后,温和地坚持就好了。
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会耍赖,试图突破规则。比如,当妈妈问他一天可以吃几颗时,他明明清楚一天只能吃1颗,但是,为了达到多吃糖的目的,他可能故意回答:“N颗”。此时,我们无须跟他动怒,跟他简单共情就可以了:“哦,是吗?要是能吃N颗,你一定很开心吧?如果给我吃N颗糖,我也很开心呃。”共情的同时,该坚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温和地坚持。如果他反应激烈,我们最好陪在他身边,搂着他,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平静地等待他的情绪平息下来。当然,类似的冲突尽量少发生为好。比如,我们可以把糖藏起来,每天只放一颗在外面。一旦成为习惯,孩子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过多纠缠了。
实际上,如果我们思路更开阔一些,也可以仿照上面的方式,跟孩子回应几次后,话锋一转,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就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了亲子冲突,我们从最后一句对话继续:
“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看看孩子的反应,继续:“你看,妈妈都馋成这样了。吃不到糖,就只好吃一个吃了糖的小孩了。啊呜!这个小孩真好吃。再来一口!啊呜!我要吃他的小脸,吃他的小鼻子、小耳朵、小手……”
如此一来,这个亲子较劲的事件就转化成了一项有趣的亲子活动。糖对孩子的诱惑被削弱,不仅如此,他还从妈妈的身上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这就两全其美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我的经验是,当我们的情绪开始起来的时候,最好别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如果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就很容易被他的行为所激怒,导致自己失控。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情绪起来,最好尽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察觉我们内在的情绪与感受上,对自己说:“我又要被他激怒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让我有了抓狂的感觉。我控制不了场面,这使我有一种挫败感……”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失控的概率就会降低,就更有可能冷静下来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咳,其实,他只是个孩子,过了这个阶段,他就不会这样了。除了冲突与放弃,是否还有第三种办法呢?”即便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通常,只要我们足够耐心足够温和,孩子也会更快摆脱这种情绪,变回可爱的小天使。
如果为了一味地避免冲突就放弃原则,那就是在害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立必要的规则,并且坚守住底线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个途径。一个说话算话的父母,与一个见到孩子有要求抵挡不住就退让的父母,前者更能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建立安全感。相反,后者会给孩子不可信赖的感觉。当爸爸妈妈都不可信赖的时候,孩子还可以信赖谁?他的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三心二意”≠不专注
这是个很奇怪的不等式。相信每个看到这个不等式的爸爸妈妈都会在心里打个大大的“?”。按理说,这二者之间应该画上等号才对呀!不过对小孩子来说,这个等式确实不成立,因为他们天生就有一种神奇的本能,那就是一心多用,也就是同时关注好几件事情。这也是他们常常表现得“三心二意”的根本原因。越小的孩子,一心多用的本领越大。孩子之所以具备这样一种本能,跟他们吸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有关。事实上,只要他置身于某个环境,他的各大感官及心灵便都处于开启状态,于是,来自环境的一切刺激——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情绪的……他全都无条件在接收。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总在跟孩子强调要专注、专注、再专注,他才不得不忽略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这个不被我们所知、所重视的本能就逐渐被遏制了。更糟糕的是,因为不了解孩子有这样一个本能,我们还可能误解他,想当然地给他贴上不专注的标签,给孩子额外施加压力。
看《动物世界》等节目就会发现,一心多用是哺乳动物普遍具有的一种本能。不管他们是在嬉戏打闹还是进食,但凡有天敌来袭,它们总能及时发现,虽然不一定能及时逃脱。我想,这也是人类远祖出于生存需要必备的一种本能,最终通过基因遗传了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需要同时应对好几件事情的时候,会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是,在应激状态下,我们的各种感官会变得极其敏锐,一心多用的本能就可能被激发。这就说明,这种本能只是被压抑了。
最早意识到孩子具有一心多用的本能,是在琛琛1岁半的时候。一天早上,婆婆在看电视。琛琛起床后要求听录音机放歌谣。看到小孙子要听歌谣,婆婆很自觉就把电视机关了。没想到,琛琛不干了,非要把电视机再打开。我以为他要看电视,就把录音机给关了。可是,小家伙又不干了,非要把录音机也打开。跟他确认后,我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同时开着录音机和电视机。而与此同时,他面前摆着玩具,正玩得很投入。过了一会儿,趁他不注意,我悄悄关掉了电视机。他立刻意识到,并且不高兴地大声嚷嚷起来。当然,悄悄关掉录音机,一样会引来他的抗议声。这倒是一件新鲜事!莫非他能同时关注这两种声音?出于好奇,我很想考察一下,他是否真的能够完美地兼顾这三件事。安安静静待了一会儿,我突然问他:“刚才电视机里说什么了?”他告诉我,说了什么什么。我又问:“那刚才录音机里唱什么儿歌了?”他又告诉我,他听到了哪首儿歌。分毫不差呀!
这个发现令我深受鼓舞。他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是环境所致,还是一种本能呢?当年我家房子小,家里人多,相对比较嘈杂。琛琛从一出生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即便他入睡的时候,大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有刻意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他听录音机,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难道是这种不完美的环境反而练就了他这种特殊的能力?我无法确定。自从发现琛琛这个特殊的本领之后,我开始关注更多的孩子。结果发现了更多的案例。林怡育儿会所开办后,我更是惊讶地发现——琛琛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一心多用的本能。
记得有个刚刚3岁的小会员,第一次来会所上课的时候,他从头到尾都在跑来跑去,显得很兴奋。看到孩子对课程完全没有关注,妈妈当时很纠结。不过,庆幸的是,妈妈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去管制孩子,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观看。第二天,我收到这位妈妈发来的邮件。她在邮件中特别诧异地告知我这样一件事:这个孩子回家后召集全家上课,他当小老师,其他人当小朋友,小家伙居然把那堂课的各个环节全部呈现了出来。
发生在全日制班孩子身上的类似故事就更多了。小男孩思淼最喜欢玩开公共汽车的游戏,每天手里抓两块积木比划开门关门。上课时,他常常在教室里溜达,但是课程内容,他可一点儿都没少吸收。小男孩畅畅刚入班的时候,从来不参与课程,也不跟小朋友玩儿,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开车、射击等游戏中,但是,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全在他的监控之下。无意中跟他聊起,他总是了若指掌……
近几年,国外也有研究证实了孩子具有一心多用的本能。如果我们强求他“专注”于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违背孩子成长需求的做法。
我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要求我们给他读书,但是,我们刚给他读了一两页,他就跑一边玩玩具去了。于是,我们认为他没有关注,很无奈地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当发现我们停下来之后,孩子往往会跑回来要求我们继续读。如此反复,仿佛专为了折磨我们。不了解孩子可以一心多用的妈妈就会为孩子的这个行为抓狂,或逼迫他安安静静待在身边听,或无视他的要求,不再给他读书,以此来惩罚他的“不专心”。如果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就无须在意他是否在身边看着书听我们讲,只要他有需求,我们尽管自顾自继续讲下去就好了。如果不确定他是否在听,可以暂时停顿一下,看看他的反应再继续。不仅如此,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时不时给他放点背景音乐,或者外语、古诗词等音频材料,通过这些给予他听觉刺激。当然,也不能走极端,因为孩子可以一心多用就拼命给他多方位的刺激,甚至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相反,我们一定要观察孩子,看他的反应。当有迹象表明,孩子不想要这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收手。把握度很重要,一切都要以孩子的反应为准绳,随时调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爸爸妈妈会感到疑惑:如果不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他将来会不会变得“不专注”呢?实际上,“专注”与否首先是受我们的意志支配的,跟人类这种一心多用的本能不抵触。如果习惯了在一个相对嘈杂的环境里游戏,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会发展得更好。这一点,我从琛琛的身上看到了明显的效果。相反,假定我们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营造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那么,他习惯了这样一个环境,一旦环境变得稍微嘈杂点,他就会受不了。
虽然孩子有一心多用的本能,但是,当他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他一样可以自如地屏蔽掉其他信息。这算是孩子的又一个本能。当然,这样的情形一般发生在他内心有足够安全感(比如,我们陪伴在他身边,他觉得很安心,或者在一个他非常熟悉的环境,他很清楚这个环境不会带给他任何伤害)的时候。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玩某个游戏或玩具,玩得很入神,即便我们去喊他,他也跟没听到一样。当孩子听不到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同样会很恼火,以为他“不乖”,无视了我们的“权威”。这种评判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听到”,除了他正在关注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被他屏蔽掉了。了解了孩子这个特点,再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如果不需要打扰他,我们最好三缄其口,给他一个专注做事情的机会。如果需要打断他,那就走过去,搂着他的小肩膀,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提醒他注意,而不是在一边喊,越喊声线越高,火气越大,直至最终爆发。
后记
完稿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不清楚这本书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响。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观点的理解常常有偏差,有时候甚至南辕北辙。所以我在写每一篇文章时都试图考虑得更全面些,以免带来歧义,但是仍然可能会有考虑得不周全的地方。因此,我非常期待读者朋友抱着参考的目的去读,千万记住没有任何一本育儿书能让您“照方子抓药,根治百病”。
这段时间,我一边写书,一边抽时间在微博回复问题。回复的问题越多,我就越困惑。我发现一些家长不看我给其他人的回复,雷同的问题一提再提,或者虽然看了我以往的回复,但根本就不想尝试在这些基础上去变通。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只关心自己的问题,也不想去作更多的探究,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在寻求帮助。二是我们习惯了遇到问题寻求标准答案,缺乏变通的技巧。可实际上,很多问题是有共性的。学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变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社会,大家都难得沉下心来阅读专业图书。所以我很想让我这本书故事性、趣味性强一些,使读者读来更轻松、更富有趣味。具体效果有待检验,我只能说,我尽力了。习惯了快餐文化的我们都喜欢直奔主题,遇到了问题,最好直接告诉我处理问题的办法是123;孩子几个月,告诉我怎么样教育就OK,我照着这个步骤回家一试,灵了,万事大吉,不灵则视为“庸医”。一切都简简单单,可操作性强。殊不知,孩子的个体差异实在是太大了,怎么会有一种解决所有家长的问题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自己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变通出来的。因此,这本书,我特意写了一章“关注孩子的个性”。我很想以我的经验教训警醒大家:个体差异永远是存在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之大甚至出乎我们的想象。养育孩子,从来就没有哪种方法可以让你照着一成不变地去实施。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机械地去操作,就一定存在问题,甚至反而可能带给孩子不良影响,不如跟着感觉走的好。养育孩子不像生产产品,只要管理好生产线,出好产品的概率就大大提升。明白这点,这本书才能对您起到作用。
孩子有他生理的生命,也有他心理的、灵性的生命,他们永远都在成长。对于一个永远都在成长的孩子而言,方法也必须是活的,需要跟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很多家长在咨询我时,常常会说:“这个方法我用过了,但是已经不灵了。”不灵就对了,说明孩子又成长了。但是这个方法不灵,未必就不能用了。我们依然可以变通了,换一种方式去用,一样有效。
爱孩子,有法可依。但是,法为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用,产生的效用一定各个不同。武侠书里的练武之人都期待得到一本武林秘籍,以为从此便功力大进。然而,无论是《葵花宝典》还是《九阴真经》,一本武林秘籍招式并不多,融会贯通了,才懂得变化,才能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不同的人练同样的功夫,有的人把握一二,有的人把握八九,功力自然也就悬殊之甚。有招只是入门,从有招到变招,再归于无招,才能出神入化。爱孩子,要有方法,用对方法。但是,只有以孩子为出发点,摆脱惯常的思维定势,才能顺应他的需求去变通,让同一个方法变幻出不同的套路,为孩子欣然接受。
当我们彻底摒弃自我中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变通时,才可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顺应孩子发展的需求,举一反三,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另一个令我忐忑的是,做这一行久了,我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这件事,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不得,或者道出来就变了味道。养育一个好孩子,很多时候靠悟,并不可教。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看到孩子的某个行为,某种现象,只要你懂孩子,你很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处理。可是要说出来,让它成为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很难。也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常常陷入困境,有头大的感觉。
我原本想在这本书里写一篇家长平和淡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的文章,但最后还是去掉了。大家都知道平和淡定的好处,可就是很难做到。
养育孩子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修炼初期,我们“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看到孩子有某个问题,盯着的就只是那个问题,一心想的都是如何去改造孩子。
修炼中期,我们“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阶段,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而不仅仅是纠结于孩子的某个行为是否有问题。我们会明白,原来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其积极意义。进入这个阶段,我们的焦虑少多了,但还是不断有焦虑的时候。
继续修炼到某个高度,我们才会归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此时,再看孩子的某个行为,我们会由衷而欣慰地感叹:这才是孩子呀!孩子就该这样!到这个阶段,我们不会再纠结于去改造孩子,而是全然地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我们自己也变得淡定、平和、内心强大。养孩子便如顺水行舟,轻轻松松。就算偶尔遇到某些问题,我们也不会停留在表面,而是会试着读懂孩子内在的需求,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此时,我们会发现,爱孩子,其实很简单,我们根本就无须费尽心力去寻求应对的方法。方法就在那里,自自然然,如同水,放入不同的容器,就呈现不同的形状。这种变化不是刻意的,只要顺应容器的造型,自然融入就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还有很多话想说。孩子们总在给我灵感,给我智慧,给我深深的感动与震撼。跟孩子们在一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他们时时都会带给你惊喜。因了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也许,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度产生写作的冲动吧。
最后,感谢这本书的编辑王雪颖女士,感谢李涛先生、田明女士及林怡育儿会所的所有老师们。感谢的理由各不相同,大家自能知悉,这里不再赘述,就此打住。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