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父亲的话题 叶兆言寄小读者 名家寄小读者

書城自編碼: 19846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励志/成长
作者: 叶兆言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179544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0/1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荷兰史:小国大业
《 荷兰史:小国大业 》

售價:HK$ 78.2
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 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

售價:HK$ 66.7
你我皆是当事人(韩国百想艺术大赏获奖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你我皆是当事人(韩国百想艺术大赏获奖电视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取材原著) 》

售價:HK$ 51.8
中产阶级与美国社会转型研究(100余幅珍贵历史图像资料,探究美国现代化之路的成败与得失)
《 中产阶级与美国社会转型研究(100余幅珍贵历史图像资料,探究美国现代化之路的成败与得失) 》

售價:HK$ 89.7
批判哲学的批判 - 康德述评
《 批判哲学的批判 - 康德述评 》

售價:HK$ 101.2
反思的使命(第二卷):胡塞尔与他人的交互思想史(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 反思的使命(第二卷):胡塞尔与他人的交互思想史(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178.3
阿拉伯通史
《 阿拉伯通史 》

售價:HK$ 216.2
瑜伽思想简史(易于中国人理解的瑜伽思想发展脉络)
《 瑜伽思想简史(易于中国人理解的瑜伽思想发展脉络) 》

售價:HK$ 66.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0
《 少年与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张炜长篇儿童文学新作、一首唱给野生动物的赞歌、一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长篇生态史诗。 》
+

HK$ 64.9
《 少年往事 方方寄小读者 名家寄小读者 》
+

HK$ 73.8
《 我有一个狮子军 贾平凹寄小读者 名家寄小读者 》
+

HK$ 64.9
《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 叶永烈寄小读者 名家寄小读者第一辑 》
編輯推薦:
亲朋好友对叶兆言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他们指引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所以,在《父亲的话题——叶兆言寄小读者》的散文中,充满了对这些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正是这些亲朋好友和其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作者从幼时就进行了大量阅读,为其走上文学道路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读叶兆言的散文,有一种恬淡自然、信手拈来的感觉。不管是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好友,都显得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气息,又不知不觉间流淌出浓烈的感情。
內容簡介:
本书系正是借“寄小读者 ”这个光彩夺目的题目,再冠以“名家”二字,组合成“名家寄小读者”
,以打造出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青少年文学书系。我们出版此书系,旨在把当代优秀的名家作品推荐给少年读者们。
《名家寄小读者》所选择的这些知名作家或学者,其作品在华语区域内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知识渊博、生活阅历丰富,作品扎实且题材广泛,不仅为普通读者所喜爱,有些作品也被收录于中小学生语文课本或课外辅导书,因此被“小读者”及老师和家长们所熟知和喜爱。《父亲的话题——叶兆言寄小读者》为其中之一,读叶兆言的散文,有一种恬淡自然、信手拈来的感觉。不管是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好友,都显得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气息,又不知不觉间流淌出浓烈的感情。
目錄
出版缘起
看书·品读
沉默的大多数
流年碎影
论书绝句
野兽之美
文明的历史脚步
新华字典
悠悠长水
剑河倒影
二十世纪的书
纪德文集
唐诗三百首汇评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
拥抱似水年华
书鱼知小
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
霍乱时期的爱情
难得有闲
名与身随
宝像引起的话题
玩半导体收音机
难得有闲
想读书
家学渊源
学日语
学英语
把钟拨快些
等剃头
自行车的前思后想
电视的话题
过年
记忆的岁月,心头的人
文学少年
文学青年
纪念
父亲的话题
人,诗,音乐
红沙发
徐老师
陈瘦竹先生
不肖子弟
纪念一个明友
我写的几个旧派人物
长征,众所周知的故事
总统的自诩
总统的自诩
拿什么吓唬孩子
语文和我们的关系
少年心事当拿云
新概念的作文大赛
清华的分数线
三十年的书生活
金华的双龙洞
不喜欢屈原的理由
皇帝跑哪去了
三次中学讲课记忆
爸爸,我们去哪儿
文学有什么用
革命性的灰烬
童子军的回忆之一
童子军的回忆之二
童子军的回忆之三
寻找潘德明
內容試閱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情况会怎么样,还真有些说不清楚。如果不是报纸上爆炒,也许我都不可能成为他的读者。我们似乎还有些相似之处,都喜欢写,主要是写小说,偶尔也弄些随笔。在他逝世以前,我和他几乎是两个亳不相干的人。他的作品我读得不多,偶尔看过几篇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随笔,觉得不错,也没想到把其他的作品拿来细读。他的死,使自己的书籍转眼之间畅销,而我也不能免俗地把他的作品都找来了,洋洋洒洒几大本,有的读了一遍,有的读了好几遍。
我喜欢王小波,暗自惭隗为什么没有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成为他的读者。我感谢那些在他死后爆炒他的作品的人,炒不一定都是坏事,如果没有他们,王小波不仅白写了,而且是白死了。岁末年初,我一直在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流眼泪。有些文章实在太好,好得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夸它。我已经四十出头,心上已经开始长老茧了,要想让我激动也真不容易。王小波的小说有许多话可以说,但是在这篇短文中,我只能说一说这本《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很厚很容易被人接受的书,一共三十五万字,定价是27块钱,第一版就印了三万本。能畅销的书未必就是好书,好的作品也未必就能畅销。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可以拍案叫绝的好书。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充满了思想的书。思想这个词,在今天似乎已经有些生锈。思想正在过时,正在变得不重要,如今时髦的词是文化,仿佛麻将中的百搭,什么都可以毫不相干地连缀在一起,吃喝拉撒睡,挨得上挨不上,都可以莫名其妙文化一番,于是说一个人有文化,就成了骂人的话。我老是情不自禁地瞎想,文化好端端的,如何便像失贞的女人一样,破罐子破摔,转眼之间就彻底地堕落了。文化正变得越来越不要脸。大家都还能记得童话“皇帝的新衣”,那些盛赞皇帝新衣的人,就是今天很多文化人的可悲写照。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不习惯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这些人永远跟着别人胡诌,睁着眼睛说瞎话,像大观园中的刘姥姥一样,喋喋不休让人生厌。
越来越多的文化人,获得了文化的头衔,却失去了思想。有些话不让说,可以不说,可以选择沉默。沉默不是什么坏事,沉默不等于停止思想。思想者的用心,也许是让腆着大肚子的皇帝,光着屁股出洋相,让那些昧着良心的大臣们,小丑似的继续乱拍马屁。思想者既用不着像幼儿园的教师一样,告诉孩子们,说皇帝原来没有穿衣服,也用不着恍然大晤,跑去申请发现了皇帝赤身裸体秘密的专利。沉默是思想者的秘密武器,是精神原子弹,不鸣则已,一旦爆炸,那就是大事情。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是张中行老先生的自传,厚厚的一本,断断续续地看,看了十几天才看完。这是一本让人感到亲切的书,第一版就印了三万册,和明星的传记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能印这么多,已经是奇迹。
我喜欢张中行已经有十几年。不止一位朋友向我表示过异议,他们有些不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么一位爱说教的老先生。我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他是在说教,朋友们说:他当然是在说教,唠唠叨叨,说一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我不想和人争,朋友的看法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我最早看张中行的作品是《负暄琐话》。这本书印得极少,大约是两三干本,市面上当时并不多见。我手头的一本,是张先生送给我祖父的,很快转到我父亲手里,然后无意中又成了我的猎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谈掌故的书,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此外,我喜欢周作人,是真的喜欢,听到别人攻击他,心里就有些不太高兴。我一直在想,中国的散文,周氏兄弟之外,应该还有些好的,譬如丰子恺,我读过一些他在
1972年时写的散文,这些散文极棒,是一个老人的绝唱,可惜生不逢时,能见到的人并不太多。后来终于有机会出版了,淹没在他过去的著作中,人们也就不太会去想文章背景。
张中行老人应该算是文坛新秀。虽然他已经是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出书走红,却是这些年的事。他最耐读的书是《负暄琐话》、《负暄续话》和《负暄三话》。要想了解他一生的故事,莫过于读他的这本取名《流年碎影》的自传。如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张中行就是《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在没有接触他的作品前,很多人脑海里首先会有的印象,是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的于是之。于是之是位了不起的好演员,他塑造的反面人物形象,比女作家杨沫笔下负心落后而且顽固的书呆子更入木三分。
作为一个过来人,张中行老人屡屡喜欢提到“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曾经红极一时的女作家杨沫已经过世,《青春之歌》书店仍然在卖,然而今天的读者,怕是再也不会有我们小时候读这本书时的激动。
张中行和杨沫的故事,有一个很浪漫的开始,却有一个十分沉重的结尾。
用张中行老人的话说,两人的“思想感情都距离太远”,一个走的是信的路,始终是坚信;一个走的疑的路,忍不住就要怀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合而分,自然在情理之中。《流年碎影》记录了一个老人的一生,从疑开始,结束的可能是信,反过来,从信开始,很可能是以疑为终。
P4-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