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內容簡介: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教育学科大发展的黄金阶段。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理论工作者以此为契机,对课程与教学领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努力,推动着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促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经历了重新起步、发展和深化的不同时期与阶段。为全面地认识我国三十年来的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考察实践中的行为与效果之余,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理论观念及动向更为必要。基于此,我们就改革开放以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的和热点的问题,分专题进行系统梳理,筛选编辑并将较具代表性成果集结成册——《当代课程论文进》。
|
目錄:
|
课程论学科研究
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应当研究的课题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
试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论我国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历史嬗变
20世纪我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
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课程基本理论
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
课程论的历史发展所揭示的问题
课程研制方法论引论
课程发展的决定力量—课程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制度性知识与课程——合理性批判与新课程观的构建
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
课程理论研究六十年——基于概念史的研究
课程编制与设计开发
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
课程编制的逻辑与原则
论育人是课程设计之本
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
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探析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现状和趋势
课程开发:含义、性质和层次
课程内容:不确定性、未竟性和非常态性
社会: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
知识: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
我国“课程设计”研究问题的检视
课程编制模式的知识论透析
不同课程类型
论活动课程
论新型活动课程的建构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简论
活动课程规范化问题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审视
走向决策分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析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
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
试论学校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研究现状与改革前景
综合课程教材简论
论综合课程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模式
走出综合课程改革实践困境的反思
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上)——潜在课程研究评介
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下)—潜在课程研究评介
潜在课程简论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上)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下)
课程规划与管理
对义务教育课程规划的几点建议
从“控制”走向“服务”——论我国课程管理职能的转变
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意义、问题与对策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
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与实施
课程实施
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
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
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
课程实施的学理分析:内涵、本质与取向
论课程实施的想像力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重建
影响课程实施的内源性矛盾分析——新教材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与思考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问题发微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分析
课程评价定义的批判分析
课程评价模式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
课程评价: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双向两难问题
课程改革实验与调查
青浦县赵屯初级中学、青浦县实验中学课程改革方案要点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实验报告
“五四”学制课程教材实验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部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个案调查
新课程改革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
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
课程改革三问
|
|