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內容簡介:
《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以家庭为基本研究单位,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图、统计表、均值、方差等描述统计法,秩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Bootstrap、分位数回归等非参数统计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等计量模型法,以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简称CHNS)为数据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题有三个:怎样测度贫困脆弱性,即解决测度指标、收入分布估计方法、贫困线、脆弱线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谁是脆弱的,即识别脆弱群体,分析脆弱群体的特征;为什么脆弱,即确定不同群体的脆弱根源,找到影响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關於作者:
李丽,汉族,1972年出生,吉林白城人,博士,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现为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副教授,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理事。曾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财政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山东省统计局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等课题若干项。
目錄 :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研究视角
1.2.2 测度方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规划
1.3.1 研究单位和主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工具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概念基础
2.1 脆弱性的内涵
2.1.1 贫困脆弱性的理论定义
2.1.2 贫困脆弱性的操作性定义
2.2 脆弱性生成机制
2.3 贫困和脆弱性的区别和联系
2.3.1 贫困家庭更脆弱
2.3.2 贫困不等于脆弱
2.4 脆弱性测度的基本准则
2.4.1 基本准则
2.4.2 脆弱性测度方法的准则满足度
第3章 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选择与处理
3.2.1 变量选择的经验借鉴
3.2.2 本书的变量选择与处理
第4章 家庭脆弱性测度框架
4.1 描述性的脆弱性测度
4.1.1 基于贫困动态的脆弱性
4.1.2 基于变动性的脆弱性
4.2 推断性的脆弱性测度
4.2.1 参数法
4.2.2 非参数法
第5章 家庭脆弱性测度结果
5.1 描述性脆弱性测度结果
5.1.1 基于暂时贫困者的脆弱性
5.1.2 基于暂时贫困值的脆弱性
5.1.3 基于变动性的脆弱性
5.1.4 描述性测度的基本结论
5.2 推断性脆弱性测度结果
5.2.1 面板数据、跨期均值和方差
5.2.2 面板数据、回归均值和跨期方差
5.2.3 面板数据、回归均值和方差
5.2.4 截面数据、回归均值和方差
5.2.5 bootstrap模拟数据
5.2.6 推断性测度的基本结论
第6章 脆弱性测度方法评估
6.1 可靠性评估:重合率法
6.1.1 固定脆弱线,选择贫困线
6.1.2 固定贫困线,选择脆弱线
6.1.3 固定贫困线和脆弱线,评估分布估计的方法
6.1.4 评估测度指标
6.2 稳健性评估:秩相关法
6.2.1 分布估计方法选优
6.2.2 测度指标的选择
6.3 准确性评估:分位比较法
6.3.1 贫困线的确定
6.3.2 分布估计方法选优
6.3.3 测度指标的选择
6.4 测度方法评估结论
第7章 脆弱地区和群体的识别:子群脆弱性的测度
7.1 脆弱性的空间分布
7.1.1 城乡分布
7.1.2 省份分布
7.1.3 社区分布
7.2 脆弱群体的识别
7.2.1 教育
7.2.2 职业特征
7.2.3 年龄
7.2.4 抚养比
7.3 子群脆弱性测度结论
第8章 脆弱性根源分解
8.1 为什么进行脆弱性分解
8.2 怎样进行脆弱性分解
8.2.1 脆弱率分解
8.2.2 脆弱性差异分解
8.3 脆弱性分解的结果及分析
8.3.1 脆弱率分解结果
8.3.2 脆弱性差异分解结果
8.3.3 脆弱性分解结论
第9章 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9.1 筛选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9.2 各因素的重要性比较
9.3 不同脆弱性水平上的影响因素
9.4 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第10章 结论、启示及研究拓展
10.1 结论
10.2 启示
10.3 研究拓展
附录A 附表
附录B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部分代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