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图说大唐帝国(历史看得见!国内首套图解历史书系——一套令你全面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王朝盛衰的历史书。本书着重解读最强盛王朝的盛衰,重现“天可汗”的盛世荣耀。)

書城自編碼: 19577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陈楠
國際書號(ISBN): 9787543070400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3/4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1.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人都是超级个体:十大能力助力个体商业变现
《 人人都是超级个体:十大能力助力个体商业变现 》

售價:HK$ 93.2
偏见的本质
《 偏见的本质 》

售價:HK$ 115.6
我的家人抑郁了
《 我的家人抑郁了 》

售價:HK$ 82.4
鼠狗之辈
《 鼠狗之辈 》

售價:HK$ 58.9
数实融合
《 数实融合 》

售價:HK$ 80.2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售價:HK$ 57.8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售價:HK$ 105.0
人生脚本
《 人生脚本 》

售價:HK$ 92.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1.6
《 图说大秦帝国(历史看得见!国内首套图解历史书系——一套令你全面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王朝盛衰的历史书。讲述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风云变换。) 》
+

HK$ 141.6
《 图说大汉帝国(历史看得见!国内首套图解历史书系——一套令你全面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王朝盛衰的历史书。本书是一幅讲述两汉王朝四百多年兴衰荣辱的历史画卷。) 》
+

HK$ 141.6
《 图说大清帝国(历史看得见!国内首套图解历史书系——一套令你全面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王朝盛衰的历史书。本书讲述了大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东方巨龙的盛世辉煌与末代哀歌。) 》
+

HK$ 200.6
《 图说日本史 》
+

HK$ 141.6
《 吕著中国近代史 》
+

HK$ 191.8
《 图解草原帝国 》
編輯推薦:
印刷在书上的图片历史档案馆——历史看得见!历史就是这么简单!
国内首套图解历史书系——一套令你全面回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王朝盛衰的历史书
将史书“经、史、子、集”体系同史学理论完美结合,用易懂的文字全方位解读历史
每本书收录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表格数据,清晰勾勒出各王朝的崛起和消亡历程
內容簡介:
解读最强盛王朝的盛衰,重现“天可汗”的盛世荣耀。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大唐风云》讲述了从618年李渊开国建唐,到907年朱温篡唐建梁近300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唐统一之战,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韦武之乱、“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宦官乱政与藩镇割据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读者把握唐朝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名家论史》精选了8篇历史名家的学术论文,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再一次全方位解读大唐王朝。全书纵横交错,内容丰富,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生动而立体的大唐王朝。
關於作者:
陈楠
1963年生,一直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先后在多所高校历史系任教。出版有学术专著2部,参与合著各类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錄
专题一大唐两都赋——西都长安.东都洛阳
专题二玄武门之变
专题三安史之乱
专题四铁甲雄风——大唐帝国的军队
序言大唐盛世今何在
阅读导航
第一篇史 传
第一章 乱世江山,群雄角逐,谁主沉浮 ——李渊开国建唐
隋末烽烟起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李渊称帝公元617年~公元618年
大唐旌旗遍四方公元618年~公元624年
盛世基石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一代明主,千秋贤皇,开创帝都盛象
——李世民和他的贞观之治
兄弟夺嫡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玄武门之变公元624年~公元626年
贞观之治公元626年~公元630年
“天可汗”的成就公元630年~公元649年
第二章 狐媚惑主,乱政干权,终是巾帼不输须眉——一代女皇武则天
李治登基公元643年~公元649年
“火山”上的皇帝公元649年~公元654年
武则天崛起公元650年~公元656年
称帝之路公元656年~公元690年
武氏王朝及其结束公元690年~公元705年
第三章 盛世基业,半生英明,却教天下人负我!——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韦后乱政公元705年~公元710年
唐玄宗继位公元710年~公元712年
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1年
盛世下的危机公元742年~公元756年
安史之乱的爆发公元755年~公元756年
叛乱平定公元756年~公元763年
第四章 政权支离,社稷荒芜,可叹乱世再现——中晚唐的风雨历程
唐末两大毒瘤:宦官与藩镇公元757年~公元805年
改革自救挽狂澜公元805年~公元820年
争斗不休的朋党之争公元808年~公元835年
唐末农民战争公元859年~公元884年
大唐王朝的覆灭公元885年~公元907年
专题五红颜悲歌——杨贵妃的传奇人生
专题六千古绝唱——唐代文人与唐诗
专题七四方来朝——唐王朝与中外各族关系
专题八鉴真东渡
专题九唐王朝之珍宝——金银.陶瓷.玉器.琴具
第二篇名家论史
唐朝的初盛(吕思勉)
从魏晋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形(吕思勉)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吕思勉)
唐宋时代的庄园组织及其成为村落而发展的情况(加藤繁)
附录隋.唐.五代十国大事年表
內容試閱
李承乾从小就很聪明,深得祖父和父亲的喜爱。武德三年(620年),祖父李渊封仅有1岁的他为恒山王。武德九年(626元)父亲即位之后,册立他为太子,这时,他只有8岁。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守孝,下旨太子监国,初次把朝政交给年仅17岁的李承乾。唐太宗守了一个半月的孝,李承乾就处理了一个半月的朝政。在这一个半月中,太子表现得很好,他遇事果断,能够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赢得朝中大臣的称赞,也令唐太宗感到满意。从此以后,唐太宗就对太子李承乾放下心来,每次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
一直以来,唐太宗对太子很信任,太子的地位也很稳固,但不幸的是,太子患上了足疾。关于太子的足疾是怎样患上的,我们并不清楚,史书上也只是简略地说“足疾”,查阅不到更详尽的资料。总之,由于患足疾,太子的行走就不是很方便,除非不得不外出,比如上朝议政,太子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东宫,很少四处走动。从这以后,唐太宗开始日益表现出对四子李泰的偏爱。
按照唐朝的规定,每个皇子成年,都要到地方上做官进行历练。可是,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把别的成年皇子都派到外地任职,唯独舍不得魏王,把他留在了长安。由于魏王喜好文学,同年,唐太宗还下令在魏王府中设置文学馆,任由魏王招揽学士。
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上书请求编撰一本地理书——《括地志》,得到唐太宗的批准,并在四年后完成。
贞观十三年(639年),朝廷中有一些大臣表现得对魏王无礼,唐太宗说:“人生之事难以预料,假如有一天太子不行了,别的皇子难道不能成为新的储君吗?你们怎么能随便轻视呢?”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巡幸魏王府第,赦免了魏王辖地雍州的死囚,还对其左右侍臣进行了赏赐。
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有意让魏王李泰迁入离他较近的武德殿居住。
……
其实,唐太宗做的这些事,说的这些话,可能仅仅出于父亲对儿子的偏爱而已,并没有别的什么用意。但是,唐太宗没有更深的用意,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会有更深的想法。在太子、朝臣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唐太宗对魏王李泰表现出来的种种偏爱,无异于一种“政治信号”,太子李承乾首先感到了危机。虽然太子很聪明,有一定的能力和才干,能够洞悉一些事情并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在面对储位危机这件大事的时候,他的判断却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又进一步导致他在行为处事上犯下错误。
当时,太子的身边有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太子詹事于志宁、太子右庶子杜正伦等人,他们都是唐太宗派到东宫的官员,负责对太子进行教育。当大家感觉到储位危机出现时,他们就不断向太子进谏,建议太子严格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行事谨慎小心,不要给人落下把柄。遗憾的是,虽然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可是太子却没有接纳他们的劝谏,反而误认为他们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对他们大加排斥和打击。相反太子信任的是身边另外一群人,在这些人中,有吏部尚书侯君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太子的叔叔汉王李元昌等。和张玄素、杜正伦、于志宁相比,这些人虽然年轻、有斗志,但同时也缺乏政治经验,他们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分析和判断,认为储位危机是魏王李泰一派苦心经营的结果,从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魏王党的争斗之上。太子李承乾甚至还派人谋杀魏王,只是因为事情不凑巧,才未能得逞。
此时的东宫内部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太宗派到太子身边的朝臣,他们本来在皇帝和太子之间起着沟通和桥梁作用,原本可以在太宗面前尽可能地为太子说一些好话,以此来帮助太子。可是,太子却明显对他们存有戒心,不信任他们,更不采纳他们的谏言。就这样,太子与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怀疑他们在唐太宗面前告密。另一派并非朝廷中的核心人物,更不能够左右朝政形势,他们在太子的身边只会煽风点火,可是太子却对他们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在魏王李泰这边,没有明显的派系之分,大家都尽心尽力辅佐魏王,对魏王进行劝谏,帮他出主意。比如韦挺、杜楚客、崔仁师、岑文本、刘洎等,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但是李泰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对于他们的谏言基本上都能够采纳,也从不担心他们会在唐太宗面前告密,对他们很信任。
李泰自己也是一个聪明好学、富有才华的人,他还是一个有名的书画鉴赏家,和当时的许多文士学者都有来往。这些文士学者有着良好的文化背景,享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社会舆论。由于李泰喜欢文学,擅长书画,所以深得他们的认同和欣赏,他们自然也为李泰制造了一些良好的舆论,为他树立了很好的口碑。
显而易见,形势正朝着有利于魏王李泰,不利于太子李承乾的局面发展。就在储位之争的形势还没有完全明朗化的时候,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齐王李佑谋反了。李佑是李世民的第五子,母亲阴嫔。他成年后被封齐王,任齐州都督。李佑是一个轻佻浮躁、见识短浅的人,他的舅舅阴弘智对他说:“殿下有很多兄弟,皇上千秋之后,会出现许多问题。你现在应该找一些壮士充实自己的队伍,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才能够自卫。”李佑没有仔细想这件事,就听信了舅舅的话,结交了一批江湖豪杰。当时,齐王府中的长史名叫权万纪,这个人表面上是齐王的人,实际上是唐太宗派去辅佐和监视齐王的。所以,唐太宗对齐王的想法,以及齐王结交江湖人士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并且指责了齐王。同时,权万纪以皇帝的名义,不允许齐王出城,赶走了齐王身边的江湖人士,还把齐王养来玩乐的鹰犬放了。就这样,齐王和权万纪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了。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