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国之道:中国凭什么实现强国梦(畅销书《刷盘子还是读书》重新修订版)

書城自編碼: 201401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钟庆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1270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2/1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桥头楼上
《 桥头楼上 》

售價:HK$ 63.4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HK$ 47.8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HK$ 67.2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HK$ 10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2.8
《 中国梦(修订版)(凝聚十三亿人的追求与奋斗。道路决定命运,梦想推动复兴 ) 》
+

HK$ 103.4
《 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 》
+

HK$ 1033.5
《 毛泽东年谱(1949——1976)1-6卷(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年谱记事,建国后部分。) 》
+

HK$ 153.7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
+

HK$ 95.4
《 心胜 》
編輯推薦:
★ 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 像圣经一样给人带来改变
★ 什么是可持续、可检验的发展之路
★ 为科学精神考名责实
★ 纵横捭阖讲述古今中外的工业发展
★比较不同国家发展道路中的经验和陷阱
★ 你可以反对书中的观点,但不能否认他看到的事实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解构国运兴衰及其背后真相的反思式作品。本书全景呈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前进历程,详细剖析了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心脏”——重工业体系——的形成规律和进化规律,并将中国与世界诸国,主要是与近邻日本的发展策略进行对照研究,以邻为鉴,以史为鉴,找出中国与经济强国之间的差距,反思造成落后的原因,提出追赶先进的良方。同时,本书还严厉批判了部分当代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
作者是留日的工学博士,他简洁朴实的“工科语言”,直白的数据来剖析了英、美、德等世界大国,尤其是中国的近邻日本几度兴衰的命运;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变革进程。通过检点中国经济的发展路数,发现了中国强盛之路上的困境成因及其产生的后果。作者以自己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多角度的视点,直指中国发展道路中的观念误区,更提出了赶超强国的应对之策......
關於作者:
钟庆,男,1970年生人,网名愚蠢小猪。在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专业毕业后于199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数控中心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东渡日本从事自然语言机器翻译研究,并在日本进行研究工作至今。
2005年出版《刷盘子还是读书》在中国经济界获得极大反响。
目錄
上篇 此消彼长的大国兴衰之道
 
第1章 在战火中诞生的发达国家
 一、西班牙帝国的金山沉没
 二、英国用鸦片逆转的自由贸易
 三、美国在战火中涅槃
 四、德国用军事工业加垄断来超车
第2章 大工业之痛——后发国家的道路
 一、大国战略的首位——重工业体系
 二、西方工业化的路径不可拷贝
 三、有三条典型道路
 四、必须应对四大挑战
第3章 崛起奇迹——日本的再次腾飞
 一、政企不分的经济体制
 二、财团控制下的政治体制
 三、产经联与日本平民的生活
 四、日本经济的改革随机应变
 五、自由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表相
第4章 东亚神话——外资带来谋??br  一、亚洲模式的水际制造业
 二、易蒸发的繁荣
 三、神话破灭的内在规律
 四、急骤变化的结果
 五、文化变革和工业革命
 六、最有力的竞争者——印度
 七、新时期的“共荣圈”
第5章 体系的秘密
 一、唯求技术力,而非GDP
 二、体系的根
 三、循序渐进和超级繁殖能力108
 四、落后的根源
 五、GDP的秘密
 
下篇 反思中日强国之路
第6章 中日追赶路径比较
 一、19世纪的日本:无悔的坚持
 二、崩溃与复兴
 三、近代中国: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四、1949年的中国
 五、毛泽东时代的重工之路
 六、租不如买,买不如造
 七、突进消费社会
第7章 战后重来
 一、满目疮痍自整理
 二、技术立国与日本产经联
 三、什么是产经联?
 四、弃易建难的产经联
 五、个人力量是渺小的
 六、交换之痛
第8章 界限下的中国
 一、IT革命趋缓
 二、IT革命引起的社会变革
 三、自然的界限
 四、人的界限
 五、界限下的繁荣
 六、冰火两重天中路在何方
第9章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批判
 一、“小学文化程度”的主流经济学家
 二、阉割“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
 三、生搬理论,硬套现实
 四、百年“清流”嘴一张
 五、中日两国学者们的“神”
 六、中国文士与日本武士
 七、武士的刀与经济学家的理论
 八、问世间钱为何物
后记 从过去走向未来
內容試閱
可以把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想象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由钢铁(冶金)、化学、机械、电子(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部门组成的基干产业是现代工业这棵大树的主干。与之对应,由科学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用于人才再生产的教育人才是吸收养分和水的根茎,而人才组成的生产知识体系则是现代工业国家必需的流动的养分和水。
由于基干产业提供的技术和工业母机满足了绝大部分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的基本需求,其他工业部门只有依附于基干产业,才可能用工业化的效率产出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最终产品。所以相对于基干产业,其他工业部门只是根干上长出的枝条而已。
……
 民族第一的诞生,标志着设备、材料、工艺等基干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就是一个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万吨水压机、万吨巨轮、汽车、飞机……当然,必须承认,我们那时的工业技术依然很落后,但我们拥有独立的基干产业和研发体系,能够不断攀爬技术的高峰,这是国家的希望所在。1952年中国制造出第一台完全国产的蒸汽机车,西方国家和日本大致在同一时间废弃了所有的燃煤机车,我们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但这种“落后”的技术成果,对于整个国家的未来比引进十条高速铁路更有价值。因为开发这种“落后”技术的过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工程师和产业工人,给了第一代自主培养的大学生锻炼的机会,造就了工业的脊梁。
 每个民族第一的诞生,都标志着民族的一次跃进,迈入一个新时代。
 ……
 到日本光町国立铁道研究所去见学,参观初代新干线,我不禁感慨万千。因为即使以当时的标准,其单项技术竟是如此粗糙,但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空气动力等各门类专业人才合力攻关,互相协调,终于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并为继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苏联的米格—25曾是划时代的战斗机,曾一度被西方看做苏联工业的奇迹。但直到苏联飞行员叛逃日本,整个世界才发现米格—25并没有应用任何最前沿的技术,只是通过各门类技术紧密配合,把已经成熟的各项技术都发挥到了极限,结果在保证米格—25的速度、操控性等指标超出同时代西方战斗机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日本和苏联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成为一流国家,正是靠的这种独立自主的大工业体系。
 基干产业的技术力发展必须循序渐进。新技术是源于旧技术的积累,必须基于现有的产业和技术去创造发明更高性能的新机器、新技术。光靠积极性、激励机制,没有独立的基干产业和技术开发体系,任何先进技术也不会凭空产生。譬如现在使用的P4源于最初的4004芯片,而4004又源于最初的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现代的波音飞机源于最初的707,而707又源于波音为军方生产的战略轰炸机。
 日本理光公司是半导体产业关键设备步进曝光机的领导企业,它的技术蓄积源于其前身——1917年设立的为海军制造光学瞄准镜的日本光学。理光的竞争者佳能公司,其前身是1933年设立的从日本光学转移技术的精机光学研究所。这两家公司战败后从事民用照相机生产,也是照相机的领导厂家。
独立技术水平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起来的,其中绝对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一个为外国的基干产业做配套加工的国家,一个放弃了独立的基干产业的国家,即使有再大的雄心壮志,给技术人员再高的悬赏,也不可能发明出任何能真正为中国造福的技术。
……
 重工业体系不仅具有在质量和技术上不断加速的进步能力,而且在数量上呈现指数型发展的惊人能力。当我上小学时,曾经在历史课上听到了这样的一种说法:“斯大林饿死了乌克兰的农民,将他们的粮食拿到欧洲去换到了1座钢铁厂;然后用这座钢铁厂所生产出来的钢铁又建造了1座钢铁厂,这样斯大林就有了2座钢铁厂;然后又用这2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2座钢铁厂,于是斯大林就有了4座钢铁厂;接着再用4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4座钢铁厂,斯大林就有了8座钢铁厂;最后斯大林又用这8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8座钢铁厂,这时,斯大林就有了16座钢铁厂;然后斯大林就有了足够的钢铁来制造坦克,打希特勒去了。”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十分幼稚,但是仔细地考察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历史与相关统计数据,就不难发现,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的确是以类似的方式运行的。这也正是1914~1918年间,德国在打法国时颇为艰苦,而打在俄国时却相当轻松,可是1941~1945年间,德国在打法国时颇为轻松,而在打苏联时却相当艰苦的根本原因。
 信息时代也是重工业生物般增殖进化的结果。以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利发明晶体管,1958年制成第一台固体元件计算机为开端,晶体管的发明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创了全新的信息时代。短短50年时间内,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并驾齐驱,相辅而进。拉单晶、掺杂、扩散、离子注入、外延、溅射、化学沉积(CVD)、光刻、表面贴装、自动化组装和纳米制造工艺等是制造业的伟大创造,都是在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研制及开发过程中创造并投入运行的。
 软件产业是在硬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推动着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的改进和飞跃。没有精密制造业就不可能把固体力学和量子力学知识转变成生产力,就没有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反过来又作用于传统工业,使之自动化、智能化,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传统机器是人体力的延伸,信息机器则是人脑力的延伸。家庭生活也一样,住宅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拥有了各种自动化家用设备,家用小汽车也安装上了电子导航系统。信息化使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从事娱乐、游戏等第三产业。
……
 随着技术引进革新,生产不断扩大,但消费一直受到压制。日本进入大消费时代已经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则一直等到70年代的田中角荣推行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在这之前,日本在外观上看还像第三世界国家。
 日本企业间追求平等和限制竞争,似乎部分损害了效率,但实际上大工业体系的关键点在于纪律性以及相互配合,体现的是集体的成果,个人单打独斗的积极性并没有太大作用。而平等的社会又避免了社会动荡,在压制消费的条件下构筑了安定的社会,有利于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实际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效率。
 除此以外,日本的教育是“全盘吸收式”的,不但从欧美引进学校制度还引进了全部学习教学内容,这种学习基本上是先照搬,后创新。日本教育的发展重点在早期教育,特别注重保护幼儿的天性发展,培养自理习惯和主动精神。从日本的文化产业高度发达上可以看出来,这种吸收式的学习并没有使本土文化消失,而是“和”出了日本的特色。
 讲工业又去讲教育,似乎是跑了题,但是在我的心里,这是紧密相关的话题,因为正是教育的不同铸就了工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技术力中每个分子结构(人)的生命潜力。
 从表面看来,就是这么一个从诞生起就不断赔钱的怪物——重工业,却是日本富裕的源泉和动力。
 ……
与之相比,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家似乎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在研究理想中的自由市场、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等,其理论的建立仅用逻辑推理,或者依靠一些片面的数据加减,对于问题负载的各个层面的不同之处,则简单地大笔一挥而过,似乎永远也不想搞清其中的奥妙。
 但是,中国发生了革命,中国农民被组织起来了,或者说被束缚了,于是具备了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能力,使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巨大的工程不仅是灌溉面积的数倍增加,也是灌溉结构的战略调整。灌溉要解决的是天然降水与作物的需水矛盾,这个矛盾在降水丰富的南方远没有北方尖锐。虽然受水源短缺的限制,在干旱地区实施灌溉要比湿润地区困难得多,但增产效果却更为强烈。因此,在新中国新的灌溉面积中,有23增加在北方。
 借此,中国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调”的被动局面,彻底解决了用7%的土地养活24%人口的问题,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由于灌溉系统的支持,中国农民再也不需要“锄禾日当午”了。此外,中国的自主工业能够生产大量的化肥和除草剂,不用积肥和除草了,中国现代农业变成了只管种和收的“懒汉农业”。
 由于农业革命,使“男”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老少妇孺都可以胜任农田劳动,于是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于是才可能承接西方大规模产业转移。但是,“懒汉农业”遭遇了它的自然界限。
 由于化肥、农药的普遍使用,使土地板结,地力下降,需要投入更多的化肥、农药才能维持产量,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于是农药、化肥价格决定粮食的价格,而化肥、农药大部分依赖进口,所以粮食价格和收益也早已被控制。
 1985年后,中国农业处于长期徘徊,其间化肥、农药的使用却急剧上升。化肥、农药是靠不可再生的石油生产的,于是现代农业又叫石油农业。但现在,已经开始讨论“石油峰值”了,因为地球石油有限,再怎么大的需求,再怎么大的投入,都不可能增加石油产量。石油产量会逐步下降,即现在已经到了甚至过了石油产量的最高峰。近年来石油价格暴涨,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虽然最近有所回落,但上涨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受石油高涨的影响,石油农业种出的粮食价格也暴涨,在很多国家引发了抢米骚乱。在有限的自然界限下,有人多了就必然有人少了。“石油峰值”对农业的影响,可以参照朝鲜的饥荒。当然,对于宣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制度学派,会认为朝鲜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
 虽然石油有峰值,但如果中国多打工,多挣外汇,也可以换回更多的石油,占有更多的石油份额。这样不顾其他国家死活也行。但是,中国的水资源枯竭了。黄河干涸了,年间入海水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急速减少。同时黄河流域的地下水位,从70年代末的大约3米,下降到17米,我们把子孙的水也给喝了。
 其间,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并没有显著减少。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