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HK$
113.9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9.3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73.7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9.7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5.4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9.4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101.2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101.2
|
內容簡介: |
在我国目前的客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地方核心行动者的作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治理的效果,须予以重视。为此,《昆明样本:地方治理创新与思考》首次提出“制度空间一地方核心行动者一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以昆明近年的主政者和治理历程为样本,实证考察地方核心行动者和制度的互动关系,努力探索和总结政府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对于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力和加强政府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
關於作者: |
沈荣华,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县级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法学会理事等。任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地方服务性政府建构路径与对策研究》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工程第二批重点教材《地方政府与政治》编写首席专家。近十年出版代表性专著9本,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目錄:
|
第一章 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客观背景与核心概念
一、客观背景分析
二、核心概念诠释
第二节 制度空间一地方核心行动者一制度创新
一、理论架构
二、适用性分析
第三节 样本的基本概况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内容
第二章 压力式地方治理的逻辑及其绩效
第一节 压力式地方治理的现实逻辑:发展的压力
一、地方治理中的经济赶超冲动
二、地方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困境
第二节 压力式地方治理的结构逻辑:三重体制形态演化
一、行政体制与压力式地方治理
二、党政关系与压力式地方治理
三、财政体制与压力式地方治理
四、人事制度与压力式地方治理
第三节 压力式地方治理下的政府绩效:基于昆明历史纵向统计数据的分析
一、金融危机夹缝中推动GDP稳步上升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打造“绿色GDP
三、招商态度发生实质性转变后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节 压力式治理下的政府绩效——基于西南五市的横向对比分析
一、GDP的比较分析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分析
三、投资环境的比较分析
四、城市凝聚力的比较分析
五、小结
第三章 地方治理的组织依赖与政府执行力提升
第一节 地方治理中的“有形之手”:组织权威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权威
二、基于组织权威保障的政府执行力提升
第二节 政府执行力的新形式:压力式问责
一、昆明行政问责的历史与现状
二、昆明压力式问责机制的特点
三、昆明压力式问责的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场景式治理中的行政执行力提升:集体观摩
一、场景式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集体观摩的组织过程
三、昆明集体观摩探究
第四章 地方治理空间的拓展:环境建设的刚性介入
第一节 地方政府竞争转型与环境建设
一、地方政府竞争力:硬竞争力与软竞争力
二、资源耗竭型恶性竞争的困境
三、从恶性竞争到基于环境创建的良性竞争
第二节 发展的硬约束与硬环境建设
一、昆明发展中的硬环境约束与困境
二、硬环境建设中的政府强力主导
……
第五章 地方治理创新的后发机制:招商引资
第六章 地方能动式民主与地方治理民主化
第七章 地方治理绩效的民众回应:公民满意度分析
第八章 总结反思:地方治理优化与中国现代化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其执政方式和创新成果是否会在任期之后陷入“人存政举,人离政息”的悖论?制度空间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应该如何在制度创新中实现“人”向“制度”的归依?他们一个个鲜活的样本能否为制度创新提供素材与佐证?今天,我们依据“制度空间一地方核心行动者一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借用昆明样本,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当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地方核心行动者为了有效推动地方治理及制度创新,在法治资源不足的前提下采取高压政策,能不能看成是一种阶段性的局限与无奈?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的基础上采用行政手段,能不能看成是一种习惯性的策略与所迫?在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采用单一手段,能不能看成是一种效率性的畸重与局限?在制度创新中,大方向明确、具体操作五花八门的情况下,要公正、理性地评判地方核心行动者,就必须直面客观大背景,冷静了解所在小环境,就不能脱离国情所要求的进度、人民所寄予的期望。制度空间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凡是想真改革而不是假改革、凡是想有所作为而不是庸庸碌碌,必然会有改革的主动、能动与冲动。在标准既清晰又模糊的前提下,在要求既具体又多元的前提下,必然有自主性行为的萌发,必然有制度性创新的扩展。就目前实践来看,转型期中的地方治理,经历了制度空间与地方核心行动者之间的相嵌,经历了地方治理实践中林林总总的理性与非理性、理智与非理智的行为解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在一个正经历快速发展的国家中,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而在快速发展中的后进地区,问题尤为复杂。西方国家可以从容地在三百年左右时间内完成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我国,由于现代化启动模式以及历史、现实条件的约束,不仅只能采取非均衡性发展战略,而且往往显得有些局促与急切。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与焦虑时时深沉地纠结着,如果用平面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很难有效解读种种奇迹与成就,更难以理解发展中的悖论与问题。因此,打破线性的简化逻辑,导人叠加的务实思维,运用辩证的发展眼光,才能找到解析我国地方治理制度变迁轨迹的钥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