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老北京的民间传说(最神秘的牌楼旧事,最精彩的内廷传奇,最浓列的古都记忆,最难忘的胡同情结)

書城自編碼: 203888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地域文化
作者: 马超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311105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9/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 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

售價:HK$ 94.8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售價:HK$ 95.8
人生幸好有快乐(一代大师梁实秋至诚分享八十余年的快乐哲学!)
《 人生幸好有快乐(一代大师梁实秋至诚分享八十余年的快乐哲学!) 》

售價:HK$ 64.8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售價:HK$ 141.6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售價:HK$ 47.8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售價:HK$ 69.6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售價:HK$ 70.8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HK$ 14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4.1
《 你是最好的自己 》
+

HK$ 91.0
《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毕淑敏2014年最新游记,附精美彩图及作者签名。这是一场清新温暖的治愈系环球旅行,旅途不仅是行走,更是与心灵和解、与世界温柔相拥的过程) 》
+

HK$ 127.2
《 北京秘境2--48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再度起程,体验不同凡响的北京。等待您,开启更多秘境……) 》
+

HK$ 34.5
《 自我矫正口吃新法 》
+

HK$ 141.6
《 北京胡同 》
編輯推薦:
老北京就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古书,实在是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探寻、去解读。
在这本《老北京的民间传说》中,我们从城门牌楼、内廷传奇、盛景名迹、官邸宅院、胡同街巷、驿馆旧居、古刹名寺、陵寝宗祠、红白喜事、方言俚语、装扮习俗、贸易往来等多角度对老北京进行解读,力求将老北京的故事精彩而有趣地呈现在您面前,为大家介绍一个充满传奇的古都北京。
內容簡介: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老北京的民间传说》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關於作者:
马超,女,1983年出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祖辈还是老北京。自小深受老北京传统文化的浸润,深深爱着皇城根脚下的一方水土。目前为专职作家,希望能用自己的积累将老北京的历史及文化内涵传承下去,让热爱北京的人更多地了解街头巷尾的奇文趣事,让生活在北京的人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故事。
目錄
第一章
老北京的牌楼旧事
西四附近游荡的忠魂
乾隆御笔题词的宝珠洞牌楼
正阳门怎么个“正阳”法
通天牌楼风水柱
景德街牌楼,最憋屈的被迁牌楼
隆裕皇后大婚时为何要用纸糊的牌楼?
慈祥庵牌楼的辛酸荣辱
给洋人立议和牌楼为哪般?
第二章
老北京的内廷传奇
万间宫室缘何差半间?
北海的水鬼与慈禧有什么关系?
太和殿的龙有多少条?
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
从珍妃井说清廷内争
故宫里行走的宫女
为避“恩宠”而死的美男子
皇帝女儿的婚姻也难有幸福
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
第三章
老北京的盛景名迹
天坛的石头会说话?!
玉带桥因何而得名?
如意门也不“如意”
佛香阁的风水传奇
颐和园凤凰墩的离奇身世
白塔被锔记
回龙观名称的来由
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
第四章
老北京的官邸与宅院
礼王府为何总是祸事连连?
和珅府邸的“独乐峰”
老北京宅院的风水吉祥物
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
说说那些闹鬼的老宅子
死过人的宅院真的对人不利吗?
老宅子里的“艳影”
第五章
老北京的胡同街巷
辟才胡同辟了谁的“财”
大甜水井,水能有多甜
吉兆胡同的前世后身
和严嵩扯上关系的“名胡同”
砖塔胡同是怎么来的?
小石虎胡同的夜半诵诗声
百花深处,最浪漫的胡同
粉子胡同的爱恨情愁
第六章
老北京的驿馆旧居
阅微草堂话异事
牛街马奶奶家的“宅神”
虎坊桥湖广会馆的重重鬼影
旧居传来的叹息声
灶君庙门前显灵的铁狮子
“半山亭”是如何来的
“百味斋”名称的搞笑由来
第七章
老北京的古刹名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趣说法源寺的沧桑往事
东岳庙里的“三多四绝”都是什么?
北海白塔内真有《金刚经》吗
雍和宫的旗杆会落泪?
北京求姻缘最灵验的寺庙
分钟寺里果真有钟神娘娘吗?
第八章
老北京的陵寝宗祠
明神宗与火神爷之间的打赌
朱棣选陵为何要大费周章
刘墉参本与乾隆挖坟
十三陵的石人石兽也会哭?
公主坟,繁华一世还是落寞无奈
“中关村”这地名本与太监有关
八王坟,这个名字有点熟
龟驮碑的历史渊源
第九章
老北京的红白喜事
老北京的供饭仪式
人生“三面”怎么讲?
未嫁即殇的“女儿殡”
为何病人临死前要“倒头”
为何民间丧葬有“烧伞”的习俗
女孩儿的嫁妆都有啥讲究?
第十章
老北京的方言俚语
说说老北京的歇后语
老北京的“儿话音”
京声京韵话“京骂”
老北京平时用的客气话儿
为什么“丫儿”的出场频率高?
胡同巷口的吆喝声
老北京话就是“贫”
第十一章
老北京的美食
古董羹是如何得名的?
冰糖葫芦儿是如何兴起来的?
西太后与门钉肉饼
老北京炸酱面的独特魅力
香妃与艾窝窝
“游龙戏凤”戏的是谁?
李记白水羊头怎得名?
王致和臭豆腐的来历
第十二章
老北京的装扮习俗
废止缠足习俗的清帝是哪位?
清宫贵妇头饰“大拉翅”的传奇故事
马蹄袖的来历
汉人氅衣满人袍褂
清宫女人脚下的“花盆底”
满汉服饰文化的融合
满族宫廷服饰有多讲究?
服饰上的图案都有什么讲究?
第十三章
老北京的贸易往来
鸿宾楼镇店牌匾藏的谜团
“都一处”名称的来历
老北京的鬼市都有啥特色
北京大栅栏儿的由来
关于“黑猴儿”的趣话
天桥,老北京繁华商业的见证地
第十四章
老北京的车水马龙
老北京五大庙会都有啥趣闻
关于琉璃厂的奇闻秘事
老北京哪个地段最繁闹?
北新桥的秘闻
关于老北京几座桥的怪事
老北京也曾有过“阴兵借道”吗?
第十五章
老北京的地理名称
八宝山是哪“八宝”?
什刹海还是“十刹海”?
灵境胡同为啥灵?
酒仙桥真有酒仙经过吗?
朝阳门外的神路街
黑龙潭果真有龙吗?
相思岭下埋着谁?
到底是簋街还是“鬼街”?
內容試閱
第一章 老北京的牌楼旧事

西四附近游荡的忠魂

西四牌楼本是为慈禧太后庆生而建的,它与东四牌楼正相对称,是一座四柱三楼式的木制牌楼,上面的描金油漆彩色画,纷繁锦绣,煞是好看。东路口牌楼上写有“行仁”,而西路口牌楼上则写着“履义”。
西四牌楼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那上面花里胡哨的图案,而是因西市这里曾是几位忠良贤德人士冤死的地方,这其中的一位便是于谦,他那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便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明正统十四年(1449),北京遭瓦剌部也先可汗的进犯。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率大军出征,却在宣化府附近的土木堡被围,成了阶下囚。
也先本打算用英宗作为要挟明王朝的条件,可是,以于谦为首的抵抗派大臣坚持保卫北京,并将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扶上了皇位。经过不懈坚守,终于迫使也先可汗弃京而去。也先见英宗已是无用之物,索性做个人情,放他回京。景泰八年(1457),回到京城的英宗率亲信发动政变,重登帝位。
英宗重登帝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处死于谦,以解心头之恨,并且是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将其处死的:先砍去于谦手足,之后才斩首,为的就是让其尸骨零落不全,即便入土也难安。在于谦被杀一年之后,其部分遗骸才在旧部的护送下归葬老家杭州。
作为有功之臣,于谦无辜被冤杀,于是民间便流传开许多关于西市附近、夜晚时分有冤魂出没的传闻。据说,于谦年轻时非常信梦,还常去关帝殿祈梦,卜问前程。一日于谦在书房打盹时,梦到一位身材高大、金色面庞的紫衣人说:“你日后必定是一品大员,朝廷重臣,可你勿要因此而骄横。你生前死后,都要以保护天下苍生为念!”
也许是因为心中尚有保护黎民百姓的夙愿,因此,即便肢体残碎不全,于谦也要游荡在世间,以履行保护百姓的使命。住在西市的人们夜半时分经常看到一个缺了手臂的影子,用另一只手提着宝剑来回游荡。但是老百姓并不害怕,而且还为能看到于谦的忠魂而引以为傲。有些老者说,这是于谦不放心咱,又回来保护咱们了。
也有人说,于谦死后首级悬于西市,虽然其尸身被部下连夜取回,但直到下葬,他都还是身首异处,因为没人敢再冒风险取回他的首级。因此,每到子夜,于谦的鬼魂就在西市附近游荡,他那是在找自己的头呢!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于谦这位忠臣死得太冤、太惨,西市这地方阴气重,乃是冤魂聚集的场所。而且当时的百姓不满意皇帝错杀忠良,这才编造了这么个故事,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抗议,为的就是纪念这位为官清廉、抵死抗战的忠臣。

乾隆御笔题词的宝珠洞牌楼

老北京的特色牌楼很多,但能得到皇帝垂青,并在匾额上亲笔题字的,那还真不多见。可是,有这么一处好地方,这里的牌楼上就有乾隆帝的御笔题词,这便是宝珠洞牌楼。
宝珠洞矗立在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寺院前,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这座木制牌楼上,外匾额书写着“欢喜地”,内匾额则写有“坚固林”,这都是乾隆帝的御笔。宝珠洞中曾供奉着一尊桂芳和尚肉身贴金像,只可惜,因年代久远、战乱频繁,如今我们已无法看到这尊金像了,只能用一座汉白玉坐像来代替。
也许您要问了,为何只有宝珠洞牌楼上能见到乾隆爷的御笔题词呢?答案就在这里曾供奉的那尊高僧肉身像上。那么这高僧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能让乾隆爷留下墨宝?
要说起来这位老和尚的名头还真大,他曾被乾隆帝用重金请来皇宫作法度生,而且民间还流传着关于他入宫做佛事的一段故事呢。
话说乾隆在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之后,将一位容貌不俗、身体奇香的女子带回了皇宫并封为妃子。尽管圣眷优渥,宠爱有加,可这位回疆女子仍旧终日郁郁寡欢,也不与别人来往。乾隆得知后十分忧心,以至于竟因为牵挂这妃子,而无心于朝政国事。于是这位无辜的回疆妃子便成了宫中众人嫌厌的对象,未及年老时便香消玉殒了。
在这之后,乾隆生了场大病,连服了多少汤药都不见起色,其病情之严重竟使十数名太医都束手无策。于是宫里人人都说这是回疆妃子的鬼魂在作祟,为了“请走鬼魂”,乾隆便命人用重金迎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桂芳和尚来宫中做佛事。这桂芳和尚果然不负众望,在虔心诵经作法四十九天之后,乾隆的病情就有了好转。桂芳和尚再继续诵经祈福,乾隆的病竟大好起来,而桂芳和尚也因此而闻名朝野、享誉京城,成了人们口中的“活菩萨”。病愈之后的乾隆皇帝感念桂芳和尚的救命之恩,便封他为“鬼王菩萨”。
谁知这桂芳和尚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他把乾隆赏赐的财物全部布施给穷苦百姓,自己却往宝珠洞中修行去了。后来,桂芳和尚便在此洞中圆寂,据说他活了将近140岁,而且在圆寂之后,桂芳和尚的两只眼睛仍迥然有神,直直地对视着京城。
朝中有人说,桂芳和尚这样双目直视京城会对大清社稷不利,乾隆细一琢磨也觉得有理,便在宝珠洞前建造了观音殿和弥勒殿,希望能用风水来延续大清的命脉。此后有大臣说一定要当朝皇帝亲自书写匾额,以示褒奖,这样才能抚慰桂芳和尚,用真龙的“正气”来压制各种“邪气”,乾隆素来喜欢挥毫泼墨,怎能放过这样一个可以“展现”自己书法才华的机会呢?因此便欣然同意了,于是宝珠洞牌楼上便出现了前文所说的那六个字。

正阳门怎么个“正阳”法

正阳门原来叫丽正门,自建成到如今已度过了五百余年的岁月。很多北京的朋友都说,正阳门自打它建成的那天起,一直就是老北京的象征。可也有很多人在心里犯嘀咕:这丽正门的名字也很气派啊,怎么后来倒给改成“正阳门”呢?莫非是因为这“丽正”二字忒俗忒土,还是“正阳”二字方能显示出帝都的雄浑气魄呢?
作为北京内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人们心目中那可是处于“国门”的地位,立在这里的前门五牌楼,也就成为了北京城的地标性建筑物。既然这样,那么这国门的名字必定要想个好听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既能显示出圣主的气魄,又含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在其中。因此,在正阳二字中,“正”便有“公正、平正、正明公道”之意,“阳”则有“明亮、和暖”之意。这两个汉字合起来,既有圣君如日、受四海瞻仰的意味,同时也显示了这座“国门”的高大雄伟、无与伦比。
正是因为正阳门在北京城中的“显赫”地位,因此它前面的五牌楼便成为老北京众多牌楼中结构最复杂、在老百姓心中位置最重要的一座。这五牌楼是北京城最高城门的牌楼,便带有等级的象征。而将丽正门改为正阳门,既是为了突出一国之雄风,更要使其符合周围的风水,从而达到使江山安稳、帝都永固的目的。
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丽正门改称正阳门,然而史书上没有记录的,却是一段关于城门改名的离奇故事。
明英宗改元初期,京城里经常有鬼魅在夜晚出来害人。起初明英宗对此事并没有留意,反而觉得是有歹人装扮成鬼魅故意吓唬别人。直到自己居住的紫禁城里频频出现鬼魅害人的事情时英宗才开始担忧起来。
为了能压制住到处作祟的鬼魅,英宗绞尽了脑汁,他请来高僧在宫中做法事,率领后宫共同祈福,可这些似乎都不起作用。就在英宗一筹莫展时,朝中大臣纷纷举荐一位举止怪异、疯疯癫癫的跛脚道人。英宗听后便忙命人把这道人请进宫里。这道士破衣邋遢,满嘴疯言疯语,见到皇上也不行礼。英宗见此人甚是无礼,便不大喜欢,但目前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既然道长来了,那么就请道长作法,驱散这害人的鬼魅吧。”英宗发话了。
“不忙,不忙。贫道先喘口气。”这跛脚道人往朝堂上一坐,便不言语了,那场面相当尴尬。一些大臣说要将这狂徒拖出去打死,一些大臣却说真正有本领的人都是如此不羁、率性,说不定他正想法子呢。
半个时辰过去了,英宗见这道士还不说话,便把脸一黑,正要发怒,道士却说:“陛下,那鬼魅妖气本是极阴之物,因此需要用极阳之物才能压制住他们。方才贫道路过一座高大富丽的牌楼,看到城门上写着‘丽正门’。陛下,‘丽’本是形容女子品貌出众,怎么能用于内城的正门呢?”
“哦?那依先生看来,这城门的名字应如何改?”英宗略有不满地说。
道士振振有词地说:“你看,你看,这个地方原本是前朝旧都,换了新主人之后很多城门都要改名字的。别的不说,就说这内城的正门,所对应的就是一国之君。可就因为这个女人气的名字没有改,所以国都里才频频发生鬼魅伤人的事。我主本是真龙天子,极阳之身,如果能把内城的正门名字改换掉,那么自然可以压制住一切魑魅魍魉。”
英宗吩咐宫女拿来笔墨,请道士赐名。没想到这道士哈哈大笑,说他自己根本不会写字。他一边抓着头皮,一边说“正阳”“正阳”。英宗见状,便下令将“丽正门”改为“正阳门”。
其实,英宗根本没弄懂跛脚道人的意思。那道人一面抓头皮一面说的是“真痒”,不料英宗却误听作是“正阳”。不过说来也奇怪,自从这城门更换名字之后,紫禁城内果然阴霾尽除,而鬼魅伤人这些事也就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

通天牌楼风水柱

北京城里最复杂的牌楼当属前门五牌楼,那么最简单的牌楼又会是哪座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北京城里最简单的牌楼竟然出现在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里。
到过颐和园的朋友都知道这里有个苏州街,是仿照民间集市而开辟的一种商业性场所,目的是为了满足后宫妃嫔、公主们的购物欲望,同时也算是丰富一下后宫的物质生活,让这些久居宫门的女人们不要感觉生活太过沉闷。最简单的牌楼就出现在这条苏州街的各家商铺前面,这便是“门脸儿牌楼”。
这些门脸儿牌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牌楼要比商铺本身高出来许多,于是大家就管它们叫“通天牌楼”,而它区别于其他牌楼的特点就是又高又窄,因此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冲天柱”。民间有这么一种传说,这冲天柱也叫做“风水柱”,柱子越高自然离天越近,这便意味着借助天力发财的机会也就越大,所获得的财富也就越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传说在很久之前,天上的财神爷某一日出巡,远远地望见有几根柱状物直立入云端。财神爷看了觉得很是稀奇,便走到近处仔细观察那几根柱子,只见上面绘着各种图案,煞是美观。财神爷正看着这几个柱子发愣,却听下界一个人说:“王老伯,您这里做生意,从来没有欺瞒过顾客,还经常照顾一些穷苦的人,本来就赚不了多少钱。您怎么还要在店铺门前树起这么长的柱子来呢?这得花费您多少血汗钱啊!”
“小伙子,你可能不知道,老汉我虽说是小本生意,也赚不下几个钱,但我每天的生意都好得很,一家人不愁吃喝的,这都是托了财神爷的福。我在店铺门前树立起这些柱子,一是为了感谢他老人家,二是为了提醒自己,人心要如木柱直,万不可做那昧良心的生意!”
财神爷听罢连连点头,对身边人说:“看来这是个有良心的商人,他以后肯定会日进斗金的。那些昧了良心的生意人真该瞧瞧这位老人家是如何做生意的!”
打这之后,说也奇怪,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王老伯的店铺里买东西,虽然这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可王老伯却依旧买卖公平,坚决不做坑人的生意。周围开店铺做生意的虽然都看了眼红,但却不知道为何就这王家店铺的生意会如此兴旺。
末了,一个喜欢偷机取巧的生意人说:“王家店铺门前的柱子有利于风水,一定是因为这个,才让他们家店铺生意兴隆的。”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冲天柱纷纷树立起来,可大家的生意仍然做不过王老伯,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表面上的冲天柱,却没有学到王老伯诚恳待人、买卖公平、不欺顾客的品质。
其实,这通天牌楼前的风水柱,所起到的正是广告宣传作用,这就好比现在很多商家都把广告牌放在高处,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广告宣传,给自己带来客源。
不过从这通天牌楼风水柱的传说中,我们也能看到朴实的劳动人民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诚实无欺的品格的赞扬。

景德街牌楼,最憋屈的被迁牌楼

北京城有那么多牌楼,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迁走的为数不少,却独独有这么一座牌楼,可以说是众多被迁牌楼中最“憋屈”的一座了,这便是景德街牌楼。
景德街牌楼于嘉靖十年(1531)建成,横跨阜成门内大街,矗立在历代帝王庙前,它是皇家坛庙建筑的一部分。多少年岁月过去了,这牌楼与人们都相安无事,可偏偏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景德街牌楼这里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据说有一天,三辆汽车接连与这座牌楼相撞,这些于是便也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揣测。
有种说法是这样的:历代帝王庙这里有神灵守护,而每天车来车往的,实在打扰神灵的清静。正是因为此惹恼了他们,所以这里才频频发生交通事故。可也有人说,这座牌楼所在的位置影响了现代化交通发展,因此才要迁走它,这和神灵报复之类的说法并无关系。
尽管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比较多,不过,这景德街牌楼附近的邪乎事仍是不少。有一位公交车司机李师傅,他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说明这景德街牌楼是怎么“成精”的。
一天傍晚,老李师傅下班回家,溜达着路过这景德街牌楼,当时周围十分安静,李师傅就听一个声音说:“这是哪年月了啊?都到大晚上了还这么吵。”
“陛下,如今已经不比昔日了。我们且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看这北京城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吧。”这两句话虽说诡异,但李师傅却是听得真真的。
还有一次,李师傅站在景德街牌楼这里等个熟人,那是傍晚六七点钟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那天天气寒冷,人们都早早回家了吧,街上显得特别清净,可在这牌楼附近还是有窃窃私语的声音。开始李师傅很害怕,但渐渐地李师傅听明白了,这些对话者里面有君王,也有大臣,有时他们感叹命运反复无常,有时他们议论旧朝的兴衰成败。李师傅后来倒觉得不害怕了,不过是一些过世的“人”闲来无事聊家常罢了。
关于景德街牌楼的趣事还有很多。有一位老师傅,他绘声绘色地对大家说起他在景德街牌楼附近的经历:那天他下夜班回家,骑自行车经过这里,本来是十分熟悉的路,却在一瞬间找不到方向了。“当时我心里这个急啊,我就纳闷儿了,我天天上下班路过的地方,怎么突然一下就转向了呢?”这位老师傅心里越急,就越找不到方向,然后“桄榔”一声,连人带车一起撞到了牌楼上。有些人宽慰他说是因为天黑,再加上工作劳累,才会这样的,可这老师傅却说:“那不应该啊。我在这里上班都多少年了,每天工作量都是一样的,怎么那天就能这么巧,还转向了呢?”
于是,这景德街牌楼附近“鬼打墙”的事也就越传越邪乎。人们不管怎么加倍小心,撞到牌楼而导致受伤的事儿还是屡屡发生。1953年夏,这座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的牌楼终于光荣“下岗”了,后来被安置在首都博物馆的大厅里,成为首博最大的一件展品。



隆裕皇后大婚时为何要用纸糊的牌楼?

北京城里那么多牌楼,甭管是因为城市改建光荣下岗的,还是被当做保护文物而留在原地的,其建筑材料不外是石制、木制或彩色琉璃的,可您听说过用彩纸糊成的牌楼吗?
有人也许会说,这个怎么没见过啊?人家出殡时就有!这是老辈子的规矩了。
可现在我们要说的却是在结婚时使用的彩纸糊制成的牌楼,而且还不是一般人结婚时用的,而是大清的一位皇后在大婚典礼上用过的。
这件稀奇事儿就发生在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大婚的时候。大家想想,那彩牌楼都是出殡时才用的,堂堂的大清皇帝、皇后大婚这本是件喜庆事儿啊,怎么能用这玩意儿啊?这多不吉祥啊!不过,再怎么不吉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得用彩纸糊成的牌楼,这其中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了。
按照清朝祖制,皇帝大婚是要穿过太和门的,从御道进入皇宫,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可在光绪十四年(1888),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发生在贞度门,这大火一直烧到太和门。若是在平常那还好说,大不了是动用库银重新修建,可那会儿不行了,因为没几天就是光绪大婚的日子了。
现修一座,那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有人想了个法子:就用彩纸糊一座太和门吧。这个主意搁到平时那就犯了杀头之罪,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办了。于是,隆裕皇后只能委委屈屈地坐在轿辇中穿过用彩纸糊成的太和门牌楼。
若非当时情况不允许,无论如何,隆裕皇后都不会同意这个办法的。当时有人就说,从这太和门的彩牌楼下穿过,皇后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因为大婚时候用出殡时的东西,那不就是给自己找倒霉吗?可当时那确实是没办法,才采取了这个下策。
婚后的隆裕皇后果然生活很不幸福,经常遭到光绪的冷漠对待,她因为孤苦无依的宫廷生活而痛苦万分。因此隆裕皇后便对那座临时糊成的彩牌楼而耿耿于怀,认为正是这座太和门彩牌楼给自己带来了晦气,让自己婚姻生活不美满。为了能驱走晦气,隆裕皇后还请高僧进宫做过种种法事,希望能通过诵经祈福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得到皇帝的喜爱。据说隆裕皇后还秘密地请来一位活佛,希望通过活佛的帮助摆脱灰暗的生活。然而这位活佛却说,隆裕皇后的婚姻生活不美满,是因为她的命格根本不适合做皇后。若是换作别人,这宫廷就是生养自己的活泉,而对于隆裕皇后来说,在宫廷里就只能忍受孤苦寂寞。这与那彩牌楼没有任何关系,若是她能自己想通,将来必定有大福报。
刚开始,隆裕皇后并不肯轻易放弃皇后宝座,仍然对通过祈福而过上美满的生活抱有希望。然而,残酷的现实让隆裕皇后认识到,这皇后的日子过得实在窝心,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主动放弃后位,签署了退位诏书,这一举动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赞许,也赢得了民众的爱戴。这也正好应了那位活佛的话,她日后果然得到了极大的福报,那便是当局为她办了一场异常风光的葬礼,而北京城的市民几乎倾巢出动前来送葬。隆裕皇后生前的日子过得苦闷异常,这死后的荣耀即便无限风光,又有什么用呢?

慈祥庵牌楼的辛酸荣辱

慈祥庵是田义墓的另一个名字,它坐落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是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太监墓。那里有精美的石刻,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那里埋葬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明朝万历皇帝身边的当红大太监田义(当然除了他之外还有十几位明清太监)。虽说田义是残废之身,六根不全之人,他更无子嗣之望,但却能在生前死后领受着皇恩,可见此人确实不同寻常。
这位宦官行当中的翘楚,本是陕西华阴人,他打小便聪慧灵透,举止不凡,经常被村里的老人夸奖,一位老伯伯还说:“这娃,以后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是,田义因为家境贫寒,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九岁时便净身进宫谋差事,之后又有幸被选入明朝专门培养宦官的内书堂去学习。由于田义聪敏机灵,做事灵活,因此在嘉靖、隆庆时便很得信任,及至万历皇帝登基之后,田义做事干练、为人忠实的品行得到万历的喜爱,于是,还真应了当年村中老人的话了,田义果然是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并赐给他蟒衣玉带。田义在得到皇帝的重用之后,便也愈发地尽心尽力去做事。在田义历任的各种职务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历经三朝的宦官真可谓是权倾朝野的“无名宰相”。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田义其人到底有多大能耐,竟然能在生前死后得到种种恩宠,而且在死后还得到皇帝辍朝三日的“待遇”。其实,史书中关于田义的记载并不多,但在这不多的记叙中,我们也能对田义其人的品行做派得窥一二。
某日,万历忽然抱病,便召内阁首辅沈一贯前来商议免除百姓矿税之事,这本是得民心的好事,朝中大臣也欢喜拥护,可没想到,这万历皇帝转瞬之间又变了主意,认为废除矿税对朝廷不利,于是生出反悔之心。就当他要收回废除矿税的命令时,田义在旁据理力争,认为皇帝乃九五之尊,既然已经下旨要厚待于民,怎么能随便收回成命呢?万历听后十分恼火,几次都想下手杀了田义,但田义并不胆怯,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在田义与万历争论时,中使已经将此前拟好的谕旨收回了。田义见到沈一贯之后便向他吐口水,说:“假如你能稍作抗争,矿税也就可以免去了,既然这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你为何要怕皇上怪罪呢?”
万历年间有位叫吴宝秀的人,其人刚直正气,因遭陷害被打入大牢,吴妻愤而自尽。此事被田义知道后,便屡屡向万历进言,万历都不理会。然而,万历越不理会,田义便越加恭敬地陈说吴之冤情。当晚宫中出现一身穿白衣的女子,来到皇太后的寝宫前,陈述自家冤屈,宫中人等闻听其言,无不落泪哀怜。皇太后便向万历说起吴妻冤魂前来陈说冤情之事,万历终于下旨,吴宝秀因此而得以平冤。事后有人说是田义为搭救吴宝秀而找人扮演了“鬼魂”,也有人说是吴妻的鬼魂得知田义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为吴宝秀求情,便决意来宫中帮助田义。但不论怎样,这都说明田义并非邪恶奸佞之辈,在宦官这个群体里已经很难得了。
尽管田义在生前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他却没有沾染上那些铺张浪费、仗势欺人的恶棍行径,因此他能在死后得到万历的特批而赏赐一座石牌楼,也在情理之中了。
田义死后,有十几位太监因仰慕田义的品行,便追随他葬在了陵墓附近,由此形成了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太监墓葬群。太监是古代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后代,因为身体残缺不全,死后不能进入祖坟,只能孤零零地埋在地下。不过在田义墓这里,这些没有子嗣的人却并不孤单,每当夜晚来临,便是他们聊天解闷儿的时候。以前住在这附近的人经常能在夜半听到一些叹息声或抱怨声,在明清交替之际,一些躲避战乱的人暂时住在慈祥庵里,还能在午夜看到晃来晃去的身影,可是,这些死去的人从不给活人找麻烦。
清末时,有个饱受饥寒痛苦的乞丐在慈祥庵落脚之后便沉沉睡去,可是等他醒来时却发现面前摆放着一些食物。在感激之余,这名乞丐却觉得很奇怪,不知是哪位好心人的慷慨施舍。住在附近的老者告诉他,在田义墓这里获得帮助的并不只有他一人,很多流浪者都在这里有过类似的“待遇”。
如今,慈祥庵牌楼的顶部虽然已经毁坏不存,但“古华阴渭川田公寿域”这九个字却还完好地保存在石制牌楼上。尽管岁月流逝,朝代更迭,但后世人对田义的敬意丝毫未减,虽然关于他的一些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的杜撰,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田义忠于职守、正直善良的品性的由衷钦佩。

给洋人立议和牌楼为哪般?

在如今的中山公园里,矗立着这么一座牌楼,它不为某个功臣所立,也不是为了纪念什么文化名人。这个牌楼是给一名德国人立的,而且这“议和牌楼”不仅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反而还成为了大清朝的耻辱柱。
这个牌楼叫“议和牌楼”,也叫“克林德牌楼”“和使牌楼”。克林德本是一位德国男爵,也是一名外交官,曾担任德意志帝国的驻华公使,可是他却无视国际法,命人大肆屠杀义和团成员,从而激起了很多老百姓的愤怒。
1900年6月,克林德带领翻译柯达士前往总理衙门交涉一些事情,途中被正在巡逻的神机营队员章京恩海开枪打死。这件事情成为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导火线之一。同年8月,打死克林德的章京恩海被德国判处死刑,12月31日被处斩于东单牌楼,也就是克林德被杀的地方。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杀的地方为其树立一座品级相当的石制牌楼。就这样,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克林德牌楼立起来了,同时大清朝的尊严也不存在了。
制作这牌楼的过程并不顺利。仿佛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故意和工匠们捣乱一般,刚刚雕刻好的花纹转眼间又变得模糊一团。明明刻上去了几个工工整整的大字,几天后便成为乱糟糟的一堆符号了。由于这石牌楼迟迟没有建造完毕,因此德国便不高兴了,认为清政府这是在有意拖延。负责石牌楼建造的大臣也不好交差,只得向上头据实禀明情况,清廷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而很多老百姓倒是不屑地说:“不过是一块婊子牌坊,那么着急做什么?”
清政府慑于列强的凶悍,不得不督促着工匠想办法加快进度。一位老工匠看出了些门道,便和自己的徒弟说:“你明天去这附近的寺庙里拜一拜,就说‘现在上头催得紧,保佑我们尽快完工吧’。拜完之后就马上回来。”这小徒弟一口应允着,心里却感觉很是奇怪。
第二天,小徒弟做完这些事回来,听到一个工匠说:“昨天才刚给牌匾上刷了漆,今天不知道怎么,被人用刀子划过了。”
这时听老工匠说:“这下就好了,这下就好了。”大家却不明白这话里的含义。不过说也奇怪,自从这小徒弟去庙里拜了三拜之后,大家做工的进度果然快了许多,主要是没人来给他们捣乱了。就这样,一座石牌楼花了大约两年时间,终于算是竣工了。清政府也算是交了差,可这牌楼树立在东单北大街上,很多老北京看了都觉得这是国耻一般。
那么,究竟是谁在和工匠们过不去,一再从中捣乱呢?有人说是当地的土地公公,他憎恶在自己的土地上矗立起这么一个玩意儿来。也有人说是被克林德杀害过的中国人的冤魂在刻意捣乱。尽管众说纷纭,不过这石牌楼最终还是立起来了,直到1918年,才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将其拆除并迁往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如今这牌楼还矗立在公园大门前,只不过名称变了,变成了“保卫和平牌坊”。

第二章老北京的内廷传奇


万间宫室缘何差半间?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会为它那恢弘磅礴的气势、精美细致的雕刻、名称繁多的宫室而啧啧称奇,也有很多人好奇这紫禁城里到底有多少宫室。有人说怎么也得有三两万间宫殿吧,也有人说,不可能那么多,但大约一万间总还是有的。
那么这紫禁城的宫殿到底有多少间呢?据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个数字可也真稀罕,当初修建紫禁城时为何要少修半间宫殿呢?别的地方该花的银子都花了,就这半间还差钱吗?
其实这跟差不差钱倒没有半点儿关系,紫禁城的宫殿之所以差半间一万,这事却与玉皇大帝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永乐帝当初修建紫禁城时,为了凸显皇家的尊贵和威严,便把宫殿的总数定在一万间,也是希望取个吉利,您看跟“万”字有关的词语,什么“万事如意”“万寿无疆”“千秋万岁”等,都有着吉祥寓意在其中。主持工程的大臣领旨后便要开工修建,没想到这朱棣又改了心意。
这是为什么呢?
话说这永乐帝在颁布旨意之后便觉心神倦怠,回寝宫休息。正躺得好好的,却听有人连连呼唤他的名字。这是谁人如此大胆?竟敢直呼皇帝的名字。这本也不是人,乃是天庭的玉皇大帝。玉帝为何要将朱棣召唤到天庭的凌霄宝殿呢?这还不是那万间宫殿的修建计划惹的事端。
“听说你打算修建万间宫殿,果然有此事吗?”玉皇大帝黑着脸问朱棣。
朱棣吓得忙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只是支吾道:“我不过是有这么个计划而已,但尚未建成。”
“我这天庭里的宫室也才一万间而已,怎么?你这人间的帝王是要和我比比,看谁更有权势,是吗?”玉帝瞪圆了双眼质问朱棣。
此时这永乐帝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他只得连连说道:“恳请玉帝放心!我绝不会造一万间宫殿的。我这人间帝王还要靠神灵们的庇佑呢,怎么敢和您比权势、斗富贵呢?”
玉帝听后,摆摆手说:“罢了,罢了。你回去吧。看在你对神灵一心恭敬的份儿上,我会派遣天罡地煞保佑你的皇城,以确保国泰民安,让天下子民和乐。”
朱棣一听,忙叩首谢恩。可他再一抬头,眼前却没了玉帝的身影。朱棣恍恍惚惚地感觉眼前的一切很是熟悉,待辨认半天,才知是在自己的寝宫内。这到底是梦,还是玉帝显灵,朱棣捉摸不透,便连夜召见一干大臣,把梦中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他们。一名大臣为安抚朱棣,就说:“陛下,既然天庭的宫殿是一万间,那咱们就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吧。这样既不会触怒玉帝,也不失皇家的气派和身份。陛下看这主意如何?”话音刚落,其他几位老臣便纷纷表示赞同。
朱棣听后连声说好,还吩咐他们要在紫禁城内多布置些神异猛兽,以求起到辟邪、祈福、稳固江山社稷的作用。
这些得力心腹倒也真没叫朱棣失望,四年之后,紫禁城修建完工。朱棣来到这紫禁城一看,果然建造得气派不凡,金碧辉煌。朱棣一面游逛,一面称奇不已,但他马上又问随行的官员:“我怎么没见神异猛兽的身影呢?”
这名官员指着一间宫室的垂脊说:“全都在这里了!”
朱棣一看,那上面果然刻有蛟龙、雄狮、海马、白泽、斗牛等各种神异猛兽的图案,这些猛兽图案不仅有各种吉祥的寓意,而且还起到了装饰性作用,朱棣见后自然十分欢喜。
其实紫禁城的宫殿楼阁统共是八千多间,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也不过是一段传说而已,然而这段传说,也给紫禁城增添了些神秘的气息。

北海的水鬼与慈禧有什么关系?

北海公园是北京的一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古代皇家园林,这里的著名景点有琼华岛、永安寺、藏传喇嘛塔(即俗称北海白塔)、静心斋、九龙壁等。不过,最有名的还得说是那碧波万顷的大湖泊。
可是,这湖泊上除了有那么几只造型精美的画船,也没见到什么珍奇景物啊?
我们要说的珍奇景物,并不在水面上,而是在水面下。不过您还别跟水下建筑联系起来,这里要说的是水下沉睡的人,也就是传说中的“水鬼”。
这听着可就新鲜了吧,那么秀美的一片湖光风景,下面却有枉死的人,想想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但这水鬼是怎么来的呢?
民间有种说法:凡是投水自杀或者因冤被杀后投入水中的人,都会化作厉鬼,又因他们临死前心怀怨恨,所以在化作水鬼之后往往会做出伤害无辜之人的事情来,待到诱人落水之后,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替死鬼,自然便可安然投胎去了。
那么,这北海公园的水鬼是打哪儿来的呢?
有这么个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这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慈禧太后,次要人物是紫禁城里的众多宫女。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对自己的穿着打扮十分在意,且对服侍她穿戴的宫女要求极为苛刻。许多宫女因为没能伺候好老佛爷而被骂被打,甚至一不小心还会失掉性命。
某日清晨,一位宫女正在给慈禧梳头,可不知道是怎么了,不论她怎么梳,都不能让这位老佛爷满意。慈禧一怒之下,随口说道:“光是长相秀气有什么用?笨手笨脚的,连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
管教这个宫女的姑姑认为自己的脸面都被她丢尽了,心里气恼得很,便找人将这宫女打了一顿,任凭她如何求饶也没用。这宫女被乱棍打死之后,掌事的姑姑害怕担责任,就命人将尸首趁半夜丢到北海的湖中。
不想这事还是被慈禧知道了,她虽然对掌事姑姑的做法不甚认同,但也没说什么。以后这北海公园的湖,就成了那些因犯错而被打死的宫女们的葬身之所了。
那些高高在上的主子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但那些水底下的冤魂们却沉不住气了。这天,那位打死宫女的掌事姑姑带着几个宫人正跟着慈禧太后在北海里游玩,走到湖边时,慈禧太后说要坐船观赏园子里的景致,这位姑姑便也随着上船伺候。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她一只脚才刚上了船,另一只脚还没迈上,这船自己就滑动起来,这位一脚踩空的掌事姑姑掉落在水里,尽管慈禧连声命人捞救,可也奇怪,这位姑姑转眼间就被水淹没了头顶。几名水性好的侍卫在下水打捞时竟然说什么都没发现,慈禧听后只好作罢,就当是一次偶然事件而已。可是打这之后,就经常发生一些怪事——那些欺负宫女、打骂太监的人无端被淹死却连尸首也找不到,“水鬼”的传说更闹得沸沸扬扬了。
慈禧太后嘴上说着“不信邪”,可心里终究还是怕得不行,以至于一改往日随便苛责宫女、太监的坏脾气。据说那些枉死的宫人多是因为惹恼了慈禧太后而被杀的,因此便有人说北海的水鬼早晚有一天要找她来报仇,那些经常责打宫女的人无端被淹死,就是水鬼们在找替死鬼。
当然,这不过是个传说而已,如今的北海公园景色依旧秀美,每到旅游旺季园子里更热闹非凡。可是您千万不要在游客稀少的地方停留太久,免得听到宫女的嘤嘤低泣声。

太和殿的龙有多少条?

老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叫“太和殿的龙——没法儿数”,是形容那里的龙太多了,曾经有人特意去数,最后还是没有数出个结果来。要说这龙,不管是雕刻的还是手绘的,北京城里随处可见,但是为什么太和殿的龙却没法儿数呢?这其中还有段离奇的传说。
太和殿原来叫奉天殿,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清顺治年间才改称为太和殿。在永乐帝迁都北京过了一年时,奉天殿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永乐帝便命人彻查此事,可是查来查去,终究没有个结果,于是这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永乐帝一气之下也没有下令重新修建。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登基之后,才命人重建奉天殿。可是谁知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又一场大火把它烧得寸土不剩。
嘉靖帝向众位大臣询问奉天殿接连被烧毁的原因,有人说是紫禁城因为上一次大火破坏了风水,即便现在重新修建,以后也难保不会再次被烧毁。嘉靖帝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便要文武百官向他推荐一些懂风水命理的能人异士,这时有人举荐了一位懂风水的能人,大家都唤他作“唐先生”。这唐先生被嘉靖帝召进宫中,好一顿吃喝之后,在皇帝的催促下才缓缓起身,来到奉天殿的废墟前,他又是看罗盘,又是掐时辰,末了对嘉靖帝说:“我知道放火的人是谁,不过皇上您拿这个人绝对没办法。”
嘉靖把脸一沉,问:“你直说便是,这天下还有什么人是我办不了的?”
“皇上,这火是天上玉帝放的。您是地龙,他是天龙,他放火也不过是想压制住您,却不会伤害您的性命。”唐先生一板一眼地说道,嘉靖也就真信了。
“既然玉帝要拿天火来压制我,那就必定有制服天火的办法。”嘉靖帝沉吟道,便把话锋一转说:“唐先生,那就有劳您再给我想个办法,让这天火压不住我。若是办法有效,寡人必定有所赏赐。如果你想不出办法来,那我就先让您尝尝天火的滋味。”
嘉靖帝本来是要吓唬一下他的,不料这唐先生却笑道:“天火虽然厉害,不过我还是有办法的。陛下,那玉帝的凌霄宝殿上的龙只有八千条,陛下若是在重建奉天殿时,在龙的数量上超过玉帝,您就不用担心他的天火了。”
嘉靖帝对这个主意半信半疑,不过还是决定照做,并下令要在这奉天殿上雕刻、绘画一万条龙,只能多,不许少。
奉天殿重修之后,比此前更加气派华丽,嘉靖帝见了连说不错,此时监督工程项目的大臣说:“这奉天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是各种形态的龙,总数是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四条。”
嘉靖听完更加高兴,但是他转念一想:“我这奉天殿里有多少条龙,这是天机,千万不能让下人走漏了风声,不然岂不是白费了我一番心思了。”于是便假意说这次重修工作完成得不错,还赏赐了这个大臣一些金银,让他回家养老去。
这大臣也不傻,知道嘉靖生性多疑,断然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于是回家之后就对外发丧,说自己暴病身亡,还找了个死囚来替代自己。嘉靖帝几次派人去查,得到的消息都是这名大臣由于操劳过度而患上重病死了,于是他也便放下心了。
那么太和殿的龙果真是有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四条吗?这个数字谁也不敢确定,但我们能确定的是,真要把太和殿里的龙给数清楚,没有相当好的眼力和相当好的耐心,那是万万不行的。

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
初次来到故宫游玩的朋友在浏览过一些宫室之后,也许会在心里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故宫有些宫室没有门槛儿呢?
按照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雍正帝在即位之后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这话怎么说呢?原来经过九子夺嫡,再到坐上皇位,雍正深知自己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伤害了手足弟兄,已经是犯下大错,虽说是不得已,但他心底必定还是有些忌惮的。在经过了争夺皇位的风浪之后,雍正变得愈发地警惕和多疑,即便在夜晚休息时,也从没有睡踏实过,还经常因噩梦而惊醒。
某天半夜,雍正帝刚刚睡去,可是他总觉得胸口十分憋闷,仿佛身上压着千斤重的石头一般,他刚一睁开眼,就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原来是在夺位拉锯战中被自己设计而致终身监禁的手足兄弟。雍正慌忙翻出枕头底下一直防身用的匕首,不想却被眼前这人扼住了脖子,任凭他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雍正帝此时吓坏了,想喊又喊不出来,想抽出匕首反击,身上又没力气。他一双手胡乱抓起来,直待对方的手劲儿松了些,才找到脱身的机会。
雍正帝从床上翻下来,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向寝宫外面跑去。他一面跑一面呼救,但奇怪的是,这皇宫里连半个侍卫的身影都看不到。雍正在前面慌乱地跑,在九龙夺嫡战中死去的兄弟没命地追。雍正跑过一座座宫室,那人也紧跟着他跑过宫室。心慌气短的雍正接连被几所宫殿的门槛所绊倒,身上早已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了。
偌大的紫禁城里竟然没有人能救他,这让雍正十分绝望,他的身上已经没有力气了,可见那来人举着一把明晃晃的宝剑越来越近,雍正不禁大喊一声:“一切都是朕的不是,看在我们的手足情分上,你就不要再逼我了!”
话音刚落,那举着宝剑的人影就不见了。雍正睁眼再看,却见几名侍卫和宫人围拢在自己身边,一个声音说:“皇上这是做噩梦了!”另一个声音响起:“别胡说!皇上是真龙天子,谁能吓得住他?一定是白天忙于政事太辛苦,晚上才睡不好的。”
雍正迷迷糊糊地,真不知刚才那是梦还是现实,但次日一早,雍正便下令把紫禁城里的门槛给锯掉。这道指令一下,在宫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紫禁城里的宫室那么多,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做到啊。更何况,没有门槛这也不像话,于是就有位大臣说:“皇上,您所梦见的那些绊倒您的门槛,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对您不利的人,倒不如皇上只把那些绊倒您的门槛锯掉算了,就当是剪除那些对您有威胁的人。而那些没有绊倒您的门槛,还是留下吧,也许以后在紧要关头还能救您的性命呢。”
雍正听完这个主意,想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便同意了。这下大家才算松了口气,任务量也少了好些,不然真不知道要为了皇帝的一个荒唐噩梦忙到哪年哪月。
好在这也只是个传说而已。不过在故宫里确实有很多宫殿是没有门槛的,这也让很多后世游人觉得进出很是方便。那么这些门槛到底是何人在何时给锯掉的呢?
其实真正下令锯门槛的并不是雍正,而是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之后,溥仪被迫退位,但仍居住在紫禁城的几间宫室里,依然有人伺候着他,他也照样过着皇帝般的日子。
有一年,前清的一位旧臣送给溥仪一件稀罕玩意儿,自行车。溥仪一见就喜欢上了,没多久就骑着车在宫里来回绕,觉得很是过瘾。婉容见溥仪骑车玩得很开心,自然也要学骑车,可是就一辆自行车,到底谁来骑,有时两人还要争半天。后来溥仪索性下旨,要大臣们再送来几辆自行车,以供宫内使用。可是,自行车是有了,烦恼也多了。因为宫内那高高的门槛经常会成为骑自行车的障碍,没骑多远,就要下车,然后搬着自行车跨过门槛,这才能再次骑上。
于是,为了骑车方便,溥仪下旨要锯掉那些碍事的门槛。可是这一举动却遭到了以隆裕皇太后为代表的那些遗老遗少们的一致反对,大家认为假如锯掉了门槛就是破坏了风水,坏了祖宗的规矩。可溥仪哪里要管这些,他也只是装作表面上听话,背地里还是琢磨着如何能去掉这些碍事的门槛。
后来趁着隆裕皇太后生病,溥仪还是找来两名亲信太监,吩咐他们从御花园入口处顺贞门东侧的门槛开始锯起,这样一直往南,经集福门、琼苑西门、长康右门,再往西长街的近光右门和内右门的门槛全部锯掉。
隆裕皇太后见事已至此,便也不再过问,索性由着溥仪的性子去。这便是故宫内的一些宫室没有门槛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个任性皇帝处在好玩的年纪而办下的趣事罢了。


从珍妃井说清廷内争

珍妃是清光绪帝的宠妃,她为人善良、聪明伶俐,深得光绪帝的喜爱,同时珍妃也十分支持光绪的变法行动,这就在获得皇帝无限宠爱的同时得罪了清廷里的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慈禧太后。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把珍妃囚禁在景祺阁后面的院落里,不许光绪再和她见面。囚禁珍妃的地方几乎完全与世隔绝,只是每日有人给她送来些剩饭剩菜,却完全没人理会她内心的痛苦,珍妃就在这各种煎熬中日渐消瘦下去。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来,慈禧太后慌忙逃命之际仍不忘先除掉珍妃这个眼中钉,她派崔玉贵将珍妃推到一口八宝琉璃井里,然后携光绪仓皇逃到了西安。待从西安回京之后,慈禧太后自知理亏,便将一切罪过都推给了崔玉贵,珍妃的姐姐瑾妃在怀远堂立牌以尽哀思,此后便称这口井为“珍妃井”。
自从珍妃丧命之后,这紫禁城里便又凭空多了一个冤魂,于是各种离奇的事情便也多了起来。
慈禧带着光绪等一干人仓皇逃到西安之后,紫禁城里留下的便是一群不被重视的宫女、太监。这些人每天成群结队地在紫禁城各处巡视,自然也要路过珍妃井的。
据说,那些路过珍妃井的人,不论白天黑夜,总能听到女人哀伤的低泣声。有人说这可能是口枯井,里面囚禁着珍妃。有几个胆大的侍卫搬走井口上的石板,于是,更奇怪的事情便发生了。
大家分明看见那井里是一汪清水,可是女人幽幽的哭泣声却真真儿是从这井里传上来的。这些号称胆大的人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便跑得没了踪影。此后便经常有人听到井里除了女人的哭泣声,还有一些窃窃私语声,什么“今生缘分尽了,来世还要做恩爱夫妻”、“虽然死得冤枉,但仍惦记着素日里的情分”。珍妃平日待人宽厚,因此很多宫女、太监便不再害怕了,还纷纷同情起她来。也有人偷偷地在井口附近烧纸钱,没想到晚上做梦竟能梦到珍妃来向他道谢。还有些宫女在井口表达自己对珍妃的哀悼之情,却能听到珍妃说“谢谢,你也保重”。待慈禧回到了紫禁城,这些事自然也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为了能平息珍妃的怨恨,慈禧只能将怒火发在崔玉贵等人身上,并接连杀了几个人,说要惩处那些在珍妃被囚时欺凌过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告慰珍妃的冤魂。其实这也是慈禧心虚,杀几个无关痛痒的人,做个样子罢了。
可是真正怀念珍妃的人也有很多,除了一些宫女和珍妃的亲生姐姐瑾妃,最伤心的就是光绪了。光绪听说珍妃井里夜夜传来低语声,便趁夜色悄悄来到这里,希望能再次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
光绪是否真的看到了珍妃的芳魂,这个倒没人知道了。不过通过珍妃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到清廷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何等的尖锐。最近有各种说法,说珍妃与慈禧本来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全是一干下人挑拨的。也有人说珍妃最初也很得慈禧的喜欢,她与慈禧闹不和并非因为变法而是日常矛盾的积累。但不论怎么说,珍妃始终都作为旧时代被迫害的无辜女性而被世人所记住,而故宫里的珍妃井无疑便是当年一场生离死别的见证。



故宫里行走的宫女

很多老北京都知道,故宫里的一些宫苑是长年封锁着的。有人说这是因为里面的建筑物需要维修施工,怕旅客误闯进来,造成事故。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很多宫苑都不太干净,经常闹出些鬼魂伤人的事件,为了避免再有类似事情的发生,故宫的管理人员才把这些“闹鬼”的宫苑封锁住。
可是这紫禁城里真的有鬼怪出没吗?这个可真难说,因为老北京关于故宫的各种传闻实在太多了,即便您不信,但这各种版本的故事传闻到底也还是听听吧,至少也能让您对这座几百年历史的紫禁城多些了解。
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一日,正是个雷雨天儿,故宫里的一些游客突然发现不远处有几名清代打扮的宫女正在行走,在惊诧之余,有人手快,拍下了当时的图像。这张照片被当做是故宫有鬼魂出没的证明。可是,这张照片什么都证明不了,因为这红色的宫墙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则将电能传导下来,当时碰巧有宫女在此地经过的话,那么这时的宫墙就具备了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碰巧有闪电出现,那么就同录像放映一样,出现那时被录下来的宫女的身影。
不过也有人说,在历次的维修中,宫墙都被粉刷过多次了,即使有四氧化三铁也早被覆盖了,因此不太可能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
尽管各种揣测层出不穷、尚无定论,可“故宫中行走的宫女”这个故事却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有个女士甚至说她在下午路过一处宫苑时,还听到一个女人的叹息声,可她回头看时,却并未发现有人。
还有位游客,说他走在比较偏僻的一处地方,正在喝水时看到一个清宫装扮的人从不远处的一个角门探出头脸和半个身子来,尽管他没看清对方的相貌,但敢肯定那人穿的是清朝宫廷服装。出于好奇,他便向角门那里走去,开始他以为是哪个剧组在拍戏,可他走到角门却大吃一惊,原来这角门处的宫苑是锁着门的,不要说宫女,就连几岁大的小女孩都不可能从这栅栏门穿过来。可是,他刚才看的是真真切切的啊。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还有个游客,自称在某处拱门前发现一个清代宫女正在那里绣花,开始他以为是游客为了拍照在取景,不想这宫女抬眼望见他时,便一下子消失了。这可把他吓坏了。而另一个游客还说她亲眼看到几名宫女在一个走廊上结伴而行,有说有笑的。开始她还以为是拍戏的演员,可这些宫女走了几步便在眼前凭空消失了。
诸如此类的传闻还有很多,一些老北京说这没什么,很正常,而且也不会过分害怕。还有些人持怀疑态度,再有一些人就是“灵异事件爱好者”,他们之中的为数不少人都表示是灵异事件的亲历者。而最近有不少人还认为故宫里行走的宫女是从清代“穿越”过来的,我们能看到她们,她们却看不到我们。这种说法虽然看似荒诞不经,但不失为一个颇为新鲜的看法。
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故宫,见证了两个王朝荣华没落的变迁,不管是行走的宫女,还是午夜时分的哭声,都不过是人们对这座年代久远的大宅子的好奇罢了。

为避“恩宠”而死的美男子

他出身名门、风度翩翩,不仅诗书满腹而且相貌英武。不过这些并不是这位贵公子出名的原因。真正使他流传后世的原因是,他曾因自己的出众相貌而博得慈禧的爱慕,更为了躲避这“恩宠”而选择了自我了断。这人便是那日苏贝勒——僧格林沁亲王的孙子、伯颜那莫古的长子。
那日苏是如何成为晚清宫廷的风流人物的呢?这话还要从光清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慈禧出宫看花灯的那天说起。
那天清早,慈禧坐在马车里,准备先去颐和园过万寿节,然后再去看花灯。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到西直门的时候,附近传来了一阵爆竹声,那日苏贝勒的枣红儿马受了惊吓,立时狂奔起来,前冲后撞。大家惊呼“保护好太后”,那日苏费了好大力气终于制服了这烈马,但也闯下了大祸。冲撞到慈禧的銮驾,这罪过可不小。
当时,那日苏是一等侍卫,颇受朝廷器重。在闯下祸之后,他心想,即便是太后跟皇上不降罪,自己的仕途也必定是黯淡一片了。他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说:“奴才该死,请太后开恩!”
慈禧让太监掀开轿帘,怒容满面地说:“前方下跪何人?抬起头来说话。”
那日苏只得战战兢兢地将脸抬起来。慈禧太后平生最喜欢相貌出众的人,她见那日苏仪表不凡,不由得喜欢上了,在听说是一等侍卫那日苏贝勒后,便说:“若你今天是无意冲撞,我就免了你的罪过,不过你要走在我的轿辇前面,免得再有烈马冲撞。”
大家一听太后开恩,便纷纷说:“你还不快谢恩。”那日苏心底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幸而这一天再无风波发生,慈禧在宴饮之后便要早早休息。那日苏回到侍卫营正要谢天谢地谢菩萨,这时却听一位太监传旨,说慈禧太后宣那日苏贝勒即刻进宫。
那日苏听完顿时吓得面无血色,心想一定是太后要治罪于我。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不得不入宫觐见。那日苏贝勒只得跟随着传旨太监来到排云殿门口,之后便由一位宫女引领着进入内殿。惶恐不安的那日苏一见端坐在内殿的慈禧太后,忙叩头谢罪。慈禧则笑着将那日苏扶起来。一阵浓情暖语温存之后,两人便成了云雨之好。
在这之后,慈禧便隔三差五地召那日苏进宫,时间一长,那日苏的父亲便看出了些许端倪,再说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慈禧与那日苏之间的暧昧关系很快成为宫中私下议论的话题。
那日苏的父亲在确定那日苏犯下这等滔天大错后,便痛心疾首地说:“假如这等丑事泄露出去,太后必定会为了保全颜面而诛杀九族,到时不要说这富贵荣华,就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不能保全。”
这个道理那日苏也不是不懂,但他也没有办法,为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那日苏在同父亲商议之后,决定牺牲自己,希望以此能保护家人。
某天那日苏随同父亲来到光绪处,说清明将近,希望回老家修葺祖坟,光绪心说,这是奉行孝道的好事啊,自然就应允了。待离开京城,那日苏便依照计划行事,采取了吞金自杀的方法。
那日苏死后,其父连夜上书皇帝,说那日苏染上风寒,暴病身亡。慈禧得知之后心下十分狐疑,便派心腹去那日苏家吊唁,表面上是吊唁,其实是去验尸。可是这些心腹回来说,那日苏确实死了,想来那日苏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慈禧也着实觉得可惜,但更多的还是气恼。可是再怎么舍不得,这个人也已经不在了,慈禧便只得作罢。
那日苏的葬礼办得十分风光,可这对于死人还有什么用呢?据说每到清明前后,他的陵寝上都会落下一两只黄鹂鸟,似乎在控诉陵墓主人满腹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

皇帝女儿的婚姻也难有幸福
有句老话叫“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在清朝,皇帝的女儿们虽然不愁嫁,但却鲜有婚姻幸福者。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清朝,那些格格们可不像阿哥那么受重视,一般情况下格格们出生之后便有乳母照看,很少有机会和自己的亲娘见面。因此,乳母便成为格格们的实际监护人。待格格成年之后,多是由她们的皇阿玛指婚,并赐给她们府第,驸马虽说是皇上的女婿,但假如格格不传召,他也不敢擅自与格格过夜。
但是,格格每次思念夫婿,传召驸马,都要花很大周折。因为她要给那些乳母大笔的“好处费”,不然这些乳母就会多方阻拦。据说某位皇帝的一位格格在新婚当天,因为没有贿赂乳母,而没能见到驸马。等她终于在次日白天与驸马见面,才知此人举止十分粗陋不堪,可因为是政治婚姻,格格无法做主,她找不到心爱的人,又无法享受正常夫妻的鱼水之欢,年纪轻轻的就抑郁而死了。
不过,在众多不幸的格格中,必定也有一两位比较幸福的,其中最牛气的一位便是道光帝的大格格。
这位大格格在新婚之夜召驸马共享洞房之夜,因没有贿赂乳母而被其阻拦,此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格格都没有与驸马见过面,而她也只好隐忍下来。直到大格格进宫拜见道光时,她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请问皇阿玛将我指婚给谁了?”
“当日我将你指婚给符珍,怎么?你哪里不满意吗?”道光诧异地问。
“我与驸马新婚那日就没能见面,眼下一年快过完了,我连驸马的相貌如何都没见过。”大格格便将乳母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尽数告诉道光。道光听后十分气愤,便差人找来大格格的乳母,将她训斥了一番,并对大格格说:“你们夫妻间的事本该自己做主,以后断不可被这奴婢挟持住。”
有了道光做保护伞,大格格便放心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据说她与驸马符珍感情甚好,并生育儿女多人。
这位还算是很幸运的,敢于冲破各种藩篱,勇于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不过有位不知名姓的格格,她的婚姻才是真正的憋屈。
这位格格的婚姻也是政治联姻,政治联姻本就没有幸福可言,但那位驸马的人品、才学和长相都还不错,这本该是件高兴事。可这位格格的生母位分不高,也不得宠爱,即便她尊为格格,也不被婆家所看重。这格格本也是花儿一样的面庞,她在宫中不得父母的宠爱,出嫁后也没有得到丈夫的关怀,内心孤苦无依,抑郁愁苦,因此结婚还不到一年便香魂西去了。
这格格死后,昔日的府第里忽然长出一株向阳盛开的红色花朵,一些侍女见这花的颜色格外鲜艳便折下插进花瓶,可是插花用的水竟然变成红色的了。一些年长的嬷嬷说,这是刚去世的那位格格生前活得太苦太心酸了,所以她死后化作向阳花朵,希望自己也能沐浴在阳光里,扫清内心的愁苦。
还有一位侍女将这花折下来送给了待嫁的姐妹,结果这位姐妹的婚姻便十分幸福。因此很多妙龄女孩儿在出嫁前便纷纷想方设法地摘来这种花,以期自己的婚姻生活能美满幸福。
旧时代的女子真正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太少了,于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便都寄托在一株并不起眼的花朵上。那些昔日在皇宫里锦衣玉食的格格们,真正能得到幸福的又有几个呢?

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

说起那西太后老佛爷,人们的通常印象是霸道、专横、守旧、冷酷,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不过,这西太后也有自己害怕的人,这个还不算稀奇,最稀奇的是,这个人既不是皇族子弟,也不是朝廷大臣,而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夫。
据说某一日,慈禧闲来无事,便要听一个天底下最不好笑、最让人生气、最叫人憋闷的故事。假如有谁能让她感到不高兴,乃至发怒生气,那么谁就可以领取百金赏赐,可是假如有谁讲的故事让她开口笑了,那么这个人的脑袋就要搬家。
有位大臣,素日里很是自命不凡,他心说,慈禧太后不是要听个最不好玩、最让人生气的故事吗?那我就讲讲你这个狠毒女人是如何胁迫幼帝,又是如何牝鸡司晨,残害朝中大臣的。于是,这个冒傻气的大臣就自告奋勇地来到慈禧跟前,指桑骂槐地陈述慈禧是如何做尽了不仁不义之事的。他原本以为这个故事讲得这么绘声绘色,一定能气气那位不可一世的老佛爷。没想到,慈禧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说:“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啊!”这下可好,百金赏赐没有得着,这傻大臣的脑袋倒是被生生地砍掉了。
慈禧太后要听最不好玩、最让人生气的故事,这个消息在民间可是传开了。前来给慈禧讲故事的人很多,其中有王公大臣,也有学人士子,可是无论他们的话说得多恶毒,慈禧都不生气,反而是听完就拍手大笑,还说道:“有意思,有意思!”结果这些人的脑袋全搬了家,以至于好长时间过去,都没人再敢提讲故事这个事儿。
有这么一个壮汉,本是一个读书人的家丁,他本人没什么学问,大字也不认识几个,但却有一副侠义心肠和一颗灵光透顶的脑子,他家主人曾因得罪慈禧而被下了大牢,这个壮汉在得知慈禧太后要听最不好笑、最让人生气的故事之后,眼珠一转,立马计上心来。
某日,一名宫女向慈禧回禀道:“来了个衣衫邋遢的男子,说是来给老佛爷讲故事的。还请老太后定夺,是否要见这个人。”
慈禧也是闲来无事,便说:“宣他进来吧。先把我这里的规矩说给他听,别白白地叫他送了性命。”
这个壮汉随着宫女进来后,装作慌里慌张的样子,说要请安,却完全不懂宫里的礼节,结果惹得慈禧哈哈大笑,慈禧便说:“小李子,给他个凳子坐,我倒要听听他是如何讲那最不好笑、最让人生气的故事的。”
“太后,小的我就开始讲啦!”这壮汉连说带比画着,“话说,我们村东头,住着一个老财主,这一家子吃斋念佛,真是虔诚!希望来年家中能添丁进口。您别说,菩萨真是照顾他,来年就添了个粉团儿似的大胖闺女……”
李莲英在旁见慈禧听得十分入神,心说:“又一个傻帽要掉脑袋了。咱就等着看他如何跪地求饶吧。”
“可这小姑娘长到几岁时,别的孩子都会说话了,她也不会,每天就是念叨着一句‘要慈悲,要慈悲’。别人和她说话,她也是说这三个字。每天自己往家门口一坐,就是‘要慈悲,要慈悲’‘要慈悲,要慈悲’……”
刚开始慈禧还饶有兴味地等着听下文,可是半个时辰过去了,这壮汉说的都是那三个字,慈禧不耐烦地说:“这孩子是怎么了,难道就会说这三个字不成?”
“这孩子确实不会说别的了,每天一睁开眼就是这三个字‘要慈悲,要慈悲’,……”
慈禧在一旁听得心烦,但也要勉强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一下午时间过去了,整个慈宁宫里盘旋的都是“要慈悲”这三个字,只听“啪”的一声,慈禧将一只茶碗丢在地上,怒斥道:“好你个大胆的奴才,竟然敢戏弄哀家!”
这壮汉看着慈禧怒不可遏的表情,忙跪地说:“谢太后恩典。”这时慈禧才想到自己有言在先,因此虽然满肚子气恼,也要装做大度,说道:“让李公公带你下去领赏吧。”
当天夜里,慈禧就开始头痛不已,人们说是因为“要慈悲”那三个字而后悔杀了那么多无辜之人,也有人说是心疼那百两黄金。但不论如何,慈禧算是遇到厉害人物了,如果她再想出什么歪主意,都要先掂量掂量,别再碰到这种让人头痛却又无法可治的厉害人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